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春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拔高练习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导语】课件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的教学风格、学⽣的理解和接受能⼒⽽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化为准。
好的课件像磁⽯,能把学⽣分散的思维⼀下⼦聚拢起来;好的课件⼜是思想的电光⽯⽕,能给学⽣以启迪,提⾼整个智⼒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就由⽆忧考为⼤家带来⼩学⼆年级数学下册《拔⼀拔》课件,欢迎各位参考借鉴!⼩学⼆年级数学下册《拔⼀拔》课件篇⼀ 教学内容: 拨⼀拨(书24页) 教学⽬的: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复习 1、出⽰数位顺序表: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从右边起第⼀位是个位,第⼆位是⼗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是⼗,10个⼗是⼀百,10个⼀百是⼀千,10个⼀千是⼀万。
⼆、新课 引⼊:今天我们继续来拨⼀拨、数⼀数⽣活中的⼤数。
㈠教学拨数 第(1)题,教师板书“⼆千九百三⼗⼆” ①教师让学⽣在⾃⼰的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学,拨好的同学请举⼿。
②学⽣举⼿后,让学⽣说⼀说⾃⼰是怎么拨的,为什么是这样拨?然后提问学⽣怎样读这个数。
③让学⽣⼀个⼀个地数,数到三⼗⼆。
整百整百的数数到九百接着整千的数数到⼆千 ④说⼀说2392中有⼏个千,⼏个百⼏个⼗⼏个⼀ ⑤要求学⽣先4⼈⼀组⼀起数,⼀起拨。
学⽣活动,教师巡视。
⑹教师让学⽣打开书本第24页⾃学拨数,(九千零四⼗)(⼀千零⼀)⾃习后,教师请学⽣到教坛前当⼩⽼师指导⼤家拨。
㈡。
教学读数、写数 学⽣试着读拨出的数。
然后将这些数进⾏分类。
1、第⼀类:不带0的数。
(1)学⽣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在计数器上。
(2)抽学⽣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3.3《生活中的大数拨一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拨动计算器,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大数。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认识生活中的大数,如电话号码、门牌号、车牌号等。
2. 学习拨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总价、找零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拨动计算器,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大数。
2.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器2. 图片或实物(如电话号码、门牌号、车牌号等)3. 购物清单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大数。
2. 新课: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拨动计算器。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拨动计算器的练习,巩固新知识。
4. 应用:设计购物找零的情景,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生活中的大数拨一拨》2. 教学目标: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大数,学会拨动计算器。
3. 教学重点:正确拨动计算器,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大数。
4.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练习-应用-总结-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记录下来,并尝试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大数,让学生学会拨动计算器,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索更多的生活中的大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一数(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1、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2、学生每人准备书后附页中的正方体、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们在上节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并会数几百几十几的数,现在一个一个地数接着往下数3个数。
(236、457、788)2、我们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几?(板书:10个一是十)3、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几?(板书:10个十是一百)4、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几?(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设计意图:创设“数数”的情境,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1、同学们在计数器拨99,再加一个珠子是多少?999呢?9999呢?(满十进一)(白板课件示大正方体图)这个大正方体是多少个小正方体?(1000个小正方体)一千一千地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10个一千是几?(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设计意图:利用此活动引出计数单位“千”、“万”,突出再现了现实的计数过程中,由百到千、千到万需要使用新的计数单位的必要性。
同时,借助白板课件演示和计数器模型,让学生由实际操作再到初步抽象,亲生经历“千”、“万”的产生过程,进一步理解了计数单位的十进制关系,感受位值制思想。
二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判定题1.加法只能用加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减法验算。
()2.515-49=474 ()3.900-632=368 ()4.=165 ()5.被减数等于减数减差。
()6.判定对错:()7.判定对错:()8.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9.最小的四位数减去最大的三位数差是1。
()10.最大的四位数加1得最大的五位数。
()二、单选题1.296+153=431下边验算正确的是:A.431-153=296 B.431+153=29 6 C.296-153=4312.=186下列验算不正确的是:A.512 -186=326 B.186 +326=512 C.512+186=3263.234+()=480A.256B.246C.2454.359-292=359-300+()A.8B.7C.65.814-567=247下边验算正确的是:A.814+247=567 B.567+247=81 4 C.567-247=8146.用减法验算294+406=700的算式是()。
A.406+294B.700-2947.用加法验算606-415=191的算式是()A.606+191B.415+191三、填空题1.爸爸给小明买一台电脑,一台电脑3397元,爸爸付4000元,要找回________元。
2.________+312=4983.957-543=________4.320-________=1095.________-431=2786.400-119=________7.326+________=7438.一道加法算式的验算,能够通过交换加数的位置来验算,也能够通过和减一个加数等于________来进行验算。
9.=________10.603-458=________11.一个数减去458,小马虎将被减数的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互换了,结果得115,快帮他算算,正确的差是________。
拨一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背景“拨一拨”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节课,主要讲解数字的排列组合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数字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数字排列组合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探究数字拨盘的排列组合方法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个数字拨盘,并引导学生通过旋转数字拨盘,探究数字之间排列组合的方法和规律。
学生可以自己试着按照一定顺序旋转数字拨盘,观察每次旋转之后数字的变化情况,从而总结出数字之间的排列组合方法。
制定数字排列游戏规则根据探究结果,制定一个数字排列游戏规则。
例如,学生可以将数字拨盘上的数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然后随机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用给出的数字在数字拨盘上排列出能够满足规则要求的数字组合。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思维能力。
模拟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数字排列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通过模拟实际应用场景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排列组合的具体运用。
例如,可以让学生模拟点餐时的菜品排列组合,或者让学生模拟开门密码等实际场景,通过实践运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字排列组合的理解。
教学方法•群体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数字拨盘的排列组合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交互式教学法:通过制定数字排列游戏规则和模拟实际应用场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完成数字排列游戏和模拟应用场景实践,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开展数字排列游戏和模拟实际应用场景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通过课后的作业布置和课堂上的讨论获得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此次课程的评价和反馈。
课后作业•完成数字排列游戏,并总结游戏中运用的排列组合方法;•观察身边的实际应用场景,思考其中存在的数字排列组合方法,并用文字描述出来;•阅读相关数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数字排列组合的理解和应用。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3《生活中的大数拨一拨》北师大版教学背景本课设计针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课的教学内容,即“生活中的大数拨一拨”进行,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大数表示方式及其应用,学生能够适当运用拨盘找出小数点后一位、两位、三位的数值。
本节课是本单元中内容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涉及到小数点的意义和位置,也涉及到一些数值的比较与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大数表示方式:中文读法、阿拉伯数字读法、数字组合形式。
2.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3.了解小数点的意义和位置。
4.能够适当运用拨盘找出小数点后一位、两位、三位的数值。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数学问题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2.通过情境模拟游戏,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生活中的大数表示方式:中文读法、阿拉伯数字读法、数字组合形式。
2.小数点的意义和位置。
3.适当运用拨盘找出小数点后一位、两位、三位的数值。
难点1.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认识到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所代表的数值变为原来的十倍,往右移动一位所代表的数值变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1:引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的大数拨一拨。
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生活中常见的大数有哪些表示方式?步骤2:讲解1.向学生解释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介绍小数点的意义和位置。
3.对数字组合形式进行讲解,强调阿拉伯数字读法和中文读法的区别。
步骤3:练习1.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游戏:学生们分角色扮演商家和买家,售货员在商家的指导下使用拨盘,买家需按售货员的要求拍照支付。
2.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小数点后一位、两位、三位数字的数值大小,以及有无限小数的区别和影响。
分苹果练习一、填空题。
1一共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列式为()。
2、计算36÷6时,想口诀:(),商是()。
3、一支要2元,10元钱可以买( )支。
4、把25个平均分给5个小猴子,每个小猴子分到()个。
二、判断题。
1、计算45÷9,想口诀五九四十五,所以45÷9=5。
()2、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
()3、把18个平均分给6个人,每个人得到4个。
()4、有54本,每个班分9本,可以分给7个班。
()三、选择题。
1、一支2元钱,小明有10元钱,可以买()支。
A、4B、 5C、 6D、72、有18只,平均装在9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装()只?A、2B、3C、4D、53、小红做18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她平均每分钟做()道题。
A、3B、6C、8D、94、计算42÷6=7,想口诀()A、六七四二B、七六四二C、六七四十二D、七六四十二四、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15根,每次吃3根,可以吃几次?2、把25个平均装在5个盘子中,每个盘子里装几个?3、一本要3元钱,21元钱能买几本?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答案:12 4 12÷3=4解析: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列式为12÷3=4,用的乘法口诀是三四十二。
2、答案:六六三十六 63、答案:5解析:一支要2元,10元钱可以买几支。
就是求10元里面有几个2元,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0÷2=5支,用的乘法口诀是二五一十。
4、答案:5解析:把25个平均分给5个小猴子,每个小猴子分到几个。
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5÷5=5个,用的乘法口诀是五五二十五。
二、判断题。
1、答案:√2、答案:√解析:有24块,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4÷6=4,用的乘法口诀为四六二十四。
3、答案:×解析:把18个平均分给6个人,每个人得到几个。
《数一数(二)》教学教案你知道运动员攀登的是哪座高峰吗?2、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是用比表示的吗?讲授新课一、认识一万。
1、下面的数是9999。
再添1个珠子是多少?这是多少?2、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二、数数。
1、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2、小组活动:小组内试着数一数。
3、汇报交流。
(课件演示)万位上有一个珠子,就是一万。
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是一万。
一千一千地数,数10个数到一万。
10个一千是一万。
我一个一个地数。
九千八百八十七、九千八百八十八、九千八百八十九......九千九百九十九,一万。
我先一个一个地数到整十,再十个十个地数到一万。
999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珠子,千位满十向前进一,就是一万。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数,数到一万,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生成新知。
三、认识生活中的大数。
1、小组内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大数?2、小结:千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一个数,从右数第五位是万位。
四、看图写数。
1、看图写数。
我先十个十个地数到九千九百九十七,再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
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约八千八百四十四米。
我国已发现的鸟类大约有一千四百种。
我国的长城大约有六千三百千米,有一万二千多里。
一块共有1千个,1片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从而有效地突出本节的重点,突破本节的难点。
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经历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掌握新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共有(三千一百三十五)个共有。
共有(五千三百三十三)个共有。
2、数一数。
(1)一个一个地数,往下数五个数。
九千九百九十五(九千九百九十六)(九千九百九十七)(九千九百九十八)(九千九百九十九)(一万)(2)一百一百地数,往下数五个数。
七千七百三十五(七千八百三十五)(七千九百三十五)(八千零三十五)(八千一百三十五)(八千二百三十五)(3)一千一千地数,往下数五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