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质控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安全质量标准及考核评分标准一、安全组织管理科室设有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至少进行两次护理安全质量检查。
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和分析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查找原因,修订完善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反馈到所有护理人员。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追踪整改效果。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严格执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制度。
按规定时限上报,一般差错当事人当天向护士长报告,严重差错及事故立即口头向护士长或科主任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护士长接到护理事故、严重差错报告后,立即口头向护理部报告,1个工作日内交书面报告。
一般差错三个工作日内书面报告护理部。
护理人员应知晓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及培训,科室每月不少于一次,有记录。
内容包括安全警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护理安全检查情况,护理安全隐患评估及处理情况,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具体案例分析讨论。
发生不良事件后,科室要及时组织讨论。
检查方法与考核评分标准:查资料:无质控小组扣5分;工作无记录扣5分;检查记录缺一次扣2分;记录不全1处扣1分。
查资料:隐瞒、漏报、迟报1例扣6分;提问1-2名护士相关内容,不知晓者1人扣5分,问答不全1处扣1分。
查资料: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应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案例原因分析结果,查资料:未根据安全原因分析结果,修订相关护理工作制度或完善工作流程,并培训落实新制度新流程,有记录1次扣2分;无培训记录1次扣2分。
三、患者的安全一)患者身份识别科室设有患者身份确认制度,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检查患者是否佩戴腕带,未带扣2分;询问患者或家属;护士操作时未核对患者姓名,未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1人扣1分。
1) 在毒、剧、麻类专柜中,药品应上锁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在医疗卫生行业中,护理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的建立和执行,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需要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之上。
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护理技术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演进。
因此,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需要结合最新的医疗科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需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标准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避免标准过于理论化和脱离实际。
只有将标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另外,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是变化多端,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等都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因此,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和医疗环境的变化。
此外,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需要具备一定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标准的制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不断地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才能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的长期有效性。
总之,建立科学、规范的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完善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才能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高度重视护理安全管理质控标准的建立和执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12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大全(护理部、护士长、护士),史上最全!2016-11-12《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一、护理部质量标准:1、护理部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
有护士长例会制度及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不断总结,分析、改进。
4、对各科室危重、大手术病人、抢救工作能进行指导并有定期查房制度,检查护理记录情况。
5、护理管理达到县卫生厅(局)的标准要求。
6、护理科研、训练有计划有落实措施,有科研成果;护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部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区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
有专科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区护理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处理。
每月向全病区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教学、科研、训练计划、有落实措施,护理人员年度考核率及合格率达标,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7、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8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8、完成医院或护理部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热情主动、细致周到、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恰当称谓,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营造温馨气氛。
(2)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扩哩操作过程中。
护理质控指标
1、护士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质量 95分。
2、责任护士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质量 95分。
3、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管理质量 95分。
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95分。
5、急救管理质量 95分。
6、急救物品完好率 100%。
7、夜间护理质量 95分。
8、午间护理质量 95分。
9、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95分
10、临床护理输血质量 95分
11、住院病案首页终末质量零缺陷。
12、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95%。
1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14、医嘱执行、核对正确率≥90%。
15、手卫生执行率 95%。
16、洗手正确率 100%。
17、患者安全目标知晓率≥90%。
18、职业安全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 100%。
19、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和内涵知晓率 100%。
20、高危患者入院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 100%。
21、高危患者入院压疮风险评估率 100%。
2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知晓率 100%。
2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年每百张床≥10例。
24、严重护理差错发生例数年每百张床≤0.5例。
25、跌倒伤害发生率 0。
26、坠床发生率 0。
27、院内非难免压疮发生例数 0。
28、护理事故发生率 0。
护理质量质控考核标准
护理质量质控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护理操作技术:考核护士的操作技术是否规范、准确、灵活,能否熟练运用各种常规和专业的护理技术,如换药、注射、静脉置管等。
同时,还要考察护士是否熟悉操作仪器设备,并能正确维护和使用。
2. 护理质量评估:考核护士对患者护理情况的评价能力,包括时间评估、风险评估、病情观察及判断、坏死组织判别、感染病情观察判断和病程观察判断等,能否正确判断患者的护理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护理沟通能力:考核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包括护士是否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指导。
同时,还要考察护士是否能够与其他科室和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4. 护理记录能力:考核护士的护理记录是否规范、准确、详细。
护士需要能够正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记录患者的重要变化和医疗措施,并能正确记录医嘱和操作过程。
5. 护理知识与教育:考核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
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包括常见病症的护理知识、护理诊断与护理干预知识、常见药物的知识等,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能够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其他护士和患者。
6. 护理安全:考核护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护士需要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和风险,能够识别和应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并能熟练运用急救技能。
以上是护理质量质控考核标准的一般要求,具体考核标准可能因不同医疗机构和岗位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护士通过参加这些考核,可以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