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钢片进料检验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22
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牌号、磁特性、尺寸、外形、力学性能、工艺特性和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磁路结构中使用的、带有绝缘涂层的全工艺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标准和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5-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带材)GB/T247-8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522-88 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迭装系数测试方法GB/T3076-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GB/T3655-92 电工钢片(带)磁、电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GB/T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13789-92 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3、定义和牌号表示方法3.1定义3.1.1标准比总铁损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其峰值为某一标定值,变化频率为某一标定频率时,单位质量的铁芯在温度20℃时所有消耗的功率定为标准比总铁损(简称标准铁损或铁损),单位为W/kg3.1.2标准磁感应强度温度为20℃,铁芯试样从退磁状态,在标定频率下磁感应强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当交流磁场的峰值达到某一标定值时,铁芯试样磁感的峰值为标准磁感强度(简称磁感应强度或磁感),单位为T3.1.3弯曲次数弯曲次数是用肉眼观察到基体金属上第一次出现裂纹前反复弯曲的次数,它代表了材料的延展性。
3.2牌号表示方法4、分类本标准中的磁性钢带(片)分为取向和无取向两大类,每类按最大铁损和材料的公称厚度分成不同牌号。
5、技术要求5.1磁特性5.1.1磁感取向钢在8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800(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无取向钢在50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5000(峰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1.2铁损取向钢在磁感为1.7T、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大铁损P1.7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检验规范
1.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机用热轧硅钢薄板的入厂检验。
1.2牌号(厚0.5mm)
1.3含硅量:
低硅钢,含硅量≤2.8%
高硅钢,含硅量﹥2.8%
1.4硅钢板尺寸(厚0.5mm)
(1)宽度x长度(mmxmm):600x1200 670x1340 750x1500 810x1620
860x1720 900x1800 1000x2000
(2)允许偏差
1.5 电磁性能和工艺性能
1.6 表面质量
(1)钢板应剪切整齐,表面平整,不得有气泡、分层、锈蚀、白膜和其他影响使用的缺陷。
(2)普通性麻点的深度不得超过钢板厚度偏差,局部性麻点的深度不得超过钢板的厚度公差,其总面积不得大于钢板面积的1%。
(3)裂边深入钢板公称尺寸的深度每边不大于4mm,两边对称存在时,其裂边深度之和不大于4mm。
未尽事项,按标准GB/T5212-1985 规定。
1.目的:规范公司矽钢片的检验规程,确保公司矽钢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明确或期望的使用要求。
2.职责:生产部负责公司矽钢片产品之自检、IPQC负责公司矽钢片产品配件之抽检、QA 公司负责矽钢片成品终检。
3.范围:适应于公司矽钢片产品.4.检验内容4.1进料检验:4.1.1原材料进料不可有变形,碰刮伤,生锈,剪口处披锋不可大于0.01MM.4.1.2 尺寸检验厚度公差+/-0.02MM,宽度公差+/-0.10MM4.2 制程工序作业要求与制程检验标准:4.2.1 生产前原材料卷料两边剪口处必须涂防锈油。
4.2.2 生产与检验时必须戴厚手套,防止手直接接触后造成产品氧化生锈。
4.2.3 制程检验时尺寸按照工程图纸要求检验,产品不可有变形现象,平整度保证在0.35MM 以内,产品表面不可有氧化,生锈,刮伤,压印,缺损,变形,卷边,披锋不可大于0.03MM,检验用检验工具必须经过外校,有外校证书。
4.3 包装要求与成品检验标准:4.3.1 包装时包装员工必须戴手。
4.3.2 用防锈纸把E片3PCS与I片1PCS打包成一扎,并用数字按顺程序编好号码,摆放在诺那托专用垫板上,同一包装箱内有摆放两排以上的必须使用分隔。
4.3.3 检查产品表面有无氧化,生锈,刮伤,压印,缺损,披锋,变形,卷边等现象,再用平面模检查产品平整度,每批次抽5PCS依工程图纸做全尺寸检测,产品表面防锈油量不可以太多导致分片组装困难或影响焊接。
4.3.4 附“材质报告”和“出货检验报告”4.3.5 包装无破损,包装标签信息无遗漏(供应商名称,产品名称,产品编号,包装数量,生产日期等)。
5.0 相关文件:QI08004 外购物料检验工作指引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产品检验控制程序进料检验控制程序IQC物料检验判定表检验控制程序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IQC检验作业指导书6.0 相关记录:制程首检报告制程巡检报告 IQC进料检验报告成品检验报告出货检验报告材质报告。
硅钢片验收标准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硅钢片的验收标准是啥。
这硅钢片啊,在很多地方都能派上用场,所以验收的时候可不能马虎。
咱们得看看硅钢片的外观。
这就好比我们买新衣服的时候,要先看看有没有破洞、污渍啥的。
对于硅钢片来说,外观上不能有明显的划痕、凹坑或者锈迹。
要是有这些问题,那可就不行啦。
想象一下,如果硅钢片表面坑坑洼洼的,那在使用的时候肯定会影响性能嘛。
接着呢,我们要检查硅钢片的尺寸。
这就像我们买鞋子得挑合适的尺码一样。
硅钢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都得符合要求。
如果尺寸不对,那安装的时候可就麻烦了。
而且,尺寸不准确还可能会影响到电器设备的性能哦。
所以,在验收的时候,一定要用尺子好好量一量,确保尺寸没问题。
再来说说硅钢片的厚度均匀度。
这可很重要哦!如果硅钢片的厚度不均匀,那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局部过热或者磁场不均匀的情况。
我们可以拿几片硅钢片叠在一起,看看它们的厚度是否一致。
要是有明显的差别,那可就得小心了。
然后呢,就是检查硅钢片的硬度。
这就像我们要看看铅笔芯是不是够硬一样。
硅钢片的硬度要适中,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
如果太软了,容易变形;如果太硬了,又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裂纹。
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工具轻轻敲一敲硅钢片,听听声音来判断硬度是否合适。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硅钢片的绝缘性能。
这就好比给电线穿上一层绝缘外套,防止漏电。
硅钢片的绝缘层要完好无损,不能有破损或者脱落的情况。
我们可以用万用表来检测一下绝缘电阻,看看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绝缘性能不好,那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短路等危险情况。
我们还要检查硅钢片的磁性能。
这可是硅钢片的关键性能之一哦!磁性能好的硅钢片能够提高电器设备的效率,降低能耗。
我们可以用专业的仪器来检测硅钢片的磁感应强度、磁导率等参数。
如果这些参数不符合要求,那硅钢片的质量可就大打折扣了。
好的包装能够保护硅钢片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
包装要牢固、整洁,不能有破损或者变形的情况。
而且,包装上还应该有清晰的标识,标明硅钢片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
硅钢片硅钢片检验指导书检验指导书1 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检验指导书规定了硅钢片的抽样、检测和判断,及相关部门的职责。
2 2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方法2.1 引用标准GB/T 228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3789 单片电工钢带磁性能测量方法GB/T 247 钢板和钢带检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235 金属材料 厚度等于或小于3mm 薄板和薄带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2.2 检验流程3 进厂检验进厂检验相关相关相关部门部门部门职责职责职责3.1 3.1 子公司质保部子公司质保部负责检测项目负责检测项目3.1.1外观: 目测。
钢带(片)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锈蚀,不允许有妨碍使用的孔洞、重皮、折印、分层、气泡等缺陷。
分散的擦伤、划伤、气泡、沙眼、裂缝、结疤、麻点、凹坑、凸包等缺陷。
如果他们在厚度公差范围之内并不影响使供材料的正确使用是允许的。
材料表面的绝缘层应牢固地粘附,以使它们在剪切操作中和生产方推荐的消除应力退火条件下退火不脱落,涂层颜色应均匀。
3.1.2 不平度不平度的检验适用于宽度大于150mm的材料。
取向电工钢的不平度应不超过1.5%;无取向电工钢的不平度不超过2.0%。
将钢片自由平放在固定台上,除钢片自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用直尺测量钢带最大波的高度h和波长l,不平度等于(h/l)×100%。
3.1.3 毛刺高度剪切毛刺高度的测定仅适用于以最终适用宽度交货的材料。
取向电工钢剪切毛刺高度应不超过0.025mm,无取向电工钢剪切毛刺高度应不超过0.035mm。
3.1.4 厚度取向电工钢的厚度在距离钢片或钢带边部大于30mm的任何地方进行测试。
无取向电工钢的厚度在距离钢片或钢带部大于30mm(毛边45mm)的任何地方进行测试。
3.1.5 宽度宽度应沿垂直钢带或钢片的纵轴测试。
4 4 科技中心检测项目科技中心检测项目科技中心检测项目4.1 4.1 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按GB/T 228标准进行测试。
矽钢片国家标准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牌号、磁特性、尺寸、外形、力学性能、工艺特性和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磁路结构中使用的、带有绝缘涂层的全工艺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标准和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5-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带材)GB/T247-8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522-88 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叠装系数测试方法GB/T3076-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GB/T3655-92 电工钢片(带)磁、电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GB/T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13789-92 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3、定义和牌号表示方法3.1定义3.1.1标准比总铁损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其峰值为某一标定值,变化频率为某一标定频率时,单位质量的铁芯在温度20℃时所有消耗的功率定为标准比总铁损(简称标准铁损或铁损),单位为W/kg3.1.2标准磁感应强度温度为20℃,铁芯试样从退磁状态,在标定频率下磁感应强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当交流磁场的峰值达到某一标定值时,铁芯试样磁感的峰值为标准磁感强度(简称磁感应强度或磁感),单位为T3.1.3弯曲次数弯曲次数是用肉眼观察到基体金属上第一次出现裂纹前反复弯曲的次数,它代表了材料的延展性。
3.2牌号表示方法4、分类本标准中的磁性钢带(片)分为取向和无取向两大类,每类按最大铁损和材料的公称厚度分成不同牌号。
5、技术要求5.1磁特性5.1.1磁感取向钢在8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800(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无取向钢在50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5000(峰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1.2铁损取向钢在磁感为1.7T、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大铁损P1.7应符合表1的规定。
硅钢片验收及存储规范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硅钢片验收及储存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机用硅钢片进厂验收、使用过程中的抽查及库存。
2引用标准GB/T 5212-1985 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GB/T 2521-2008 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GB/T 3655-2000 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3 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硅钢片的性能a)热轧片应符合GB/T 5212-1985《电工用热轧硅钢片薄板》的规定。
b)冷轧片应符合GB/T 2521-2008《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规定。
类别、牌号及产品的表示方法DR—表示电工用热轧硅钢板。
W—冷轧晶粒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G—表示频率为400Hz时在强磁场下检验的钢板。
不含“G”的牌号—表示频率为50Hz时在磁场下检验的钢板。
字母“DR”后的数字—横线以前的数字为铁损值的100倍;横线后的数字为厚度值的100倍。
Q、W字母前后数字、字母—牌号前的数字为厚度值100倍;牌号后的数字为铁耗值的100倍;牌号前的字母为生产厂家代号。
示例1:硅钢薄板DR510-50 GB/T 5212-1985 表示牌号DR510-50,厚度为,最大铁耗为kg的热轧硅钢薄板。
示例2:冷轧磁性钢带50WW600 GB/T 2521-2008 表示牌号50WW600,厚度为,最大铁耗为kg的冷轧无取向磁性钢带,生产厂家为武钢。
检验内容GB/T 5212-1985《电工用热轧硅钢片薄板》的规定。
热轧硅钢片薄板的电磁性能见表3。
GB/T 2521-2008《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规定;钢片的不平度取向刚不大于%,无取向钢不大于%;钢带的镰刀弯,每2000mm不大于。
各牌号钢带(片)均应涂敷绝缘涂层,绝缘涂层应能耐绝缘漆、变压器油、机器油等的侵蚀,附着性良好。
硅钢片入厂检验项目一、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是硅钢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的测量。
应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如千分尺、卡尺等,对硅钢片的实际尺寸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尺寸进行比较,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二、厚度均匀性厚度均匀性是指硅钢片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变化情况。
应采用测量工具对硅钢片的多个部位进行厚度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厚度和偏差。
如果厚度偏差过大,将会影响硅钢片的磁性能和冲压性能。
三、表面质量表面质量包括表面平整度、光滑度、无缺陷等方面。
应观察硅钢片的表面,检查是否有划痕、凸起、凹陷等缺陷。
这些缺陷会影响硅钢片的磁性能和冲压性能,甚至会导致产品报废。
四、磁性能硅钢片的磁性能是其主要特性之一,包括磁感应强度、磁导率等参数。
应采用磁性能测试仪对硅钢片进行测试,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五、涂层完整性硅钢片表面涂层的质量直接影响其耐腐蚀性和绝缘性。
应检查涂层的颜色、均匀度、附着力等情况,确保涂层无剥落、起泡等现象。
六、硬度检测硬度检测是衡量硅钢片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采用硬度计对硅钢片进行硬度检测,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七、弯曲性能弯曲性能是指硅钢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弯曲能力和回弹性。
应采用弯曲试验机对硅钢片进行弯曲试验,以评估其机械性能和冲压性能。
八、冲压性能冲压性能是指硅钢片在冲压加工过程中的成形能力和对冲压力的承受能力。
应采用冲压试验机对硅钢片进行冲压试验,以评估其是否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九、铁损值测定铁损值是衡量硅钢片在交变磁场中磁性能损耗的重要参数。
应采用铁损测试仪对硅钢片的铁损值进行测定,以确保其满足节能和降噪等方面的要求。
硅钢片国家标准(GB11255-89)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牌号、磁特性、尺寸、外形、力学性能、工艺特性和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磁路结构中使用的、带有绝缘涂层的全工艺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标准和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5-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带材)GB/T247-8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522-88 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迭装系数测试方法GB/T3076-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GB/T3655-92 电工钢片(带)磁、电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GB/T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13789-92 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3、定义和牌号表示方法3.1定义3.1.1标准比总铁损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其峰值为某一标定值,变化频率为某一标定频率时,单位质量的铁芯在温度20℃时所有消耗的功率定为标准比总铁损(简称标准铁损或铁损),单位为W/kg3.1.2标准磁感应强度温度为20℃,铁芯试样从退磁状态,在标定频率下磁感应强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当交流磁场的峰值达到某一标定值时,铁芯试样磁感的峰值为标准磁感强度(简称磁感应强度或磁感),单位为T3.1.3弯曲次数弯曲次数是用肉眼观察到基体金属上第一次出现裂纹前反复弯曲的次数,它代表了材料的延展性。
3.2牌号表示方法4、分类本标准中的磁性钢带(片)分为取向和无取向两大类,每类按最大铁损和材料的公称厚度分成不同牌号。
5、技术要求5.1磁特性5.1.1磁感取向钢在8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800(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无取向钢在50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5000(峰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1.2铁损取向钢在磁感为1.7T、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大铁损P1.7应符合表1的规定。
矽钢片的检验标准1、硅钢片性能指标(选用标准)A、铁损低。
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以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越低,牌号越高,质量也高。
B、磁感应强度高。
在相同磁场下能获得较高磁感的硅钢片,用它制造的电机或变压器铁芯的体积和重量较小,相对而言可节省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
C、叠装系数高。
矽钢片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制造铁芯的叠装系数提高。
D、冲片性好。
对制造小型、微型电机铁芯,这点更重要。
E、表面对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
2、试样制备2.1磁性试样磁性试样的制备应分别符合GB/T3655或GB/T13789的规定铁损和磁感的测试可按GB/T13789测试,也可按GB/T3655测试。
若按GB/T3655测试时,允许用0.5kg方圈测试,其试样重量为0.5kg左右。
测试的铁损和磁感值均为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第3位铁损值非零进1,磁感值非零舍去。
2.2力学性能试样厚度小于0.50mm的钢带(片),测试试样应符合GB/T3076的规定,厚度大于等于0.50mm的钢带(片),测试试样应符合GB/T6379的规定厚度小于0.50mm的钢带(片)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按GB/T3076测试,厚度大于等于0.50mm 的钢带(片)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按GB/T228测试。
2.3尺寸、外形2.3.1厚度和长度钢带(片)的厚度用0.01mm精度的千分尺在离边部不小于15mm的任何地方测量。
钢片长度在平行于中心线处测量。
2.3.2宽度宽度在垂直于钢带(片)的中心线处测量。
2.3.3不平度将钢片自由地放在平台上,除钢片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用直尺进行测量,测量最大波(全波)的高度h和波长工L,不平度等于(h/L )×100%2.3.4镰刀弯用直尺紧靠钢带的凹侧边,测量直尺与侧边的最大距离2.3.5毛刺高度用千分尺测量钢带(片)的剪切处和钢带(片)内侧处的厚度,以两者厚度差计算毛刺高度。
4、工艺特性4.1叠装系数叠装系数的测试按GB/T2522测试4.2弯曲次数弯曲次数的测试按GB/T235测试,以两片试样最小值作为测试结果5、引用标准GB/T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5-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带材)GB/T247-8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522-88 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叠装系数测试方法GB/T3076-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GB/T3655-92 电工钢片(带)磁、电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GB/T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13789-92 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附:表1表2 无取向钢磁特性和工艺特性表4 无取向钢带(片)的尺寸允许偏差表5 无取向钢带(片)力学性能。
矽钢片国家标准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牌号、磁特性、尺寸、外形、力学性能、工艺特性和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磁路结构中使用的、带有绝缘涂层的全工艺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标准和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5-88 金属反复弯曲试验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带材)GB/T247-87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2522-88 电工钢片(带)层间电阻、涂层附着性、叠装系数测试方法GB/T3076-82 金属薄板(带)拉伸试验方法GB/T3655-92 电工钢片(带)磁、电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GB/T6397-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13789-92 单片电工钢片(带)磁性能测量方法3、定义和牌号表示方法3.1定义3.1.1标准比总铁损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其峰值为某一标定值,变化频率为某一标定频率时,单位质量的铁芯在温度20℃时所有消耗的功率定为标准比总铁损(简称标准铁损或铁损),单位为W/kg3.1.2标准磁感应强度温度为20℃,铁芯试样从退磁状态,在标定频率下磁感应强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当交流磁场的峰值达到某一标定值时,铁芯试样磁感的峰值为标准磁感强度(简称磁感应强度或磁感),单位为T3.1.3弯曲次数弯曲次数是用肉眼观察到基体金属上第一次出现裂纹前反复弯曲的次数,它代表了材料的延展性。
3.2牌号表示方法4、分类本标准中的磁性钢带(片)分为取向和无取向两大类,每类按最大铁损和材料的公称厚度分成不同牌号。
5、技术要求5.1磁特性5.1.1磁感取向钢在8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800(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无取向钢在5000A/m交变磁场(峰值),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小磁感值B5000(峰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1.2铁损取向钢在磁感为1.7T、频率为50HZ时,规定的最大铁损P1.7应符合表1的规定。
硅钢片材料标准一、化学成分硅钢片材料应采用优质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制造,其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714的规定。
其中,Si含量应在0.5%-3.0%之间,C含量应在0.08%-0.15%之间,Mn含量应在0.3%-0.6%之间,S、P含量应分别不大于0.03%、0.03%。
二、显微组织硅钢片的显微组织应为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且铁素体晶粒度应为5-15级。
同时,钢片的晶粒度应在不同部位进行检查,确保其分布均匀。
三、电磁性能硅钢片作为一种重要的电磁材料,其电磁性能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其中,材料的相对磁导率应在 1.65-1.75之间,矫顽力应小于29.4Am^2/kg,磁感应强度应大于1.6T。
此外,在频率为50Hz、磁场强度为2000A/m的情况下,材料的磁感值应不大于1.75。
四、表面质量硅钢片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纹、气泡、夹杂物等缺陷。
同时,钢片的涂层应均匀、致密,无脱落、龟裂等现象。
五、尺寸精度硅钢片的尺寸精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其中,厚度偏差应在±0.05mm范围内,长度偏差应在±0.5mm范围内,宽度偏差应在±0.5mm范围内。
六、力学性能硅钢片应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
其中,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40MPa,屈服点应不小于180MPa,延伸率应不小于3%。
此外,在反复弯曲试验中,钢片应无裂纹、龟裂等现象。
七、耐腐蚀性硅钢片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
在盐雾试验中,钢片应无锈蚀现象。
在涂层耐腐蚀性试验中,涂层应无脱落、龟裂等现象。
八、环保要求硅钢片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环保要求。
其中,废气排放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噪音污染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同时,生产过程中应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硅钢片验收及储存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机用硅钢片进厂验收、使用过程中的抽查及库存。
2引用标准GB/T 5212-1985 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GB/T 2521-2008 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GB/T 3655-2000 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3 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3.1硅钢片的性能a)热轧片应符合GB/T 5212-1985《电工用热轧硅钢片薄板》的规定。
b)冷轧片应符合GB/T 2521-2008《冷轧晶粒取向、无取向磁性钢带(片)》的规定。
3.2类别、牌号及产品的表示方法DR—表示电工用热轧硅钢板。
W—冷轧晶粒无取向磁性钢带(片)。
G—表示频率为400Hz时在强磁场下检验的钢板。
不含“G”的牌号—表示频率为50Hz时在磁场下检验的钢板。
字母“DR”后的数字—横线以前的数字为铁损值的100倍;横线后的数字为厚度值的100倍。
Q、W字母前后数字、字母—牌号前的数字为厚度值100倍;牌号后的数字为铁耗值的100倍;牌号前的字母为生产厂家代号。
示例1:硅钢薄板DR510-50 GB/T 5212-1985 表示牌号DR510-50,厚度为0.50mm,最大铁耗为5.1W/kg的热轧硅钢薄板。
示例2:冷轧磁性钢带50WW600 GB/T 2521-2008 表示牌号50WW600,厚度为0.50mm,最大铁耗为6.0W/kg的冷轧无取向磁性钢带,生产厂家为武钢。
3.3检验内容GB/T 5212-1985《电工用热轧硅钢片薄板》的规定。
大于1.5%,无取向钢不大于2.0%;钢带的镰刀弯,每2000mm不大于1.0mm。
的侵蚀,附着性良好。
3.4验收规则和试验方法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的规定进行。
用低功率因数瓦特表方法测定铁损,用互感电磁线圈—平均值伏特法表方法测定其交流磁感应强度。
钢片轻放在平台上,呈自由状态,按正反二面测量,以较大值作为钢片的不平度值,测量范围应距长边角端150mm以内。
SFC-QA-001-55
外协外购件进料检验规范
版 本 号: 第二版 修 订 人:
作业文件
电机硅钢片检验规范
修订日期:
第1页共1页
批准 审核 制订 日期
日期
日期
1.目的:规范本公司外购外协零部件的检验,使其满足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机硅钢片的检验。
3.检验依据: GB/T 2828.1-2003 YDT5287-1999
4.职责:品保部检验和试验人员负责按标准执行检验和试验。
5.检验项目 检验 项目
缺陷 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外观 MA 外观无不允许有毛刺、变形及生锈现象。
视检
型号 MA 厂商、规格型号应符合CDF 要求。
视检
尺寸 MA 尺寸要求:厚0.5㎜±0.05,宽>75㎜,应符合要求。
游标卡尺
材料 CR
送实验中心进行材料分析,结果应与厂商提供的报告一致。
ROHS 测试仪
取5-10厘米
6.抽样检验标准------依据GB/T 2828.1-2003 一般Ⅱ级水平抽检
其AQL 值为 ------- 严重缺陷(CR ): 0/1
一般缺陷(MA ): 0.65 轻微缺陷 (MI):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