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各课知识点梳理.ppt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47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第一课:我们在呼吸1.科学探究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能够注意到对比实验的控制条件等问题,并提出数据,加以分析。
能够按照要求制作呼吸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呼吸模型的工作原理,并迁移地解释呼吸时胸部的变化。
能够按照要求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计,并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测量,统计肺活量,使学生了解适当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2.科学知识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
知道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知道当人体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体外。
知道什么是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以反应身体呼吸技能的强弱。
第二课心脏与血管1.科学探究通过听一听,摸一摸,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心脏和血管的位置。
通过分别计数一分钟内的心跳次数和脉搏跳动次数,并对多组数值求平均值,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模拟实验和计算,用反证推理法证明古罗马医生盖伦的理论不成立。
2.科学知识知道心脏、血管在身体上的位置了解什么是脉搏,并掌握计数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知道脉搏跳动与心脏跳动有关。
知道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哎我们全身循环流动。
初步了解哪些行为有碍于心脏的健康。
第三课我们的大脑1.科学探究通过参与活动分析身体反应过程,探究大脑是怎样工作的。
通过了解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组成,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的人的大脑潜力不同,积极锻炼可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2.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神经反射的过程,了解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
了解大脑皮层存在不同的功能区,语言中枢又是四个部分组成,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合理锻炼可以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第四课和谐统一的身体1.科学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是在各个系统共同作用、协同合作下,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通过调查统计睡眠时间,发现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
了解影响健康的各个因素。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归纳,暑假预习第一单元《光》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3)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部分穿过半透明物体。
(2)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2)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第5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棱镜可以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改变光的传播线路。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
(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让光发生两次反射传到眼睛。
第1课《地球的表面》(1)地球表面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2)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常见的地形有: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
第2课《地球的结构》(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
(2)地震时,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引起海啸……(3)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珍珠鸟》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电子课本课文朗读4.珍珠鸟.mp3来自爱学习GO00:0005:57♬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知识点一、多音字笼lóng(鸟笼)lǒng(笼罩)蔓màn(蔓延)wàn (瓜蔓)待dāi(待着)dài(等待)挨āi (挨着)ái (挨打)二、近义词舒适一舒服温暖一温和繁茂一茂盛亲近一亲密索性一干脆信赖一信任三、反义词舒适一难受自在一拘束伤害一爱护淘气一乖巧信赖一怀疑美好一丑恶四、理解词语深幽:深邃,幽深。
垂蔓:文中指吊兰垂下来的细长的茎。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和傲慢的神态。
伏案: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眸子:同“眸”。
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流泻: 迅速地流出、射出。
文中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出来。
信赖:信任依赖。
五、词语搭配(舒适又温暖)的巢 (茂盛)的法国吊兰(深幽)的丛林 (笛儿般)的叫声(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珍珠似)的白点(细腻)的绒毛 (美好)的境界(不动声色)地写六、词语扩展“不”字开头的词语不动声色不由自主不知所措不可思议不辞而别不堪设想不甘落后不远万里不翼而飞不拘小节不遗余力不共戴天七、课文分段第一段(1):写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第二段(2-12):写可爱的雏鸟出生了,在“我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我”取得了小珍珠鸟的信赖,与它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
第三段(13-14):点明主题一一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八、句子解析1.鸟的影子在中间隐隐闪烁,完全看不到。
有时候它们甚至看不到笼子,却能看到它们可爱的鲜红色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影子” “小嘴”是小鸟的剪影,透过剪影可以看出它们的自在。
从“可爱、鲜红”等词语可以看出“我”很喜欢这对珍珠鸟。
2.我很少扒开藤蔓看它们,它们也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看我了。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第一课《白鹭》重点句段填空: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在清水田里, 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课文重点知识归纳:1.主题:《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 本文描写白鹭的颜色配合与身段大小精巧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 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本文作者是郭沫若。
3.作者根据白鹭活动于水田等生活习性, 巧妙地把它置于三幅优美的画中, 这三幅画可命名为: 白鹭钓鱼图、白鹭望哨图、白鹭低飞图。
4.课文开头用“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 结尾用“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来总结。
这样首尾呼应, 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落花生》重点句段填空:1.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没过几个月, 居然收获了。
2.父亲说:“花生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课文重点知识归纳: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 作者是许地山, 笔名是落华生。
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 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 揭示学习花生的好处的品格的主旨。
告诉我们: “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课文以“落花生”为话题,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其中详写了议花生。
3.一家人在议花生时, 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 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味道、作用、价钱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