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2吸收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148.10 KB
- 文档页数:8
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方法是使用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化
学反应来测定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碘酸钠法和碘酸钾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二氧化硫与碘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碘的原理。
通过滴定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出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
除了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方法。
物理
分析法主要包括红外吸收法和紫外吸收法。
红外吸收法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硫气体在红外光谱区的吸收情况来确定其浓度;而紫外吸收法则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硫气体在紫外光谱区的吸收情况来确定其浓度。
这两种方法都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现场快速监测和实时监控。
此外,生物学分析法也是一种新兴的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方法。
生物学分析法
是利用生物传感器或生物反应器来检测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
通过生物传感器可以将二氧化硫气体与生物元件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物信号,从而实现对二氧化硫气体浓度的监测;而生物反应器则是利用生物体的生理反应来检测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低成本、易操作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检测方法。
总的来说,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
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检测。
无论是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还是生物学分析法,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快速、可靠的二氧化硫气体浓度数据,从而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实验四 碱液吸收二氧化硫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填料吸收塔,用5%NaOH 或Na 2CO 3溶液吸收SO 2。
通过实验可初步了解用填料塔吸收净化有害气体的实验研究方法,同时还有助于加深理解在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及吸收过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要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用吸收法净化废气中SO 2的效果;2. 改变气流速度,观察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和液泛现象; 3. 测定填料塔的吸收效率及压降;4.测定化学吸收体系(碱液吸收SO 2)的体积吸收系数。
二、实验原理1、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用压降对气速作图得到一条斜率为1.8-2的直线(图中aa 线)而有喷淋量时,在低气速时(C 点以前)压降也比例于气速的1.8-2次幂,但大于同一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图中bc 段)。
随气速增加,出现载点(图中c 点),持液量开始增大,压降-气速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大,(图中cd 段)。
到液泛点(图中d 点)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急剧上升。
测定填料塔的压降和液泛速度,是为了计算填料塔所需动力消耗和确定填料塔的适宜制作范围,选择合适的气液负荷。
2、传质实验:填料塔与板式塔内气液两相的接触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板式塔中,两相接触在各块塔板上进行,因此接触是不连续的。
但在填料塔中,两相接触是连续地在填料表面上进行,需计算的是完成一定吸收任务所需填料高度。
填料层高度log △图1 填料层压降与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图计算方法有传质系数法、传质单元法以及等板高度法。
总体积传质系数KYa是单位填料体积、单位时间吸收的溶质量。
它是反映填料吸收塔性能的主要参数,是设计填料高度的重要数据。
本实验是用NaOH或Na2CO3溶液吸收空气-二氧化硫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吸收方式为化学吸收。
通过实验,得到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体积吸收系数(Kya):Q---------通过填料塔的空气量[kmol/h];h---------填料层高度[m];A---------填料塔的截面积[m2];y1、y2-----进出填料塔气体中SO2的比摩尔分率;Δym-------------对数平均推动力;其中pA1、pA2--进出塔气体中SO2的分压力[Pa];P--------吸收塔气体的平均压力[Pa];因为吸收反应为极快不可逆反应,吸收液面上SO2的平衡浓度y*可看作为零。
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
这种仪器可
以直接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操作简单,快速准确。
它
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空气质量监测,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检测方法。
其次,化学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化学反应来检测二氧化硫气体的存在。
常见的化学分
析方法包括使用吸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然后通过比色法或滴定
法来测定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
验技巧,但是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另外,还可以利用光谱分析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
光谱分
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发射来确定物质的
成分和浓度的方法。
通过光谱分析,可以准确地测定空气中二氧化
硫气体的浓度。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操作技能,但是可以得
到非常精确的结果。
最后,还可以利用生物监测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硫气体。
一些特
定的生物可以对二氧化硫气体产生敏感反应,因此可以通过监测这
些生物的生长状况来间接检测二氧化硫气体的存在。
这种方法相对
来说比较简单,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观察经验。
综上所述,检验二氧化硫气体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以确保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安全。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一吸收法净化气体中的二氧化硫一、实验意义和目的本实验采用填料吸收塔,用不同吸收剂吸收SO2。
通过实验可初步了解用填料塔的吸收净化有害气体研究方法,同时还有助于加深理解在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及吸收过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要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用吸收法净化废气中SO2的效果;2.改变气流速度,观察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和液泛现象;3.测定填料吸收塔的吸收效率及压降。
二、实验原理含SO2的气体可采用吸收法净化。
由于SO2在水中溶解度不高,常采用化学吸收方法。
吸收SO2吸收剂种类较多,本实验采用NaOH、Na2CO3、Ca(OH)2溶液作吸收剂,吸收过程发生的的主要化学反应为:2OH-+SO2—→SO32-+H2OCO32-+SO2—→SO32-+CO2Na2SO3+SO2+H2O—→2NaHSO3;实验过程中通过测定填料吸收塔进出口气体中SO2的含量,即可近似计算出吸收塔的平均净化效率,进而了解吸收效果。
三、实验装置、流程仪器设备和试剂(一)实验装置、流程、仪器设备和试剂实验装置流程如图1所示图1SO2吸收实验装置1一空压机;2一缓冲罐;3一转子流量计(气);4一毛细管流量计;5—转子流量计(水);6一压差计;7一填料塔;8一S02钢瓶;9一混合缓冲器;10—受液槽;11一高位液槽;12、13一取样口;14一压力计;15一温度计;16一压力表;17一放空阀;18—泵图2:SO2吸收试验装置吸收液从高位液槽通过转子流量计,由填料塔上部经喷淋装置进人塔内,流经填料表面,由塔下部排到受液槽。
空气由空压机经缓冲罐后,通过转子流量计进人混合缓冲器,并与SO2气体相混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气。
SO2来自钢瓶,并经微型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人混合缓冲器。
含SO2的空气从塔底进气口进人填料塔内,通过填料层后,尾气由塔顶排出。
(二)实验仪器设备空压机压力7kg/cm2,气量 3.6m3/h1台液体SO2钢瓶1瓶填料塔D=25mmH=650mm1台泵扬程1m,流量1001/h1台转子流量计(气)6-600mL/hLZB-51个转子流量计(气)10-1000L/hLZB-101个温度计0-100°c2支玻璃筛板吸收瓶125ml20个烟气测试仪(采样用)YQ-I型2台(三)试剂1、碘储备液[c(I2)=0.051mol/L]:称取12.7g碘放入烧杯中,加入40g碘化钾,加入25mL 水,搅拌至全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实验1 碱液吸收二氧化硫的测定废气的吸收净化工艺是大气污染控制中最为基础与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设备按气液接触基本构件特点,可分为:填料塔、板式塔和特种接触塔三大类。
本实验采用填料吸收塔,用5%NaOH溶液吸收SO2。
通过实验了解用填料塔吸收净化有害气体的方法,同时还有助于加深理解在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及吸收过程的基本原理。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板式塔吸收法净化废气中SO2的原理和效果;2、改变空塔速度,观察吸收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和液泛现象;3、掌握测定板式吸收塔的吸收效率及压降的方法;4、测定化学吸收体系(碱液吸收SO2)的体积吸收系数。
二、实验原理含SO2的气体可采用吸收法净化。
由于SO2在水中溶解度不高,常采用化学吸收法。
吸收SO2的吸收剂种类较多,本实验采用NaOH溶液作为吸收剂,吸收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2NaOH+SO2→Na2SO3+H2ONa2SO3+SO2+H2O →2NaHSO3本实验过程中通过测定填料吸收塔进出口气体中SO2的含量,即可进似计算出吸收塔的平均净化效率,进而了解吸收效果。
三、实验装置吸收液从储液槽由水泵并通过转子流量计,由填料塔上部经喷淋装置喷入塔内,流经填料表面由塔下部排出,回入储液槽。
空气由高压离心风机与SO2气体相混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气。
SO2来自钢瓶,并经流量计计量后进入进气管。
含SO2的空气从塔底部进气口进入填料塔内,通过填料层后,气体经除雾器后由塔顶排出。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连接实验装置,检查系统是否漏气,并在储液槽中注入配置好的5%的碱溶液。
2、打开吸收塔的进液阀,并调节液体流量,使液体均匀喷淋,并沿填料表面缓慢流下,以充分润湿填料表面,当液体由塔底流出后,将液体流量调节至400L/h左右。
3、开高压离心风机,调节气体流量,使塔内出现液泛。
仔细观察此时的气液接触状况,并记录下液泛的气速。
4、逐渐减小气体流量,在液泛现象消失后。
即在接近液泛现象,吸收塔能正常工作时,开启SO2气瓶,并调节其流量,使气体中SO2的含量为0.01%~0.5%(体积分数)。
二氧化硫测定的方法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准确测定二氧化硫的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二氧化硫测定的方法,包括其原理、常见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以及一些监测应用和未来发展。
让我们了解二氧化硫测定的原理。
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浓度可以通过气体吸收光谱分析来确定。
该方法基于二氧化硫分子与特定波长的光发生吸收的原理。
当通过样品中的气体样品时,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分子将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通过测量吸收的光强度可以推断出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为了进行二氧化硫测定,研究人员通常使用一些常见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是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使用了一台分光光度计和特定的二氧化硫吸收波长,通过测量样品吸收的光强度来确定二氧化硫的含量。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测定方法,如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和色度法等,都可以用于二氧化硫的测定。
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样品矩阵。
在监测应用方面,二氧化硫测定方法被广泛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排放控制和健康研究等领域。
环境监测机构可以使用二氧化硫测定方法来评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以及监测城市和工业区域的空气质量。
工业企业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监测和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以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
二氧化硫浓度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医疗研究人员也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健康研究。
未来,二氧化硫测定方法可能会继续发展和改进。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法规要求的提高,对于更快速、准确和灵敏的二氧化硫测定方法的需求将会增加。
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测定方法和仪器设备可能会出现,并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总结回顾一下,本文深入探讨了二氧化硫测定的方法。
我们了解了分光光度法以及其他一些常用的测定方法,并了解了二氧化硫的监测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氧化硫测定的方法对于环境保护、工业排放控制和健康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检验二氧化硫的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吸收液法。
这种方法利用一种特定的吸收液与
待检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二氧化硫吸收下来。
常用的吸收液包括过氧化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
通过测定吸收液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变化,可以间接地推断出待检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其次,还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法来检验二氧化硫。
这种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将待
检样品中的气体物质分离并检测,从而得到二氧化硫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的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也可以利用光度法来检验二氧化硫。
这种方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待
检样品,根据待检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不同,吸光度也会有所不同,通过测定吸光度的变化,可以推断出二氧化硫的含量。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检验二氧化硫的方法,如电化学法、荧光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
总的来说,检验二氧化硫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确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来确定二氧化硫的浓度,并验证所采用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原理: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吸收法和光谱法。
吸收法是指通过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剂(如过硫酸钠溶液)中来吸收二氧化硫,然后测定所生成的硫酸盐的浓度来计算二氧化硫的含量。
光谱法主要利用二氧化硫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性质进行测定,根据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实验步骤:1.准备吸收剂:将适量的过硫酸钠溶液放入吸收瓶中,并在瓶口装有一根玻璃棒,以增大吸收面积。
2.将空气样品通过吸收瓶,并调节进气流量,使其在吸收剂中停留一定时间,以确保充分吸收二氧化硫。
3.取出吸收瓶,并通过添加盐酸来将吸收剂中的硫酸盐转化为可溶性硫酸。
4.过滤所得溶液,并使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溶液中硫酸的含量。
5.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吸收法来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成功测定了样品中硫酸盐的含量,并计算出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发现二氧化硫的浓度为x mg/m³。
为验证所采用的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还进行了对比实验。
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同时采用了光谱法来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我们发现吸收法和光谱法的结果较为一致,二氧化硫的浓度相近。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采用吸收法成功测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能够用于二氧化硫浓度的实际测定。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并验证了所采用的吸收法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x mg/m³。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二氧化硫引言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准确测量和监测SO2浓度对于环境管理和健康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on-Dispersive Infrared Absorption, NDIR)测量SO2浓度的原理、仪器设备以及测量过程。
二级标题1: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的原理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气体测量方法,它基于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
以下是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量SO2浓度的原理:三级标题1:基本原理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SO2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辐射的吸收来测量SO2浓度。
对于SO2分子而言,它们对于某个特定的红外波长具有较高的吸收率。
因此,通过测量红外辐射在通过SO2样品后的强度变化,就可以确定SO2的浓度。
三级标题2:仪器设备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量SO2浓度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
一般而言,这些设备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光源:产生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
2.气体室:含有SO2样品的室内空间,光源的红外辐射通过气体室时会被SO2分子吸收。
3.探测器:测量通过气体室后的红外辐射强度,根据吸收特性推算SO2浓度。
三级标题3:测量过程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量SO2浓度的测量过程如下:1.光源产生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并通过气体室。
2.SO2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导致通过气体室后的红外辐射强度减弱。
3.探测器测量通过气体室后的红外辐射强度。
4.分析处理探测器的输出信号,推算出SO2浓度。
二级标题2: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量SO2的优势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量SO2具有以下优势:三级标题1:准确性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可以提供准确的SO2浓度测量结果,通过仔细选择合适的红外波长,可以排除其他气体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三级标题2:快速响应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可以实时监测SO2浓度的变化,对于现场监测和报警非常有用。
三级标题3:可靠稳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经过长时间的研发和验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适合长期的连续监测。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一、实验原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按照所用的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含磷酸多少,分为两种操作方法。
方法一:含磷酸量少,最后溶液的pH值为1.6±0.1;方法二:含磷酸多,最后溶液的pH值为1.2±0.1,是我国暂选为环境监测系统的标准方法。
本实验采用方法二测定。
仪器1.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短时间采样);多孔玻板吸收瓶(用于24h采样)。
2.空气采样器:流量0-1L/min。
3.分光光度计。
试剂1.0.04mol/L四氯汞钾吸收液:称取10.9g氯化汞(HgCl2)、6.0g氯化钾和0.07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溶解于水,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在密闭容器中贮存,可稳定6个月。
如发现有沉淀,不能再用。
2.2.0g/L甲醛溶液:量取36-38%甲醛溶液1.1ml,用水稀释至200ml,临用现配。
3.6.0g/L氨基磺酸铵溶液:称取0.60g氨基磺酸铵"(H2NSO3NH4),溶解于100ml水中,临用现配。
0.碘贮备液(C1/2l2=0.1mol/L):称取12.7g碘于烧杯中,加入40g碘化钾和25ml水,搅拌至全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1.碘使用液(C1/2l2=0.01mol/L),量取50ml碘贮备液,用水稀释至500ml,贮于棕色试剂瓶中。
2.2g/L淀粉指示剂:称取0.20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ml沸水中,继续煮沸直至溶液澄清,冷却后贮于试剂瓶中。
3.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lO3=0.1000mol/L)称取3.5668g碘酸钾(优质纯,110℃烘干2h),溶解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与在线监测方法共3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与在线监测方法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与在线监测方法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它们的排放量对空气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并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发展准确、高效、快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线监测方法,对于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与在线监测方法的原理、优点及其应用。
一、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原理1.1 二氧化硫吸收光谱分析原理二氧化硫的吸收光谱分析基于分子的能量量子跃迁原理。
当光线与物质接触时,物质的能量被激发,分子内部的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并释放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分子将能量从光波中吸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光吸收的谱线来确定物质中的成分。
二氧化硫吸收强度最大的光谱线为313.3nm。
1.2 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原理氮氧化物的吸收光谱分析也是基于分子的能量量子跃迁原理。
不同的氧化物各有其所在光谱带(NO- 215nm,NO2- 409nm), 通过测量吸收谱线可以确定相应氧化物浓度。
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在线监测方法2.1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在线监测系统的原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在线监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器、光谱传感器、光纤传输系统、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等多个组成部分。
其中,激光器发射一定的激光波长,光谱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控制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后,测量出物质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
2.2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在线监测系统的优点相比传统监测方法,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吸收光谱分析在线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高灵敏度:该方法可对低至ppb级别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行监测。
干货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原理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有毒气体,常见于燃烧过程和工业排放中。
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可以帮助我们监测空气污染和工业生产中的环境影响。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测定二氧化硫浓度的原理:
1. 紫外吸收法:这种方法利用二氧化硫分子在紫外光下的吸收特性。
工作原理是将待测气体通过一个紫外光源发出的特定波长的光束中,当二氧化硫分子遇到特定波长光束时,会吸收部分光能。
通过测量被吸收的光的强度,可以确定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
2. 引爆法:这种方法利用二氧化硫的可燃性。
工作原理是将待测气体与空气混合,并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通过电火花或其他方式引发爆炸,二氧化硫将被完全氧化成三氧化硫(SO3)。
然后,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如滴定法)来确定生成的SO3的量,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硫的浓度。
这只是二氧化硫测定的两种常见原理,实际上还有其他方法,如化学吸收法和电化学法等。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实验条件,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
国标氧化法测定SO2(二氧化硫)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测量空气或气体中SO2的浓度。
以下是国标氧化法测定SO2的基本步骤: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收集或采集到适当的容器中。
确保样品收集的时间和方式符合测试要求。
试剂准备:准备氧化剂和指示剂的溶液。
常用的氧化剂是过氧化氢(H2O2),指示剂是过碘化钾-淀粉溶液。
反应装置:使用特定的装置,如SO2测定仪或SO2吸收装置。
这些装置通常包括吸收瓶、气体通路、气体泵等。
测定过程:
将样品通入反应装置中,使其与氧化剂反应产生SO2。
SO2进入吸收瓶,在其中与过碘化钾-淀粉溶液发生反应,产生蓝色复合物。
使用分光光度计或相关仪器,测量复合物的吸光度或颜色深度。
根据标准曲线或浓度计算方法,将吸光度值转换为SO2的浓度。
控制和质量保证: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步骤,如定期校准仪器、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等。
二氧化硫测定标准方法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害。
因此,准确测定二氧化硫含量对于环境监测和空气质量评估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二氧化硫测定的标准方法。
二氧化硫的测定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包括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方法一般使用碘量法或过氧化碘法。
碘量法是通过使用酸性碘化钾溶液滴
定样品中的二氧化硫,然后根据滴定所需的碘量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过氧化碘法是通过将碘酸钾和硫酸反应产生碘酸二氧化硫,然后使用碘酸钠溶液滴定过程中产生的碘酸,计算二氧化硫的浓度。
干法方法一般使用紫外吸收法或荧光法。
紫外吸收法是通过将样品气体通过紫
外吸收仪器,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对紫外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
荧光法则是使二氧化硫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荧光物质,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来确定二氧化硫的含量。
在进行二氧化硫测定时,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要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样品的采集应在污染源附近进行,并且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尽量短。
其次,样品的收集容器应选用合适的材料,以避免二氧化硫的吸附或反应。
最后,在测定过程中,仪器的校准和质检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而言,二氧化硫的测定可以使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其中包括碘量法、
过氧化碘法、紫外吸收法和荧光法。
在进行测定时,需要严格遵守标准方法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方法对于科学评估和管理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实验五空气中SO2的测定(一)(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简称甲醛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大气采样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SO2浓度的分析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空气中SO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的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77nm处进行比色测定。
三.实验仪器、设备1.大气采样器(流量0~1L/min)。
2.多孔玻板吸收管。
3.具塞比色管。
4.恒温水浴器。
5.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试剂1.氢氧化钠溶液C(NaOH)=1.50 mol/L:称取6.00g NaOH溶于100mL水中,用聚乙烯瓶保存。
2.环己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CDTA-2Na)=0.050mol/L:称取1.82g反式-1,2-环己二胺四乙酸[(trans-1,2-Cyclohexylenedinitrilo) tetraacetic acid,简称CDTA],加入1.5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6.5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
3.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吸取36%~38%甲醛溶液5.5mL;0.050mol/L 工CDTA-2Na 溶液20.0mL;称取2.0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解于少量水中;将三种溶液合并,用水稀释至100mL,贮存于冰箱,可保存10个月。
4.甲醛缓冲吸收液:用水将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稀释100倍而成,此吸收液每毫升含0.2mg甲醛,临用现配。
5.0.60%(m/V)氨磺酸钠溶液:称取0.60g氨磺酸(H2NSO3H)于烧杯中,加入1.50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4.0mL,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稀释至100mL,摇匀。
此溶液密封保存可使用10天。
6.碘贮备液C(1/2I2)=0.10mol/L:称取12.7g碘于烧杯中,加入40g碘化钾和25mL水,搅拌至全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试剂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