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房间的声学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听音室声学装修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音乐、录音、混音等音频行业变得越来越流行。
许多人都对音乐和声音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海量的录音室和音乐制作室应运而生。
然而,一个好的听音室声学装修对于音频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听音室声学装修的原则、方法和关键要点。
2. 听音室声学装修原则在进行听音室声学装修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原则。
下面是几个重要的原则:2.1 合理分配空间要保证听音室具备良好的声学环境,首先需要合理分配空间。
根据听音室的大小、用途和预期目标,确定合适的空间大小,并确保房间内部空间的合理分布。
2.2 控制噪音产生与传播噪音是听音室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避免干扰,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吸音材料、隔音板等措施来阻止噪音的传播。
2.3 考虑音质和声场一个好的听音室应该能够提供适当的音质和良好的声场效果。
因此,在进行声学装修时,需要考虑合适的音响设备、吸音材料和声学处理设备,以保证音质和声场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3. 听音室声学装修方法下面是进行听音室声学装修时常用的一些方法:3.1 吸音材料的选择和安装吸音材料是研究听音室声学装修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常见的吸音材料有吸音板、吸音毡等。
选择合适的吸音材料,并正确安装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等位置,可以显著改善声音的传播效果。
3.2 控制混响时间混响时间是指声音在听音室内反射和衰减的时间。
过长的混响时间会导致声音模糊不清,影响音质。
为了控制混响时间,可以采用吸音板、隔音材料等装饰,以减少声音的反射。
3.3 控制声音的漏音和传播为了避免声音的漏音和传播,可以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等位置采用隔音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绝内外声音的传播,提高音频质量。
3.4 合理选择音响设备位置音箱和音响设备的位置对于听音室的音质和声场效果非常重要。
在选择音响设备位置时,应考虑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等表面的反射和衰减特性,以及听音师所处的位置和听音室的尺寸等因素。
房间声学处理房间声学处理是指在改善室内声音环境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
无论是在家庭、办公室还是娱乐场所,良好的声学环境都能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和工作效果。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房间声学处理技术和方法。
1. 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空间越来越受限。
传统的建筑设计通常忽视了声学因素,造成了许多房间存在各种声音问题,如回声、共振、噪音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我们的听觉体验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长期影响。
2. 目标房间声学处理的目标是通过改变声波的行为和传播路径,优化室内声音环境。
它旨在减少噪音、控制回声和共振现象,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逼真度。
3. 声学处理技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房间声学处理技术:•吸音材料:使用吸音材料可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
吸音板、吸音瓷砖和吸音泡沫是常见的吸音材料,它们可以吸收大部分入射声波的能量,减少回声和共振的产生。
•隔音材料:隔音材料可以阻止声音的传播和泄漏。
墙体、天花板和地板的隔音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来自外界的噪音干扰,同时保护房间内部的隐私。
•声学板布局:通过合理布置吸音板可以改善声音的分布和均衡。
根据房间的尺寸和形状,将吸音板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可以有效地控制声波的传播路径,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共振。
•声场均衡:声场均衡是通过调整声音的频率和音量分布,使其在整个房间内达到均衡。
这可以通过使用音响设备和声音处理器来实现,通过均衡器和调音台等设备来调整频率和声音的强度。
•噪音控制:噪音控制是通过降低噪音源的强度或使用噪音屏障来减少噪音的影响。
噪音源的隔离和系统的噪音抑制技术是常见的噪音控制方法。
4. 实施与效果在实施房间声学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
在进行声学处理之前,需要对房间的声学特性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声学处理方案。
合理的声学处理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它改善了声音的质量和逼真度。
音乐、电影和语音等声音更加清晰,细节更加突出。
室内声学处理1. 简介室内声学处理是在室内环境中对声音进行优化和调整的技术。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可以改善室内声音的品质和环境舒适度。
室内声学处理广泛应用于音乐录音室、剧院、会议室、电影院等场所。
2. 背景当声音在室内环境中传播时,会与墙壁、天花板、地板等表面发生反射、衍射和吸收。
这些反射和衍射会导致声音混响,使声音变得模糊不清。
而室内吸音材料的缺乏或使用不当会导致声音过于尖锐或回音过强,影响声音的质量。
3. 室内声学处理的目的室内声学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室内声音的品质和环境舒适度,使声音更加清晰、自然和平衡。
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控制混响,并消除不必要的噪音。
4. 室内声学处理的方法4.1 吸音材料吸音材料是室内声学处理的核心。
吸音材料可以吸收声音的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混响。
常见的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棉、吸音板、吸音块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可以在室内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进行布置,以实现控制声音反射的目的。
4.2 漏斗原理漏斗原理是一种常用的声学处理方法。
它利用声音在墙壁之间的反射和吸收来控制声音的分布和传播。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可以实现声音的聚焦和扩散,达到更好的听音效果。
4.3 声音隔离声音隔离是室内声学处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结构,可以减少声音的传播和泄漏,提高室内的隔音性能。
这对于剧院、录音室等需要保持室内静谧的场合尤为重要。
4.4 声学设备调整除了上述方法,合适的声学设备调整也是室内声学处理的关键。
通过调整音箱、麦克风等声学设备的位置和参数,可以改善声音的分布和品质,提高听音体验。
5. 室内声学处理的效果室内声学处理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声音的清晰度、平衡度和舒适度上。
合适的处理可以使声音更加自然和真实,避免声音的尖锐和失真。
同时,室内声学处理还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提高语音的可听度。
6. 应用领域室内声学处理广泛应用于音乐录音室、剧院、会议室、电影院等场所。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广播电视录播音室和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一、总体设计原则1. 根据使用需求和空间面积,确定音室和演播室的合理大小。
2. 考虑环境噪音控制,使音室和演播室免受外界干扰。
3. 确保音室和演播室内外的声音互相隔离,防止声音泄漏。
二、声学处理1. 使用吸音板、吸音窗帘和吸音天花板等声学材料,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共振。
2. 在音室和演播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布置不同种类和厚度的吸音材料,以实现音频的均衡和清晰度。
3. 在音室内设置合适的声学衍射板和声学棉,以平衡音频的反射和吸收。
三、声音隔离1. 使用隔音材料,如隔声墙、隔声门和隔声窗,以阻隔音乐、声音和噪音的传播。
2. 在音室和演播室之间的墙体和门上使用双层结构,并在夹层中填充隔音材料。
3. 加强门缝、插座、风管等细节的隔音处理,防止声音渗透。
四、空调和通风系统1. 选择低噪音、高效率的空调和通风设备,以保持音室和演播室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2. 确保空调和通风系统的出风口不直接对准音频录音设备,避免产生噪音。
五、灯光和电力1. 使用低噪音、无频闪的灯光设备,以避免影响声音录制和播放。
2. 规划合理的电力布线,确保能够满足录音设备和演播设备的供电需求。
六、家具和设备布置1. 合理摆放录音设备、音频设备和播音台,以确保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 布置合适的家具,如椅子、桌子和隔音屏,以提供给录音人员和演播人员相对安静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七、防火和安全1. 使用防火材料,如隔火墙、防火门和防火涂料,保护音室和演播室的安全。
2. 安装烟雾报警器和消防设备,建立有效的防火和安全管理制度。
八、声音监听系统1. 选用高性能的音频监听设备,确保录制和播放的声音质量。
2. 根据房间的声学特性,调整音响系统的位置和设置,以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
3. 使用合适的音频处理器和均衡器,对声音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听觉感受。
九、地面设计1. 在音室和演播室的地面上使用合适的材料,如吸音地毯或弹性地板,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导。
什么叫声学装修声学装修是一种通过调整空间的声学特性来改善声音的传播和吸收的技术。
它涉及到在房间中使用各种材料和技术,以控制声音的传播,并减少声音的反射、回声和噪音。
声学装修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所,包括会议室、剧院、录音棚、教室、办公室和住宅等。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声学装修可以有效地改善听音环境,并提供更好的声音品质和舒适性。
声学装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以下问题:1.声音反射和回声:当声音在空间中反射和回声时,会导致声音混乱和不清晰。
声学装修可以通过使用吸音材料和吸音板来减少声音反射和回声,从而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可理解性。
2.噪音控制:噪音是一种干扰,会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等活动。
声学装修可以通过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板来减少外部噪音的传播,提供更宁静的环境。
3.声音传播控制: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希望声音只在特定的区域内传播,而不扩散到其他区域。
声学装修可以通过设计吸音墙、声学隔离和声学屏障等措施,控制声音的传播范围。
4.混响控制: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如音乐录音棚和剧院,混响是一种理想的声音特性。
声学装修可以通过调整空间的形状、使用可吸收声音的材料和吸音装置来实现所需的混响效果。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声学装修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和材料:1.吸音材料:吸音材料是能够吸收声波能量的材料,如吸音棉、吸音板等。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并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2.隔音材料:隔音材料是能够阻挡声音传播的材料,如隔音墙、隔音窗等。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提供更宁静的环境。
3.声学屏障:声学屏障是用于控制声音传播范围的设备,如声音隔离门、声音隔音窗等。
这些设备可以将声音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从而达到声音传播控制的目的。
4.声学设计:声学设计是通过调整空间的结构和材料,以实现特定的声学效果。
声学设计考虑到不同的声音频率、声音传播路径和目标声学效果,以提供最佳的声音环境。
综上所述,声学装修是一种通过调整空间的声学特性来改善声音传播和吸收的技术。
扬声器系统测试室和听音室的声学设计扬声器系统测试室和听音室的声学设计评论:1 条查看:509 次hengxingz 发表于2007-07-07 09:53一.声学特性:1. 测试室:测试室主要用于扬声器系统的频率响应等电声性能的测试,添置IEC标准障板后可进行扬声器单元的电声性能测试,当然也能进行电视机等产品的电声性能测试。
国际公认的标准IEC581-7《高保真系统最低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第7部分扬声器系统》、IEC268-5《声系统设备第5部分扬声器》推荐的都是消声室(近似自由场空间),鉴于本公司的厂房条件目前想从原AV所搬迁过来重建的只是混响时间较短(强吸声处理)的测试室(模拟自由场条件―通常仅用于以脉冲信号测试)。
当时测试的结果是:125Hz~8000Hz的混响时间小于等于0.2s,其它特性没有测试。
此测试室同时兼用于主观音质评价,故其声学特性要严于一般家居环境,参照听音室和消声室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混响时间:125~8000Hz之间测试(听音)区域内混响时间T60的平均值应小于等于0.2s,且T60的各测量值偏离平均值不应大于25%;在125Hz以下、8000Hz以上,允许T60偏离平均值超过25%,但在125Hz以下T60 不应超过0.4s。
测试室内声频响曲线应尽可能平滑(125~8000Hz±2dB),且无明显声染色。
在63~*****Hz频率范围内,室内不应有任何异常共鸣和颤动回声。
本底噪声:空场时,在测试室的测试(听音)区域测定的本底噪声应低于30dB(A计权、慢档)。
当作听音室使用时室内灯光、色彩、座椅等应使听音员感觉舒适。
听音员的座椅靠背应不高于肩,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当作测试室用时,室内与测试无关的物品均应移到其它房间,以免对测试结果带来额外误差。
测试室推荐尺寸:长≥6.0m、宽≥4.0m、高≥2.8m(现有房间尺寸基本符合要求)2.听音室听音室主要用于扬声器系统的主观音质评价。
音乐厅中运用了什么声学原理主要是混响和回声音乐厅是乐队演出的主要场所,除了专门为乐队服务的音乐厅外,歌剧院、大会堂、大教堂、演播大厅、电影院等都可以作为音乐厅使用。
反映音乐厅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混响。
乐器停止发音后,声音并不马上消失,而是伴有余音的,即分贝数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混响,声学上把声音衰减60dB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混响是由于声音在室内反射造成的,室外是没有混响的。
混响时间和以下因素有关:(1) 房间的体积:通常体积越大,混响时间越长;(2) 房间内壁的材质:如果内壁是粗糙柔软的吸声材质,那么混响时间会短些,如果内壁是坚硬光滑的反射材质,那么混响时间会长些,房间的内壁指的是墙壁、天花板、地板,以及音乐厅内一切影响声音传播的障碍物,特别是坐椅,增加有软垫的坐椅数量会缩短混响时间;(3) 声音的频率:由于高频声音的反射和衍射能力比低频声音差,所以高频声音的混响时间比低频声音短。
混响时间太短会使声音变得干涩,太长则会使音乐失去清晰的线条,两者都不利于音乐的欣赏。
实践表明,适合乐队演奏的音乐厅,混响时间应在1.5到2秒之间,当然,最佳的混响时间并不是唯一的,它取决于听众的爱好、音乐的类型、乐队的规模等诸多因素。
例如,重视音响效果的听众希望混响时间长些,重视音乐细节(旋律、节奏等)的欣赏者希望混响时间短些;演奏交响乐时可以采用混响时间较长的音乐厅,而歌剧院的混响时间必须控制在2秒以内,否则歌手就无法听清自己的声音;小规模的乐队希望在混响时间长的音乐厅中演出,以增加音响,而过长的混响时间对于大规模的乐队(四管制,由两个交响乐团组合而成的乐队)有时反而不利。
和混响类似的一种现象称为回声,语言和音乐都会在回声的作用下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回声是音乐厅中必须避免的。
产生回声的主要原因在于声音的反射体,如果很平滑,那么声音会作镜面反射,同一束声线(几何光学中“光线”的概念沿用在声学中)很有可能同时到达某个地方,由此产生回声,如果凹凸不平,那么声音会作漫反射,同一束声线被反射到不同的方向,然后以不同的时间到达某个地方,形成混响。
听音室声学装修方案听音室是一种可以为艺术创作、录音、录像以及其他任何类型的音频管理和播放提供理想环境的房间。
听音室的设计专注于追求室内空间音频效果的最佳表现,并有助于达到最佳的聆环境。
听音室的声学装修是实现上述要求的关键,它可以有效地消除室内噪声,使音频信号尽可能地清晰清晰,以获得最佳录音效果。
二、原则听音室声学装修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噪声消除;第二,吸音材料的选择;第三,室内空间的优化。
1.噪声消除为了实现室内保持安静的目的,声学装修中最重要的是噪声消除。
通常在听音室声学装修中,应使用吸声材料和隔音材料。
吸声材料可以将声音吸收或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而隔音材料则可以阻止外界的噪音进入室内。
2.吸音材料的选择选择吸音材料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吸声性能,同时也应考虑施工难度、材料成本以及长期使用后带来的影响等因素。
也就是说,必须找出最佳的音频解决方案。
经过多次试验,认为以下材料最具有优势:吸音石棉、聚合物、汽车隔音物料以及复合吸音材料。
3.室内空间的优化室内空间的优化包括几个方面:空间的形状、室内物体的位置和材料的布置。
首先,室内空间尽可能地保持长方形,因为多边形空间很难控制音响表现。
其次,室内物体,如座椅、控制台和墙壁,都应均匀布置。
最后,室内墙壁最好用吸音材料来覆盖,以有效消除反射声和反弹声,减少混响。
三、施工1.空间准备室内空间准备是整个装修项目的重要一环,在空间准备前要进行室内检查,查找隐藏的噪声源,以确保后续装饰的正确性。
2.材料准备首先,安装悬吊系统,以确保用于吸音的隔音材料的正确安装。
其次,准备吸音材料,如吸音石棉、汽车隔音物料等等,并进行实际安装。
此外,还可以在室内墙壁上安装隔音壁板。
3.细节处理为了有效地消除噪声,还应对细节部位进行处理。
首先,室内的墙洞等易造成漏音的部分要采取密封措施;其次,将门、窗等打开的部位密封;最后,墙壁的垂直接缝地带也要采取密封措施,以有效消除噪声。
四、总结听音室声学装修包括噪声消除、吸音材料的选择以及室内空间的优化这三个基本原则,在施工中应注意材料准备、细节处理以及空间准备等问题,以获得良好的音频效果。
听音室装修知识大全听音室装修知识大全第一篇听音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音响器材重播声音的好坏与聆听环境的建筑声学特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要使音响系统发挥最高性能必须对听音房间作一定的声学处理。
对于听音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有4个方面需予考虑?混响时间?混响衰减的扩散特性?房间的频率特性?环境噪声声级。
听音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各不相同不同物体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也各不相同所以为改善听音环境而进行声学处理改善声学缺陷的工作就显得十分复杂。
只要可能最好避免房间任何两面的尺寸相等或一面恰好是另一面的两倍也就是正方形或长宽比是两倍的房间因为这种比例的房间会产生驻波、低频声共振造成声染色。
房间内从墙壁、天花板、地板、家具和人身反复反射所形成的声音持续存在、逐渐衰减的现象称为混响rever beration也称交混回响。
它和回声echo不同回声不是一种平滑的衰减而是声音的突然返回。
对于室内声学的最重要指标首先是混响时间它是声能衰减下跌到原有强度的百万分之一60dB所需的时间对于一个已确定的房间混响时间主要取决于吸声处理。
对于Hi-Fi听音房间的混响时间可取0.40.5秒。
混响时间适度可使乐音丰满语音饱满混响时间较长声音较活泼丰润但太长时声音容易含混不清语音清晰度下降乐音缺乏力度和节奏感混响时间太短则声音较干硬缺少生气没有混响的声音如室外常有呆板感。
房间的扩散特性好则声音的衰减平滑室内各处声音感觉均匀。
任何凸面都有扩散声波的能力包括斜面、曲面以及凸弧面当需要扩散声波频率受制凸面大小时可采用扩散板进行处理。
当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声音中的某一频率得到过份加强或减弱时就将破坏房间内声音的均匀性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声染色sound ation。
例如驻波能改变声音原有的特性在某些频段出现峰值改善的方法是室内物品摆放避免对称。
大空间的听音室不仅对低频延伸有帮助还可使声音感觉更轻松更具活生感。
我国一般用作听音房间的居室面积约为14m2高2.8m左右容积约为40m3。
室内声场的特点和数字声场处理的原理室内声场的特点声音在室内和野外的表现是不同的。
同样的声音在室内比在野外要响得多。
声音在室内和野外的声场也不同。
在野外,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小,而在室内一定范围内,不同距离的声音响度相差不多。
造成上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声音在室内界面上的反射,衰减较慢的缘故。
在野外,人们听到的声音基本上是声源的直达声。
在室内,听到的声音除直达声之外,还有近次反射声和混响声。
当聆听一台音乐会时·观众首先听到的声音直接来自台上的演奏者,这就是直达声。
直达声是由声源直接到达聆听点的声音,它不受室内界面的影响,遗种声音到选聆听点处的声音强度与声源距离的平方戚反比衰减。
若干毫秒后,观众听到的是从离座位最近的墙面上返回的近次反射声。
近次反射声主要是由舞台上反射板和两侧墙面反射到听众的最初几次反射声,比直达声延迟50 ms左右。
再稍后,观众听到的将是离观众最远的墙面上返回的混响声。
混响声是由声波在室内多次反射而形成的·种无固定方向或均匀向各十方向传播的反射声。
每个聆听场所都有自己一套的直达声、近次反射声和混响声特性。
也就是说,同样的声音在不同的演奏环境中在聆听点产生的声学结构特征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就形成了完全不同昀音质音色特点。
大致地说.50 ms前的近状反射声能够起到加强直达声的响度,改善语言清晰度和亲切感的效果50 ms后的混响声对丰满度、融合度和空间感有影响。
混响声与直达声、近次反射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及各次反射声强度不同均会对音质和音色产生微妙的影响。
此外-反射声的到来方向对昕音感觉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对侧向到来的声音-人耳十分灵敏并且有利于了解厅堂横向尺度,而四面八方来的反射声对音乐的丰满度和空间感有较大的影响。
数字声场处理的原理根据上面的说明可知-室内声音无非就是直达声和反射声组成的,然而由于它们在时间、方向和强度方面千差万别,在现场听到的声音就变得十分复杂,甚至有点捉摸不定。
听音室的声学环境对音响系统的重放效果有着远比其它任何一种音响器材更大的影响。
虽然有不少改善声学环境的方法,诺声德但对听音室作过多的处理反而会误事。
比方说,让声音能有所扩散当然很好,扩散让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并能避免出现回声,然而,要是让屋子里处处皆为扩散表面,便会使立体声的声像定位变坏,声音皆向四方传播而无法精确地聚焦为声像。
/小房间的室内声学情况则更为复杂。
虽说好些音响书刊专门对此作了介绍,但都说不出确切中肯的意见,问题在于有不少相互矛盾之处,不同的专家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但关于室内声学环境和音箱的摆放位置及聆听位置对音响重放效果所起的重大影响倒是意见一致的,本文将不谈那些深奥的原理以及那些稀奇古怪的处理室内声学环境的方法。
我们只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和人人能做得到的处理室内听音环境的方法。
1.在地面铺一块厚实的地毯。
最可能会对声波加以严重反射的恐怕便是地面了。
虽然地毯对低频不大能起作用,但首先要办的事便是设法吸收些高频的反射。
在直达声之后头5ms (毫秒)或稍后几毫秒形成的早期反射,将会变成直达声的一部分,又因它们多来自同一方向,因而便会让人听到。
应当避免让发声纯真的音箱去夹杂着发出些地面反射回来的高频声。
又因为不大可能在天花板上加些软衬垫,因此,如果不在地面上铺陈以地毯,便会有两个平行而且反射强的表面,声波就将在地面与天花板之间来回地反射,从而让声音变得难听。
2.在窗户上挂窗帘。
在一些音乐厅中,总是避免装有反射的玻璃。
在听音室内,由于各面墙壁都离得很近,因之,玻璃所产生的反射声很容易会让人感到讨厌。
可以设法在窗户上挂些可以拉开的窗帘,在聆听音乐时便拉上窗帘。
另外,不要在听音室内摆放带有玻璃前面板的书柜和家俱。
3.设法破坏平行墙面的反射。
平行的墙壁同地面和天花板一样,皆有可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反射,从而出现“多次回声”,让声音变得难听。
可以用力拍击双手,如果听到了回声,便说明听音室内有些问题。
书架、尤其是乱七八糟随意摆放些书籍的书架,作为声波的扩散器,便可以隔断那些平行面的反射,虽然已有好些专门制作的声扩散屏出售,但在听音室内摆放几个书架便可以起到相当不错的效果。
听音室声学处理第一篇] 听音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音响器材重播声音的好坏,与聆听环境的建筑声学特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要使音响系统发挥最高性能,必须对听音房间作一定的声学处理。
对于听音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有4个方面需予考虑,①混响时间,②混响衰减的扩散特性,③房间的频率特性,④环境噪声声级。
听音房间的建筑声学特性各不相同,不同物体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也各不相同,所以为改善听音环境而进行声学处理,改善声学缺陷的工作就显得十分复杂。
只要可能,最好避免房间任何两面的尺寸相等,或一面恰好是另一面的两倍,也就是正方形或长宽比是两倍的房间,因为这种比例的房间会产生驻波、低频声共振,造成声染色。
房间内从墙壁、天花板、地板、家具和人身反复反射所形成的声音持续存在、逐渐衰减的现象,称为混响(rever beration,也称交混回响)。
它和回声(echo)不同,回声不是一种平滑的衰减而是声音的突然返回。
对于室内声学的最重要指标,首先是混响时间,它是声能衰减下跌到原有强度的百万分之一(60dB)所需的时间,对于一个已确定的房间,混响时间主要取决于吸声处理。
对于Hi-Fi听音房间的混响时间,可取0.4~0.5秒。
混响时间适度可使乐音丰满,语音饱满,混响时间较长声音较活泼丰润,但太长时声音容易含混不清,语音清晰度下降,乐音缺乏力度和节奏感,混响时间太短则声音较干硬,缺少生气,没有混响的声音(如室外)常有呆板感。
房间的扩散特性好,则声音的衰减平滑,室内各处声音感觉均匀。
任何凸面都有扩散声波的能力,包括斜面、曲面以及凸弧面,当需要扩散声波频率受制凸面大小时,可采用扩散板进行处理。
当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声音中的某一频率得到过份加强或减弱时,就将破坏房间内声音的均匀性,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声染色(soundation)。
小房间声学设计和建筑声学处理是确保小空间内的声音品质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声学设计和处理措施:
1. 隔音措施:为了减少外部噪音对小房间的影响,可以采用隔音措施,如使用隔音材料、隔音门窗、隔音墙等。
这些隔音措施可以有效阻挡外部噪音的进入,并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小空间。
2. 吸声处理:吸声处理是利用吸声材料来吸收室内的声能,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在小房间中,可以使用吸声板、吸声棉、吸声涂料等吸声材料来进行吸声处理。
这些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高频声音,使室内声音更加平滑和自然。
3. 反射处理:反射处理是利用反射板、反射器等反射材料来将声音反射回室内,增加声音的混响效果和空间感。
在小房间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适量的反射板或反射器,以增强声音的质感。
4. 声学扩散体:声学扩散体是一种用于扩散声音的特殊装置,它可以使得声音更加自然、均匀地扩散,减少声音的不适感和回声。
在小房间中,可以使用声学扩散体来改善声音的质量。
5. 避免共振:共振是指声音在某个频率下产生强烈的振动。
为了避免共振对小房间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吸声材料的使用、避免使用过多的反射板等,以减少共振的发生。
6. 合理布局:在小房间的布局上,可以考虑声音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路径,合理安排家具和设备的位置,以避免声音的阻挡和反射。
这些声学设计和处理措施可以根据小房间的具体需求和特点进行选择和组合。
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提高小房间内的声音品质,提供更加舒适和自然的听觉体验。
听音房间的声学处理用于欣赏重放音乐的房间,他的听音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重放声的音质,设备最好,环境不良,也难有好的效果,但这一点常被忽略。
房间的声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室内装潢及房间布置有关。
理想的听音乐房间的形状尺寸,应按黄金分割比例,三个尺寸(长、宽、高)不成整数倍的关系,以使房间内外的驻波影响降低,提高听感。
其次要隔声,使房间内外不致干扰,并使声音扩散,还要有适当的吸声,以免声波往复反射激发出某些固有频率(简正频率)的声音干扰,造成声染色。
但在现实生活中,用作听声音的质量要求很高时,除信号源、器材外,还要对房间采取一些声学处理。
房间里声源发出的声音通过六个途径到聆听者的耳朵,①音箱发出的直达声(direct sound),②地板的反射声,③天花板的反射声,④音响后墙的反射声,⑤两侧墙的反射声,⑥聆听这背后墙壁的反射声。
只要改变声波的任一反射条件,就会使声音发生变化。
对于反射声的强度必须适当。
我国一般房间的墙面都是相互平行的刚性墙,高度都在3m以下,对12m2左右的房间而言,在低频段容易产生共振,是某频率声音得到异常加强,造成低音轰鸣声,严重影响重放声的质量,这种声染色是家庭听音室最常见问题。
这种房间共振还会使某些频率(主要是低频)的声音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
产生声染色可能性最大的频率为100~175Hz,以及250Hz附近。
对房间的声学处理,重点在侧墙和天花板。
原则上室内声波的处理扩散应多于吸收,目的是强度减低,要防止过度使用吸音材料,以免房间的混响时间太短(<0.3秒)而是声音干涉不圆润。
对音箱后面的墙壁,最好不要有大片吸声物质,通常不需做处理,砖墙或水泥墙面会使声音饱满,充满活力。
侧墙可均匀适当地设置一些吸声和扩散物,如厚重的羊毛毯就是极好的全频吸声物体,薄的地毯及壁毯只对中、高频有吸收作用。
木制无门书柜则是一种很好的声音扩散物,用来调整低频有很好效果。
此外,桌、椅、床垫、沙发等家具都能对声音的传播其调整作用,都可用作声学处理。
最理想的声学处理是在侧墙上贴以适当的扩散板,但费用昂贵,有影响美观,一般家庭很难接受。
凸圆弧是很好的声音扩散兼有吸声的装置,可以适当利用。
在作吸声处理时,墙壁的下半部比上半部更重要,可使用穿孔板及薄板等共振吸声结构处理。
薄的地毯、挂帘、壁毯等主要对中、高频有吸收作用,对低频的次生作用很小,太多使用会导致房间里的中、高频声音的混响时间偏短,使得声音缺乏色彩,不够明亮。
木质墙裙等木板,可有效吸收低频,但在安装时还要与墙壁间留有适当空隙,必要时在其间还要放置吸声材料。
但切记不能把大量的夹板顶在墙上,也不要大量吸收,会造成声音死板发干,细节减少,以及音量的减小。
室内声学简单处理众所周知,听音室的声学环境对音响系统你重放效果有这远比其他任何一种音响器材更大的影响。
虽然有不少改善声学环境的方法,但对听音室做过多的处理反而会误事。
比方说,让声音能有多扩散当然很好,扩散让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并能避免出现回声,然而,要是让屋子里处处皆为扩散表面,便会使立体声的声像定位变坏,声音阶向四方传播而无法精确地聚焦为声像。
小房间的室内声学情况则更为复杂。
虽说好些音响书刊专门对此作了介绍,但都说不出确切中肯的意见,问题在于有不少相互矛盾之处,不同的专家也发表了不不同的意见。
但关于室内声学环境和音箱的摆放位置及聆听位置对音响重放效果所起的重大影响倒是意见一致的,本书将不谈那些深奥的原理以及那些稀奇古怪的处理室内声学环境的方法。
我们只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和人人能做得到的处理室内听音环境的方法。
1、在地面铺一块厚实的地毯。
最可能会对声波加以严重反射的恐怕便是地面了。
虽然地毯对低频不大能起作用,但首先要办的事便是设法吸收些音频的反射。
在直达声之后头5ms(毫秒)或稍后几毫秒形成的早期反射,将会变成直达声的一部分,又因它们多来自一方向,因而便会让人听到。
应当避免让发声纯真的音箱去夹杂着发出些地面反射回来的高频声。
有因为不大可能在天花板上加些软衬垫,因此,如果不在地面上铺陈以地毯,便会有两个平行而且反射强的表面,声波就将在地面与天花板之间来回的反射,从而让声音变得难听。
2、在窗户上挂窗帘。
在一些音乐厅中,总是避免装有反射的玻璃。
在听音室内,由于各面墙壁都离得很近,因之,比例产生的反射声很容易会让人感到讨厌。
可以设法在窗户上挂些可以拉开的窗帘,在聆听音乐时便拉上窗帘。
另外,不要在听音室内摆放带有玻璃前面板的书柜和家俱。
3、设法破坏平行墙面的反射。
平行的墙壁同地面和天花板一样,皆有可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反射,从而出现“多次回声”,让声音变得难听。
可以用力拍击双手,如果听到回声,便说明听音室内有些问题。
书架、尤其是乱七八糟随意摆放些书籍的书架,作为声波的扩散器,便可以隔断那些平行面的反射,虽然已有好些专门制作的声扩散屏出售,但在听音室内摆放几个书架便可以起到相当不错的效果。
4、在高音单元的“镜像发射点”上粘贴些泡沫。
除非听音室的天棚犹如教堂那么高大,否则便应在音箱的每一高音单元的“镜像反射”。
当天在天花板的镜像反射点贴以厚度不过几个毫米而面积不超过0.1m的泡沫后,室内的听音环境便以得到了改善。
5、不能让混响过长。
在镜像反射点粘帖些小的泡沫快并不会让听音室有过多的变化。
然而,要是粘帖大块的泡沫或是挂上相当厚实的窗帘时,便会因为吸声过多而让重放出来的音乐听起来有死气沉沉的感觉。
薄而轻的吸声材料将能很好的吸收高音频,但却对低频不起作用。
通常,吸声材料的厚度大体上同声波的半个波长相当,才会起到吸声的作用。
对于10khz的声波来说,波长仅3.4cm,因此,因厚度几个厘米的泡沫便可以吸收高频;然而对于200hz的低频,因为波长已达到1.7m,因此,用厚度几个厘米的泡沫自然便无济于事了。
因此,听音室内将明显地会存在音调的不平衡。
人们所听到的将多半是带有混音响的声场,而且搞音频对被吸收而低频吸收甚少。
6、可稍许贴近些音箱去聆听。
有时,偶尔进行些尝试,便不妨坐在稍许靠近音箱的地方去聆听音乐。
实际上,有许多人便往往因为坐在远离箱的地方去聆听音乐,因而实际上是在听房间而不是听音箱。
靠近些去听会感到愉悦,虽然未见得能够像听直接从音箱中发出来的声音那么真切,但作为一种试听标准的比较倒是不无好处的。
顺便讲一下,其实几乎所有的录音制品在录音时,不论录音是好是坏,皆是在“近场”进行监听的。
7、地面反射实乃声染的一大来源。
前面曾提过,用吸声材料可以吸收地面和天花板的早期反射的高频部分。
此处所致的早期反射便是在直达声之后头5ms内到达的那些反射声。
如此迅速变反射回来的声波将会跟直达声融合在一起。
这些早期反射的两个顶端倍频程将只会产生一些刺耳的声音,但是其中频段便会产生声染。
在存在地面反射以及对听音室进行些基本的处理从而消除地面反射后的情况。
消除反射后,中频段便非常的理想,响应已呈平滑状态。
这也是为何那些线声源式的音箱会迷惑一些购买者的原因。
由于不再有所延迟的地面反射(或是更确切地讲,地面和天花板以及音箱的组合已不再产生反射),所以音箱的声染便自会降低了好些。
不过,对于点声源式的音箱,将仍然可以设法选购到声染少的。
问题是,为了获得这么良好的特性,便不得不在地面上铺上大块泡沫。
当然,可以在聆听音乐是临时放上,不听时便拿开。
只在镜像射点上摆些厚实的泡沫可以解决问题。
但是,侧墙的反射却是另一码事。
为了能够增加些“空间感”,有些人便希望以有些侧墙的反射为好。
由于音乐厅极为高大和宽敞,侧墙的反射将会在经历一定的时间后才会反射回来。
因此,让人听来便会悦耳。
但是在家里的听音室内,由于侧墙的反射回来的过快,就不那么好听了。
曾经试过在镜像反射点上贴以吸声材料,并且还在靠近侧墙处专门摆放些书架以扩散声波。
不过,究竟应当如何处理还得通过实际的实验。
注意如果想利用强些的侧墙反射来增加空间感,还得专门去选购那些离轴响应相当好的音箱。
8.为获得最为恰当的低频并要反复试摆音箱。
关于音箱的摆放,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此处只能做些简单的介绍。
有两个会对音箱的摆放产生影响的因素,一是室内的谐振态势(room resonance mode);另一是听音室的边界对音箱辐射阻抗的加载作用。
根据allison(阿利森)效应,当边界离开发音单元的距离为九分之一波长时,发音单元便不会为边界的反射所加载。
因此,音箱在该频率时的辐射功率便要少些。
虽然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专门的编程软件来确定音箱和聆听者的最佳位置,但花几个小时的时间去进行反复的试摆仍是很值得提倡的。
记住音箱中的低音发音单元离开地面,侧墙和后墙的距离应当尽量选取不相同的数值。
按照一般的摆放原则,这些间距中的中间值的平方应当大致上和最大间距与最小间距的乘积相当。
如果将音频摆放在离墙较近的地方,低音便会有多增强。
可以用“颤音”(warble tone)和声压电平表来进行测试,如果将音箱摆放在某一位置时能够听到较多的300hz以下的声音,便证明已摆放好音箱了。
要是有条件使用一台rta频谱分析仪,便更易于确定音箱的摆位。
对于音箱的摆放位置,应当有耐心,得反复地试而不要气馁,因为通过辛勤的劳动便定会又让人惊喜的收获。
只要原买的一对一音箱不错,在坚持反复的试摆后便会发现,原来自己的一套音响器材还真的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