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3.43 MB
- 文档页数:7
各种常见引流管得护理ﻫ各种引流管得护理: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一、目得: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三、操作步骤:1、戴口罩,洗手、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4.检查无菌引流袋就是否密封,过期。
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外包装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
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处、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得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
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得管口。
9。
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就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与性质。
四、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得需每日更换)、2。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3、观察引流液得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就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
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一、目得: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桶。
外科常见各种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是由医生在手术或创伤处理过程中植入患者体内的管道,用于引流体液、气体或血液,以减少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护理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1.胃管护理胃管是一种通过鼻孔或口腔插入患者胃内,用于排出胃液、食物残渣或药物的管道。
胃管护理要点如下:-定期检查胃液的颜色、气味和量,以及引流管的通畅性。
-每次引流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冲洗,以防止管道堵塞。
-定期更换引流袋,并注意清洁引流袋和引流管,并避免拉扯引流管。
-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肠鸣音,以及胃液中的潜血。
2.导尿管护理导尿管是一种插入患者尿道,用于排尿的管道。
导尿管护理要点如下:-每天定时清洁外阴部和导尿管管口,以预防感染。
-监测尿液颜色、气味和量,及引流管的通畅性。
-定期更换导尿袋,并注意清洁导尿袋和导尿管,并避免拉扯导尿管。
-监测尿液中的潜血和质地。
引流管是一种直接插入伤口或手术切口,用于排出伤口分泌物或血液的管道。
引流管护理要点如下:-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每天检查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情况,保持患者伤口周围的干燥和清洁。
-根据医嘱定期更换引流袋,并注意清洁引流袋和引流管,并避免拉扯引流管。
胸腔引流管是一种通过胸壁插入胸腔,用于排出胸腔积液或气体的管道。
胸腔引流管护理要点如下:-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检查引流管的负压设备,确保负压恰当且稳定。
-定期更换引流瓶,并注意清洁引流瓶和引流管,并避免拉扯引流管。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音。
以上是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每种引流管的护理都需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操作和监测。
护士应定期评估引流管的通畅性和引流液的性质,及时报告医生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护士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操作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_护理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如血液、尿液、胃液等。
根据引流管的不同类型和使用目的,其护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对常见的引流管进行详细介绍和护理指导。
一、导尿管护理导尿管是用于引流患者的尿液的一种管道。
导尿管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观察排尿情况:应每6-8小时观察一次尿液排出情况,注意尿液量和颜色的变化。
2.保持导尿管通畅:每日至少推注3-5ml无菌生理盐水,以保持导尿管通畅。
3.保持导尿管周围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浓度适宜的抗菌溶液清洁外固定体,避免污染。
4.固定导尿管:儿童应在腹部或大腿内侧固定导尿管,成人可用阴囊固定器固定,以避免导尿管患者因活动过度导致导尿管脱出。
5.注意患者的饮水情况:保证患者在正常范围内饮水,以维持适当的尿量。
二、胃Tube护理胃Tube是一种用于引流胃液的管道,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胃Tube排液情况:应每6小时记录一次胃液的排出情况,注意量的变化。
2.保持引流通畅:每6小时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一次胃Tube,不可用力冲洗。
3.保持周围皮肤干燥清洁:每日用清水轻拭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和干燥。
4.胃总管预防结痂:每日用0.9%生理盐水冲洗大于12小时未排液者。
5.固定胃Tube:将胃Tube用细胃Tube或胶布固定在患者的鼻孔上,以防止胃Tube脱出。
三、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是用于引流体液的一种管道,包括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
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的变化:每小时观察引流液的排出情况,注意颜色和量的变化,如有明显异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保持引流通畅:每2-4小时将引流管内的液体抽取出来,同时记录排液量。
3.保持引流口周围皮肤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或适当浓度的抗菌溶液清洗引流口周围皮肤,避免污染。
4.固定引流管:根据引流管的位置和使用需求,使用专用固定器或湿纱布固定引流管,防止管道脱落。
5.防止引流管结扎:引流管应保持通畅,防止扎紧或压迫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堵塞。
负压引流的护理(一)目的1.排出局部或体腔内积液、积脓、积血等。
2.预防和治疗感染。
3.保证缝合部位愈合良好。
4.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评估1.核对病人2.病人病情、意识状况及配合能力。
3.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折叠、扭曲、受压,移位,是否妥善固定等。
4.负压球性能是否完好(有无漏气等),引流液有无超过1/2以上。
5.环境:清洁、安静。
(三)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引流管的护理:①保持引流通畅,检查患者引流管的数量及位置;②维持有效引流;③引流管位置均应低于切口位置,防止逆行感染;④引流管标识清晰,有置管时间及名称;⑤固定引流管时要注意预留一定长度以便患者活动。
3.引流液的观察:①各班护士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②严格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③若引流量过多,颜色深红,可能有出血征象,要警惕有无潜在失血性休克,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及意识,有异常及时汇报④若引流量过少可能是管道堵塞或者受压、扭曲、漏气发生,应仔细观察。
4.引流液的倾倒:引流液应每日倾倒,(如果引流量超过1/2以上时应及时倾倒),倾倒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5.患肢护理:观察患者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肢体活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予以处理。
6.一般视引流量而定,术后24-72小时拔管,24小时引流量不超过50ml即可拔管,最长不超过一周。
7.拔管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四)健康教育1.做好管道滑脱的相关评分和床边标识。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强化医疗安全意识。
3.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4.功能锻炼:根据病人情况制订功能锻炼计划,术后一天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术后三天进行肢体主动运动,主要锻炼方法是局部的肌肉收缩运动及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如上肢术后握拳和手指活动,下肢术后足趾伸屈运动,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可有效的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外科引流管是用于排除伤口或手术切口中的渗出物或体液,并减少伤口感染的一种器械。
在外科患者中,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胃引流管、伤口引流管等。
引流管的护理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方法。
1.胸腔引流管护理:(1)检查引流管:每天定时检查引流管是否畅通,无梗阻或结块。
(2)引流液量记录:每日定时记录胸腔引流液量和性质,如有异常现象及时通知医生。
(3)引流袋护理:定时清空胸腔引流袋,更换清洁的引流袋。
注意引流袋低于胸部,防止反流。
(4)引流管固定:胸腔引流管不得随意抽拉,避免牵拉。
(5)皮肤护理:注意胸腔引流管出口处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定时更换敷料。
2.腹腔引流管护理:(1)引流液收集:定时记录腹腔引流液量和性质,并及时通知医生有无异常。
(2)引流袋护理:每天定时清空腹腔引流袋,并更换干净的引流袋。
(3)引流管护理:注意腹腔引流管的畅通情况,避免扭曲和牵拉。
(4)皮肤护理:定期清洁和干燥引流管出口周围的皮肤,注意避免感染和破裂。
(5)引流管取出:当引流液量达到医生要求的标准时,医生会决定是否拔除引流管。
3.胃引流管护理:(1)引流液记录:每日定时记录胃引流液量和性质,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2)引流袋护理:每天定时清空胃引流袋,更换干净的引流袋。
(3)引流管护理:注意胃引流管的畅通情况,避免扭曲和堵塞。
(4)口腔护理:每4-6小时进行口腔内清洁,防止口腔卫生问题。
(5)睡姿维持:患者应该保持半卧位,减少胃引流管的牵拉。
4.伤口引流管护理:(1)引流液记录:每日定时记录伤口引流液量和性质,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2)引流袋护理:每天定时清空伤口引流袋,更换干净的引流袋。
(3)引流管护理:定期检查伤口引流管是否畅通,避免堵塞和扭曲。
(4)皮肤护理: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定时更换敷料。
(5)引流管取出:当引流液量和性质满足医生要求时,医生会决定是否拔除伤口引流管。
各种引流管的应用与护理引流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浓液、渗出物、消化液等,通过引流管引出体外。
但是,引流管均是异物,刺激组织,使渗出物增多,延长伤口急性反应期,推迟愈合时间。
有时选择引流管不当,如质地坚硬或安置部位不妥,紧贴血管或肠管,可造成损伤而引起继发性出血和消化道瘘等并发症。
1 常用引流物及适用范围1.1 橡皮片引流是薄乳胶橡皮片制成,消毒液中消毒备用。
多用于表浅伤口和脓腔的引流,如皮肤的切口感染、脓肿切开、表浅肿块切除术后皮下引流、防止渗血,脓液积贮等。
1.2 橡皮管引流有各种质地和型号的引流管,如软质的乳胶管,多用于肝脏、胆道、膈下脾区、腹腔、盆腔、甲状腺等术后引流。
硬质的橡皮管多用于胸腔闭式引流。
1.3 烟卷引流将纱布卷成长形作引流芯,然后用乳胶橡皮皮片包裹在纱布条外,并用胶水粘好,类似香烟,主要利用管芯纱布的毛细血管作用引流,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多用于腹腔引流。
临床上常用于胆道术后或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封闭欠佳等情况下,放置烟卷引流,其目的是倘若发生胆漏或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即可向外引流,不致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
这类带有某种意义的引流,又称安全引流。
2 特殊管状引流物多为适应某些空腔脏器的特点,或特殊的引流功能要求而制。
如:T管引流,专门用于胆道引流;蕈状导尿管引流,引流膀胱及肾盂造口,也用于胆囊造口;双腔管引流,为平行的管,顶端均有数个侧孔,一个管进空气,另一个用于引流;双套引流,系将一细的引流管套入另一粗的引流管,各自的顶端也均有数个侧孔,粗管可进入空气,细管用于引流。
双腔管和双套管主要用于腹腔内部位较深和分泌物持续大量产生病区引流。
3 根据引流装置的不同,常用的有①开放引流,即引流物有敷料覆盖或与引流瓶相连接。
但引流物或引流管腔直接与大气相通。
②闭式引流,引流管腔不与大气相通,而且在无菌水平面下。
如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引流。
通常与双套管引流结合,采用持续间断引流装置,以充分达到引流目的。
外科常用引流管一、胃肠减压管二、腹腔引流三、T管四、导尿管一、胃肠减压管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2、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3、留置胃管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5、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半小时。
6、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预防肺部并发症。
7、根据病情适时拨管,一般腹部手术,术后2~3天可拨管。
二、腹腔引流1、膈下引流管用于胃肠穿孔修补术后、肝右叶切除术后、肝破裂修补术后,膈下脓肿清除术后,引流管多放于膈下;2、胆囊窝引流管常见于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后;3、肝下引流管肝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切除放置在肝下引流;4、胰腺炎引流管肠道手术、弥漫性腹膜炎置于结肠旁沟;坏死性胰腺炎引流管放置胰周。
1)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味,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6 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术后第1天若出现引流液为大量胆汁,同时伴有黄疸,提示肝外主胆管损伤;若引流液过多,同时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提示腹腔内脏损伤,伴有化脓性感染征兆。
2)管道护理1、保持引流管通畅2、外接无菌引流袋或负压引流盒3、注意每小时引流液量及性质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滑脱。
5、拨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短者2~3天,长者可达数月。
三、T管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每日更换。
2、若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敷料,局部皮肤涂抹氧化锌软膏,减少胆盐对皮肤的刺激。
3、正常胆汁每日量约800-1200ml,色泽为黄绿色,稠厚、色清、无渣。
术后24h内引流量为300-500ml。
恢复进食后每日引流量为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术后1~2天胆汁颜色可呈黄色浑浊状,以后逐渐加深、清亮。
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流,提示引流管阻塞或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