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高中历史第1章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第2课时世界文化遗
- 格式:pdf
- 大小:164.49 KB
- 文档页数:8
第1章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单元整合(一)一、对世界遗产的认识1.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并获得有关授权部门认可的遗产才能成为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三部分。
世界遗产的类型有五种,即: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文化景观、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作。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遗产项目时,只确定了前三种类型。
文化景观这一类型是在1992年提出的,它代表的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则是在2000年才正式设立的,包括各种形式的具有特殊价值的传统和民间文化。
2.世界文化遗产不但是现代世界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基础,而且还昭示许多民族对全人类的特殊贡献与突出成就。
《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将引导全人类共同努力来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关于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的认定,体现了文化与自然融为一体、协调一致的思想,这也是世界遗产保护概念中的重要原则。
《世界遗产公约》还提出了“均衡”原则。
二、《世界遗产公约》产生的背景1.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全球迅速推进和发展,极大地破坏了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2.战争等人为活动使人类文明的成果遭到严重的破坏。
3.地震、火山等各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侵蚀或破坏了自然和文化遗产。
4.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给世界文化遗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5.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它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一种国际性的保护与研究机制共同担负起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
三、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别1.文化遗产是指先人创造并流传下来的所有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遗产则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后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
那些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都经过了一系列科学的申报、认证过程,是文化遗产中相似或相近事物中的最典型代表,所代表的是人类及自然界的最高价值。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课件.ppt1、宙斯神像罗得斯岛巨像亚历山大灯塔四川乐山大佛秦始皇陵兵马俑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珍贵财宝——世界文化遗产重要概念世界遗产: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它所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代替的财宝,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文化遗产: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
自然遗产:指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
双重遗产:指既具有突出文化价值又具有突出自然价值的景观。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学问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世界遗产的由来:一座大坝和一个公约的诞生2、1959年,埃及与苏丹两国商定,在阿斯旺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坝。
但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修建水坝将直接威逼到努比亚遗址和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存亡。
假如阿斯旺水坝的建设者不实行行动,那么,水坝建成之日,便是神庙灭顶之时。
埃及政府被迫向联合国发出挽救神庙的呼吁。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呼吁的那一刻起,挽救阿布辛拜勒神庙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联合爱护人类文化遗产的行动。
在国际社会挽救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活动影响下,对文化遗产的法定爱护进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议程上来。
一、为什么要爱护世界遗产1、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灾难、战争、工业化、城市化〕2、世界遗产的价值:①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教科书;②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沟通、促进了解、相互学习3、、取长补短的珍贵资源;③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讨论的重要资源。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人类的共同财宝;不行再生性二、如何爱护世界遗产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举措①1972年,通过《世界遗产公约》,公布《世界遗产名录》②1976年,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③设立世界遗产中心,负责“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审定、监测、确定、管理,救援〕④2021年通过《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爱护原则:真实性和完好性世界遗产的标准凡被推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须至少符合以下一项标准,并同时符合真实性及完好性的要求: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地窖、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4、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互相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原始资料《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宗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17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破坏或丢失都有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考虑到国家一级保护这类遗产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手段而列为保护对象的财产的所在国却不具备充足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回顾本组织《组织法》规定,本组织将通过保存和维护世界遗产和建议有关国家订立必要的国际公约来维护、增进和传播知识;考虑到现有关于文化和自然财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前言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第四条本公约缔约国均承认,保证第一条和第二条中提及的、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
该国将为此目的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第五条为保证、保护、保存和展出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本公约各缔约国应视本国具体情况尽力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一项旨在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在社会生活中起一定作用并把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全面规划计划的总政策;2.如本国内尚未建立负责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保存和展出的机构,则建立一个或几个此类机构,配备适当的工作人员和为履行其职能所需的手段;3.发展科学和技术研究,并制定出能够抵抗威胁本国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危险的实际方法;4.采取为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恢复这类遗产所需的适当的法律、科学、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5.促进建立或发展有关保护、保存和展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或地区培训中心,并鼓励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第2课《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岳麓版习题精选三十九第1题【单选题】观看图一和图二,巴比伦门是古巴比伦的象征之一,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入侵伊拉克时,把古巴比伦门分割打包,运回德国重新组装,这就是德国古巴比伦门,而后伊拉克又在古巴比伦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另一座古巴比伦门,称为伊拉克古巴比伦门。
那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登录基本条件,这两座门中哪座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有误A、德国巴比伦门B、伊拉克巴比伦门C、都可以D、都不可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是巴米扬西大佛,它是由于( )被破坏的有误?A、局势动荡B、过度开发C、地震D、自然损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根据《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划分为( )①文化遗产②自然遗产? ③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l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敲动木槌,一句“祝贺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历史性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
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
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
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②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③欧美国家经济危机严重,经济萧条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截至2005年6月以前,我国已有( )项世界遗产A、10项B、20项C、30项D、40项【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把晚清的历史变化理解为“庞大中央帝国在西方文明不断强大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笨拙的、充满惰性的回应,从而使中国在十九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的过程”。
第2课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学考报告】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必考加试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 c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 c 文化自然环境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 c考点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c)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1)历史价值: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2)世界价值: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3)学术价值: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方法指导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施、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
(2)完整性。
①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
②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总之,就是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作任何的改动,反对增加新的不协调的建筑,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
史论总结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关系真实性是更为基础的东西,而完整性是对真实性的强化。
其核心则是强调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的任何改动,反对增加新的不协调的建筑,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以保持其原貌。
要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史料如果你看到一样东西,想研究与它有关的人和故事,你就必须知道它的确切来源,了解它周围的所有东西。
一件孤立的物品只能说明那个故事被破坏了。
——美国艺术家拉赛尔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提示完整性、真实性。
1.某地有一著名的古建筑群,因不注意保护,建筑物已遭极大损坏。
当地政府决定将这一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此进行了全面翻修,并加以扩建。
这种做法主要违反了登录《世界遗产名录》应具有的( )A.真实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突出性原则D.完整性原则解析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指的是必须保持遗产形成时和后来历史形成的特征,即历史的原貌。
当地政府在古建筑群已经损坏的前提下再进行全面翻修和扩建,这主要破坏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的原则。
答案 A2.(2017·浙江湖州模拟)2002年,颐和园实施大规模维修。
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
这体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是( )A.真实性B.完整性C.科学性D.慎重性解析依据材料“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可得出体现完整性,故B项正确。
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B。
答案 B考点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c)1.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2.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知识拓展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保护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史料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思考据史料和科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保护世界遗产?提示(1)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2)世界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3)世界遗产遭到威胁和破坏的程度日益严重。
1.从世界文化遗产中,我们能够( )①探寻历史的踪迹②认识历史文化③与不同民族进行交流④进行学术研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解析世界文化遗产会让人们从中探寻历史的踪迹、认识历史文化、与不同民族进行交流、进行学术研究等。
答案 A2.(2017·浙江湖州高二期末)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人类以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无数雄伟壮丽的文化景观。
但是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
下列遗产破坏的主要原因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巴米扬西大佛B.丽江古城C.吴哥古迹群D.圆明园解析2001年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动用大炮、炸药以及火箭筒等各种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古城丽江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丽江古城的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游客太多,使当地的文化和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吴哥古迹群位于柬埔寨金边湖北面,是吴哥王朝修建的庞大寺庙群,长期遭到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破坏;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考点三文化自然环境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c)1.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对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与人类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坚持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世界遗产。
2.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亿万年来大自然创造的美妙景观,我们应当继续营造人与自然的共处共荣、文化与环境的和谐一致。
3.文化自然环境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共同发展。
方法指导文化遗产保护的“喜”与“忧”“喜”:意识加强、积极抢救、申遗高涨。
“忧”:灾害不断、局势动荡、过度开发。
要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史料思考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当今世界遗产的保护面临哪些严峻形势?提示有些地方把文化遗产看做一种旅游资源,无节制地进行开发;局势动荡,战争频繁发生等。
1.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将五个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园和景点整体划拨给某股份有限公司,“出海上市”,让桂林山水承担后患无穷的风险。
对此我们应当( )A.扩大规模,增加效益B.更新观念,积极上市C.严格遵循文化遗产保护原则D.大力支持股份公司开发政策解析面对文化遗产的开发,我们应当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为基准,不能过度开发。
答案 C2.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
因此,我们对于世界遗产应( )A.充分利用,适度保护B.充分保护,适度利用C.及时整修,全力开发D.严格保护,封闭保存解析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遭到破坏,其价值就随之丧失,因此应该予以充分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也不能封闭保存,应该采取适度利用的原则。
答案 B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教材第11页)请谈谈你对这个事件(雪铁龙汽车开上老龙头的广告片在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引起法国观众的怒斥)的感想和看法。
提示首先明确汽车开上老龙头是对长城的严重破坏。
然后可以从中法两国文明传统、国民素质与遗产保护意识的巨大差距等方面论述。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1页)一、本课测评1.世界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从帮助人们认识历史文化、增进各国互相了解和学习、推动学术研究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是什么?提示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学习延伸你喜欢这个“小遗产”的卡通形象吗?你准备如何响应他的号召,加入保护和宣传世界遗产的行列呢?提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强调它具有突出的( )A.普遍价值B.文化价值C.艺术价值D.独特价值解析《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强调它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答案 A2.下列能为研究少数民族提供实物资料的是(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曲阜孔庙C.北京城D.丽江古城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定“少数民族”,丽江古城符合,故选D。
A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实物,B是研究孔子的实物,C是研究建筑的实物,皆排除。
答案 D3.(2017·浙江杭州二中模拟)洛阳龙门石窟和南京明孝陵申遗之前清理拆除当代所铺设的水泥路面、架在空中的电线、电缆、新建的宾馆、饭店等建筑物。
这说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 )A.完整性B.真实性C.独特性D.排他性解析真实性,即保持该项遗产形成时和此后所形成的特征,不要附加当代人添设的东西。
答案 B4.(2017·浙江东阳中学模拟)泰山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诵文化等同为一体;泰山封禅祭祀过程中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等三个阶段。
这些都突出了文化遗产的( )A.缜密性B.程序性C.完整性D.丰富性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文化遗产伴随文化而来的概念上的完整性。
答案 C5.如图是中国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是世界遗产之一,它反映出( )A.中国政府为保护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作出了巨大贡献B.中国是和谐社会C.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D.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必然破坏环境解析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
答案 C6.一位国际专家在对我国某项世界遗产进行监测考察时,曾谆谆告诫说:“这是你们的一只金鸡,你们可不要杀了它来取蛋啊!”专家的意思是( )A.世界遗产开发价值高B.世界遗产应合理开发C.我国世界遗产价值最高D.世界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解析从专家的话语可以看出,对世界遗产开发的担忧,我们应当合理开发,故选B。
A、C 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相符,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材料不符。
答案 B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7月1日起,九寨沟将实行游客限量入景区制;……作出这一“限客”决定后,九寨沟仅门票收入一项,高峰期每日将减少收入一百万元以上。
但是,为了保护好九寨沟这个不可再生的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下决心采取限量措施。
——《华西都市报》材料二泰山的一些地方官员竟然提出“把风景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等口号。
……如今,空中索道来来往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自然景观面目全非,泰山如同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泰山的镣铐》材料三我国云南省原来地处偏僻的丽江城,自从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招来了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观光者,每年有200万以上,年经济收入增加10多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
——余晋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手册》请回答:(1)九寨沟与泰山都是世界遗产,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两地管理部门对待世界遗产不同态度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旅游业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材料一:将遗产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其次再考虑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