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873作物栽培学与作物育种学2020年考研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102.14 KB
- 文档页数:3
2021年江苏扬州大学园艺作物栽培学考研真题A卷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套作
2.穴盘育苗
3.设施栽培
4.单性结实
5.花期调控
6.花芽分化
7.促成栽培
8.光周期诱导
9.实生根系
10.先期抽薹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花卉依照生活周期可分为一年生花卉、()、()。
2.蔬菜按食用器官不同,可分为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等6大类。
3.果树植物的分类方法通常分为()和()两大类。
4.按植物学分类,莲藕、茄子、葡萄分属于()科、()科、()科。
5.由子房和其他花器一起发育形成的果实称为()。
6.园艺植物的春化作用可分为()春化和()春化两种类型。
7.植物依据传粉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和()。
8.果树嫁接繁殖的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9.根据果树芽的性质往往可以分为()、()、混合芽3种类型。
10.根据园艺作物根系发生的部位或来源,可分为()、()、根蘖根系3种。
三、简述题(共6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园艺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简述花卉上盆的方法和步骤。
3.简述园艺作物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
4.简述园艺作物嫁接育苗的意义。
5.简述园艺作物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
6.简述塑料大棚在园艺作物生产中的主要用途。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园艺植物落花落果的原因与防治策略。
2.试论园艺作物连作障碍克服的主要途径。
一、名词解释: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全田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6.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米率×亚白面积。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
库是接纳或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或产品器官的容积与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籽粒充实度:籽粒千粒重/饱粒千粒重×100%。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11.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遵循N=n-3的规律。
12.油菜的感温性: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段温度较低的时间才能现蕾开花结实,否则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这一特性称为感温性。
13.种子的休眠: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14.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5.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16.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17.收获指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19.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21.玉米棒三叶:玉米的穗位叶及其上其各一叶。
22.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长期的特性。
24.小麦子粒品质:是指小麦子粒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亦指其对制造某种面食品要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小麦质量好坏的依据。
25.棉花的果枝:果枝是合轴枝,由第5-6节或以上的腋芽萌发生长而成。
26.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可以评价生物产量中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比例。
2020年作物育种学章节复习试题(含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四、名词解释1.作物育种;2.作物育种学;3.品种。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817作物栽培学与作物育种学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作物栽培学与作物育种学
作物栽培学与作物育种学是农业科学中两个重要的领域,它们涉及到了作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改良等方面。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如何合理地选择种植地点、种植方法、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作物栽培学中,研究者需要考虑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灌溉技术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来创造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
作物育种学是指通过选择、杂交和改良,创造新的作物品种,以满足人们对作物数量和品质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作物育种学包括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两个方面。
传统育种是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进行繁殖,逐渐改良作物的性状。
而分子育种则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知识,通过分析和利用植物基因组中的遗传信息,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