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力坝(上)!
- 格式:ppt
- 大小:11.58 MB
- 文档页数:127
第二章岩基上的重力坝教学要求:掌握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了解重力坝的分类;掌握作用在重力坝上荷载的种类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自重、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掌握重力坝的荷载组合类型和方法;掌握坝体稳定及强度分析方法和控制标准;掌握非溢流重力坝剖面拟定方法;掌握溢流重力坝剖面设计、孔口拟定、消能设计方法,掌握岩石地基的处理措施;了解重力坝材料、构造和混凝土分区的依据。
第一节概述重力坝是一种古老而又应用广泛的坝型,它因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维持稳定而得名.通常修建在岩基上,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筑成。
坝轴线一般为直线,垂直坝轴线方向设有永久性横缝,将坝体分为若干个独立坝段,以适应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陷,坝的横剖面基本上是上游近于铅直的三角形。
如图2-1所示.一、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重力坝的工作原理是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身重量在滑动面上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也依靠坝体自重在水平截面上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与其他坝型比较,其主要特点有:⑴ 结构作用明确,设计方法简便.重力坝沿坝轴线用横缝将坝体分成若干个坝段,各坝段独立工作,结构作用明确,稳定和应力计算都比较简单。
⑵泄洪和施工导流比较容易解决。
重力坝的断面大,筑坝材料抗冲刷能力强,适用于在坝顶溢流和坝身设置泄水孔。
在施工期可以利用坝体或底孔导流。
枢纽布置方便紧凑,一般不需要另设河岸溢洪道或泄洪隧洞。
在意外的情况下,即使从坝顶少量过水,一般也不会招致坝体失事,这是重力坝最大的优点。
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
坝体放样、立模、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都比较方便,有利于机械化施工.而且由于剖面尺寸大,筑坝材料强度高,耐久性好,因此抵抗水的渗透、冲刷,以及地震和战争破坏的能力都比较强,安全性较高。
⑷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地形条件对重力坝的影响不大,几乎任何形状的河谷均可修建重力坝。
由于坝体作用于地基面上的压应力不高,所以对地质条件的要求也较低。
第三节 枢纽工程建筑物分类及基本型式 一、重力坝 (一)重力坝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重力坝基本原理 岩基上的重力坝主要依靠自身重量在地基上产生摩擦力和坝与地基之间凝聚力来抵抗坝前的水推力以保持抗滑稳定。
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两点: 一是依靠坝体自重在坝基面上产生摩阻力来抵抗水平水压力以达到稳定的要求; 二是利用坝体自重在水平截面上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的要求。
2.重力坝与其他坝型相比的特点 (1)重力坝断面尺寸大,安全可靠。
(2)重力坝各坝段分开(横缝),结构作用明确。
(3)重力坝的抗冲能力强,枢纽的泄洪问题容易解决。
适于在坝顶布置溢流坝,坝身设置泄水孔,可节省在河岸设置溢洪道或泄洪隧洞的费用。
施工期可利用较低坝块或底孔导流。
(4)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较好,几乎任何形状河谷都可以修建重力坝。
对地基要求高于土石坝,低于拱坝及支墩坝。
(5)重力坝体积大,可分期浇筑,便于机械化施工。
(6)坝体与地基接触面积较大,受扬压力影响也大,需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渗排水措施,以削减扬压力,节省工程量。
(7)重力坝的剖面尺寸较大,坝体内部的压应力一般不大,因此材料的强度不能充分发挥,所以坝体大部分区域可适当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以降低工程造价。
(8)坝体体积大,水泥用量多,混凝土凝固时水化热高,施工期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和散热措施。
(二)重力坝的分类及布置 按结构型式:可分为实体重力坝(最简单的坝体形式,强度不能充分发挥,工程量较大)、宽缝重力坝、空腹重力坝、预应力锚固重力坝等。
坝顶是否泄放水流:可分为溢流坝和非溢流坝。
坝体内设有深式泄水孔的坝段和溢流坝段可通称为泄水重力坝,完全不泄水的坝段,可称为挡水坝。
按筑坝材料:可分为混凝土重力坝、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浆砌石重力坝。
2.重力坝的布置 重力坝通常由溢流坝段、非溢流坝段和两者之间的连接边墩、导墙及坝顶建筑物等组成。
第一章重力坝第一节概述引言:重力坝是主要依靠坝体自重所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的挡水建筑物。
在世界坝工史上是最古老,也是采用最多的坝型之一。
非溢流坝剖面形式、尺寸的确定,将影响到荷载的计算、稳定和应力分析,因此,非溢流坝剖面的设计以及其它相关结构的布置,是重力坝设计的关键步骤。
本节主要介绍:重力坝的特点、重力坝的分类、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剖面及实用剖面混凝土重力坝示意图我国已建的重力坝:刘家峡148m,新安江105m,三门峡106m,丹江口110m,丰满、潘家口等,其中,高坝有20余座。
其中三峡混凝土重力坝和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分别高达175米和216.5米。
重力坝坝轴线一般为直线,垂直坝轴线方向设横缝,将坝体分成若干个独立工作的坝段,以免因坝基发生不均匀沉陷和温度变化而引起坝体开裂。
为了防止漏水,在缝内设多道止水。
垂直坝轴线的横剖面基本上是呈三角形的,结构受力形式为固接于坝基上的悬臂梁。
坝基要求布置防渗排水设施。
一、重力坝的特点1.优点:●工作安全,运行可靠。
重力坝剖面尺寸大,坝内应力较小,筑坝材料强度较高,耐久性好。
因此,抵抗洪水漫顶、渗漏、侵蚀、地震和战争等破坏的能力都比较强。
据统计,在各种坝型中,重力坝失事率相对较低。
●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任何形状的河谷都可以修建重力坝。
对地质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一般修建在岩基上,当坝高不大时,也可修建在土基上。
●泄洪方便,导流容易。
可采用坝顶溢流,也可在坝内设泄水孔,不需设置溢洪道和泄水隧洞,枢纽布置紧凑。
在施工期可以利用坝体导流,不需另设导流隧洞。
●施工方便,维护简单。
大体积混凝土,可以采用机械化施工,在放样、立模和混凝土浇筑等环节都比较方便。
在后期维护,扩建,补强,修复等方面也比较简单。
●受力明确,结构简单。
重力坝沿坝轴线用横缝分成若干坝段,各坝段独立工作,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稳定和应力计算都比较简单。
2.缺点:●坝体剖面尺寸大,材料用量多,材料的强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重力坝上游起坡点高程
想象一下,有一个超级大的水坝,就像一堵超级厚、超级坚固的墙横在河流中间。
这个水坝呢,就是重力坝啦。
那重力坝的上游起坡点高程是什么呢?咱们可以把重力坝想象成一个大滑梯。
这个大滑梯有个开始的地方,这个开始的地方的高度就是上游起坡点高程。
比如说,咱们在公园里玩滑梯的时候,滑梯入口的高度就是有讲究的。
如果滑梯入口太高,那滑下来的时候就会特别快,可能有点危险呢。
重力坝的上游起坡点高程也是这样。
要是这个高程太高,水从上面流下来的力量就会特别大。
就像从很高的地方倒水一样,水会“哗啦哗啦”很猛地下冲。
有一个小村子旁边就有一个小的重力坝。
刚开始建的时候,工程师叔叔们没有太注意这个上游起坡点高程。
结果呢,到了下大雨的时候,水从上游涌过来,因为起坡点高程有点高,水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使劲地冲击着坝体。
坝体都有点摇晃了,村子里的人们可害怕了。
后来呀,工程师叔叔们赶紧重新调整了这个高程,让水能够比较平缓地流到坝前。
再打个比方,我们把重力坝当成一个大杯子。
上游起坡点高程就像是杯子的边缘高度。
如果边缘太高,倒水的时候就容易洒出来,而且水流的冲击力会很大。
但是如果这个边缘太低呢,杯子可能装不了多少水就满了。
对于重力坝来说,如果上游起坡点高程太低,水可能还没怎么储存呢,就漫过坝顶了,这也是很危险的。
下次我们再看到重力坝的时候,就可以想一想这个上游起坡点高程的小秘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