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美国1787年宪法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7
高中历史:美国1787年宪法
(1)制定缘由:美国建国初实行松散的邦联体制,造成国家软弱,危机重重。
(2)主要内容:
①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各州保持了一定程度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②中央各部门关系: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三权分立: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最高法院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法官终身任职相互制衡:总统对国会立法有否决权,国会又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最高法院的最高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和议会的法令违宪而失效等
③统治者与人民关系: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总统议员都分别由人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3)宪法评价:(答题时讲下面变成通俗语言)
避免专权出现,维护资产民主; 调和三对矛盾,长期稳定发展;在权限设置上调节中央与地方矛盾;参众两院的设置调节了大州与小州的利益: 给予黑奴部分选票,缓和南方与北方矛盾。
实践启蒙构想,他国政建榜样;歧视黑印妇女,初无充分人权。
第1 页共1 页。
二美国1787年宪法一、选择题1.1785年,约翰·亚当斯被任命为第一任驻英大使。
当他抵达伦敦赴任时,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说明()A.英国不承认美国的独立地位B.当时美国还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C.美国宪法规定各州有独立的外交权D.美国驻外使节由各州选派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实行的是邦联制,当时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故答案为B项。
答案:B2.1786年美国政府欠债超过4 200万美元,而各州上缴的款项仅够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无力偿还巨额债务。
主要的根源是()A.战争开支过大B.独立战争的影响C.邦联体制D.英国商品倾销解析: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答案:C3.18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美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能手,利用既有的政治智慧,依靠全新阐释的社会契约平地建国,遂达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的三翼齐飞。
美国“择其善者而从之”在政治上的主要体现是()A.行政、立法、司法相互制约的原则B.政治体制上贯穿“分权制衡”的原则C.中央和地方实行分权的原则D.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的原则解析: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即中央与地方之间、联邦各机构之间相互制约,故选B项。
A、C、D三项是“分权制衡”原则的具体体现。
答案:B4.2012年1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前俄亥俄州司法部长理查德·科德雷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局长,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随后发表声明,称奥巴马绕开国会对科德雷的任命是史无前例的越权行为。
按照美国的制度设计,下列属于越权行为的是()A.国会立法经复议以2/3多数通过后生效B.国会对总统可以行使监督权C.总统可以单独提名并任命政府高级官员D.最高法院宣布国会立法违宪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特点的理解。
美国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故C项属于越权行为。
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学习目标]一、年轻美国的窘境1.邦联体制的确立(1)确立:1781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制定的《邦联条例》生效。
(2)内容①独立后的美国是由13个州结成的松散联盟,即“邦联”。
②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协调机关,几乎没有实权。
2.邦联体制的危机(1)经济问题: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的关税来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
(2)债务问题:无力偿还独立战争时期欠下的巨额债务。
(3)安全问题:邦联政府因无权维持常备军,无力应付来自外国的军事威胁和国内人民的反抗。
(4)焦点问题:强化中央政府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
二、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1.制定:1787年9月,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
2.内容(1)确立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依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中央政府。
①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
②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③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批准。
3.评价(1)进步性:①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调和了中央与地方,大小州及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概念辨析]邦联制与联邦制美国成立之初的邦联制不同于今天的联邦制。
邦联是“国家的联合”,联邦是“联合的国家”。
邦联制政体最主要的缺陷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处理内政外交上所面临的问题。
[历史认识]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并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将国家职权一分为三,体现了鲜明的民主色彩,但这部宪法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如它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白人有同样权利等。
三、从“邦联”到“联邦”1.联邦政府成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
课时作业 21 美国1787年宪法一、选择题1.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解析: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为促进经济的发展,美国迫切需要改变这种“现状”,D项正确。
答案:D2.美国建立之初实行邦联制,关于邦联制的缺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邦联难以维系独立和主权B.邦联无法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政策C.邦联不利于地方的自主规划和发展D.邦联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保护国家利益解析:邦联最大的特点是松散。
它本身不是主权国家,它一般没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邦联各成员国各自仍保留对内对外的主权,保留本国政府机关的一切职能。
答案:C3.一学者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该学者称赞的是( )A.三权分立 B.中央集权制C.联邦制 D.两党制解析:材料中“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体现的是美国联邦制下,中央政府拥有较大的权力,同时地方政府也保留了一定的权力。
美国联邦制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各州之间的关系,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要服从联邦政府,中央拥有很大的统领权,故答案为C项。
A项,美国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中“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表明,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而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听命于中央,排除;D项,两党制是美国的政党制度,与题干中的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C4.《联邦政府条例》规定:“美国国会无权管理各州及其公民,各州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
附件二: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1787年宪法》重点、难点的正确把握(北仑区明港中学阮飞燕供稿)【重、难点及依据】1、重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特点及评价。
(重点依据)1787年宪法既是解决独立战争后年轻美国窘境的集中体现,又为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本课的逻辑结构和认知体系的中心。
只有通过对1787年宪法内容、特点及评价的讲述,才能加深学生对美国政治体制是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解。
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来看,第一目和第四目是课外阅读内容,而二三两目核心内容就是1787年宪法的内容、特点及评价,所以我把这作为本课的重点。
2、难点:体会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权力制约和利益平衡”这一人类政治智慧;比较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难点依据)如何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这会涉及独立之初美国国内复杂的矛盾斗争和阶级关系,需要大量的材料和教师的引导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
美国民主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要求学生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对于高一学生有较大的难度。
因而是本课的难点。
【解决重、难点问题的策略及依据】1、主要教学模式:采用“了解-理解-见解”三环节教学模式。
因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理解的过程,因而这种步步深入的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使学生对宪法的内容、特点、评价等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和理解。
按照“了解-理解-见解”的教学顺序,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层层剖析,也是对史料由粗读到细读,由宏观到微观,由封闭式学习到开放式合作学习的过程,符合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
2、主要教学方法:核心问题探究与案例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法律文献的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弱,对一些结论难以理解,因此可以抓住本课“制约与平衡”这一核心为突破口,进行问题的递进设计,围绕“实现制约与平衡的制度是什么——怎样实现制约与平衡——如何评价制约与平衡的体制——制约与平衡对当今中国的启示”的线索,逐个突破重难点,同时配合案例情境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深对教材结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