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镁的提取及应用2
- 格式:pdf
- 大小:867.61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化学从海水中提取镁知识点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而海水中的镁则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之一。
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中。
本文将探讨高一化学中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知识点,引领读者深入了解该过程的原理和实践。
二、海水中镁的存在形式海水中的镁存在于离子形式,主要以镁离子(Mg2+)的形式存在。
镁是海水中的第三大离子,占据了总离子浓度的百分之十三左右。
镁离子的浓度与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每升海水中约含有1.2克的镁离子。
三、提取镁的方法1.矿山开采镁可以通过矿山开采的方式获得。
全球主要的镁矿石有菱镁矿、轻质镁矿和海水稳定植物等。
其中菱镁矿是最主要的镁矿石,可以通过矿石的选矿、研磨和浮选等工艺步骤将镁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2.海水蒸发结晶法海水蒸发结晶法是一种将镁从海水中提取的常用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海水抽取到大型蒸发池中,然后利用太阳能或其他能源,使海水蒸发,从而增加海水中镁离子的浓度。
随着蒸发的进行,镁离子的浓度逐渐升高,最终超过了镁盐的溶解度,镁盐便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最后,通过分离、洗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度较高的镁盐。
四、镁的应用领域1.冶金行业镁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主要用于制造轻金属合金,如镁铝合金、镁锂合金等。
这些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2.化学产业镁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产业中,例如生产氯气时需要使用镁作为还原剂,生产氢气和氧气等。
3.农业领域镁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乏镁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农业中常使用镁肥来补充土壤中的镁元素,以促进作物的健康生长。
五、课堂实践在学习了海水中提取镁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学生可以学习海水蒸发结晶法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然后,教师可以提供实验的材料和设备,让学生亲自操作提取镁的实验;最后,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镁提取原理和实践的理解。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一、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1.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2.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5.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二、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2.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3.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4.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5.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①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②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③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④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钠镁铝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钠镁铝在高一化学学习中,钠(Na)、镁(Mg)和铝(Al)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金属元素。
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在本文中,我将总结这三种元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钠(Na)钠是一种常见的碱金属,具有银白色的外观和良好的导电性。
以下是钠的一些重要性质:1.1 密度和熔点:钠的密度相对较低,为0.97 g/cm³。
它的熔点也相对较低,为97.72°C。
这使得钠在室温下为固体状态,但在较低温度下容易熔化。
1.2 反应性:钠是一种极其活泼的金属,容易与氧气、水和酸反应。
当钠与水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并且还会产生碱性溶液。
这个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2Na + 2H₂O -> 2NaOH + H₂1.3 应用: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用于制备化学品、合金和矿石提取等。
此外,钠离子也在生物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和神经传导。
2. 镁(Mg)镁是一种轻质、银白色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矿石和岩石中。
以下是镁的一些重要性质:2.1 密度和熔点:镁的密度为1.74 g/cm³,略小于钠。
它的熔点较高,为648.8°C,在室温下是固体。
2.2 反应性: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但比钠的反应性低。
它可以与许多非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当镁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氧化镁:2Mg + O₂ -> 2MgO2.3 应用:镁及其合金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用于制造航空器、汽车和电子设备等。
此外,镁离子也对人体健康有益,需要通过饮食摄入。
3. 铝(Al)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高。
以下是铝的一些重要性质:3.1 密度和熔点:铝的密度相对较低,为2.7 g/cm³,比钠和镁都要大。
它的熔点为660.3°C,在室温下是固体。
3.2 反应性: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因为它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氧化铝(Al₂O₃)的薄膜,这可以防止进一步腐蚀。
高一化学离子共存试题1.在MgCl2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H+、、Na+、B.OH-、、K+、C.、H+、Na+、D.H+、Ag+、、Ca2+【答案】A【解析】 MgCl2溶液中含有Mg2+和Cl-,Mg2+可以和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反应生成MgCO3沉淀,排除B选项;Cl-可以和Ag+反应生成AgCl沉淀,排除D选项;C选项中H+和能够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排除C选项。
【考点】镁的提取及应用2.下列各组离子:⑴I-、Fe2+、NO3-、H+ ⑵K+、NH4+、HCO3-、OH-⑶SO32-、SO42-、K+、OH-⑷Fe2+、Cu2+、SO42-、Cl-⑸Fe3+、SCN-、K+、SO42-⑹H+、K+、AlO2-、HSO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组别共有A.1组B.2组C.3组D.不少于4组【答案】A【解析】(1)亚铁离子是绿色,溶液不为无色,错误;(2)NH4+、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错误;(3)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正确;(4)Fe2+、Cu2+是有色离子,错误;(5)Fe3+与SCN-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6)H+与AlO2-、HSO3-分别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考查离子的大量共存的判断3.在含有大量K+、OH-、CO3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NH4+B.Al3+C.Ca2+D.SO42-【答案】D【解析】A、NH4+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Al3+与OH-、CO3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的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a2+与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SO42-不与任何一种离子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中的大量共存问题4.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K+、Fe2+、NO3-B.OH-、Cl-、Na+、NH4+C.Mg2+、K+、Cl-、NO3-D.Cu2+、NO3-、OH-、Cl-【答案】C【解析】解离子共存问题注意:(1)离子之间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反应有四类:①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难电离的物质,②氧化还原反应③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④络合反应;(2)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颜色、酸碱性等。
〖镁的提取及应用〗之小船创作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有何明显现象?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化学方程式为:2Mg +O 2=====点燃2MgO,3Mg +N 2=====点燃Mg 3N 2。
2.将打磨好的镁条,插入CuSO 4溶液中发生什么反应? 提示:Mg +CuSO 4===MgSO 4+Cu 。
3.Mg 是否可置换出稀硫酸或盐酸中的氢?离子方程式如何?提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Mg 排在氢之前,可与稀H 2SO 4、盐酸等反应生成H 2。
离子方程式为:Mg +2H +===Mg 2++H 2↑。
[新知探究]探究 参照教材图2-12,认识从海水中提取镁的重要步骤和反应。
(1)利用贝壳制取石灰乳化学方程式:①CaCO 3=====高温CaO +CO 2↑, ②CaO +H 2O===Ca(OH)2。
(2)沉淀Mg 2+化学方程式:MgCl 2+Ca(OH)2===Mg(OH)2↓+CaCl 2。
(3)提取MgCl 2化学方程式:Mg(OH)2+2HCl===MgCl 2+2H 2O 。
(4)制取金属镁化学方程式:MgCl 2=====通电Mg +Cl 2↑。
[必记结论]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2.注意事项(1)不要直接往海水中加沉淀剂。
因为海水中的Mg 2+的浓度很小,直接加沉淀剂不利于Mg 2+的沉淀,而且会增大沉淀剂的用量,我们可以先将海水浓缩,再加沉淀剂。
(2)从原料来源以及经济等综合角度考虑选用Ca(OH)2试剂作沉淀剂较好。
因为海边有丰富的贝壳,可用来制得Ca(OH)2。
(3)在Mg(OH)2中先加盐酸反应,再浓缩得MgCl 2·6H 2O 晶体,然后再将MgCl 2·6H 2O 晶体在HCl 气氛中加热脱水即可得无水MgCl 2。
(4)电解产生的Cl 2可以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轻Cl 2任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学案目录◆高一化学学案《1.1.1物质的分类》◆高一化学学案《1.1.2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高一化学学案《1.1.3物质的量》◆高一化学学案《1.1.4物质的聚集状态》◆高一化学学案《1.1.5物质的分散系》◆高一化学学案《1.2.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高一化学学案《1.2.2常见物质的检验》◆高一化学学案《1.2.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高一化学学案《1.3.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高一化学学案《2.1.1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气的性质》◆高一化学学案《2.1.2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化学学案《2.1.3溴、碘的提取》◆高一化学学案《2.2.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及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高一化学学案《2.2.2离子反应》◆高一化学学案《2.2.3镁的提取及应用》◆高一化学学案《3.1.1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高一化学学案《3.2.1铁、铜的获取及应用》◆高一化学学案《3.3.1含硅物质与信息材料》◆高一化学学案《4.1.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高一化学学案《4.2.1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高一化学学案《4.2.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一、课标内容: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二、教学要求:1、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化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
三、知识回顾:名称文字表述具体实例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四、教材导读:1、物质的分类各有什么标准?根据各标准如何分类?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标准:物质ChemPaster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物质又如何分类?五、试一试: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D、原子和分子在化学反应里都能生成新的原子和分子2、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A、H2SO4B、NaHSO4C、H2SD、C2H5OHE、Cu2(OH)2CO33、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B、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合物C、能与盐反应的物质D、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E、以上答案全部错误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和盐不一定都含金属元素B、酸和碱当中都有氢元素和氧元素C、混合物可能由同种元素组成D、酸、碱、盐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数目不一定相等5、下列物质中:①含CaO99%的生石灰;②CaO刚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③水银;④浓盐酸;⑤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镁的提取及应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镁的提取及应用,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书·化学1()中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的第二单元第4课时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完成我今天的说课。
您的聆听是对我的指导,您的支持是对我的鼓励!谢谢大家!一、说教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镁的提取及应用〞是继学生学习了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典型的非金属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和典型的金属元素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后,学习的另一种从海水中获得的典型金属元素。
本节课仍沿袭了以海水资源为背景,通过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这一过程为知识主线,在“工业消费——性质探究——社会应用〞线索下,从工业消费实际出发,依托实验探究方法,讨论了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法;海水综合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相关镁的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同时,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化学科学密不可分,从中体会化学为人类社会开展做出的宏大奉献,感受环境保护和经济观念带来的效益,形成学好化学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生活的学习目的。
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既有沿袭又有转换,从横纵方面加深学生对典型非金属元素和典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打破学生以往的思维定势,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和立体性,也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好的非金属与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的知识体系引线,为后续学习打下根底。
2.教材处理本节课内容包含了“从海水中提取镁〞和“镁的性质〞两部分,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
明线为“从海水中提取镁〞,基于学生的认知程度,结合海水资源的特点和工业消费中的经济效益、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问题,层层深化讨论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流程。
由于之前学生在有关金属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已有了一定的学习思路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将“镁的性质〞学习设计为暗线,穿插在“从海水中提取镁〞这条明线中,并通过“发现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三个环节来完本钱节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