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低频功率放大器复习进程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二极管及直流稳压电源一、填空题1.二极管P区接电位端,N区接电位端,称正向偏置,二极管导通;反之,称反向偏置,二极管截止,所以二极管具有性。
2.二极管按PN结面积大小的不同分为点接触型和面接触型,型二极管适用于高频、小电流的场合,型二极管适用于低频、大电流的场合。
3.普通二极管工作时通常要避免工作于,而稳压管通常工作于。
4.单相电路用来将交流电压变换为单相脉动的直流电压。
5.直流电源中,除电容滤波电路外,其它形式的滤波电路包括、等。
6.W7805的输出电压为,额定输出电流为;W79M24的输出电压为,额定输出电流为。
7.开关稳压电源的调整管工作在状态,脉冲宽度调制型开关稳压电源依靠调节调整管的的比例来实现稳压。
8.发光二极管能将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它工作时需加偏置电压;光电二极管能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它工作时需加偏置电压9.判断大容量电容器的质量时,应将万用表拨到挡,倍率使用。
当万用表表笔分别与电容器两端接触时,看到指针有一定偏转,并很快回到接近于起始位置的地方,则说明该电容器;如果看到指针偏转到零后不再返回,则说明电容其内部。
二、判断题(填“是”或“否”)1.加在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高于最高反向工作电压时,二极管会损坏。
()2.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只能作反向连接。
()3.电容滤波电路适用于小负载电流,而电感滤波电路适用于大负载电流。
()4.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有一只整流管断开,输出电压平均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5.二极管的反向漏电流越小,其单向导电性能就越好。
()三、选择题1.下列符号中表示发光二极管的为()。
A.B.C.D.2.从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二极管两端压降大于()时处于正向导通状态A.0 B.死区电压 C.反向击穿电压 D.正向压降3.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小功率二极管性能好坏时,应把欧姆挡旋到()位置A.ΩB.ΩC.ΩD.Ω4.直流稳压电源中滤波电路的作用是()。
第9章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本章要点●功放的特点与分类●OCL电路原理与特性分析●OTL电路原理与调试方法●BTL电路组成与原理●VMOS功放的特点与应用本章难点●OCL电路性能指标分析●OTL电路调试方法无论分立元件放大器还是集成放大器,其末级都要接实际负载。
一般负载上的信号的电流和电压多要求较大,即负载要求放大器输出较大的功率以便推动如扬声器、电动机之类的功率负载,故称之为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任务是:放大信号功率。
功率放大电路按放大信号频率,可分为低频功率放大电路和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前者用于放大音频范围(几十赫兹到几千赫兹)的信号,后者用于放大射频范围(几百千赫兹到几十兆赫兹)的信号。
本章仅介绍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9.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9.1.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向负载提供较大的信号功率,故功率放大器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输出功率要足够大为获得足够大的输出功率,功放管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范围应很大。
如输入信号是某一频率的正弦信号,则输出功率的表达式为P o =I o U o (9-1) 改用振幅值表示,公式9-1又为P o = 12I om U om(9-2)2. 效率要高功率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是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交流信号的能量输送给负载,因此,要求转换效率高。
模拟电子技术194 O DC= P P (9-3) 式中, P o 为信号输出功率,P DC 是直流电源向电路提供的功率。
在直流电源提供相同直流功率的条件下,输出信号功率愈大,电路的效率愈高。
3. 非线性失真要小功率放大器是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电压、电流摆动幅度很大,而且由于三极管是非线性器件,在大信号工作状态下,器件本身的非线性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输出信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非线性失真。
在实际应用中,要采取措施减少失真,使之满足负载 要求。
4. 图解法进行估算由于功放工作在大信号状态,实际上已不属于线性电路的范围,故不能用小信号微变电路的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图解法对其输出功率、效率等指标作粗略估算。
第二章 低频功率放大器学习目标本章学习音频类放大器中最重要的功率放大器的知识。
高保真音响对电路有很多要求,其中很大部分是针对功放电路本身的。
因此,比较深入地理解低频功放是本章的目标。
1、理解甲、乙、甲乙类功放电路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对信号处理的区别。
掌握OCL 电路和OTL 电路的组成特点以及每个元件的作用。
2、通过一个小功率功放的制作,掌握分立元件功放的电路特点和元件选择以及调试等方面的要求。
3、通过对一个集成电路功放的制作,感受一下功率放大器的特点,提高对功放电路的认识。
第一节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组成低频功率放大器根据静态工作点的不同,分为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率放大器,如图1-1所示。
甲类功率放大器和乙类功率放大器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的偏置电路所提供的偏置电压不同。
甲类功率放大器具有很高的偏置电压,而乙类功率放大器则是没有偏置电压的。
由于这个不同,造成的后果是甲类功率放大器对声音信号放大时的失真小,声音质量较好,但对电源消耗很大,效率很低;而乙类功率放大器则正好相反,它的失真比较大,但效率很高。
图1-1-a 甲类功率放大器图1-1-b 乙类功率放大器 图1-1-c 甲乙类功率放大器为了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兼顾到失真不太大,我们大多采用的是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这种电路具有很小的偏置电压,使三极管处于轻微的导通状态。
甲乙类功放电路是我们最为常用的功率放大电路,从图1-2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三极管的基极只具有极小的偏置,所以输入的信号中只有正极性的波形(正半周)才会被很好地放大,而负极性的波形(负半周)的大部分就不能通过三极管了,因而在三极管的输出信号中,负半周的信号就没有了,这样的电路是不能胜任放大工作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想想办法了。
图1-2-a 甲类电路的输出波形甲类放大电路的偏置比较大,将输入信号抬高到远远高于三极管的死区电压(0.7V),因此所有的信号都能通过三极管进行放大,并且失真很小,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一致。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二、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1.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2.尽可能高的效率3.较小的非线性失真4.较好的散热装置三、功率放大器的分类1.根据功放管的静态工作点有同,常用的功率放大器可分为甲类、乙类和甲乙类三种a功放管的静态工作点选择在放大区的称为甲类功放电路b.功放管静态工作点设置在截止区的边缘的称为乙类功放电路c.功放管的静态工作点介于甲类和乙类之间的称为甲乙类功放电路在错题本上整理甲类、乙类及甲乙类的效率,并记忆。
2.按功放输出端特点的不同,功率放大器又可分为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和无输出电容功率放大器。
四、OCL电路(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能够画出0CL电路的电路图,并且能分析其工作过程。
电路解析:VT1和VT2是一对称的PNP型三极管和NPN型三极管,并且工作在乙类状态。
两管的基极相连后作为输入端,发射极连在一起作为信号的输出端,集电极则是输入、输出的公共端,所以,两只三极管均连接为射极输出的形式。
输出端与负载采用直接耦合的方式。
2.工作原理在u ir整个周期同,VT1,VT2交替工作,互相补充,向负载R L提供了完整的输出信号,故该电咱称为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3.交越失真产生交越失真的原因一当输入电压小于三极管的开启电压时,VT1,VT2均截止,从而出现交越失真。
避免交越失真方法一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4.消除交越失真的电路一一加偏置的OCL电路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在两只功放管的基板之间串入二极管和电阻,为三极管VT2和VT3的发射结提供正向偏置电压,使电路在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从而减小交越失真。
特别强调:由于OCL电路静态时两管的发射板是零电位,所以负载可直接接到发射而不必采用输入耦合电容,故称为无输出电容的互补功放电路。
5.OCL电路的输出功率五、OCL电路代表性的题目1.功放的效率是指(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功率之比;2.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存在着(交越失真);3.甲乙类OTL电路中,功率管静态工作点设置在(微导通区),以克服交越失真;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体现在(减小非线性失真)(扩展频带宽度)(改变输入输出电阻)。
第4章低频功率放大器【课题】4.1低频功率放大器概述【教学目的】1.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基本要求。
2.掌握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3.了解功率放大器的常用耦合方式。
【教学重点】1.低频功率放大器基本要求。
1.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教学难点】1.低频功率放大器基本要求。
2.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教学参考学时】1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复习电压放大器主要任务。
2.列举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如扩音系统或收音机电路中的功放电路。
二、讲授新课4.1.1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功率放大器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基本要求:1.能向负载输出足够大的不失真功率由于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向负载提供不失真的信号功率,因此,功率放大器应有较高的功率增益,即应有较高的输出电压和较大的输出电流。
2.有尽可能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功率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交流信号的能量输送给负载,因此,要求其转换效率高。
3.尽可能小的非线性失真由于输出信号幅度要求较大,功放管(三极管)大都工作在饱和区与截止区的边沿,因此,要求功放等除应满足电路正常工作外还要留有一定余量,以减小非线性失真。
管的极限参数I 、P、VCm Cm(BR)CEO4.功放管散热性能要好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除了一部分变成有用的信号功率以外,还有一部分通过功放管以热的形式散发出去(管耗),因此,降低结温是功率放大器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4.1.2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1.按电路工作状态分类(1)甲类功放电路甲类功放电路中的功放管始终工作在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线性部分如图4.1(a)所示,即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功放管始终导通,故电路输出波形失真小,但因静态时,功放管处于导通状态,且静态电流(I)较大,电路转换效率较低,理想情况下最大效率CQ达50%。
(2)乙类功放电路乙类功放电路在静态时,功放管处于截止状态,如图4.1(b)所示,即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功放管只在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内导通的。
思考题与习题4.1 按照电流导通角θ来分类,θ=180度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称为甲类功放,θ>90度的高频功放称为甲乙类功放,θ=90度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称为乙类功放,θ<90度的高频功放称为丙类功放。
4.2 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采用LC谐振回路作为负载,属丙类功率放大器。
其电流导通角θ<90度。
兼顾效率和输出功率,高频功放的最佳导通角θ= 60~70 。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为电源电压提供的直流功率、交流输出功率。
4.3 高频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于丙类状态,因此晶体管为非线性器件,常用图解法进行分析,常用的曲线除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还有输出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
4.4 若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为余弦波信号,则功率三极管的集电极、基极、发射极电流均是余弦信号脉冲,放大器输出电压为余弦波信号形式的信号。
4.5 高频功放的动态特性曲线是斜率为1-的一条曲线。
R∑υ对应的静态特性曲线的交点位于放大区就4.6对高频功放而言,如果动态特性曲线和BEmaxυ称为欠压工作状态;交点位于饱和区就称为过压工作状态;动态特性曲线、BEmax 对应的静态特性曲线及临界饱和线交于一点就称为临界工作状态。
V由大到小变化时,4.7在保持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级电源电压BB功放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状态到临界状态到过压状态变化。
高频功放的集电极V(其他参数不变)由小到大变化时,功放的工作状态由过压状态到电源电压CCV(其它参数不变)由小临界状态到欠压状态变化。
高频功放的输入信号幅度bm到大变化,功放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状态到临界状态到过压状态变化。
4.8 丙类功放在欠压工作状态相当于一个恒流源;而在过压工作状态相当于一个恒压源。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高频功放应工作在过压工作状态,而基级调幅电路的高频功放应工作在欠压工作状态。
发射机末级通常是高频功放,此功放工作在临界工作状态。
4.9 高频功率放大器在过压工作状态时输出功率最大,在弱过压工作状态时效率最高。
第4章-低频功率放大器第4章低频功率放大器【课题】4.1低频功率放大器概述【教学目的】1.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基本要求。
2.掌握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3.了解功率放大器的常用耦合方式。
【教学重点】1.低频功率放大器基本要求。
2.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教学难点】1.低频功率放大器基本要求。
2.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教学参考学时】1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复习电压放大器主要任务。
2.列举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如扩音系统或收音机电路中的功放电路。
二、讲授新课4.1.1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功率放大器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级,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基本要求:1.能向负载输出足够大的不失真功率由于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向负载提供不失真的信号功率,因此,功率放大器应有较高的功率增益,即应有较高的输出电压和较大的输出电流。
2.有尽可能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功率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交流信号的能量输送给负载,因此,要求其转换效率高。
3.尽可能小的非线性失真由于输出信号幅度要求较大,功放管(三极管)大都工作在饱和区与截止区的边沿,因此,要求功放管的极限参数I Cm、P Cm、V等除应满足电路正常工作外还要留有一定(BR)CEO余量,以减小非线性失真。
4.功放管散热性能要好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除了一部分变成有用的信号功率以外,还有一部分通过功放管以热的形式散发出去(管耗),因此,降低结温是功率放大器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4.1.2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1.按电路工作状态分类(1)甲类功放电路甲类功放电路中的功放管始终工作在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的线性部分如图 4.1(a)所示,即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功放管始终导通,故电路输出波形失真小,但因静态时,功放管处于导通状态,且静态电流(I CQ)较大,电路转换效率较低,理想情况下最大效率达50%。
(2)乙类功放电路乙类功放电路在静态时,功放管处于截止状态,如图4.1(b)所示,即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功放管只在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内导通的。
因此,电路需用两只参数基本一致的功放管轮流工作(推挽)才能输出完整的波形信号。
由于静态电流为零,电路转换效率较高,理想情况下可达78.5%,但因电路输出波形存在交越失真(注:该内容将在4.2 常用低频功率放大器中学习),需解决失真问题。
(3)甲乙类功放电路甲乙类功放电路在静态时,功放管处于微导通状态,如图4.1(c)所示,即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功放管只在输入信号的大半个周期内导通。
与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一样,需用两只参数基本一致的功放管轮流工作(推挽)才能输出完整的波形信号。
由于静态时管子仍然处于导通状态,因此,在输入信号很小时,两个功放管同时都工作,克服了交越失真。
电路转换效率略低于乙类,原因是静态时电路中仍有很小的电流,电路会消耗部分电源功率。
图4.1 功放管的三种工作状态2.按耦合方式分类(1)阻容耦合功放电路——功放电路输出端通过耦合电容连接负载,如:OTL功放电路。
(2)变压器耦合功放电路——功放电路输出端通过变压器连接负载。
变压器具有阻抗变换作用,可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但由于有变压器体积大、损耗大、频率特性差等不足之处,目前应用不多。
(3)直接耦合功放电路——功放电路输出端无需通过任何元件而直接与负载相连,如:OCL功放电路及集成功放电路。
三、课堂小结1.低频功放电路的基本要求。
2.低频功放电路的分类。
四、课堂思考P97思考与练习题1、2、3。
五、课后练习P108 一、填空题:1~4;二、判断题:2;三、选择题:1~4。
【课题】4.2常用低频功率放大器【教学目的】1.会识读OTL、OCL功放电路的电路图。
2.理解OCL和OTL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
3.理解产生交越失真原因、掌握消除交越失真的方法。
4.会计算OCL、OTL功放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5.了解功放器件的选用及安全使用常识。
【教学重点】1.OCL和OTL功放电路组成、主要元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2.消除交越失真的方法。
3.计算OCL、OTL功放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4.功放器件的选用及安全使用常识。
【教学难点】1.产生交越失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2.OCL功放电路主要元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3.OTL功放电路主要元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教学参考学时】4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二、讲授新课4.2.1 OCL功率放大器一、未设偏置电路的OCL功放电路1.电路组成特点(1)由一对特性参数基本相同,导电类型不同的功放管V1(NPN管)和V2(PNP 管)组成的射极输出器构成,如图4.2所示。
(2)电路输出端采用直接耦合。
(3)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
(4)电路未设置偏置电路,静态时两功V cc放管均处于截止状态,即电路工作在乙类状态。
2.电路工作原理(1)静态时,由于V 1和V 2特性相同,供电电源对称,使功放管发射极到地的电压,即中点电位V A =0,功放管V 1、V 2均截止,电路中无功率损耗。
(2)当输入交流信号v i 为正半周期时, V 1正偏导通,V 2反偏截止, 信号经V 1管放大,V 1管集电极电流i c1流经负载R L ,在R L 上形成输出电压v o 的正半周,如图4.3(教材图4.6)所示,其电流方向如图4.2中箭头所示。
(3)当v i 为负半周时,V 1反偏截止,V 2正偏导通, 信号经V 2管放大,V 2管集电极电流i c2流经R L ,在R L 上形成输出电压v o 的负半周,电流方向与正半周相反。
因此,在输入信号变化一个周期内,V 1、V 2交替半周导通,犹如一推一挽,在负载上合成完整的信号波形。
3.电路存在交越失真(1)交越失真输出波形在正、负半周的交替处产生失真称为交越失真,如图4.3所示。
(2)产生交越失真的原因电路未设置偏置电路,功放管因静态电流为零,处于截止状态。
在输入信号v i 小于死区电压时,三极管不能导通,造成两功放管在输出信号的正、负半周交接处(零点附近)电压为零,产生波形失真。
(3)克服交越失真的方法:给功放管设置适当的直流偏置,使其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即工作于甲乙类状态,如图4.4(教材图4.7)所示。
电路中接入二极管V 3和V 4的目的就是给功放管V 1和V 2加入直流偏置,消除电路的交越失真。
二、加有偏置电路的OCL 功放电路V cc交越失图4.31.电路组成特点在图4.3所示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1)激励管(推动管)V 5——起电压放大作用,推动功放管工作。
(2)R 1——V 5管的集电极电阻,可将V 5放大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3)V 3、V 4、R 1和R 2——构成V 1、V 2的偏置电路,使电路工作于甲乙类状态,其目的是克服交越失真。
(4)R 2——V 1管的发射极负反馈电阻,起稳定静态工作点和改善输出信号失真的作用。
2.工作原理(1)在v i 的正半周(瞬时极性见图),V 5输出负极性信号,V 1反偏截止,V 2正偏导通,信号经V 2放大后,形成信号电流i C2,并在R L 两端产生负半周输出信号电压v o ,V 2的直流电源由–V cc 提供。
(2)在v i 的负半周,V 5输出正极性信号,V 1正偏导通,V 2反偏截止,信号经V 1放大后形成信号电流i C1,在R L 两端产生正半周输出信号电压v o ,V 1的直流电源由V cc 提供。
3.OCL 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1)OCL 功放电路最大输出功率 (2)由于功放管静态时有微小的偏置电流,所以其最大效率略低于乙类。
4.2.2 OTL 功率放大器 L cc om R V P 22 + + + + + –+ + +46cc R 5 C 3 C 4 V 3 i C 3 R P2C 5 AR P1 C 2 V 2V 4+ i C 4 R L v o C 1 R 1 V 1OCL 功放电路具有低频响应好、便于集成化的优点,但需要两个独立的电源,在实际应用中不太方便。
OTL 功放电路采用单电源供电,是一种常用的功放电路。
1.电路组成OTL 功放电路如图4.5所示,其组成特点及元件的主要作用如下:(1)V 1、R P1、R 1、R 2、R 3、R 5和C 2组成激励级:起电压放大作用,推动功放管工作。
其中C 2是中和电容,防止电路产生高频自激。
(2)可调电阻R P1作用:①给激励管V 1发射结提供正向偏置电压;②调节电路中点电压,使两功放管发射极公共点(A 点)电位为电源电压的一半,即为 ;③起电压并联负反馈作用,既可稳定静态工作点又能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
(3)V 3和V 4:起功率放大作用。
(4)二极管V 2和可调电阻R P2的作用:给功放管提供适当的直流偏置,使其工作在甲乙类工作状态,消除电路的交越失真。
(5)电路与负载之间的连接采用电容耦合。
输出耦合电容C 5的作用:①耦合输出信号;②因电路采用单电源供电,在V 3截止时兼作V 4的电源。
(6)C 3、R 6组成电源退耦电路,其主要作用滤除电源中的各种干扰信号。
(7)电容器C 4和电阻R 4组成自举电路,其主要作用改善输出波形的失真。
2.电路工作原理在v i 的负半周(瞬时极性见图4.5),V 1输出正极性信号,V 3正偏导通,V 4反偏截止,信号经V 3放大后形成信号电流i C3,经C 5耦合,在R L 两端产生正半周输出信号电压v o 。
同时,电源经V 3对C 5充电。
在v i 的正半周,V 1输出负极性信号,V 3反偏截止,V 4正偏导通,C 5经V 4向R L 放电,C 5起到负电源的作用,信号经V 4放大后,形成信号电流i C4,并在R L 两端产生负半周输出信号电压v o 。
3.OTL 功放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2ccV4.2.3 功放器件的选用和安全使用常识1.功放管的选用(1)OCL 功放电路:(2)OTL 功放电路: (3)对于OCL 和OTL 功放电路,功放管选用时应注意配对原则。
2.功放管安全使用常识(1)功放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采用相应的散热措施。
(2)在更换功放管时,除考虑配对原则外,还应先检查其前级推动电路或负载是否存在故障,以免更换功放器件后再次损坏。
(3)不能把两个功放管的金属外壳或散热片未经绝缘措施就直接安装到散热板(或片)上,以免造成短路。
(4)为保护功放管,在开、关功放电路的电源之前,要把功放电路的音量调至最小。
(5)不能在功放电路通电的情况下连接音箱线。
三、课堂小结1.比较OCL 和OTL 功放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最大输出功率的同异。
2.交越失真的产生和消除方法。
3.功放管选用及安全使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