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设施设计04(第三章安全设施,护栏)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35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1.0.8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2.0.1净区: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2.0.2护栏标准段: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3护栏过渡段: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4路侧护栏: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2.0.5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
2.0.6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7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
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2.0.8半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
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2.0.9柔性护栏: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
缆索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2.0.10缓冲设施:设置于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内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2.0.11防撞端头:设置于护栏的迎车流方向起点,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2.0.12防撞垫:设置于公路交通分流处的障碍物或其他位置的障碍物前端的一种缓冲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
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2.0.13隔离设施:分隔双向或同向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2.0.14桥梁与高路堤坝段必须设置路侧护栏;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出口分流三角端应设置防撞垫。
JTG+D81-20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
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内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
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 时,必须连续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出口分流三角端应设置防撞垫。
;不同形式的护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必须设置开口护栏。
;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应设置保障行车安全的隔离设施。
,应设置配套的交通标志、标线及隔离防护、缓冲等设施。
,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应采用,其1.0kN/m 。
所承受的汽车横向碰撞载荷标准值应符合表,路侧危险度,运行速度,交通量和车辆构成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的护栏防护等级低于一(C)级时,汽车横向碰撞荷载应按一(C)级计算;采用的护栏防护等级高于八(HA)级时,汽车横向碰撞载荷应根据实际的碰撞条件确定。
PDF page26-366护栏和栏杆6.1 一般规定,应按护栏设置原则进行安全处理。
,应满足现行《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O5-01的规定。
需要采用其他防护等级或碰撞条件时,应进行特殊设计并经实车碰撞试验。
61.6 中央分隔带护栏应与中央分隔带内的构造物、地不管线相协调。
--------------------------------------------概述,标志,标线,护栏,其它安全设施第一章绪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和热点问题:安全、能源、资源、环境;其中安全是首要因素道路交通安全的问题:现代道路业和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伴生的严重社会问题;预防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是各国政府的交通部门的主要任务;道路设计和建设“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理念,注意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和愉悦性,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交通工程设施是公路设施的外包装,神经系统;相当于房屋建筑系统的装饰工程一、交通工程设施系统概念、组成及功能1、概念: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理、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有效、快速、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交通工程设施系统是指根据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是道路网整体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排除故障、恢复交通运行最快,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提供车辆安全、快速、高效、舒适、环保行驶,适应道路现代化管理,能回收信贷资金而建立的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系统;2、组成:包括:交通安全设施系统、管理设施系统、服务设施系统三大子系统;1)交通安全设施系统: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护栏、隔离设施、防眩设施、视线诱导设施、速度控制、其它安全设施避险车道、防撞桶、减速带、减速丘; 2)管理设施系统: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3)服务设施系统: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3、功能:总功能:确保行车安全,为用路者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科学管理以充分发挥公路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功能:1通过主动引导,被动防护,全是保障,隔离封闭,提高交通安全性;2提高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行效率;3保证车辆连续运行;4降低交通能耗和交通对环境的影响;5提高出行的舒适和方便程度;6加快建设资金的回收速度;二、公路设计新理念及改善交通安全的主要工程策略:1.新理念:a.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b.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c.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d.坚持合理选用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e.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f.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2.主要工程策略:1防止车辆因各种原因驶离正常行驶车道,冲向路侧区域;2尽量避免冲出路外的车辆侧翻或路侧危险物发生碰撞;3如冲出路外车辆不可避免地将与路侧危险物发生碰撞,尽可能减低碰撞事故的严重性;三、新理念及工程策略在交通工程设设计上的应用:1.宽容设计:允许驾驶员犯错误驶出路外,即:设计人员提供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严重成都的设计对策;优先次序为:与工程策略相似A.尽量使车辆保持在正常车道内行驶策略:合理是指标志标线,加强诱导;B.及时提醒驶出车道即将冲出路外的驾驶员返回震动标线、路肩震动带、越界提醒;C.降低冲出路外的可能性放缓边坡、路肩硬化、消除路基边缘边坎、改宽大矩形边沟为浅蝶型边沟、提供更宽的路侧净区;D.减少事故的严重性设置护栏,缓冲消能设施,进行标志,共用设施栏杆可解体;2.路侧安全净区:是防止路侧事故最为理想的对策,宽容设计的本质体现;指位于车行道外侧边缘与路权限界范围内的区域;不应存在能导致碰撞伤害的坚硬危险物,车辆不应倾覆;3.运行速度:指当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天气良好时,在路段特征点上测定的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速;4.安全性评价:从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的角度对公路设施的规划、研究、设计成果或现有公路路况影响行车安全的潜在因素进行评价;越早评价,越安全5.全寿命周期成本,设施形式的选择上6.灵活设计:设计新理念监理在灵活应用现有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法律基础上,在不降低安全性及尊重自然、环保的前提下,达到更符合公路沿线可持续发展需要和公众利益的目标;一、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设计概述:1.系统组成:见前面2.设计概述:(1)交通标志:布设、版面设计、支撑方式选择、结构设计、结构验算、材料选择;(2)交通标线:布设、路段线条设计、交叉口线条设计、立交出入口线条设计; (3)护栏:布设、防撞等级确定、结构形式选择、结构设计、结构验算、材料要求;(4)隔离设施:布设、隔离栅形式选择、结构设计、桥梁护网结构设计、材料要求;(5)防眩设施:布设、结构形式选择、结构设计、材料要求;(6)视线诱导设施:布设、轮廓标设计、突起路标设计、线形诱导标设计、分合流诱导标设计、材料要求;(7)其它:避险车道、防撞桶、防撞垫、减速带、减速丘等的设计;第二章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志是以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等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补充:一.交通标志设置的基本要求1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布局合理,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信息过载的现象;信息应连续,重要的信息应重复显示;2交通标志一般情况下应设置在道路行进方向右侧或车行道上方,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左侧或左右两侧同时设置;二.交通标志设计程序及设计布设原则1设计程序1设计资料搜集交通信息、地理信息、交通管制信息2交通条件和道路条件的分析道路网的结构与功能、道路网的交通流分布及特征、道路本身的特征3道路交通标志的布设解决在何处布置交通标志以及交通标志采用什么具体内容的问题4交通标志布设设计的复核整体性逻辑性人性化角度进行优化5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解决如何保证交通标志如何被正确识别和理解的问题6交通标志的结构设计及理分组考虑其在承受荷载时的力学强度、刚度和稳定性7交通标志使用后的设计成果追踪2.设计原则1必须符合规范2必须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3必须满足道路使用者出行的信息需求4必须考虑交通安全的需求3.布设原则1布设必须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要注意各标志种类和标志信息的协调2布设应具有逻辑性3布设应该考虑所有的道路使用者,指路标志需要同时兼顾短途出行和长途旅行的需求4提供的信息应充分满足驾驶员的需求,既不要信息不足也不要信息过载5交通标志信息尤其是之路信息在路网范围内应保持连续性构成完整的信息链条6布设必须考虑交通的安全性原则7布设必须考虑路网的交通组织三.标线的性能要求1视认性好2夜间的反光性能好3施工时干燥迅速4附着力强5经久耐用6耐厚性好,抗污染抗变色7施工方便容易安全性好8防滑性好9经济合理四.反映标线性能的技术指标1逆反射性2色度性能3不沾胎的干燥时间4耐磨性、耐水性、耐碱性5加热稳定性固体含量6玻璃珠含量3.3.1 交通标志按其作用分类,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a 主标志:1 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道路交通的标志;2 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3 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应遵循的标志;4 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5 旅游区标志:提供旅游景点方向、距离的标志;6 道路作业区标志:告知道路作业区通行的标志;7 告示标志:告知路外设施、安全行驶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标志;b 辅助标志:附设在主标志下,对其进行辅助说明的标志;3.3.2 交通标志按显示位置分类,分为路侧和顶上两种,对应的支撑形式为柱式、路侧附着式、悬臂式、门架式、顶上附着式; 交通标志按光学特性分类,分为逆反射式、照明式和发光式三种,其中照明式又分为内部照明式和外部照明式; 交通标志按版面内容显示方式分类,分为静态标志和可变信息标志; 交通标志按设置的时效分类,分为永久性标志和临时性标志; 按标志传递信息的强制性程度分类,分为必须遵守标志和非必须遵守标志;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具有同等的效力,道路使用者应遵守;其他标志仅提供信息,如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禁令、指示标志套用于无边框的白色底板上,为必须遵守标志;禁令、指示标志套用于指路标志上,仅表示提供相关禁止、限制和遵行信息,只能作为补充说明或预告方式,不应取代相应的禁令、指示标志;颜色交通标志颜色的基本含义如下:a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用于禁令标志的边框、底色、斜杠,也用于叉形符号和斜杠符号、警告性线形诱导标的底色等;b 黄色或荧光黄色:表示警告,用于警告标志的底色;c 蓝色:表示指令、遵循,用于指示标志的底色;表示地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用于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底色;d 绿色:表示地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的底色;e 棕色:表示旅游区及景点项目的指示,用于旅游区标志的底色f 黑色:用于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部分标志的边框;g 白色:用于标志的底色、文字和图形符号以及部分标志的边框;h 橙色或荧光橙色:用于道路作业区的警告、指路标志;i 荧光黄绿色:表示警告,用于注意行人、注意儿童的警告标志;形状交通标志形状的一般使用规则如下:a 正等边三角形:用于警告标志;b 圆形:用于禁令和指示标志;c 倒等边三角形:用于“减速让行”禁令标志;d 八角形:用于“停车让行”禁令标志;e 叉形:用于警告标志“铁路平交道口叉形”标志;f 方形:用于辅助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文字性警告、禁令和指示标志,告示标志等;边框和衬边3.6.1 标志边框的颜色应与标志的图形或字符的颜色一致,标志衬边的颜色应与标志底色一致3.6.2 相同底色标志套用时,应使用边框;不同底色标志套用时,套色的禁令标志一般不使用衬边,套色的指路标志一般不使用边框,道路编号标志套用于指路标志上,也可使用边框字符3.7.1 道路交通标志的字符应规范、正确、工整;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顺序排列;一般一个地名不写成两行或两列;根据需要,可并用汉字和其他文字;标志上的汉字应使用规范汉字,如果标志上同时使用汉字和其他文字,除有特殊规定之外,汉字应排在其他文字上方;如果标志上使用英文,地名用汉语拼音,相关规定按照GB 17733,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用名词用英文,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根据需要也可全部大写;交通标志常用名词的中英对照参见附录A;3.7.2 除特殊规定外,指路标志汉字高度应符合表2 的规定;汉字字宽和字高相等;字高可考虑设置路段的运行速度V85进行调整设置位置3.10.1 警告标志前置距离一般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参照表9 选取;也可考虑所处路段的最高限制速度或运行速度等按表9进行适当的调整;3.10.2 禁令、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禁止、限制或遵循路段开始的位置;部分禁令、指示标志开始路段的路口前适当位置应设置相应的指路标志提示,使被限制车辆能够提前绕道行驶; 3.10.3 指路标志设置位置应符合每一具体标志的规定;3.10.4 除另有规定外,标志安装应使其板面垂直于行车方向,视实际情况调整其水平或俯仰角度;a 路侧式标志应尽量减少标志板面对驾驶员的眩光;b 标志安装角度宜根据设置地点道路的平、竖曲线线形进行调整;c 路侧标志应尽可能与道路中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其中,禁令和指示标志为0°~45°;指路和警告标志为0°~10°d 门架、悬臂、顶上附着式标志的板面应垂直于道路行车方向,并且板面宜倾斜0°~15°,逆反射材料及照明除另有规定外,标志应采用逆反射材料制作标志面或安装照明设施,也可以根据地形、日照情况采用主动发光方式3.11.2.2 选择反光膜应综合考虑以下原则或因素:a 标志背景环境影响大、行驶速度快、交通量大的道路宜选用逆反射性能好的材料;b 警告、禁令、指示标志等图形标志宜选用逆反射性能好的材料;c 曲线路段及平面交叉,宜选用大观测角度下仍具有良好逆反射性能的材料;d 门架标志、悬臂标志和顶上附着式宜选用逆反射性能好的材料;e 指路标志字膜的逆反射性能宜高于底膜的逆反射性能;一般情况下,字膜和底膜材料的使用年限宜一致; 3.11.3 照明3.11.3.1 交通标志的照明应采用白色光源,安装于标志板结构内部或其上方或其他适当位置;3.11.3.3 外部照明为将光源安装于标志板上部,照亮标志面的照明方式支撑方式3.12.1 柱式3.12.1.1 柱式一般有单柱式、多柱式;柱式标志内边缘不应侵入道路建筑限界,一般距车行道或人行道的外侧边缘或土路肩不小于25cm;3.12.1.2 标志板下缘距路面的高度为150cm~250cm;设置在小型车比例较大的城市道路时,下缘距地面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小,但不宜小于120cm;设置在有行人、非机动车的路侧时,设置高度应大于180cm;3.12.1.3 单柱式是标志板安装在一根立柱上,适用于中、小型尺寸的警告、禁令、指示等标志;3.12.1.4 多柱式是标志板安装在两根及两根以上立柱上,适用于长方形的指示或指路标志3.12.2 悬臂式3.12.2.1标志下缘离地面的高度应大于该道路规定的净空高度;3.12.2.2 悬臂式适用于以下情况:a 柱式安装有困难;b 道路较宽、交通量较大、外侧车道大型车辆阻挡内侧车道小型车辆视线;c 视距或视线受限制;d 景观上有要求;3.12.3 门架式3.12.3.1标志下缘离地面的高度应大于该道路规定的净空高度;3.12.3.2 门架式标志适用于以下情况:a 多车道道路同向三车道以上需要分别指示各车道去向;b 交通量较大、外侧车道大型车辆阻挡内侧车道小型车辆视线;c 交通流在较高运行速度下发生交织、分流和合流的路段,如:互通式立体交叉间隔距离较近标志设置较密处、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相交的互通立体交叉主线区域等;d 受空间限制,柱式、悬臂式安装有困难;e 出口匝道在行车方向的左侧;f 景观上有要求;3.12.4 附着式3.12.4.1 标志附着安装在上跨桥和附近构造物上,按附着板面所处位置不同分顶上附着式、路侧附着式两种;3.12.4.2 附着式标志的安装高度应符合3规定;3.12.5 如果标志支撑结构位于路侧净区内应确保其不对驶离道路的车辆构成危害,否则宜采用解体消能结构或设置相应的防护、警告设施;可变信息标志3.17.5 设置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设置可变信息标志:进入互通立交前2km 以远路段;b长隧道入口前;c潮汐车道起始路段;d可变导向车道进入路口前;e有其他特殊要求的路段;4 警告标志4.1.1 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前方有难以及时发现的道路危险,需谨慎行动;4.1.2 警告标志的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形;“注意信号灯”标志的图形为红、黄、绿、黑四色;“叉形符号”“斜杠符号”为白底红图形;4.1.3 警告标志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或矩形,三角形的顶角朝上;分类:交叉路口标志急弯路标志反向弯路标志连续弯路标志陡坡标志连续下坡标志窄路标志窄桥标志双向交通标志注意行人标志注意儿童标志注意牲畜标志注意野生动物标志注意信号灯标志注意落石标志注意横风标志易滑标志傍山险路标志堤坝路标志村庄标志渡口标志驼峰桥标志路面不平标志路面高突标志路面低洼标志过水路面铁路道口标志注意非机动车标志注意残疾人标志事故易发路段标志慢行标志注意障碍物标志注意危险标志施工标志建议速度标志隧道开车灯标志注意潮汐车道标志注意保持车距标志注意分离式道路标志注意合流标志避险车道标志用于可变情报板的注意路面结冰、注意雨雪天谨慎驾驶、注意雾天不利驾驶、注意不利气象条件谨慎驾驶警告标志用于可变情报板的注意前方车辆排队标志5 禁令标志5.1.1 禁令标志表示禁止、限制及相应解除的含义,道路使用者应严格遵守;5.1.2 禁令标志的颜色,除个别标志外,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形;图形压杠; 5.1.3 禁令标志的形状为圆形,但“停车让行标志”为八角形,“减速让行标志”为顶角向下的倒等边三角形; 禁令标志设置于禁止、限制及相应解除开始路段的起点附近; 对于车辆如未提前绕行则无法通行的禁令标志设置的路段,应在进入禁令路段的路口前或适当位置设置相应的预告或绕行指示标志; 除特别说明外,禁令标志上不允许附加图形、文字;分类: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会车让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禁止驶入标志禁止机动车驶入标志禁止载货汽车驶入标志禁止三轮机动车驶入标志禁止大型或小型客车驶入标志禁止挂车、半挂车驶入标志禁止拖拉机驶入标志禁止三轮汽车驶入标志禁止低速货车驶入标志禁止某两种车辆驶入标志禁止非机动车进入标志禁止畜力车进入标志禁止人力客、货三轮车进入标志禁止人力车进入标志禁止行人进入标志禁止向左或向右转弯标志禁止直行标志禁止向左向右转弯标志禁止直行和向左转弯或直行和向右转弯标志禁止掉头标志禁止左转及掉头标志禁止超车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禁止停车标志禁止长时停车标志禁止鸣喇叭标志限制宽度标志限制高度标志限制质量标志限制轴重标志限制速度标志解除限制速度标志停车检查标志禁止运输危险物品车辆驶入标志海关标志区域禁止及解除标志6 指示标志6.1.1 指示标志表示指令车辆、行人行进的含义,道路使用者应遵循; 指示标志的颜色,除个别标志外,为蓝底、白图形; 指示标志的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指示标志设置于指令开始路段的起点附近; 有时间、车种等规定时,应用辅助标志说明;除特别说明外,指示标志上不允许附加图形;附加图形时,原指示标志的图形位置不变;分类:直行标志向左或向右转弯标志直行和向左转弯或直行和向右转弯标志向左和向右转弯标志靠右侧或靠左侧道路行驶标志立体交叉行驶路线标志环岛行驶标志单行路标志步行标志鸣喇叭标志最低限速标志路口优先通行标志会车先行标志人行横道标志车道行驶方向标志专用道路和车道标志停车位标志7 指路标志7.1.1 指路标志表示道路信息的指示与引导,为驾驶者提供去往目的地所经过的道路、沿途相关城镇、重要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地点、距离和行车方向等信息; 指路标志的颜色,除特别说明外,一般道路指路标志为蓝底、白图形、白边框、蓝色衬底;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为绿底、白图形、白边框、绿色衬底; 指路标志的形状,除个别标志外,为长方形和正方形;7.1.5 指路标志信息依据重要程度、道路等级、服务功能等因素分层:a A 层信息:指高速公路、国道、城市快速路,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等控制性城市,及其它本区域内相对重要的信息;b B 层信息:指省道、城市主干道路,县及县级市,及其它本区域内相对较重要的信息;c C 层信息:指县道、乡道、城市次干道路、支路,乡、镇、村,及其他本区域内的一般信息;d 根据地区特点,可继续下分7.1.6 指路标志信息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a 关联、有序;b 便于不熟悉路网的道路使用者顺利到达目的地;c 信息量适中:同一方向指示的信息数量不宜超过两个,整个版面的主要信息数量不应超过6个;同一方向需选取两个信息时,应在一行或两行内按照信息由近到远的顺序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排列7.1.7 图形选取原则:指路标志的图形选取应简洁、清晰、明了;7.1.9 指路标志版面中指示的距离的数值应遵循以下原则:7.1.9.1 计算基准点距离的计算基准点的选取方法如下:a 一般道路指路标志:1 指示信息为一般道路时,若所指示道路与当前道路直接相交,则以平面交叉口为计算基准点;若通过其他道路相连,则以连接道路与所指示道路的平面交叉口为计算基准点;2 指示信息为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时,以一般道路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平面交叉口或减速车道起点作为计算基准点;3 指示信息为地区信息时,若为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以该城市中心环线的入口为计算基准点;若为无环线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小城市区、县,或乡村,以其中心区老城区或政府所在地为计算基准点;4 指示信息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较大型重要地物时,以其建筑物本身或外围大门为计算基准点;b 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1 入口预告及入口标志中指示的距离的数值,以被交道路与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连接线平面交叉口或减速车道起点作为计算基准点;2 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主线设置的指路标志指示服务区、停车区、停车场等各种设施信息时,均以通往相关信息的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出口的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为计算基准点 3 出口预告及出口标志中指示的距离的数值,以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出口的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为计算基准点7.1.9.2 数值的确定指路标志版面上的距离的数值为标志设置点与相关信息的计算基准点的间距,与计算基准点间存在多条路径时,以通常习惯路径计算距离; 一般道路指路标志7.2.1 分类一般道路指路标志按照标志的功能分为路径指引标志、地点指引标志、道路沿线设施指引标志、其他道路信息标志;其中路径指引标志设置在一般道路交叉口前后,其他类型指路标志设置在一般道路路段上;7.2.1.1 路径指引标志如下:a 交叉路口预告标志; b 交叉路口告知标志;c 确认标志;7.2.1.2 地点指引标志如下a 地名标志;b 着名地点标志;c 分界标志;d 地点识别标志;7.2.1.3 道路沿线设施指引标志如下:a 停车场区标志;b 避车道标志;c 人行天桥标志和人行地下通道标志;d 残疾人专用设施标志;e 观景台标志;f 休息区标志;7.2.1.4 其他道路信息标志如下:a 绕行标志;b 此路不通标志;c 车道数变少标志;d 车道数增加标志;e 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标志;f 线形诱导标;g 里程碑;h 百米桩;i 公路界碑;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按照标志的功能分为路径指引标志,沿线信息指引。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 )护栏相关知识1.0.8 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2.0.1 净区: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2.0.2 护栏标准段: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3 护栏过渡段: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4 路侧护栏: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2.0.5 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
2.0.6 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2.0.7 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基本不变形的护栏。
混凝土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通过爬高并转向来吸收碰撞能量。
2.0.8 半刚性护栏:车辆碰撞后有一定的变形,又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护栏。
波形梁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利用土基、立柱、波纹状钢板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2.0.9 柔性护栏:具有较大缓冲能力的韧性护栏结构。
缆索护栏是主要代表形式,车辆碰撞时依靠缆索的拉应力来吸收碰撞能量。
2.0.10 缓冲设施:设置于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出口处的分流鼻端、收费岛头,或者护栏端部等,可以减缓冲击,降低碰撞车辆和车内人员伤害的设施,主要形式有防撞端头、防撞垫等。
2.0.11 防撞端头:设置于护栏的迎车流方向起点,和护栏连接在一起,对碰撞车辆车辆起阻挡、缓冲和导向作用的设施。
2.0.12 防撞垫:设置于公路交通分流处的障碍物或其他位置的障碍物前端的一种缓冲设施,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
防撞垫可分为可导向防撞垫和非导向防撞垫。
2.0.13 隔离设施:分隔双向或同向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辆和行人等的设施。
交通设施设计第一章1交通工程设施交通工程设施是指为使道路通行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高,交通事故最少,公害程度最低,而沿道路用地范围及周边设置的系统,设施或给人、车配备的装备,即为使车辆高速、高效、安全、舒适地行驶而设置的各类设施的总称 2交通设施的功能提高行车安全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保证车辆连续运行降低交通能耗、保护交通环境提高出行的舒适程度和方便程度3交通设施种类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静态交通设施交通服务设施道路景观环境与绿化设施道路照明设施收费系统监控系统,另外,也包括道路通信系统,道路供配电系统和沿线建筑设施第二章一、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护栏、防眩设施、隔离封闭设施、视线诱导设施、桥梁护网以及交通标志与标线等二、护栏的分类1)按纵向设置位置分类:①路基护栏②桥梁护栏 2)按横向设置位置分类:①路侧护栏②中央分隔带护栏3)按碰撞后护栏的变形程度分类:①刚性护栏②柔性护栏③半刚性护栏护栏的定义:护栏是一种纵向吸能结构,通过自身变形或车辆爬高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的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中司乘人员的伤害程度三、护栏的功能①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或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②防止车辆从护栏板下钻出,或将护栏板冲断③应能使失控车辆回复到正常行驶方向④发生碰撞时,对乘客的损伤程度最小⑤能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四、护栏的碰撞条件碰撞角度;碰撞速度;碰撞车辆质量;碰撞加速度;设计荷载眩光:指在视野范围内,由于亮度的分布或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在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导致驾驶员的视觉机能或视距降低的现象五、选择护栏形式时应考虑的因素1、防撞等级选择2、变形量3、现场条件4、通用性5、全寿命周期成本6、养护7、美观、环境因素7、实践经验六、公路隔离封闭设施:又称隔离栅,是阻止人畜进入公路、防止非法占用公路用地的基础设施它可有效地排除横向干扰,避免由此产生的交通延误或交通事故,保障公路效益的发挥结构形式:隔离栅有金属网、刺铁丝网和长青绿篱三大类七、视线诱导设施的定义及分类视线诱导设施是沿车行道两侧设置,用于明示道路线路、方向、车行道边界及危险路段位置,诱导驾驶员视线的设施视线诱导设施按功能分为轮廓标分、合流诱导标和线形诱导标轮廓标以指示道路线形轮廓为主要目标;分合流诱导标以指示交通流分合为主要目标;线形诱导标以指示或警告改变行驶方向为主要目标防眩设施有哪些类型?在选择时考虑哪些因素?常用的防眩设施有网格状的防眩网、扇面式的防眩栅、板条式的防眩板和植树防眩等考虑因素:美观、对驾驶员心理影响、对风阻力、积雪、自然景观配合、防眩效果、经济性、施工难易、养护工作量、横向通视,阻止行人穿越等第三章道路交通标志的定义、功能、分类、三要素定义: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功能:合理的设置交通标志与标线,可以平滑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防止交通阻塞、节能环保、降低公害、美化路容分类:交通标志依据功能可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其中主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依据交通标志的支持方式,还可将标志分为路侧式、悬臂式、门式和附着式四类三要素:颜色;形状;符号各类标志的颜色与形状如何规定?红色作为“禁止”“停车”的信号,黄色作为“注意危险”等警告信号,黑色和白色出现在大部分标志中,主要是利用其较好的对比度,绿色作为“安全”“行进”的信号,蓝色作为“指示”的信号;正三角形表示“警告”,圆形表示“禁止”和“限制”,正方形和矩形表示“提示” 、交通信号灯分类:按用途分:车辆交通信号灯,行人交通信号灯和特种交通信号灯三种其中,特种交通信号灯包括方向交通信号灯,吊桥、窄桥、隧道信号灯,道路、铁路平交道信号灯和闪光警告信号灯按操作方式分:分为定周期控制信号灯和感应式控制信号灯其中,感应式控制信号灯又可分为半感应式和全感应式两种按控制范围分:分为单个交叉口控制信号灯、干道联动控制信号灯和区域交通控制信号灯其中,干道联动控制信号灯又可分为有电缆控制信号灯和无电缆控制信号灯两种按色光分:分为红色信号灯,黄色信号灯,绿色信号灯,箭头信号灯,闪烁灯和及时信号灯、交通标志的安装方式有哪几种?如何选择?有:a、路侧式:路侧式标志不应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以内,标志内边缘距路面或土肩边缘不得小于,标志牌下缘距路面的高度为 b、悬臂式:标志下缘离地面的高度至少按该道路规定的净空高度设置 c、门式:距路面高度至少按规定的净空高度设置d、附着式:附着式标志将标志板安装在上跨桥和附近构筑物上、路段与平面交叉口一般要施划哪些标线?包括车行道中心线、人行横道线、停止线、导向箭头、禁止变换车道线等、路面标线材料分为哪几种类型?路面标线材料可分为1、标线涂料:常温溶剂型、加热溶剂型和熔融性;2、贴附材料:贴附成型标带、热熔成型标带、铝箔表带;3、标线器:突起路标、分离器、道路交通标线定义: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线的分类:一、道路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1、指示标线:用于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等设施的标线2、禁止标线: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车辆驾驶员及行人需严格遵守的标线3、警告标线:促使车辆驾驶员及行人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防范或采取应变措施的标线二、道路交通标线按设置可分以下三类: 1、纵向标线:沿道路行车方向设置的标线2、横向标线:与道路行车方向成角度设置的标线3、其他标线:字符标记或其他形式标线三、道路交通标线按型态可分为以下四类:1、线条标划于路面、缘石或立面上的实线或虚线2、字符标记标划于路面上的文字、数字及各种图形符号3、突起路标安装于路面上用于标示车道分界、边缘、分合流、弯道、危险路段、路宽变化、路面障碍物位置的反光或不反光体4、路边线轮廓标安装于道路两侧,用以指示道路方向、车行道边界轮廓的反光片第四章1停放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2停发方式:前停后发、后停前发、前停前发3机械式停车设备可分为升降横移类、垂直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和简易升降类8种类型 4城市公共电、汽车的站点分为起终点站、枢纽站和中间停靠站三类 5静态交通:是指车辆在非行驶状态下的交通形式 6停车类型:1)按用地性质分类:1路内停车场 2路外停车场2)按停放车辆性质分类:1机动车停车场 2非机动车停车场 3)按停车场服务对象分类:1公用停车场 2专用停车场4)按空间位置分类:1地面停车场 2汽车库 5)按构造分类:1坡道式 2机械式 7停车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车辆拥有的停车需求,另一类称为车辆使用过程的停车需求 8停车需求预测模型:1)基于类型分析法的产生率模型, 2)基于相关分析法的多元回归模型,3)基于停车玉车辆出行关系的出行吸引模型第五章收费制式:均一式、开放式、封闭式、开放式与封闭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收费系统收费模式:收费还贷模式、收费经营模式收费方式:人工收费方式,全自动收费方式,半自动收费方式车辆分类的原则是:公平合理性和简单明确性影响收费系统确定的因素:分车型交通量的收费弹性、各车型对道路的占用和磨损收费标准的确定有成本反算法、类比法、消费水平预测法、级差效益法、收费弹性系数法收费站类型:主线收费站、匝道收费站服务区的基本形式按停车场位置分类:分离式、集中式按餐厅位置分类:外向型、内向型、平行型按加油站位置分类:入口型、出口型、中间型第九章 1、道路绿化a定义:道路绿化是指在道路路域范围内利用植物构造出的一个具有光、形、色、体等可被人感知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并能满足道路交通功能要求的空间景物b、功能:道路绿化通过减弱建筑物对道路的压抑感、美化街景、丰富道路线形、减少道路开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作用,改善了道路景观;通过吸尘防噪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防晒遮阴等作用,改善了道路环境;通过视线诱导、防眩遮光、引导车流、防风、防雪、防火等作用,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c、道路绿化的分类:道路绿化可分为公路绿化和城市道路绿化,其中公路绿化又可分为一般公路绿化和高速公路绿化根据绿化走向和布设方式的不同,道路绿化又可分为带状绿化和集中绿化两类 2、道路绿地布置形式。
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护栏相关知识:公路车行道以外,无障碍物,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
:断面结构形式保持不变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连续设置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置于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或不同防护等级的公路护栏之间、连接平顺、结构刚度平稳过渡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置于公路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
: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
: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具有开启功能的公路护栏结构段。
::设施。
:66.16.1.16.1.26.1.36.1.4护栏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
于公路土路肩内。
应根据路侧护栏和缓冲设施需要的宽度加宽路基或采取其他措施。
61.6中央分隔带护栏应与中央分隔带内的构造物、地不管线相协调。
90%),或路侧护栏立柱外侧土路肩保护层宽度小于规定宽度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6.2路基护栏6.2.2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事故的风险应综合考虑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的可能性以及事故严重程度等因素,并符合下列规定:1驶出路外或驶入对向车行道的可能性应根据所在路段的路线线形、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
2事故严重程度和运行速度、路侧条件有关,可分成低、中、高三个等级。
:1 Ⅰ区、Ⅱ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段,三级、四级公路路侧有深度30m以上的悬崖、深谷、深沟等的路段;2有江、河、湖、海、沼泽等水深1.5m以上水域的路段;3有Ⅰ级铁路、一级公路等;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外设有车辆不能安全越过的照明灯、摄像机、交通标志、声屏障、上跨桥梁的桥墩或桥台、隧道入口处的检修道或洞门等设施的路段。
:Ⅲ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Ⅰ区阴影范围之内的路段;2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侧边沟无盖板、车辆无法安全越过的挖方路段;346.2.6宽度范121)对双向于2.5m2)对双向31准》2T)小于60km/h6.2.131246.2.17应根据防护车型和障碍物来确定。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方案警示隔离措施
一、警示标志
1.警示标志的作用:主要用于提醒和指示驾驶者注意交通安全,如警告、指示、禁令等。
2.警示标志的种类:包括发光标志和非发光标志,具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设置。
3.警示标志的设置位置:应设置在显眼、易见的地方,同时考虑到驾驶者的视觉习惯和行车速度。
4.警示标志的制作与安装:应使用耐久性强、反光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安装时应保持标志的平整、稳定。
二、隔离带
1.隔离带的作用:主要用于分隔对向车道、减少车辆冲突,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2.隔离带的种类:包括水泥混凝土隔离带、铁质隔离带和植物隔离带等。
3.隔离带的设置位置:应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在车道分界线、弯道、交叉口等地方设置隔离带。
4.隔离带的施工要求:应保证隔离带的基础稳定,同时要保证隔离带的连续性和平整性。
三、反光材料
1.反光材料的作用:主要用于标线、标牌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制作,提高驾驶者的可视性,从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2.反光材料的种类:包括反光膜、反光漆等。
3.反光材料的应用范围:应用于标线、标牌的制作,以及车辆的反光标识等。
4.反光材料的施工要求:应选择耐久性强、反光性能良好的材料,同时要保
证施工的质量,避免出现气泡、皱褶等问题。
四、标线
1.标线的作用:标线可以指示车辆的行驶路线,规范车辆行驶,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2.标线的种类:包括虚线、实线、箭头等。
3.标线的设置位置:应在路口、车道分界线、导向车道等地方设置标线。
1.交通工程设施交通工程设施是指为使道路通行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高、交通事故最少、公害程度最低而沿道路用地范围及其周边设置的系统、设施或给人、车配备的装备,即为使车辆高速、高效、安全、舒适地行驶而设置的各类设施的总称2.交通工程设施种类交通工程设施主要包括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场与汽车站等静态交通设施、交通服务设施、道路景观与绿化设施、道路照明系统、收费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另外,也包括道路通信系统、道路供配电系统以及沿线建筑设施。
3.护栏的分类(1)按纵向设置位置分类可分为路基护栏和桥梁护栏两类①路基护栏设置于路基上的护栏均称为路基护栏。
②桥梁护栏设置于桥梁上的护栏均称为桥梁护栏。
(2)按横向设置位置分类可分为路侧护栏和中央分隔带护栏两类。
①路侧护栏设置于路侧建筑限界以外的护栏,用来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或碰撞路侧构造物和其它设施。
②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用来防止失控车辆穿越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并保护分隔带内的构造物和其它设施。
(3)按碰撞后护栏的变形程度分类可分为刚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柔性护栏三类4.护栏的功能公路上护栏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或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②防止车辆从护栏板下钻出,或将护栏板冲断;③应能使失控车辆回复到正常行驶方向;④发生碰撞时,对乘客的损伤程度最小;⑤能诱导驾驶员的视线。
5眩光概念眩光是指在视野范围内,由于亮度的分布或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在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导致驾驶员的视觉机能或视距降低的现象6交通标志板面及符号尺寸(1)警告标志的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形状为顶角朝上的正三角形(2)指示标志的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其形状分为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3)禁令标志的颜色,除个别标志外,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
禁令标志的形状为圆形、八角形、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4)指路标志的颜色,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
波形梁护栏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设计原则为了防止失控车辆出路外而造成更大的伤亡事故,在该路段部分路段设置A或SB级波形梁护栏,具体布设原则:1.主线路侧护栏(1)挖方路段:当路侧为浅碟形边沟且长度大于 100m 时,可以不设置护栏;当路侧为其他边沟时,设置 A 级普通型波形梁护栏;(2)边坡高度 h:2m〈h≤8m 的填方路段:设置 A 级波形梁护栏(普通型);路线起伏较大、较小半径曲线路段、需要保护的路段适当加密护栏立柱间距(加强型);(3)边坡高度 h:8m<h≤16m 的填方路段:设置 SB 级波形梁护栏;(4)主线大中桥两端混凝土护栏采用 SB 级波形梁护栏过渡连接。
2。
主线中央分隔带护栏整体式路基段中央分隔带设置中央分隔带钢护栏。
分离式路基段中间带护栏按路侧护栏考虑。
3。
各型式护栏的过渡(1)路侧波形梁护栏与桥上混凝土护栏过渡采用 SB 级波形梁护栏搭接过渡;(2)互通立交及服务区(停车区)迎车方向三角端设置防撞垫;(3)正常设置护栏路段行车方向上游设置外展圆头式端头,下游设置普通端头。
二、施工技术方案1。
施工准备①熟悉施工地段、熟悉施工图纸、熟悉施工工序;进行材料汇总,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进行材料采购.②检查常用工具:打桩机、开挖工具、夯实工具、钳子、榔头、经纬仪、水准仪、卷尺等;③掌握沿线各种管道、电缆位置。
2.立柱放样立柱应根据设计图进行放样,并以桥梁、通道、涵洞、中央分隔带开口、立交、平交等为控制点,进行测距定位。
立柱放样时可利用调整段调节间距,通过调整段调整后,立柱间距可能有不大于25cm的间距零头数,可通过分配法将其调整至多根立柱.为准确放样和保证护栏的线形,在条件允许时最好使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
立柱放样时,应调查每根立柱位置的地基情况,如遇地下通讯管线、泄水管等,或涵洞顶部埋土深度不足时,应调整某些立柱的位置,改变立柱固定方式。
3。
立柱安装立柱安装应与设计图相符,并与道路线形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