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9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精练(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20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 mol·L-1的一元酸溶液中H+浓度为0.5 mol·L-1④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只有⑤D.只有⑥答案C解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不溶于水的盐可能是强电解质,如硫酸钡,故①错误;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可溶于水的盐可能是弱电解质,如醋酸铅,故②错误;0.5 mol·L-1一元酸溶液H +浓度不一定为0.5 mol·L-1,如醋酸,故③错误;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H+浓度与酸的浓度、分子中氢离子的个数以及电离程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故④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⑤正确;酸在熔融态时均不导电,只有溶于水时才导电,故⑥错误;故选C。
2.已知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的电离程度一定变大B.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变强C.溶液的pH一定减小D.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答案D解析当增大醋酸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c(H+)变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A项错误;若稀释醋酸,平衡右移,但c(H+)、c(CH3COO-)均变小,导电能力减弱,B项错误;当向溶液中加碱时,c(H+)变小,pH增大,平衡右移,C项错误;无论什么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一定会使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D项正确。
3.(2019·宁波高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溶于水得到的氯水能导电,但Cl2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B.只有在电流作用下KHSO4才能电离成K+、H+和SO2-4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都弱D.BaSO4难溶于水,故BaSO4是弱电解质;醋酸铅易溶于水,故醋酸铅是强电解质答案C解析氯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项错误;只有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KHSO4才能电离成K+、H+和SO2-4,B项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离子带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强弱无关,C项正确;电解质强弱与溶解性无关,与电离程度有关,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D项错误。
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物质是 ( ) A .COOH CH 3B .NaOHC .24H SOD .Cl NH 42.常温下,将醋酸与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 <7,则此溶液中( ) A .c(Na +)<c(CH 3COO -) B .c(Na +)>c(CH 3COO -)C .c(Na +)=c(CH 3COO -)D .无法确定c(Na +)与c(CH 3COO -) 的关系3.在相同温度下,关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中的氢氧化钠时,盐酸消耗的氧氢化钠多 B .盐酸的pH 小于醋酸的pH C .稀释相同倍数后,盐酸的pH 大 D .溶液中离子总数一定不相等 4.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要使电离平衡左移且c(H +)减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入NaOH(s)B .加入盐酸C .加蒸馏水D .降低温度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HClO 的电离方程式:HClO=H ++ClO - B .CO 2的电子式:C .氯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D .Al 3+的结构示意图:6.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强的是( ) A .1 L 0.2 mol ·L -1醋酸 B .0.1 L 0.1 mol ·L -1H 2SO 4溶液 C .0.5 L 0.1 mol ·L -1盐酸D .2 L 0.1 mol ·L -1H 2SO 3溶液7.某生物燃料电池以N 2和H 2为原料可在室温下制取NH 3,电池中含有固氮酶和氢化酶两种蛋白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性条件下的负极反应为H 2-2e -+2OH -=2H 2OB .燃料电池放电时能将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C .该电池适宜在高温下使用D .室温下,向氨水中通入少量HCl ,-32c(OH )c(NH H O)⋅减小8.对于0.1 mol ·L -1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醋酸根的浓度是0.1 mol ·L -1B .若加入少量的冰醋酸,则氢离子浓度增大C .若加入少量的固体NaOH ,则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D .若加入少量的浓盐酸,则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 9.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 A .溶解度的大小 B .导电性的强弱 C .电离是否完全D .化合物类别10.室温下,关于110.0mL0.1mol L -⋅氨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氨水的pH=13B .加入少量水后,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C .加少量4NH Cl 固体恢复到室温,w K 不变D .与110.0mL0.1mol L -⋅盐酸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11.常温下,CH 3COOH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CH 3COO -+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10mLpH=5的CH 3COOH 溶液中加水至10L ,最后溶液pH 在7和8之间B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左移动,c(CH 3COO -)下降C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忽略溶解热效应),平衡向右移动,水的电离程度也随之增大D .向10mLpH=5的CH 3COOH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混合溶液的c(H +)不变 12.室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将pH 12=的氨水与pH 2=的硝酸等体积混合:()()()()43NH NO OHH +--+>>>c c c cB .室温下,调节3H A 溶液的pH 5=时,20.63(HA )10(H A)c c -=(已知:K a1=10-2.2、K a2=10-7.2、K a3=10-12.4) C .25℃时,22RS M MS R ++++的平衡常数4000K =[该温度下,K sp (MS)=1.0×10-21、K sp (RS)=4.0×10-18] D .加水稀释氯化铝溶液,铝离子水解程度增大,H +物质的量增加,溶液酸性增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LpH 为9 的NaHB 溶液中:c(HB -) >c(B 2-)>c(H 2B)B .将标准状况下的2.24 LCO 2通入150 mL1mol/L NaOH 溶液中,所得溶液中c(CO 32-)>c(HCO 3-) C .室温下,c(NH 4+)相同的①(NH 4)2CO 3②(NH 4)2SO 4 ③(NH 4)2Fe(SO 4)2溶液浓度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D .常温时①pH=12 的氨水②pH=12的NaOH 溶液,将两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②>①二、填空题14.已知某温度下有如下三个反应: 22NaCN HNO HCN NaNO +=+NaCN HF HCN NaF +=+22NaNO HF HNO NaF +=+则该温度下HF 、HCN 和2HNO 三种弱酸的电离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
2.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K a、K b、K h)进行相关计算。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概念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2)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①开始时,v(电离)最大,而v(结合)为0。
②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v(结合)。
③当v(电离)=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因素。
(2)外因①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②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④加入能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3)实例分析实例CH3COOH H++CH3COO-ΔH>0(稀溶液)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c(H+) c(OH-) 导电能力电离程度①加水稀释向右②加向左CH3COONa(s)③加入少量向右②减小增大增强减小③增大减小增强减小④减小增大增强增大[基础判断](1)强电解质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稀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
()(2)氨气溶于水,当NH3·H2O电离出的c(OH-)=c(NH+4)时,表明NH3·H2O电离处于平衡状态。
()(3)向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冰醋酸或水,CH3COOH电离平衡均右移,均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4)室温下,由0.1 mol·L-1一元碱BOH的pH=10,可知溶液中存在BOH===B ++OH-。
()(5)0.1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n(OH-)、c(OH-)均减小。
()(6)25 ℃时,0.1 mol·L-1 CH3COOH加水稀释,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专题9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中和滴定解读1.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3.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4.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3.掌握中和滴定实验基本操作4.了解中和滴定实验主要仪器的使用方法考情分析本专题的考题以难题为主。
设题形式一般为选择题。
通常以针对不同的单一溶液或者混合溶液,让考生运用三大守恒关系以及盐类水解知识对电离平衡常数、溶液的酸碱性、中和滴定过程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等作出判断备考指导2021年高考备考重点关注典型单一溶液及混合溶液中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中和滴定等知识,多加练习【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5℃时,氯水中部分含氯的物质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占各物质浓度之和的百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的pH=1的氯水中,c(C l3-)>c(HClO)>c(H+)B.新制氯水中持续通入SO2,pH不断变小,溶液颜色不断加深C.25℃时,HClO的电离常数K a的对数值lgK a=-7.54D.pH=6的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主要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OH-ClO-+H2O答案CD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1L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L,pH随lgV的变化B.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图中温度T2<T1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等于b点D.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答案 B3.室温下,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NH4Cl溶液中:c(Cl-)>c(N H4+)>c(H+)>c(OH-)B.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 O3-)+c(H2CO3)C.0.1mol·L-1Na2CO3溶液与等浓度、等体积盐酸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Cl-)>c(C O32-)>c(HC O3-)D.0.2mol·L-1H2C2O4(弱酸)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2[c(H+)-c(OH-)]=3c(C2O42-)-c(H2C2O4)+c(HC2O4-)答案AD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中和滴定4.常温下,K a(HCN)=6.2×10-10,K a(CH3COOH)=1.75×10-5。
1、巩固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2、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影响因素。
3、能对溶液的导电力量推断及对强弱酸碱进行比较。
4、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应用。
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留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4、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留意】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
如:BaSO4、BaCO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肯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
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肯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专题九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A卷全国卷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21·课标全国Ⅰ,13,6分)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VV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lg VV0=2时,若两溶液同时上升温度,则c(M+)/c(R+)增大解析A项,0.10 mol·L-1的MOH和ROH,前者pH=13,后者pH小于13,说明前者是强碱,后者是弱碱,正确;B项,ROH是弱碱,加水稀释,促进电离,b点电离程度大于a 点,正确;C项,两碱溶液无限稀释,溶液近似呈中性,c(OH-)相等,正确;D项,由MOH 是强碱,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c(M+)不变,ROH是弱碱,上升温度,促进电离平衡ROH R++OH-向右进行,c(R+)增大,所以c(M+)c(R+)减小,错误。
答案 D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2.(2021·课标全国卷Ⅱ,13,6分)室温时,M(OH)2(s)M2+(aq)+2OH-(aq)K sp=a,c(M2+)=b mol·L-1时,溶液的pH等于()A.12lg(ba) B.12lg(ab)C.14+12lg(ab) D.14+12lg(ba)解析K sp=c(M2+)·c2(OH-)=a,则c(OH-)=ab,c(H+)=K wc(OH-)=10-14ab,pH=-lg c(H +)=14+12lg(ab),C正确。
答案 C3.(2021·全国大纲卷,12,6分)如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 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解析由水的离子积的定义知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 w,A正确;由图中纵轴横轴的大小可知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B正确;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电离出的c(H+)与c(OH-)越大,所以T2>T1,C正确,XZ线上任意点都有c(H+)=c(OH -),只有当c(H+)=10-7mol·L-1时,才有pH=7,D错误。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离度 电离平衡常数(知识梳理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1.电离度(1)电离度概念与表达式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占弱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数。
(常用符号α表示) 可用数学式表示为α=已电离弱电解质分子数弱电解质分子初始总数×100%或α=已电离弱电解质物质的量(mol )弱电解质初始总物质的量(mol )×100%或α=已电离弱电解质浓度(mol·L -1)弱电解质初始浓度(mol·L -1)×100% 即α=Δcc×100%(c :弱电解质初始浓度,Δc :已电离弱电解质浓度)(2)意义:衡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在相同条件下(浓度、温度相同),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度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
(3)影响因素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度增大;降低温度,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度减小浓度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减小;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时,电离度增大问题思考20 ℃时,在0.5 L 0.2 mol·L-1的HA 溶液中,有0.01 mol·L-1的HA 电离成离子,求该温度下的电离度。
答案 α=0.01 mol·L -10.2 mol·L -1×100%=5%。
2.电离平衡常数 (1)①填写下表(25 ℃)弱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 电离常数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K b =1.8×10-5 CH 3COOH CH 3COOHCH 3COO -+H +K a =1.8×10-5 HClOHClOH ++ClO -K a =3.0×10-8②CH 3COOH 酸性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ClO 酸性,判断的依据:相同条件下,电离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c(H+)越大,酸性越强。
课时强化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选择题1.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 NH+4+OH-,若要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①NH4Cl固体②硫酸③NaOH固体④水⑤加热⑥少量MgSO4固体A.①②③⑤B.③⑥C.③D.③⑤C若在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c(NH+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①不符合题意;硫酸中的H+与OH-反应,使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②不符合题意;当在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后,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③符合题意;若在氨水中加入水,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且c(OH-)减小,④不符合题意;弱碱的电离属于吸热过程,加热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⑤不符合题意;加入少量MgSO4固体,发生反应Mg2++2OH-===Mg(OH)2↓,溶液中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⑥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2.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HX酸(甲,K a=1.2×10-4)和HY酸(乙,K a=1.4×10-6)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A根据甲、乙的电离平衡常数知,这两种物质都是弱电解质,在温度不变、浓度相等时,电离程度:HY<HX,B、D项错误;当浓度增大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减小,C项错误。
3.25 ℃时不断将水滴入0.1 mol·L-1的氨水中,下列图像变化合理的是()C稀释时氨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下降,pH下降,趋近于7,但不可能小于7,A项错误;随着水的滴入,氨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项错误;随着水的滴入,氨水中离子浓度下降,导电能力下降,C项正确;温度不变,K b不变,D项错误。
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 AB.c(H+)=c(H2PO-4)+2c(HPO2-4)+3c(PO3-4)+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B pH=2的H3PO4溶液中c(H+)=10-2 mol·L-1,每升溶液中所含N(H+)=0.01N A,A项错误;由电荷守恒知,该H3PO4溶液中存在c(H+)=c(H2PO-4)+2c(HPO2-4)+3c(PO3-4)+c(OH-),B项正确;加水稀释能促进H3PO4的电离,使其电离度增大,由于以增大溶液体积为主,导致溶液中c(H+)减小,溶液pH增大,C项错误;向H3PO4溶液中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中c(H2PO-4)增大,促使平衡H3PO4H ++H2PO-4逆向移动,抑制H3PO4电离,溶液酸性减弱,D项错误。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9: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钡不溶于水,所以硫酸钡不是电解质B.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C.固态磷酸是电解质,所以磷酸在熔融时和溶于水时都能导电D.液态汞能导电,但汞不是电解质解析:BaSO4虽难溶于水,但BaSO4是电解质;CO2溶于水,发生反应:CO2+H2O===H2CO3,H2CO3电离出的离子可使溶液导电,但CO2不能直接电离,故CO2不是电解质;H3PO4熔融时不导电。
答案:D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实验,按下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下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解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NaCl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是电解质。
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NaCl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答案:C3.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A.氯化钠熔化导电B.液态汞导电C.H2SO4溶液导电D.熔融状态的KOH导电解析:NaCl、H2SO4、KOH都属于电解质,它们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通过离子导电。
汞属于金属,通过自由电子导电。
答案:B4.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A.熔融的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态氯化钾解析:固态氯化钾不导电。
答案:D5.下列各组选项按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HCl、SO3、石墨、液氧B.蔗糖、CuSO4、氮气、波尔多液C.NaCl、乙醇、铁、空气D.KCl、NaNO3、氯气、石灰水解析:A项,液氧是单质,不是混合物;B项蔗糖是非电解质,CuSO4是电解质;D项,NaNO3是电解质。
专题9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中和滴定解读1.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3.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4.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3.掌握中和滴定实验基本操作4.了解中和滴定实验主要仪器的使用方法考情分析本专题的考题以难题为主。
设题形式一般为选择题。
通常以针对不同的单一溶液或者混合溶液,让考生运用三大守恒关系以及盐类水解知识对电离平衡常数、溶液的酸碱性、中和滴定过程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等作出判断备考指导2021年高考备考重点关注典型单一溶液及混合溶液中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中和滴定等知识,多加练习【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5℃时,氯水中部分含氯的物质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占各物质浓度之和的百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制的pH=1的氯水中,c(C l3-)>c(HClO)>c(H+)B.新制氯水中持续通入SO2,pH不断变小,溶液颜色不断加深C.25℃时,HClO的电离常数K a的对数值lgK a=-7.54D.pH=6的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主要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OH-ClO-+H2O答案CD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1L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L,pH随lgV的变化B.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图中温度T2<T1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等于b点D.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答案 B3.室温下,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NH4Cl溶液中:c(Cl-)>c(N H4+)>c(H+)>c(OH-)B.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 O3-)+c(H2CO3)C.0.1mol·L-1Na2CO3溶液与等浓度、等体积盐酸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Cl-)>c(C O32-)>c(HC O3-)D.0.2mol·L-1H2C2O4(弱酸)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2[c(H+)-c(OH-)]=3c(C2O42-)-c(H2C2O4)+c(HC2O4-)答案AD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中和滴定4.常温下,K a(HCN)=6.2×10-10,K a(CH3COOH)=1.75×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N与CH3COOK的溶液中:c(Na+)-c(CN-)<c(K+)-c(CH3COO-)B.0.2mol·L-1氨水与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H+)=c(NH3·H2O)+c(OH-)C.0.1mol·L-1NaCN溶液与0.1mol·L-1盐酸混合至pH=7:c(Na+)>c(Cl-)=c(CN-)>c(HCN)D.0.1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H+)+c(CH3COOH)=c(OH-)+c(CH3COO-)答案 B5.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图1表示用0.1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线B.图2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C.根据图3所示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图4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随加入的CH3COONa固体质量的变化答案 C6.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甲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图乙表示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C.图丙表示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硫酸时溶液pH的变化D.图丁表示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情况答案 B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1.[2020届扬州中学开学测试,18(2)]金属表面处理、皮革鞣制、印染等都可能造成铬污染。
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高,更易被人体吸收且在体内蓄积。
(2)铬元素总浓度的测定:准确移取25.00mL含Cr2O72-和Cr3+的酸性废水,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H4)2S2O8溶液将Cr3+氧化成Cr2O72-,煮沸除去过量的(NH4)2S2O8;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以淀粉为指示剂,向其中滴加0.015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计算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单位:mg·L-1,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①2Cr3++3S2O82-+7H2O Cr2O72-+6S O42-+14H+②Cr2O72-+6I-+14H+2Cr3++3I2+7H2O③I2+2S2O32-2I-+S4O62-答案(2)由方程式可知:Cr~3Na2S2O3n(Na2S2O3)=20×10-3L×0.015mol·L-1=3×10-4moln(Cr)=1×10-4molm(Cr)=1×10-4mol×52g·mol-1=5.2×10-3g=5.2mg废水中铬元素总浓度=5.2mg0.025L=208mg·L-12.[2020届扬州中学开学测试,17(2)(4)]叠氮化钠(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成分,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
实验室测定叠氮化钠样品中NaN3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称取约2.5000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250mL溶液。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用滴定管加入50.00mL0.1000mol·L-1(NH4)2Ce(NO3)6(六硝酸铈铵),[发生反应: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杂质不参与反应)。
③反应后将溶液稍稀释,然后向溶液中加入5mL浓硫酸,滴入2滴邻菲哕啉指示液,用0.0500mol·L-1(NH4)2Fe(SO4)2(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Ce4+至溶液由淡绿色变为黄红色(发生的反应为:Ce4++Fe2+Ce3++Fe3+),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24.00mL。
(2)叠氮化钠受撞击时生成两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通过计算确定叠氮化钠试样中含NaN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2)2NaN32Na+3N2↑(4)n[(NH4)2Ce(NO3)6]=0.1000mol·L-1×50.00×10-3L=5.000×10-3moln[(NH4)2Fe(SO4)2]=0.0500mol·L-1×24.00×10-3L=1.200×10-3mol与NaN3反应的n[(NH4)2Ce(NO3)6]=5.000×10-3mol-1.200×10-3mol=3.800×10-3molω=3.800×10-3mol×65g·mol-12.5000g×250.00mL×100%=98.8%3.[2019泰州一模,18(1)(2)]工厂化验员检验某含有KBrO3、KBr及惰性物的样品。
化验员称取了该固体样品1.000g,加水溶解后配成100mL溶液X。
ⅰ.取25.00mL溶液X,加入稀硫酸,然后用Na2SO3将Br O3-还原为Br-;ⅱ.去除过量的S O32-后调至中性;ⅲ.加入K2CrO4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Br-至终点,消耗AgNO3标准溶液11.25mL;ⅳ.另取25.00mL 溶液X,酸化后加热,再用碱液调至中性,测定过剩Br -,消耗上述AgNO 3标准溶液3.75mL 。
已知:①25℃时,Ag 2CrO 4(砖红色)的K sp =1.12×10-12,AgBr(浅黄色)的K sp =5.0×10-15;②ⅳ中酸化时发生反应:Br O 3-+5Br -+6H+3Br 2+3H 2O 。
请回答:(1)步骤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步骤ⅲ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答案 (1)3S O 32-+Br O 3-Br -+3S O 42-(2)当滴入最后一滴AgNO 3溶液时,产生砖红色沉淀应用篇知行合一【应用集训】1.(2020届连云港新海中学开学测试,14)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NaHCO 3溶液中:c(H +)+c(H 2CO 3)=c(C O 32-)+c(OH -)B.向0.1mol·L -1NH 4Cl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NH 3后:c(Cl -)>c(N H 4+)>c(OH -)>c(H +)C.向CH 3COOH 溶液中加NaOH 使pH>7:c(Na +)>c(CH 3COO -)>c(OH -)>c(H +)D.0.3mol·L -1HY 溶液与0.3mol·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pH=9的溶液中:c(OH -)-c(HY)=c(H +)=1×10-9mol·L -1答案 AD2.(2020届南通如皋中学阶段测试一,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由图甲可知,2SO 3(g)2SO 2(g)+O 2(g) ΔH=(b -a)kJ·mol -1B.图乙表示向10mL0.1mol·L -1Na 2CO 3和NaHCO 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 -1盐酸时,CO 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 表示的是NaHCO 3溶液 C.图丙表示不同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 D.图丁表示反应4CO(g)+2NO 2(g)N 2(g)+4CO 2(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CO 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 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NO 2的转化率c>b>a 答案 BD3.(2019徐州、淮安、连云港调研,14)常温常压下,将amolCO 2气体通入含bmolNaOH 的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2a<b 时,则一定存在:c(Na +)>c(C O 32-)>c(OH -)>c(H +)B.2a=b 时,则一定存在:c(OH -)=c(H 2CO 3)+c(HC O 3-)+c(H +)C.b<2a<2b 时,则一定存在:c (HCO 3-)c (CO 32-)>c (H 2CO 3)c (HCO 3-)D.a=b时,则一定存在:2c(Na+)+c(H+)=c(OH-)+3c(C O32-)+2c(HC O3-)+c(H2CO3)答案CD【五年高考】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8北京理综,8,6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 H4++OH-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Cu答案 A2.(2017江苏单科,20,14分)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使用吸附剂是去除水中砷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