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归类总规则五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1
第四类⾷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烟草及烟草代⽤品的制品⼀、本类概述第4类共分9章(从第16章~第24章),按照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其他⾷品及嗜好品的顺序排列章次,按商品的原料属性和⽤途可将本类货品⼤致分为5组产品,分述如下:l、主要以第⼀类产品(动物产品)为原料的⾷品归⼊(第16章):2、主要以植物产品为原料的⾷品(第17章~第20章);3、杂项⾷品(第21章)4、饮料、酒及醋(第22章);5、⾷品⼯业残渣及配制的动物饲料(第23章);6、烟草及其制品(第24章)。
根据加⼯程度来区分归⼊第⼀、⼆类还是归⼊第四类。
例:⽔煮后经冷冻的去壳对虾错误归类:0306.1321正确的归类:1605.2000根据加⼯程度,03章的加⼯程度没有包括去壳,去壳已经不属于简单加⼯,因此归⼊到16章,1605.2000。
对其他章各种⾷品之间的⼤致相互联系。
课下将这些品⽬做⽐较,熟悉它们的商品名称。
对商品归类的时候,⼀定要先判断这个商品⼤致归为哪⼀⼤类,哪⼀章,然后,再注意看⼀下每章的章注和类注是否有说明,本章不包括哪些内容。
★本章的章注⼀(参见进出⼝商品名称与编码P30),要说明的⼀个问题是简单加⼯的⾁、⾷⽤杂碎、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极其他⽔⽣⽆脊椎动物归⼊到第⼆章⾄第三章,⽽不归⼊第⼗六章。
★章注⼆(参见进出⼝商品名称与编码P30),指的是,如果是混合⾷品(动物与植物混合),那么归⼊本章的前提条件是第⼆、第三类的动物原料的含量必须在20%以上,其中呢,动物原料可以相加。
如果说低于20%就不能够归⼊到16章。
例1:含⽺⾁30%,胡萝⼘40%,⽩菜20%,洋葱10%的⾷品。
解释:商品归类总规则,规则三(⼆)有关于混合物的归类原则,混合物按照构成商品基本特征的商品归类,如果说,按照这个原则,应该按胡罗⼘来归类,但章注的归类效⼒优先于归类总规则,由于在这⼀章的章注⼆有说明,只要是第⼆、第三类的动物原料的含量在20%以上就可以归⼊到16章。
商品编码归类总规则归类总规则介绍归类总规则是为保证每一个商品,甚至是层出不穷的新商品都能始终归入同一个品目或子目,避免商品归类的争议而制定的商品归类应遵循的原则。
归类总规则位于《协调制度》的部首,共有六条构成,它们是指导并保证商品归类统一的法律依据。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归类总规则的使用顺序为规则一优先于规则二,规则二优先于规则三,我们必须顺序使用。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六条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规则解释: 第一段“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要将数以万计的商品归入编码表中的几千个子目之内并非易事,为便于查找编码,《协调制度》将一类或一章商品加以概括并冠以标题。
由于现实中的商品种类繁多,通常情况下一类或一章标题很难准确地对本类、章商品加以概括,所以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不具有法律效力。
换句话说,类章中的商品并不是全部都符合标题中的描述。
例如:第十五类的标题为“贱金属及其制品”,但许多贱金属制品并不归入该类,如铜钮扣归入第96章“杂项制品”;贱金属制的机械设备归入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如第22章的标题为“饮料、酒及醋”,但是通常被我们认为是饮料的瓶装蒸馏饮用水却不归入该章,而应归入第28章“无机化学品”,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第二段“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这里有两层含义。
第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是按品目名称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商品编码;第二,许多商品可直接按目录规定进行归类。
这里介绍一下类注、章注(简称“注释”)的作用。
注释的作用在于限定品目、类、章商品的准确范围,常用的方法有: 1、以定义形式来界定类、章或品目的商品范围及对某些商品的定义作出解释。
如第72章章注一(五)将不锈钢定义为:按重量计含碳量在1.2,及以下,含铬量在10.5,及以上的合金钢,不论是否含有其他元素。
商品归类总规则范文商品归类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将商品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于管理和销售。
商品归类的总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属性:根据商品的属性特点进行归类。
例如,可以按照商品的材质、功能、形状、颜色等属性进行分类。
例如,将衣服按照男装、女装、儿童装进行分类;将电器按照手机、电视、冰箱等进行分类。
2.商品用途:根据商品的用途将其进行归类。
例如,将工具按照修理工具、家用工具、园艺工具进行分类;将食品按照主食、零食、饮料进行分类。
3.商品产地:根据商品的产地将其进行归类。
例如,将汽车按照国产车、进口车进行分类;将食品按照国内生产、进口进行分类。
4.商品品牌:根据商品的品牌将其进行归类。
例如,将手机按照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进行分类;将化妆品按照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进行分类。
5.商品销售渠道:根据商品的销售渠道将其进行归类。
例如,将服装按照线上销售、线下销售进行分类;将书籍按照实体店销售、网上购买进行分类。
6.商品价格:根据商品的价格将其进行归类。
例如,将服装按照高档品牌、中档品牌、低档品牌进行分类;将电子产品按照高端、中端、低端进行分类。
7.商品消费人群:根据商品的消费人群将其进行归类。
例如,将玩具按照婴儿、幼儿、儿童、成人进行分类;将化妆品按照男士、女士进行分类。
8.商品市场需求:根据商品在市场上的需求将其进行归类。
例如,将家居用品按照衣物、床上用品、厨具等进行分类;将电子产品按照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进行分类。
根据以上规则,可以将商品进行多维度的归类,以便于进行商品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策略制定等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上规则进行商品归类。
商品归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商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以便于进行相关业务的决策和推广。
报关知识:《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协调制度》是一个国际贸易中的国际分类标准,由世界关务组织(WCO)所制定。
其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实现贸易上的互相便利,并确保在进行海关手续时能够对商品进行明确和统一的分类。
对于报关人员来说,了解《协调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正确的归类是报关操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在《协调制度》中,归类总规则(General Rules for Interpretation,GIR)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GIR共有六条,是归类工作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六条规则的具体内容。
第一条规则:商品应按照其本质属性进行归类这条规则是归类工作的基础,指出商品应当按照它们的本质属性来进行分类。
对于难以确定商品本质属性的,应根据品名,性质,用途等综合因素进行归类。
第二条规则:商品应按照商标上的文字和图案进行归类这条规则是针对商标和商标上面的文字和图案的。
如果对于一个商品,商标上面有特定的文字和图案,那么这个商品应当按照商标上的文字和图案来进行归类。
第三条规则:商品应按照成品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归类这条规则指出,商品应当按照成品的性质和用途来进行分类,而不是按照它们的原材料或生产过程。
成品的性质和用途可以从制造商的赠品或者宣传资料中了解。
第四条规则:商品应按照特殊制作或加工方式进行归类这条规则跟第三条规则有点相似,在这里,介绍的是一些特殊制作或加工方式的商品,比如皮革制品,针织品,缝制品等等,都应当按照其特殊制作和加工方式来进行归类。
第五条规则:商品应按照最初的材质进行归类这条规则适用于一些使用多种原材料的商品,比如衣服,鞋子,家具等等。
这些商品应当按照其原材料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材质来进行分类。
第六条规则:商品应按照最适宜的归类进行分类这条规则是一条较为灵活的规则,在实践中,当遇到无法根据其他规则进行分类的商品,可以按照最适宜的归类来进行分类。
这需要对商品进行深入了解,才能作出最适宜的决定。
除上述规则外,本规则适⽤于下列货品的归类:(⼀)制成特殊形状仅适⽤于盛装某个或某套物品并适合长期使⽤的照像机套、乐器盒、枪套、绘图仪器盒、项链盒及类似容器,如果与所装物品同时报验,并通常与所装物品⼀同出售的,应与所装物品⼀并归类。
但本款不适⽤于本⾝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
(⼆)除规则五(⼀)规定的以外,与所装货品同时报验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如果通常是⽤来包装这类货品的,应与所装货品⼀并归类。
但明显可重复使⽤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不受本款限制。
注释:规则五(⼀)(箱、盒及类似容器)⼀、本款规则仅适⽤于同时符合以下各条规定的容器:(⼀)制成特定形状或形式,专门盛装某⼀物品或某套物品的,即专门按所要盛装的物品进⾏设计的。
有些容器还制成所装物品的特殊形状。
(⼆)适合长期使⽤的,即容器的使⽤期限与所盛装的物品相⽐是相称的。
在物品不使⽤期间(例如,运输或储藏期间),这些容器还起保护物品的作⽤。
本条标准使其与简单包装区别开来。
(三)与所装物品⼀同报验的,不论其是否为了运输⽅便⽽与所装物品分开包装。
单独报验的容器应归⼊其所应归⼊的品⽬。
(四)通常与所装物品⼀同出售的。
(五)本⾝并不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
⼆、与所装物品⼀同报验并可按照本规则进⾏归类的容器的例⼦如下:(⼀)⾸饰盒及箱(品⽬71.13);(⼆)电动剃须⼑套(品⽬85.10);(三)望远镜盒(品⽬90.05);(四)乐器盒、箱及袋(例如,品⽬92.02);(五)枪套(例如,品⽬93.03)。
三、本款规则不包括某些容器,例如,装有茶叶的银质茶叶罐、装有糖果的装饰性瓷碗。
规则五(⼆)(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四、本款规则是关于通常⽤于包装有关货品的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的归类。
但本款规则不适⽤于明显可以重复使⽤的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例如,某些⾦属桶及装压缩或液化⽓体的钢铁容器。
五、规则五(⼀)优先于本款规则,因此,规则五(⼀)所述的箱、盒及类似容器应按该款规定进⾏归类。
关于归类总规则一个完善的分类系统必须将每一个单独的货品与单一的品目(有时是子目)相对应,依次便可简捷、准确地将该货品归位。
因此,必须用一些规则来保证某一货品总能归人一个品目(或子目),并排除似乎也值得考虑的其他品目(或子目)。
协调制度使用一系列序言性条款,将应遵循的原则加以规定,同时,为保证法定解释的统一性,制定了总规则。
这些规则共有六条,称为归类总规则。
总规则简介一共有六条总规则前四条规则涉及货物品目的归类;规则5涉及货物包装的归类;规则6涉及货物归类时的子目比较。
规定了协调制度的归类原则规定了统一的税则目录的运用方法是税则目录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何归类?自问以下5个基本问题:1.这是什么?2.这是由什么材料或物质组成的?3.它的用途是什么?4.进口状态如何?5.是否是唯一的归类?归类总规则一1、根据税目条文和有关的类注、章注确定2、如税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定确定二层意思:1、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无法律效力;例:第十五类的标题为“贱金属及其制品”,但归类总规则一规定“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故有许多贱金属制品并不归入该类,如铜钮扣归入9606, 机械设备归入84章等2、具有法律效力的的归类,应按税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可以引申出以下两点:(1)具有法律效力的的商品归类,是按税目名称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2)无歧义的商品可按税目名称归类。
例一:水溶性肥皂归入税目3401,因为:1、税目条文指的是肥皂;2、第34章章注2规定“所称的“肥皂”仅指水溶性肥皂”总规则一的核心是其条目1:根据税目条文和有关的类注、章注确定要重视类注和章注,特别是一些排它性条款例二:用于治疗及预防感染的洗发精商品描述:含有2%酮康脞(广谱抗真菌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甲基葡萄糖二油酸酯、香水、盐酸等。
产品包装内含:一盒6小袋洗发液(每包6毫升)。
产品用于治疗及预防酵母菌感染,如皮炎、局部康疹、头皮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