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6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导学案【自主学习】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大跃进”运动(1)时间:_______年。
(2)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
(3)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________。
2.人民公社化运动(1)时间:________年。
(2)特点:“________”。
3.影响及评价:“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
由于违背______________,高指标、瞎指挥、__________、“__________”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959~1961年,我国遇到新中国成立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__________年初,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合作探究】【问题1】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这一决定的执行情况如何?【问题2】当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巩固检测】1.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共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B.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完成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2.根据下列卡片判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卡片一: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准备了条件卡片二: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学案)【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成果,认识其历史意义。
2.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造成的严重失误。
【自主学习】一、中共八大(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1-32页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题)1.中共八大(1)思想准备:;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评价:(2)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2-34页一目的内容,完成下表)曲折失误总路线通过内容大跃进运动标志中心以大炼钢铁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具体内容一大是二公是结果或危害三、国民经济的调整(如果有时间就自学,注意“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调整结果三个问题)【归纳整理】从1956年到1966年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
请你说出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
成功1956年4月1956年9月1961年初失误1958年5月1958年5月后1958年5月后【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11·宁夏中考)“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2011·山东济宁)“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
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十年“文革”3.(2011·福建福州)“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
”这种现象发生在A.抗日战争时期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4.(2011·广东茂名)右边图中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遵循了客观规律 B.解放了思想C.违背了客观规律 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5.(2011·山东菏泽)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答案)【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成果,认识其历史意义。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案一、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意义?生答: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导入新课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后,我国历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如何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在艰难的探索中曲折前行。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师: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全面建设,需要先进正确的理论思想作指导,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新时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板书)师: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了解中国八大的具体情况,找出召开时间、地点,会议内容及历史意义。
师: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思想,初步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边检查边板书边讲解。
(1)时间:1956年9月地点:北京(2)主要内容:①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3)历史意义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过渡)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加上国内外左倾思想的影响,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
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第二目内容。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板书)请同学们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1)(2)(3)(4)(5)。
初二年级 历史 学科 自主探究 学案 班级: 姓名: 主备: 审核:初二历史小组 时间: 年 月 日学习内容: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学习目标: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重点: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难点: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及造成失误的。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 时间: 地点: 主要矛盾: 内容 主要任务:评价:原因指导思想: 主要标志: 人民公社的特点: 失误原因 评价 性质: 结果:教训调整过程 调整结果:二、小组学习(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 思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和教训是什么?三、展示反馈(积极主动,展示风采)1、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共八大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所以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 )A.破坏了生态平衡B.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C.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1)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2)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1)(2)(3)(4) B.(1)(2)(4) C.(2)(4) D.(1)(3)4、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四、拓展延伸(学有所用,提升自己 )材料 1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 材料1反映的是哪一年的哪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 结合材料2列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时期的楷模有哪些?2、1956年9月,中共“八大”的决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word教案1第6课艰巨曲折的探究历程课程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峻失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明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要紧内容,能初步分析其积极意义。
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能说出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中共八大在探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初步面果”的摸索,认识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
2、通过对“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对进展农业生产有好处吗?”等问题的讨论,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峻失误。
3、利用人力资源,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情况记录下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探究、曲折、进展贯穿十年探究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但其主流是前进的。
2、从社会的不断进步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导学生阅读导言,从而引入新课:第6课艰巨曲折的探究历程二、新课:(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中共八大召开的思想预备2、中共八大会议的要紧内容3、中共八大会议的历史意义讨论:1、中共八大在探究我国自已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哪些初步面果?2、假如下面的历史是按中共八大所探究的道路走又将会如何样?(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讨论:1、什么缘故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峻失误?2、造成这种失误的全然缘故是什么?(三)、国民经济的调整理清下列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七千人大会和国民经济的复苏。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年级:八年级科目:历史课型:新授课【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记住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成果,认识其历史意义。
2.叙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造成的严重失误。
【自主学习】一、中共八大(请你认真阅读教材31-32页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题)(一)中共八大:中共八大召开: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年,高潮:全国掀起了的群众运动。
全国农村大办。
大跃进运动的标志是;中心是。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
和是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
后果:①高指标、、、“共产风”等错误泛滥。
②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③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同学们自学时,注意“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调整结果三个问题)【共同探究】1.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产生的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2..想一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3.这是当年的《人民日报》文章,你相信吗?当时的中国出了什么问题?【归纳整理】1.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指的是( )A.1921年中共“一大” B.1945年中共“七大”C.1956年中共“八大” D.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2.中共八大会议上提出的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大跃进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 )A.1956年B.1957年C.1958年D.1959年4.大约在下列( )事件发生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D.三大改造完成5.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A.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C.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6.中共八大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因为:()A.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C.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作出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7.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A.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发展C.经济建设速度一定要慢D.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一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8.新华社消息: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城管大队已收的一亩零七厘五中稻田,获得亩产十三万零四百三十四斤十两四钱的惊人纪录。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知能导航填一填,整体感知学习目标1.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的总路线,会后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主要标志是。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是大,二公是。
3.“”和运动是我国探索道路中产生的严重。
由于,泛滥,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学法导读看一看,名师教你提高学习效率本课讲述了1956—196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召开“八大”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另一方面,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
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征是在探索中前进。
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一目,可以联系三大改造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国情,归纳会议的内容,理解“八大”路线的正确性。
学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目,建议结合课文图片,认识“左”倾错误的表现和危害;结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节选,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学习“国民经济的调整”一目,建议结合“八字”方针和“七千人大会”内容,理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认识:中国共产党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改正错误;坚持实事求是,不断走上成熟。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探索、曲折、发展贯穿于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感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
同步导练做一做,感受历史学习的奥妙活动主题:激情燃烧的岁月背景材料:1958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后,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少经验,党中央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
镜头一:历史对联——美好的“愿望”对联1:一大二公,三面红旗飘,高产全靠大胆,赶超英美若等闲;万众一心,十级东风催,想到必定做到,建设天堂看今朝。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学习目标】1.通过列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口号和具体做法,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知道他们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
2.搜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的先进事迹,了解这一时期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感受英雄模范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3. 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探索、曲折、发展、贯穿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但其主流是前进的。
4.采访社区中70岁以上的老人,询问当年大炼钢铁、吃食堂、饥饿的60年等情况,切实感受当年的历史,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知识梳理】【合作探究】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新变化”指的是什么?(2)基于对国内情况的正确分析,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质疑问难】材料:人民公社在所有制方面搞“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实行一乡一社,少则上千户,多则上万户。
生产队和社员的部分财产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社员的自留地收归集体经营,集市贸易市场一律关闭。
公社提出要消灭私有制残余,“割资本主义的尾巴”。
人民公社在分配上搞“一平二调”,即贫富拉平,平均分配无偿调拨生产队的生产资料,无偿调拨生产队的劳动力。
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300多万个,有4亿人在食堂吃饭。
可是,吃了几个月,食堂因没有粮食,难以为继,迅速关门。
——摘自《历史在线网》请回答:(1)在没有经过试验的情况下,短短几个月,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分析材料,人民公社的做法对农民的积极性有何影响?为什么?【巩固提升】1.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案教案标题: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探索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探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探索的概念和意义;2. 探索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探索、总结经验;3. 探索的技巧:观察、实验、调查、推理、创造思维;4. 探索的难点和挑战。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探索的思考,引入本课话题。
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2. 教师简要讲解探索的概念和意义,强调探索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示范演示:3. 教师以一个具体的探索案例为例,向学生展示探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模拟一个科学实验的过程,向学生展示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结果等环节。
小组合作:4.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索活动。
每个小组按照探索的基本步骤,制定计划并实施探索。
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讨论总结:5. 学生小组进行探索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探索过程、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及收获和体会。
概念强化:6. 教师对探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进行再次强化和巩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拓展活动:7.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领域或主题进行探索,如艺术、文学、历史等。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探索方式和方法。
作业布置:8.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探索主题,并按照课上学到的步骤和技巧进行探索。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探索报告,包括问题、计划、实施过程、结论等内容。
教学评价:9.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或互评等方式。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引入活动;2. 探索案例,用于示范演示;3. 小组合作材料,包括探索主题和相关资源;4. 评价和反馈表,用于教学评价。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导学案 班别: 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2.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能说出这两个运动的危害。
二、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教学难点中共八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失误以及造成失误的原因。
四、自主预习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B )A .展开土地革命B .发展社会生产力C .镇压反革命D .领导“文化大革命”2.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
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C )A .二十年代B .三四十年代C .五十年代D .七十年代3.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
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B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理解不足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充足吃半年。
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误的表现( C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1956 年 、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1.指导思想: 1958年,召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 总路线的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大跃进”:主要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高潮:3.危害: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4.失误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规律。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学案设计
设计人:八年级历史授课时间:年月日
【学习目标】掌握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分析其作用;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学习重点】中共八大及其主要内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预习提纲】
中共八大:
八大召开的思想准备:年,毛泽东作了的报告。
中共八大召开: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年,中共会议。
高潮:全国掀起了的群众运动。
全国农村大办。
后果:①高指标、、、“共产风”等错误泛滥。
②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③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
【课堂练习】
1.想一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
2.议一议:人民公社在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吗?
【随堂检测】
一、选一选(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指的是 ( )
A.1921年中共“一大” B.1945年中共“七大”
C.1956年中共“八大” D.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
2.中共八大会议上提出的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大跃进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 )A.1956年B.1957年C.1958年D.1959年4.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
①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②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
③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④忽视了客观规律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七千人大会”主要内容? ( )
A.会议充分发扬民主B.中共中央提出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C.会议分析和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的缺点、错误和教训
D.中央主要领导人分别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
6.大约在下列( )事件发生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三大改造完成
7.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 )
A.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8.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 )
①反映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经济面貌的普遍愿望
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③盲目求快是其主要特征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中共八大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因为:( )
A.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作出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
10.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发展
C.经济建设速度一定要慢 D.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一定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11.新华社消息: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城管大队已收的一亩零七厘五中稻田,获得亩产十三万零四百三十四斤十两四钱的惊人纪录。
根据所学知识,它是()时期的产物。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 C.大跃进 D.改革开放
12.下列不属于人民公社化的特点的是:()
A.浮夸风 B.公有化程度高 C.“一大二公” D.规模大
13.公共食堂普遍在中国出现是在()年。
A.1957 B.1958 C.1960 D. 1961
14、1960年粮食、棉花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油料跌落到建国时的水平,轻工业生产急剧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
A.自然灾害 B.苏联逼债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没有良种,粮食产量不高
15.20世纪50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不包括:()
A.调整充实 B.瞎指挥 C.高指标 D.共产风
16.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和挫折,以下有关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现了象“大跃进”这样的左倾错误 B.工农业生产遭受过严重破坏
C.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D.出现了以“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17.有一场运动的发动反映了曾长期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愿望,但它却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这场运动是指()
A.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生产运动 D.延安整风运动
18. “大跃进”时期的壁画,画左上角有一首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你认为这是典型的()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19.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办起人民公社的地方是()
A.农村 B、工厂 C.部队 D.机关
二、连一连
20.请同学们把左右两组有联系的选项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毛泽东 a.1962年底
②中共八大 b.“一大二公”
③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论十大关系》
④人民公社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⑤国民经济开始复苏 e.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三、【课后练习】
21.看一看、说一说:请同学们观察以下图文材料,然后做题。
材料一:图片——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材料二:“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
材料三:“大跃进”时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①以上三则材料均出于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这一时期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②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那样的场面?
③对于材料二、三所举之事,你认为可信吗?从中你有何感触?
22.阅读下列材料:
1957年11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在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在15年左右赶上英国。
这年12月,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正式宣布了这个口号。
1958年1月,中央又提出,我们要在15年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
在这以后,准备再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美国……——《中国历史》(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
(1)材料中计划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什么愿望?
(2)上述计划是否切实可行?为什么?
随堂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一选
C、D、C、D、B D、B、D、B、D C、A、B、C、A C、B、C、A
二、连一连
①毛泽东 c.《论十大关系》
②中共八大 e.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③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④人民公社 b.“一大二公”
⑤国民经济开始复苏 a.1962年底
三、【课后练习】
21、(1)大跃进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2)“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3)不可信。
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属高指标、浮夸风
22、
(1)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
(2)否。
因为它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