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阅读 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5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井得一人》阅读题

第一篇含答案

宋之丁氏,家天并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吾穿井得一人(挖井)

不若无闻也(不如)

及其家穿井( 到,等到)

国人道之(说,讲)

有闻而传之者 ( 听说 )

闻之于宋君(使听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向宋国国报告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从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9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以讹传讹”的危害2分)

10.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第二篇

【甲】穿井得一人

【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战国策·魏策》)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太丘舍去

B.王信之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寡人自为知/屠自后断其股

D.而谗言先至/后狼止面前狼又至

8.下列各句与“王信之乎”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C)

A.久之,目似瞑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有闻面传之者

D.夫君子之行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闻之于/宋君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2)身亡所寄(无,没有)

(1)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我是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说从(在)井里挖到一个活人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译文: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显的事,但三个人说有变成了真有老虎

12.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4分)

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令人问之于宋氏体现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求真求实精神,

魏王听信三人成虎,看出他缺乏主见,立场不坚定,缺乏智慧与清醒的头脑,。

现实生活中对于传言我们要不听谣,不信谣,做到谣言止于智者。提高自身素质。(意思接近即可)(2分)

13、对(乙】三人言而成虎”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三个人都说集市上有老虎,就真的是有老虎了。

B.第三个人说有老虎的时候,说得就像真有老虎一样。

C.三个人都说集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以为真有老虎了。

D.第三个人说有老虎的时候,老虎果真就出现了

14.下列关于【甲】【乙】两个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甲】文中出现荒诞的传言,跟“穿井得一人”这句话表意不够清楚也有一定的关系

B.庞恭担心离开大梁后受人诬陷,因此以三人成虎的道理劝说魏王不要听信众人的谗言。

C.对于传言,【甲】文中宋君令人调查,发现了真相;【乙】文中魏王亲自省察,辨明了是非。

D【甲】【乙1两文都跟谣言有关,但前者重在说明对待谣言的态度,后者重在揭示谣言的力量。

1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4分)

.①对道听途说要细心察辨别,不要轻信和随意传播。②表达的时候要把话说清楚,避免歧义,引起误解③应及时制止谣言的扩散,否则很可能以假乱真(谣言听得多了,就会让人信以为真)。④通过调查寻根溯源,是弄清事实、真相的重要途径。(答出任意两点,意对可;如有其他符合文意的理解也可以酌情给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B

A国人道之古道西风瘦马

B不若无闻也未若柳絮因风起

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

D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太丘舍去

答案:B(A项,道,讲述/道路; B项,若,都是“如、及、比得上”的意思;

C,项于向/到, D项,去,距离/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