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综合实训练习题一
- 格式:docx
- 大小:25.49 KB
- 文档页数:23
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模块化教学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2017级各专业《工程测量综合实训》模块化教学实训任务书(实训类)总课时:24课时(强化班)实训项目一:1:500地形图测绘(24学时)一、实训的目的、作用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练使用水准仪,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及提高操作技能。
1.掌握用草图法测绘数字地形图的实施方法。
2.明确选择地形特征点的要领。
3.测图比例尺为1:500,等高距为0.5m。
二、内容及项目(一)内容:在实训场地布设闭合导线网,模拟起始坐标和北方向(或给出两个已知控制点)。
学生分组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闭合导线测量)利用全站仪采用测回法获取角度和导线边长。
利用水准仪对闭合导线进行三等水准测量,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模拟起始点高程数据,推算各点的高程。
采用全站仪结合RTK进行碎步测量获取地形。
(二)任务:利用全站仪、水准仪对需要获取的地块布设闭合导线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再利用全站仪结合RTK进行碎步测量获取地形。
(三)步骤:1.对所测区域布设闭合导线2.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闭合导线)导线测量3.模拟北方向和起始坐标推算导线各点坐标4.利用自动安平式水准仪对测区闭合导线进行高程控制(四等水准)测量5.模拟起算高程推算各控制点高程6.利用全站仪结合RTK对测区进行碎步测量获取简单地形图利用全站仪进行导线角度、边长测量7.内业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完成地形草图绘制三、实训项目的基本知识(一)四等水准测量1.观测黑面:利用十字丝的上、下、中丝获得后视尺黑面刻划数字上黑、下黑和a黑;利用十字丝的上、下、中丝获得前视尺黑面刻划数字上黑、下黑和b黑;2.观测红面:利用十字丝的中丝获得后视尺、前视尺的红面刻划数字a红和b 红。
观测程序:"a黑--b黑--b红--a红",即"a尺黑面-b尺黑面-b尺红面-a尺红面"。
电⼯基础综合练习题《电⼯基础》测试卷(⼆)卷Ⅰ总分175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个⼩题,每⼩题2分,共100分 1. 电流的形成是指 A .⾃由电⼦的定向移动 B .正电荷定向移动 C .电荷的⾃由移动 D .电荷的定向移动2. 如图1所⽰,电源电动势E 1=E 2=6V ,内电阻不计,R 1=R 2=R 3=3Ω,则A 、B 两点间的电压是 A .0V B .-3V C .6V D .3V3. 1kWh 电可供“220V 、40W”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是 A .20h B .40h C .45h D .25h5. 下列设备中⼀定是电源的是A .发电机B .冰箱C .蓄电池D .电灯6. 如图2所⽰,以C 点为参考点时,A 点的电位为-4V ,当以B 点为参考点时,A 点的电位为A .-4VB .13VC .5VD .9V 7. 如图3所⽰,电阻等于A .-3ΩB .3ΩC .12ΩD .⽆法计算8. 对于全电路,下列情况正确的是A .电源内压降与电源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B .外电路开路时,电源端电压为⽆穷⼤C .外电路开路时,电源端电压为零D .外电路短路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动势9. 有段电阻是16Ω的导线,把它对折起来作为⼀条导线⽤,电阻是A .8ΩB .16ΩC .4ΩD .32Ω10. 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与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之⽐为A .4∶1B .1∶4C .1∶2D .2∶111. 标有“100Ω,25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允许加的最⼤电压为A .40VB .70VC .100VD .140A .8VB .16VC .32VD .2V13. 如图4所⽰为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则电阻R 1、R 2的⽐值为A .1∶3B .3∶1C .3∶1D .1∶314. ⼀只“110V 、60W”和⼀只“110V 、200W”的⽩炽灯串联后接⼊220V 的电源,则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两个灯泡都能正常⼯作B .“110V 、60W”灯泡烧坏C .“110V 、200W”灯泡烧坏D .两个灯泡都烧坏 15. 如图5所⽰,R X 变化时A .R X 增⼤时,U R 2增⼤B .R X 增⼤时,U R 2减⼩C .R X 增⼤时,U R 2不变D .R X 减⼩时,U R 2增⼤ 1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指沿任意回路绕⾏⼀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A .⼀定等于零B .⼀定不等于零C .不⼀定等于零D .⼤于零17. 某复杂直流电路有n 个节点,m 条⽀路,应⽤⽀路电流法分析时,需列出A .n 个节点电流⽅程B .m -1个节点电流⽅程C .m -n -1个回路电压⽅程D .m -n +1回路电压⽅程 18. 如图6所⽰,正确的关系式是A .I 1=2121R R E E +-B .I 2=22R E C .I 1=311R R U E AB+-22R U E AB-19. 某电阻的阻值为4.5kΩ,⽤⾊环标注其阻值,则相距较近的三道⾊环的颜⾊为A .第⼀道为黄⾊,第⼆道为红⾊,第三道为橙⾊B .第⼀道为绿⾊,第⼆道为黄⾊,第三道为绿⾊C .第⼀道为黄⾊,第⼆道为绿⾊,第三道为红⾊D .第⼀道为黄⾊,第⼆道为绿⾊,第三道为橙⾊ 20. 下列关于万⽤表使⽤不正确的是A .当使⽤万⽤表的欧姆挡时,不允许带电测量B .选择电压量程的原则应尽量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三分之⼆以上C .正在测量时,若认为量程不当时,可当即拨动转换开关选择新挡位D .测量结束时,应将万⽤表转换开关拨到交流最⾼电压挡 21. ⽤试电笔区别直流电的极性,测电笔发光端是A .正极B .负极C .阳极D .阴极22. ⽤万⽤表测量电阻时,其红表笔棒与内部相连A .电源正极B .电源负极C .表头D .标尺 23. ⽤万⽤表测量5.1kΩ的电阻时,转换开关应置于A .R ×1Ω挡B .R ×10Ω挡C .R ×1kΩ挡D .R ×10kΩ挡 24. 调节万⽤表欧姆调零器,若指针不能调零位,这说明A .内电池电压⾼于1.5VB .内电池电压低于1.5VC .被测电阻太⼩D .被测电阻太⼤ 25. 通常所说的交流电压220V 或380V 是指它的A .平均值B .最⼤值C .瞬时值D .有效值26. 某交流电流的解析式为i =3s in (31.4t+300)A ,则他的频率为B .50H zC .5H zD .100H z27. 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i 1、i 2的有效值分别为40A 、30A ,当i 1+i 2的有效值为50A 时,i 1、i 2的相位差是A .00B .1800C .900D .45028. 市电⼯频电压为220V ,当t =0时,瞬时值为220V ,则t =0.01s 时的瞬时值为A .220VB .0VC .-220VD .-311V 29. 有两只电容器C1>C2,如果它们两端电压相等,则A .C1所带的电量较多B .C2所带的电量较多C .它们所带的电量⼀样多D .⽆法确定带电量多少30. 电感量⼀定的线圈,如果产⽣的⾃感电动势⼤,则反映该线圈中通过的电流A .数值⼤B .时间快C .变化量⼤D .变化率⼤ 31. 在交流电路中,纯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是A .i =R U B .I =R U C .I =RU mD .I =Ru 32. ⼀个电感线圈,当通过的电流为10A 时,电感L 为40m H ;若通过的电流变为5A ,则A .电感线圈的电感L 降低⼀半B .电感线圈产⽣的感应电动势增加⼀倍C .电感线圈的电感L 保持不变D .电感线圈的电感L 增加⼀倍 33. 下列电容器能在市电照明电路中安全⼯作的是A .220V 、10µFC .300V 、10µFD .400V 、10µF 34. 在RL C 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电流中,表达式正确的是A .z =R +X L +X CB .z 2=R 2+X L 2+XC 2 C .z 2=R 2+(X L 2-X C 2)D .z 2=R 2+(X L +X C )235. 在RL C 串联交流电路中,当电路呈电感性,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定A .⼤于0B .⼩于0C .等于0D .等于90036.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总电压、总电流的最⼤值分别为U m 和I m ,则视在功率为A .U m I mB .2mm I UC .21U m I mD .2U m I m37. 交流电路中的储能元件与电源之间往复交换的功率是A .有功功率B .平均功率C .⽆功功率D .视在功率 38. 要使RL 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增⼤,采⽤的⽅法是A .在线圈中插⼊铁⼼B .增加线圈的匝数C .增加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积D .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39. 三相对称交流负载电路中,负载所获得的平均错误的为A .3U L I LB .3I 2P R C .3U L I L cosφD .3U p I p cosφA .其频率、最⼤值、有效值、相位均相等B .相位是否相等要看计时起点的选择C .交流电的三个要素都相等D .其频率、最⼤值、有效值均相等,且相位互差120041. 如图7所⽰三相对称电路,若V 相断开,则电压表、电流表的⽰数变化分别为A .电流表⽰数变⼩、电压表⽰数不变B .电流表⽰数不变、电压表⽰数变⼤C .电流表、电压表⽰数都变⼩D .电流表、电压表⽰数都不变42. 功率表线圈的发电机端必须接在电源侧的是A .电流线圈B .电压线圈C .电流和电压线圈D .电流或电压线圈均可43. 测量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电路如图8所⽰,若W1的读数为10W ,W2的读数为30W ,则电路总的有功功率为A .10WB .20WC .30WD .40W 44. 关于电度表接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 .⼀般接线规则为1、3⼊,2、4出B .电度表的3、4接线端内部相连C .电度表的1、3端内部接电流线圈D .当负载电流⼤于电度表额定电流时,可以通过电流互感器接⼊A .单相B .三相三线C .三相四线D .直流46. ⽤⼀⽡计法测量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时,若功率表的读数为10W ,则电路总的有功功率为A .10WB .20WC .30WD .40W47. 接通电源后发现⽇光灯灯管两端灯丝烧红,但中间不亮,其原因是A .镇流器坏B .电路断路C .起动器内电容短路D .电源电压波动 48. ⽤⽰波器观察⼀正弦电压的波形,现屏中测出正弦波电压峰峰值为4d i v ,挡位为5V /d i v ,探头不衰减,则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值为A .20VB .10VC .52VD .102V49. 要使⽰波器的显⽰波形向上移动,应调节旋钮。
车工实训教学教案课题七综合练习一锤头柄一、课题纲要:1、实训内容:车削锤头柄2、实训目标:根据以前学过的内容,综合在同一零件上,使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
3、实训教学要求:要求同学合理编排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切削三要素,合理地分配粗、精加工,快而准确地加工好零件。
二、设备工量具准备通知单:三、教学过程:1、讲解:1. 讲解在工件加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示范:1. 根据学生实训图纸,实际加工一个工件,并在过程中分析讲解。
3、练习:1.看生产实习图确定锤头柄加工步骤:1.(1)平两端至尺寸(220),钻中心孔(Ф2)(2)卡一端顶一端至Ф18、长20(3)倒头卡Ф18长20一端,车至Ф17.5长170—180(4)卡Ф17.5顶一端车M10处长20切Ф8槽倒角 1.5*45°,网纹0.8(5)倒头卡滚花处车Ф10切槽(6)卡Ф17.5处攻M10(7)卡滚花处车锥面至尺寸四、注意事项1.要正确使用游标卡尺,样板、塞规、测量沟槽。
2. 合理选用转速和进给量。
3.车刀必须对准工件旋转中心,避免产生双曲线(母线不直)误差。
4.车削前应检查滑板位置是否正确,工件装夹是否牢靠,卡盘扳手是否取下。
5.夹持工件必须牢固可靠。
课题八车削内孔和中心孔一、课题纲要1、实训内容1.钻孔的方法,钻中心孔的方法。
2.镗孔的方法及镗孔刀的安装。
2、实训目的:让学生初步掌握在车床上钻孔、钻中心孔和镗孔的方法。
3、实训要求:1.掌握钻头、中心钻的装夹。
2.了解打中心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支承和定心。
3.了解中心孔的种类有A、B、C三种。
4.掌握镗刀的正确安装方法和切削用量的选择。
5.能分析并掌握车外圆与镗孔对中拖板进退的问题。
6.掌握如何防止镗孔刀因刚性不足而产生“让刀”的现象。
二、设备工量具准备通知单:三、教学过程:1、讲解:有关钻孔、钻中心孔、镗孔的内容和要求。
2、示范:使用实物对以上的加工方法逐一示范加工,并在加工过程中解释分析。
《护理综合实训》试题及答案A卷一、解释以下各操作目的(每小题5分,本题共25分)1.无菌操作:2.皮内注射:3.雾化吸入:4.胃肠减压:5.心肺复苏: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皮下注射时对于过于消瘦者可捏起局部组织,适当减小穿刺角度,进针角度不宜超过(),以免刺入()。
2.臀大肌十字法注射定位法是从()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象限并避开()为注射区。
3.静脉输液时()静脉网是成人患者输液时的首选部位。
4.输血前的八对为:()、()、住院号、血袋号、()、血液的种类、血液的剂量、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
5.静脉采血前要求禁食12h,一般在()左右。
6.采集动脉血后应立即将针头插入密封针套内,用手掌来回搓动标本,使血液与()混匀,并注明采集()及是否用氧。
7.病人采集隐血标本检查前()禁食()、肝、血、含大量绿叶素的食物、()剂。
8.插胃管长度从前额发际至()体表标志长度留置,插管深度为() cm。
9.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隙,正常情况腔内呈()压状态。
10.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时,为防止气体进入,要求()引流管。
11.心肺复苏是一系列提高心脏骤停后生存机会的救命措施主要包括:()生命支持、()心血管生命支持。
12.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病人的吸痰顺序为()--()--()依次吸净。
13.为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吸痰,每次吸痰时间≤(),间歇()。
14.对服大量毒物在()之内者,因排毒效果好且并发症较少,故应首选洗胃方法。
15.为患者进行会阴擦洗时,擦洗顺序为伤口切缘、()、下缘、双侧()、双侧大阴唇、阴阜、从()至肛门口。
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1.有关对小儿采用光照疗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单面光疗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B、光疗最好在空调病室内进行C、光疗箱应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D、若患儿体温超过38.5℃要暂停光疗2.对烧伤患者实施暴露疗法时病室内温湿度应保持在:()A. 30~35℃, 50%~60%B. 28~32℃, 30%~50%C. 20~22℃, 50%~60%D.28~32℃, 50%~60%3.护士指导患儿家属,为安慰患儿哭闹,选用非营养性吸允方法,将安慰奶嘴放入患儿口中,每次吸允时间()A、3-5minB、5-10 minC、5 minD、10 min4.早产儿在吸氧条件下,应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经皮氧饱和度在( )A、80%-90%B、85%-95%C、85%-93%D、93%-99%5.测量血压时出现假性低读数的原因可能是( )A、血压计袖带宽度太窄B、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C、血压计袖带缠绕过松D、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E、被测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脏6.铺好的无菌盘,若未被污染其有效时间为( )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5小时E、6时7.脑水肿病人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0ML,要求在50分钟内滴完,输液速度应为( )A、100滴/分B、120滴/分C、150滴/分D、170滴/分8.输液时发生肺水肿时吸氧需用50% ~ 60%的酒精湿化,目的是( )A、使病人呼吸道湿润B、使痰液稀薄,易咳出C、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D、降低肺泡表面张力9.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 )A、过敏反应B、血管外溶血C、血管内溶血D、空气栓塞10.止血带使用原则中,错误的是:( )A 上臂扎止血带时要扎在上臂中1/3处。
国家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作业1-4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测量——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取得数据概念的过程。
2.灵敏度——指在稳态下,输出的变化量ΔY与输入的变化量ΔX的比值。
即为传感器灵敏度。
S=dy/dx=ΔY/ΔX3.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的方向对它施加力而使它产生变形时,内部就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将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它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4. 动态误差——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误差。
5.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内循环)和(外循环)。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性能指标),(系统功能),(使用条件)。
3.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PLC)。
4.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20mm)。
5. 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位置和速度),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6. 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0.02)。
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增加而减小)。
8. 累计式定时器工作时有(2)。
9. 复合控制器必定具有(前馈控制器)。
10. 钻孔、点焊通常选用(简单的直线运动控制)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A. 产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2. 加速度传感器的基本力学模型是()A. 阻尼—质量系统B. 弹簧—质量系统C. 弹簧—阻尼系统D. 弹簧系统3.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A. 有关B. 无关C. 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 在一定级数内无关4.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A. 单片机B. 2051C. PLCD. DSP5、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检测环节等个五部分。
国开期末所有实训练习题某某Y一、单项选择题1.小陈随丈夫从小城镇移居到了大城市,丈夫经常出差,没有时间陪她。
小陈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朋友非常孤单,几次影评工作失败,感到沮丧。
为此,小陈找到社工寻求帮助。
社工与小陈一同就需要解决的问题商定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并一一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优先顺序。
社工此举的目的是为了筛选服务目标2.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的面谈中了解到,服务对象上课经常走神,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为此,社工与服务对象共同制定了改善小强学习状况的目标。
恰当的目标应是延长小强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时间。
3.刘先生失业后,一家人依靠“低保金”生活,为鼓励刘先生一家,社会工作者小候做了下列工作,与刘先生和刘太太进行了面谈,询问他们失业后的生活情况,倾听他们对目前生活处境的感受,了解刘先生和刘太太的教育背景,专长和再就业经历,向居委会和刘先生的邻居了解其与邻里的关系。
这些是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阶段应完成的任务接案。
4.在贫困救助领域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强调的原则不包括个别化的原则5.在社会工作的预估阶段,探索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以及服务对象对问题的感受属于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6.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依据既定情境中酌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这项工作被称为预估7.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
这一过程称为接案8.一个好的社会工作者需要的是通才训练,其中,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功是社会工作者的学历9.社会工作者拟搜集某个家庭的资料,以形成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社会工作者要从该家庭的成员、邻居、所在居委会等方面分别获取资料,最适宜的资料搜集方法是访问法10.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准备采用单项预算法规划下一年度的服务项目预算资金,机构负责人必须掌握的是该机构今年老年人的服务项目的预算金额11.社会工作强调双向介入,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分析服务对象的困难和问题成因时,既重视服务对象的个人原因,也重视社会原因。
一、填空题(60分)1.金属材料的性能的性能包括和2.力学性能包括3.圆柱形拉伸试样分为4.低碳钢拉伸试样从开始到断裂要经过、、四个阶段。
5.金属材料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和6.金属材料的塑性指标主要有和7.硬度测定方法有、、8.夏比摆锤冲击试样有9.载荷的形式一般有载荷和10.钢铁材料的循环基数为为。
11.提高金属疲劳强度的方法有。
12.50HRC表示用“C”标尺测定的13.150HRW10/1000/30表示用压头直径为的硬质合金球,在试验力作用下,保持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
14.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二、判断题(25分)1.金属的工艺性能是指金属在各种加工中所表现出的性能。
()2.金属的力学性能是指在力作用下所显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
()3.拉伸试验时,试样的伸长量与拉伸力总成正比。
()4.屈服现象是指拉伸过程中拉伸力达到Fs时,拉伸力不增加,变形量却继续增加的现象。
()5.拉伸试样上标距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断后伸长率,用符号A表示。
()6.现有标准圆形截面长试样A和短试样B,经拉伸试验测得δ10、δ5均为25%,表明试样A的塑性比试样B好。
( )7.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8.做布氏硬度试验,当试验条件相同时,压痕直径越小,则材料的硬度越低。
()9.洛氏硬度值是根据压头压入被测材料的的深度来确定的。
()10.洛氏硬度HRC测量方便,能直接从刻度盘上读数,生产中常用于测量退火钢、铸铁和有色金属件。
()11.一般来说,硬度高的金属材料耐磨性也好。
()12.韧性是指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13.金属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铸造性能。
( )14.拉伸试验中拉伸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曲线称为力一伸长曲线,又称为拉伸曲线。
()15.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称为硬度。
()16.韧性的大小通常通过小能量多次冲击试验来测定。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学校组织了为期两周的测量综合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成果总结。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1)巩固和深化测量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熟悉各类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实训内容(1)水准测量:水准仪的使用、水准点的高程测量、高程传递等;(2)角度测量:经纬仪的使用、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导线测量等;(3)距离测量:钢尺、全站仪等距离测量仪器的使用;(4)地形测量:地形图绘制、等高线绘制、断面图绘制等;(5)测量平差:测量数据的处理、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熟悉实训场地和测量仪器;(2)了解实训任务和进度安排;(3)分组讨论,明确分工和责任。
2. 实训实施(1)水准测量:在实训场地选择合适的水准点,使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并进行高程传递;(2)角度测量:利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进行导线测量;(3)距离测量:使用钢尺和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掌握不同距离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4)地形测量:根据实际地形绘制地形图,绘制等高线和断面图;(5)测量平差: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进行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
3. 实训总结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团队协作和请教老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力量。
四、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地形测量和测量平差等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熟练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