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学一些美术鉴赏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0.37 MB
- 文档页数:47
高中美术教案6篇高中美术教案篇一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一、教材分析:《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一课。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要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
重在理解、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做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
二、学生分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根本没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失去兴趣。
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掌握鉴赏方法五、教学难点: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六、教学方法: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课件展示)1、导入生活中,美术无处不在,影响中方方面面。
请欣赏广告片《K-BOXING》和《夜宴》预告片提问:片中出现了几幅艺术品,有什么作用?2、新授美术的范畴板书绘画工艺美术雕塑书法建筑篆刻各种类型课件出示一作品,请学生辨析。
3、了解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美术鉴赏》模块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理解、区分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理解具象作品、意向作品、以及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理解美术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懂得美术鉴赏对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学生会使用专业术语描绘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表述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不但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
要做到这个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情趣和审美的眼睛。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师:大屏幕出现课题)(二)新授:1.讲授美术的概念①什么是美术?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②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是使用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实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美术鉴赏本质特征是综合美术审美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协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审美水平,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欣赏简说)(1课时)课程分析: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应该怎样去欣赏是学生们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视觉艺术形象视而不见也是学生当中常见的一种情况。
作为艺术欣赏课不但需要引导学生们能对博物馆、展览馆、画册等中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对生活中的视觉艺术形象也能够有所感悟和欣赏。
那么,作为欣赏课的第一讲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呢?我觉得在给学生们介绍具体的艺术作品之前,有这么几个问题必须先使他们弄清楚。
首先要明白的是美术的范围。
要点是使学生们认识到周围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没有被他们注意到的视觉艺术形象。
其次是要引导他们对“美术”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这里可以介绍一下教师自己对“美术”的看法和认识以便给他们一个参考。
最后,要让学生们对欣赏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几个因素(感觉、知识、情感与想象、思想和观念等)有个初步的了解。
课程目标:使学生们对“美术”有个简单的认识。
对“欣赏”有个初步的了解。
课程重点:对欣赏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几个因素的理解。
课程设计:首先用交谈提问的方式进入课题──我们这节课是美术欣赏课。
在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美术的范围。
(展示一组图片:一些绘画作品、工艺作品、雕塑与建筑等美术和非美术形象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中那些是属于美术范围之内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以上提问。
要点是引导他们认识到美术的范围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
特别是后两类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的最紧密的美术种类,也是常常被同学们忽视的艺术种类。
要让他们明白,欣赏艺术不一定要到专门的场所去欣赏。
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的身边就有大量的视觉艺术形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到处都可找到可欣赏的美术作品。
正像罗丹曾说过的那样──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
为此,希望同学们对身边的美不要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而是要睁开眼睛去发现、去体悟、去感受。
前面我们知道了美术的大概范围。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高一美术编号:111001 主编人:赵凌云审核:陈晋会
学室学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及中国与西方美术门类的同与异。
2.了解进行美术鉴赏应具备的知识与修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幅美术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优秀美术作品,开拓眼界,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情境链接】投影3——5幅美术作品,请学生简单分析。
【文本研读】
1.哪些作品都属于美术作品。
2.如何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
【思维导图】
【问题探究】
第一类问题:选择本课任两幅美术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使用的媒介、绘画工具有什么不同?
第二类问题:你发现这些图象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关系?
第三类问题:它们在绘画语言上各有什么特点?
第四类问题:中国现代美术包含哪些门类?请就其中一门类谈谈你的看法?第五类问题:对照古代与现代美术,研究现代美术创作对传统艺术是怎样借鉴与发展的?
【实战演练】
选择本课以外你熟悉的任一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练习,把你对作品的分析记录下来。
【困惑问题】。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教学重点:鉴赏方法教学难点: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已经学过9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二、讲授美术的范畴:中国: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摄影书法(篆刻)西方:建筑雕塑绘画设计摄影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例作品。
小组讨论:⑴历史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美术流派及代表人物?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放牧》古代岩石画《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奔马图》徐悲鸿什么是“美术鉴赏”? (板书)认识和评价美术作品(鉴即甄别、分析、归类、判断;赏即欣赏。
)美术鉴赏的方法:具体作品的鉴赏方法(板书)了解:作者年代,地域,艺术经历,师承,作品内容和形式.纵向比较:1、属于哪个艺术门类2、该门类发展状况和特点3、作者在该门类中是否具有代表性4、艺术水平高低5、独创性横向比较:1、同时代同门类艺术家及作品2、同时代不同门类艺术家及作品三、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幅插图作品《奔马图》(徐悲鸿),进行鉴赏,并发表个人看法。
《奔马图》(徐悲鸿)(这幅画中的马肌肉强健,腹部圆实,头略向右倾,鼻孔略大。
这匹马正腾空而起,昂首奋蹄,鬃毛飞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让人热血沸腾。
作者只寥寥几笔,就使这匹马有形有体,刚劲有力。
在这幅画中,采用了西方绘画中体与面、明与暗分块造型的方法,同时吸收传统没骨法,结合线描技法,用浓墨来体现鬃毛的厚密,用淡墨枯笔扫出其飞扬之势。
马的头顶、胸部、马蹄、臀部留白,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腹部阴影处,用墨比较淡,显示出了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质感。
这幅《奔马图》能让人感受到马呼出的热气、滚烫的体温,甚至淋漓的汗水。
)(这幅《奔马图》创作于1941 年,当时正值日寇侵华,国难当头,画作中的马昂扬奔驰的形象、强健的生命力正是抵抗日寇侵略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