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9
活⻚教案备注第⼆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教学内容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2、教学⽬标掌握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鉴别及处理;3、教学重点⾎⽓分析4、教学难点:肺动脉⾎氧分压(PaO2)、⼆氧化碳分压(PaCO2)5、课程思政:教师分享常⻅的呼吸系统的疾病,引导学⽣在⽣活中做好个⼈防护,及预防措施。
6、教学⽅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7、教学过程环节⼀:故事导课教师活动学⽣活动教学⽬的复习上⼀章节呼吸衰竭的分型?问题引⼊:⼆型呼吸衰竭的由上⾯所致?根据⽼师的指引回想上⼀节课的重点知识。
与⽣活中息息相关的相关疾病距离,拉近与学⽣的距离,更好展开教学⼯作。
5分钟20分钟8、课堂⼩结:引导学⽣,⼩结知识点,看学⽣对⾎⽓分析、呼吸衰竭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9、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10、教学反思:第⼆环节: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活动教学⽬的纠正酸碱失衡和代谢紊乱1.呼吸性酸中毒与呼酸合并代酸2.呼酸合并代碱:正确纠正低钾、低氯、低循环⾎量是治疗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的3个基本环节。
3.呼吸性碱中毒记录:(1)改善⼼肺功能(2)除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诱因(3)碱性药物应⽤。
三重型酸碱紊乱(1)原发病治疗(2)针对主要⽭盾采取相应措施(3)避免医源性病因,合理应⽤激素、呼吸通⽓量等。
引导学⽣⼿、眼、脑协同作⽤,增强学习效率。
表现:1.有缺氧和(或)⼆氧化碳潴留的表现。
2.动脉⾎⽓分析有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 ,或伴有⼆氧化碳分压⾼于50mmHg 。
记录知识点,使更加深刻;拓展呼吸衰竭症状。
把学⽣当成学习的主体,引导积极思考。
代谢性碱中毒合并低⾎钠症的治疗(1)原则上以补充氯化钾为主。
(2)⻓期厌⻝、限盐,低钾造成的代谢性碱中毒患者,可适当补充氯化钠。
分⼩组讨论。
记录知识点提问的⽅式引导学⽣思考;拓展⽣活常识。
20分钟20分钟25分钟活⻚教案备注第⼆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教学内容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2、教学⽬标掌握呼吸衰竭的治疗要点,护理措施;3、教学重点⼀般护理4、教学难点:呼吸机疲劳的治疗、⽓体交换受损5、课程思政:树⽴正确的价值观6、教学⽅法讲授法;视频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7、教学过程环节⼀:导⼊新课教师活动学⽣活动教学⽬的问:如何纠正酸碱失衡和代谢紊乱?答:(1)改善⼼肺功能(2)除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诱因(3)碱性药物应⽤。
呼吸衰竭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处理,包括氧疗、呼吸支持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该培养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关爱和同情心,树立正确的医疗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呼吸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2.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呼吸衰竭的预防和护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呼吸衰竭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病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处理。
3.讨论法:分组讨论呼吸衰竭的预防和护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法:进行呼吸衰竭相关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内科学》、《危重病医学》等相关教材。
2.参考书:《呼吸衰竭诊断与治疗》、《氧疗与呼吸支持》等。
3.多媒体资料:呼吸衰竭的病例图片、视频等。
4.实验设备:呼吸机、血气分析仪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考试:进行呼吸衰竭相关知识的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病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病例,评估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
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将为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课题第十二节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授课高护 0801 班计划授课0807 班 2班级0808 班课时时间09.11.3 3 - 4 节;09.11.4 5 - 6 节09.11.4 7 - 8 节教了解:呼吸衰竭的分类、常见病因。
理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学生机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目的与要求掌握:呼吸衰竭的症状评估和综合护理措施。
重点掌握:氧疗护理、呼吸兴奋剂用药护理、保持气道通畅的护理。
能力培养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堂提问作业及思考题参考书及教具通过本章学习使得学生能对肺癌病人的有关病因、临床表现、疼痛的程度、病人体重、皮肤和粘膜等一般情况、心理状态以及进行治疗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
重点:慢性呼衰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难点:呼衰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课堂讲授以书本内容为主结合板书,突出重点和难点,辅以启发性提问。
结合病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学会临床思维方法。
复习上节课内容:1、肺癌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2、对肺癌病人怎样进行心理护理?1、Ⅰ、Ⅱ型呼衰的依据是什么?2、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 4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李秋萍主编:《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教师:(签名)教研室审批:年月日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任课教师:职称:副教授基本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复习上节课内容:1、肺癌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2、对肺癌病人怎样进行心理护理?第十二节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动脉血: PaO2< 60mmHg (8kPa )或伴 PaCO2> 50mmHg(6.65kP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