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属鹤影目、鹤科,体长一般在1.2米以上,体重5公斤左右。 因通体较白,头、枕和整个颈部均为黑色,仅眼下有一小形白斑,故名 “黑颈鹤”。们习惯称其为“雁鹅”或“高脚雁鹅”,是唯一在中国青 藏高原繁殖的鹤类,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并列入《濒危 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为全球性急需拯救的鸟类。
端兴奋,特别是雄鸟更主动,绕着雌鸟跑动,展翅跳跃,向雌鸟展示自
己的风姿。
❖
5月初开始,经常在早晨到中午时间交配,5月底开始产卵。没能明
显的筑巢期,而是在开始产卵及以后整个卵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巢穴,巢
结构简单,大小不定,巢材无特殊需求,因生长的草被而定,刚产不久
的卵淡青色,布满不规则的棕褪色斑点,特别是钝端十分密集,经孵化一般
❖
黑颈鹤的成鹤、亚成鹤高1.2~1.5米,重10多斤,双翼
展开,宽度超过1.7米。它是俄国博物学家普尔杰瓦尔斯基
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首次发现的。目前全球仅存15种鹤,
其中有9种分布于中国,黑颈鹤是被动物学界发现最晚和惟
一生活在高原环境的鹤类,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飞行珍稀涉禽,
被列为全球急需挽救的濒临灭绝物种。
六、保护措施
❖ 一是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和湿地恢复力度,不断扩 大草场面积,积极为黑颈鹤提供更好的越冬栖息环 境。
❖ 二是积极开展黑颈鹤种群监测,了解黑颈鹤的生活 习性和迁徙情况,为科学保护黑颈鹤奠定坚实的基 础。
❖ 三是加大对黑颈鹤的日常管护力度,积极对伤病黑 颈鹤实施救治
❖ 四是在全区广泛开展环境科普教育,树立爱鹤、护 鹤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人鹤一家”的和谐美景。
无数摄影爱好者前往大山包黑颈自然保护区进行摄影。
保护黑颈鹤
六、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