安徽枞阳项镇铺地区铜多金属矿详查
- 格式:pdf
- 大小:432.03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安微枞阳钱铺矿业井边外围矿区(三道坝铜矿)合作或转让•信息类型:有色金属-- 铜企业名称:安徽省枞阳县井边选矿有限责任公司市场价格:电议发布时间:11-09-26 公司所在地:中国-- 安徽信息有效期:16-11-29详细描述枞阳县井边选矿有限责任公司钱铺矿业井边外围矿区三道坝铜矿基本概况资料枞阳县井边选矿有限责任公司钱铺矿业井边外围三道坝铜矿二O 一一年七月目录一、矿业公司证明二、公司简介三道坝铜矿项目基本概况三、项目负责人,企业法人代表简历四、公司现有团队人员名单五、“全国先进爱国企业家”荣誉通知六、矿业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七、采矿许可证八、枞阳井边选矿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九、税务登记证十、企业代码证十一、安全生产许可证十二、三道坝铜矿独立开采系统批复文件十三、三道坝铜矿环境批复文件十四、三道坝铜矿技改验收合格批复文件及专家复核结论十五、技改扩建工程项目核准批复文件十六、地质调查评价报告十七、矿区图片矿权证明书兹证明安徽省枞阳县钱铺矿业井边外围三道坝铜矿,原采矿许可证号:34。
于2006年根据安徽省政府文件精神,要求矿山整合,集体办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34120018721。
其中(三道坝铜矿)独立开采许可权和生产经营权具有长期性,采矿许可权属枞阳县井边选矿有限责任公司所有,原私有权不变,有权对外融资、信贷、招商合作、整体转让权。
特此证明安徽省枞阳县井边选矿有限责任公司井边外围矿区三道坝铜矿投资基本概况一、枞阳县井边选矿有限责任公司简介我公司系安庆市枞阳县井边选矿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位于枞阳县和庐江两县交界,行政隶属枞阳县钱铺乡管辖,矿区西侧有8公里三级公路,与安徽省合肥市至铜陵市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相通,南至铜陵市50公里,西距枞阳县城50公里,北距合肥市11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
本公司原来企业名称井边选矿厂,于1984年成立,属个人独资企业,于2006年变更为枞阳县井边选矿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固定资产包括矿山技改后,总投资人民币陆仟捌佰叁拾万元整(6830万元)。
枞阳县井边东周采铜矿井调查
宫希成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1992(000)005
【摘要】<正> 井边古矿井位于枞阳县横埠区将军乡井边村狮形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一个狭小的盆地,横埠河从山脚下流过.这里地处无为、庐江、枞阳三县交界的山区,属三官山脉,蕴藏有丰富的铜、铁、煤等矿产(见图一).古矿井是当地农民在进行小规模采矿时发现的,当地人称为“古窿洞”.1989年10月,我们前往进行了调查.现在农民开采的矿井深度已达到60多米,是循着古矿井开挖的,只是把古矿井扩大,用竹梯上下,用轱辘提升矿石.古矿井有竖井、横巷、斜巷三种.竖井从山坡表面垂直下挖,井口近方形,边长约1米.从井口往下深度约7米和13米处,有两个横向井口,已被封死,估计是横巷,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宫希成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枞阳县文物管理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5
【相关文献】
1.矿井边坡失稳分析与支护加固方案的选择 [J], 皮志强
2.矿井边角煤开采技术 [J], 崔捷
3.矿井边角煤开采技术 [J], 宁飞
4.平顶山地区东部矿井边界优化方案 [J], 刘学义
5.2200工作面矿井边界老空水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J], 郑浩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省濉溪县杨桥孜铜金矿重磁异常特征王伟;汪青松【摘要】The Yangqiaozi copper-gold ore deposit is a medium skarn ore deposit found in the thick overburden area of North Anhui by using integrated geophysical survey method guided by geological theory. The deposit is the biggest gold ore deposit ever found so far in the area.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prognosis of ore formation in the Sanpu rock mass, mineral exploration in North Anhui, and research of gold prospecting dire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landmass, providing a 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in the area with heavy overburden. Gravitational and magnetic survey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discovery and the composite anomaly features attracted high attention. The deposit lies in the secondary nose-like high gravitationally anomalous area of the gravity gradient zone, and the gravitational second derivative anomaly coincides with distribution of ore body. In the background of positive magnetic anomaly, it is locally overlapped with strong magnetic anomaly, which is in line with iron ore body. Copper-gold ore body corresponds to magnetic gradient zone. The composite anomalies of gravitational high and magnetic high and gravitational high and magnetic gradient played their part in the general survey phase of the deposit.%杨桥孜铜金矿是皖北覆盖区以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综合物探手段发现的一处中型矽卡岩型矿床。
安徽省枞阳县石庄地区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区内矿带按地理位置可分为李家湾和石庄二个铜矿带,产于矿带内的矿(化)体总计6条。
通过对区内矿体特征的研究,提出找矿标志及方向。
1区域地质研究区位于庐枞盆地的西南边缘。
庐枞盆地系下扬子中生代断裂火山岩带组成部分,位于扬子板块的北缘,郯庐断裂的东侧,传统称下扬子台褶带。
1.1地层区域地层由下伏沉积岩基底和上覆火山岩盖层组成,二者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自盆地边缘至中心,地层逐渐变新,产状倾向盆内。
基底沉积岩地层广泛出露于区域的南部边缘一带,为侏罗系中下统一套海陆相沉积建造。
盖层火山岩地层火山岩地层为庐枞盆地区域地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地层层序由老到新为:龙门院组(J3l)、砖桥组(J3z)、双庙组(K1s)、浮山组(K1f)。
各组之间呈喷发不整合接触且反映火山活动由酸性逐渐向中偏基,偏碱性演化趋势。
1.2 岩浆岩区内喷出岩主要为龙门院、砖桥、双庙、浮山四个喷发旋回的产物,岩性主要依次为角闪安山岩~安山岩类、粗安岩~粗面岩类、粗面岩类。
区域内侵入岩主要为南部城山岩体,主体岩性为石英正长岩,西南部为同阶段第一次侵入的正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为一多次侵入的复式岩体。
1.3 构造区内褶皱零星分布。
断裂构造发育,受郯庐断裂带控制,区域上主要表现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
其中以官桥~城隍庙大断裂对区内影响较大,该断裂呈20°方向展布,长约40公里,推测其倾向北西。
该断裂生成较早,规模较大,并控制了侵入岩体展布,在区内多次活动,产生一系列北西~北西西,近东西及近南北向等次级断裂。
其次级断裂常充填次火山岩脉,部分含有脉状乃至带状小铜矿体或矿化体,因而对区内矿体、岩脉及其它地质体常起控矿作用。
1.4 区域矿产区域矿产较为丰富,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金、银、铅锌、铀矿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硫铁矿、明矾石矿等,它们一般与断裂岩浆岩带,盆缘构造,岩侵火山隆起,火山~破火山口、角砾岩筒、次火山岩体等密切相关。
文章编号:1005-6157(2010)02-0109-安徽地质Geology of Anhui第20卷第2期2010年6月V ol.20 No.2June 2010收稿日期:2010-01-24作者简介:程加云(1963-),男,安徽萧县人,地质工程师,现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3约2500m ,宽2~20m 之间的蚀变矿化裂隙带,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断裂面常呈舒缓波状,倾角安徽省枞阳县牛头山铜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分析程加云,卫成治(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安徽 巢湖 238000)摘 要:通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赋存规律、矿化蚀变,矿石类型、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等分析,初步认为本矿床应与双庙旋回晚期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初步认为下步找矿方向应继续在龙门院组底部的第一岩性段的矿化蚀变带中沿矿体倾向方向深部和沿走向方向寻找深部矿体。
关键词:牛头山铜矿床;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志码:A1 矿区地质1.1 地层本区位于庐枞盆地南缘,自南向北分布侏罗系中统罗岭组(J 2l ),侏罗系上统龙门院组(J 3l )、砖桥组(J 2z ),白垩系下统双庙组(K 1s )地层,以及第四系地层。
其中龙门院组下段与罗岭组接触界面附近安山质凝灰岩,及凝灰角砾岩为主要含矿蚀变层位,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图1)。
1.2 构造矿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总体构成一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30°左右的单斜构造。
局部因受断裂影响而发生小褶曲。
矿区断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NNW 向、近SN 向、近EW 向三组,部分形成构造破碎带。
近EW 向断裂:由断裂破碎带、裂隙带及劈理化带组成,为本区主要导矿及赋矿构造。
此类断裂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区内内生铜矿的形成,东西向长图1 安徽省枞阳县牛头山铜矿矿区地质图Fig.1 Geological map of Niutoushan copper ore deposit in Zongyang,County,Anhui Province2010年110安徽地质25°~40°,多向北倾斜,为一组扭性、压扭性断裂带。
实习报告—安徽铜官山铜矿床简介一、区域地质背景1、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东南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著名的铜矿床之一。
铜陵地区位于贵池-马鞍山隆起带(印支期隆起带)的中部,西以郯庐断裂为界分别与华北地块和大别地块毗邻,南东与江南台隆相连。
南、北两侧分别被两条东西向的隐伏基底断裂所围限,与贵池、繁昌两个北东向的S状隆褶带相隔;东西两侧分别为北东向大型断裂带为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菱形隆起地块(图1)。
铜陵地区成矿首先取决于有利的成矿环境。
本成矿区是环太平洋矿带中国东部成矿域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区深部壳幔具有明显的层块结构,处于地慢上隆区,成矿受长江断裂带的带状网络构造系统控制。
图1 下扬子地区构造简图(据刘文灿等,1996)1.沉降带;2.隆起带;3.背斜轴;4.向斜轴;5.断层;6.郯庐断裂带;7.构造单元边界2、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变质作用本区位于扬子板块的东北缘,大别造山带的前陆褶皱带上。
经历了活动一稳定一再活动(化)的漫长构造演变。
前震旦纪以砂泥质复理石建造为主的沉积物经受区域变质和构造变形后构成褶皱基底。
晋宁运动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以升降振荡运动为主.形成了巨厚的海相(间夹海陆交互相)沉积,为本区矿化奠定了沉积基础。
印支末期.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发生碰撞,大别地块向南仰冲.本区盖层受到强烈侧向挤压,形成弧形褶皱系统,使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联合成统一板块。
嗣后本区在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下转入强烈的板内变形阶段。
燕山期,构造和岩浆活动活跃,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空间.使本区受到了岩浆一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
由于本区地壳运动发展的特殊性,形成了既有外生又有内生铁铜硫金等矿产产出的成矿区域。
铜官山岩体为石英闪长岩,呈岩株状侵入于背斜的西北翼。
其中见有角闪闪长岩、闪长斑岩包体,后期有二长岩脉穿切。
主岩体形成时间为150百万年左右。
自岩体中心向外可划分为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
1 地理位置与环境枞阳县现行政区划隶属于现安徽省铜陵市。
夏商时期属扬州之域,西周时封为宗国,春秋时已建城,战国时名为松阳,西汉时以枞阳名县,地处吴、越、楚三国交战地带。
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7°05'~117°43',北纬31°01'~31°38'。
枞阳县外临长江下游,处丘陵地带,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陆上交通较为不便,此地河湖众多,水路航道主要有长江航道、白荡湖水系航道、陈瑶湖水系航道等。
水运是重要的交通方式,历来水上输入输出便利通达。
根据《鄂君启节舟节》铭文“自鄂市,逾油,徒(涉)汉,就邔,就芑(云阳)。
逾汉,就郢。
逾夏,内口。
逾江,就彭逆,就松阳。
”其中“松阳”经考证即现枞阳。
表明战国时期,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大型船队,自鄂出发,曾多次往来、停靠于枞阳沿江一带。
枞阳地区水系发达,自古便是水路运输的重要地段。
县内地貌趋势北高南低,低山丘陵,滨江环湖。
气候四季分明,孕育着各种丰富的地表资源。
县境内光照充足,雨量、气温适中,适合农作物生长,林木茂盛,植被类型为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
其中阔叶林的麻栎、苦栎、青岗栎等优质木材分布广泛,用其制碳,释热量大,便于就地取材。
不仅可以为古代铜矿冶炼提供充足的燃料;同时这些木材材质坚硬,抗火抗蚀能力强,为深井采矿提供合适的支护木材。
2 地质构造、成因及矿产资源距今10亿~4亿年间,枞阳县处于下扬子系海中。
距今约1.95亿年的三叠世,受印支运动影响,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始成陆地。
中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该地火山多次爆发,岩体中断裂成群。
沿断裂地壳下陷,陆地大规模褶皱隆升,构成了庐枞火山岩盆地。
其后,伴随燕山期岩浆构造-岩浆-成矿一系列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县境内目前的地质构造。
今县境位于郯(城)—庐(江)断裂带与沿江破碎带之间的庐(江)枞(阳)中生代火山盆地中部,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1]。
安徽省南陵县丁阳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普查设计安徽三维矿业有限公司二0一0年十一月项目名称:安徽省南陵县丁阳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普查设计编制单位:安徽三维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宝荣总工程师:刘光华编写人:李凤强审核人:孙嘉定提交时间:2010年11月安徽省南陵县丁阳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普查设计评审意见丁阳地区地处铜陵铜成矿区南缘,地表广为赤山组红砂岩覆盖。
根据航磁、地磁表现,在红层之下存在一个正磁异常,推测为中酸性岩体引起,并有NNE向断层存在的可能,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因此认为在该地区开展普查工作具备了找矿的前提。
在磁异常分布范围用1/1万地表高精度磁测,并在异常区进行激电测深,寻找与磁性体有关的低电阻体,然后再施工钻探验证的工作安排是可行的。
公司专家经审查同意本设计的工作安排。
安徽三维矿业有限公司2010年11月安徽省南陵县丁阳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普查设计评审意见专家组名单目录一、概况 (1)1、目的任务 (1)2、矿权设置范围 (1)3、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 (2)二、以往地质工作: (3)三、查区地质特征 (3)四、地球物理场特征 (6)五、设计工作部署 (6)六、设计实物工作量 (8)七、经费预算 (8)八、组织管理及主要技术人员设置 (9)九、安全生产管理 (12)十、预计提交成果 (12)附图目录1、安徽省南陵县丁阳地区铜多金属矿地形地质草图(附工程布置图)1:10000 2、安徽省南陵县丁阳地区铜多金属矿0线设计剖面图1:1000一、概况(一)目的任务我公司受淮南市宏昆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对其探矿权所属的“安徽省南陵县丁阳地区铜多金属矿”开展地质普查工作,以期在权属范围内发现并探明铜及多金属等矿产资源。
本次工作通过综合各类地质、物探、遥感等资料研究,优选矿化有利地段,开展物探磁法测量,圈定找矿靶区,施工钻探验证,预期提交矿产地一处,提交资源量(333+334级) Cu 5万吨。
(二)矿权设置范围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勘查许可证号:T34120080302004416,探矿权面积22.1Km2,矿权拐点坐标:东经北纬①118°07′00″30°46′00″②118°07′00″30°51′00″③118°07′15″30°51′00″④118°07′15″30°50′45″⑤118°08′30″30°50′45″⑥118°08′30″30°46′00″X Y①3405698.72 39606910.26②3414938.57 39606818.02③3414942.56 39607216.62④3414480.57 39607221.25⑤3414500.75 39609214.34⑥3405722.86 39609303.93(三)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交通:丁阳地区隶属于南陵县绿岭镇管辖,位于南陵县城SW245°21.5公里。
安徽省枞阳县角阴冲铜矿隐爆角砾岩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高学海(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安徽 合肥 238000)摘 要:近年来,八一五地质队对马口地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发现一铜矿矿点。
笔者通过综合分析研前期阶段的勘查成果及资料,对角阴冲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找矿方向。
关键词:铜矿;成矿规律;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7-0230-2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in jiaoyinchong copper mine, Zongyang County, Anhui ProvinceGAO Xue-hai(815 geological team of East China Bureau of Metallurgical Geology and exploration,Hefei 238000,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815 geological team has carried ou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Makou area and found a copper min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xploration results and data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law of jiaoyinchong copper mine and points out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Keywords: copper deposit; metallogenic law;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1 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庐枞盆地的东部边缘。
92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铜铁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分析程 斌安徽省铜陵市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产资源中心,安徽 铜陵 244000摘 要:以某金属矿区为例,对其地质构造背景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频繁的岩浆侵入等剧烈活动,基于强烈的构造运动,造成了发育较为明显的裂隙结构,进而形成了相应的铜、铁多金属矿区。
随后对该矿区中的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其属于酸性火山岩以及碳酸盐接触结构,受到岩浆热液的影响,促使金属矿产在碳酸盐类岩石附近形成矿体。
进而对该金属矿区进行总结,其作为典型的铜、铁多金属矿区,具有显著的火山成因特征,且金属分带特征明显。
关键词:金属矿床;成矿规律;金属分带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3-0092-3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Laws of Copper Iron Polymetallic DepositsCHENG BinMineral Resources Center of Tongling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Co., Ltd. in Anhui Province, Tongling 244000,ChinaAbstract: Taking a certain metal mining area as an example,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background was studi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it has frequent magma intrusion and other violent activities. Based on strong tectonic movements, it has resulted in well-developed fracture structures, which in turn have formed corresponding copper and iron polymetallic mining areas. Subsequently,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n the mining area, which belongs to acidic volcanic rocks and carbonate contact structures. Influenced by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s, it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metallic minerals near carbonate rocks. Further summarizing the metal mining area, as a typical copper and iron polymetallic mining area, it has significant volcanic genesis characteristics and obvious metal zoning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metal deposits; Metallogenic laws; Metal zoning收稿日期:2023-12作者简介:程斌,男,生于1976年,安徽铜陵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
安徽省怀(宁)枞(阳)地区贵金属矿化类型及地质特征通过对怀枞地区贵金属矿化类型及地质特征的对比研究,提出新的找矿方向,在火山岩凹陷区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寻找与明矾石化、硅化(次生石英岩化)有关的火山岩金银矿,尤其对爆发角砾岩体应引起重视。
在隆起区要注意奥陶系顶部的含银(金)多金属矿化,进一步查明其控矿规律。
标签:贵金属矿化类型地质特征怀枞地区处于下扬子台坳北缘,沿江断褶带中段,涵盖整个枞阳——怀宁地区。
区内从前寒武系至第四系发育齐全,岩浆活动强烈,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形成早期闪长岩——二长岩和晚期花岗岩——正长岩两大侵入系列。
1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1.1主要产于砂岩、粉砂岩中的金矿化该类型可以怀宁白岭金矿床和枞阳天头山铜金矿床为代表。
白岭金矿床其含围岩主要为中三叠统铜头尖组紫红色钙质粉砂岩夹浅绿色含铜砂岩透镜体。
矿体主要受南北走向及旁侧北东向断裂裂隙控制,以充填交代形式产于构造破碎蚀变带中。
原生矿石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破裂岩型和黄铁矿化、石英脉或方解石脉型。
两种矿石水平分带清楚,比例约为1:1,金主要为自然金形式存在。
载金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石英、绢云母(水云母),并以包体金、裂隙金为主,约占83%;次为晶隙金,约占17%;少量银金矿,自然金形态多种多样,有浑圆粒状、乳滴状、角砾状、片状、树枝状、絮状,粒径0.01至0.295毫米。
据矿石中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平均160~224℃.矿床中与金矿化比较密切的正相关元素有Cu、As、Zn、Mo、Ag、Bi;负相关的元素有Co.主要微量元素这种相关性反映在水平分带与垂直分带上比较明显。
总体看,Ag、Bi主要分布在矿体中,而Cu、Zn、As从矿体→围岩急剧下降,表明矿体为暴露型,且剥蚀较大。
根据找矿矿物学的研究,白岭金矿主矿体已剥蚀84%,与实际控制的情况相吻合。
1.2主要产于碳酸盐岩中的金矿化区内各时代碳酸盐岩地层均有发现,但矿化规模小,尚未发现一定规模的工业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