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维修举例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及维修实例一、数控机床的维修技术数控机床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维修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控机床维修技术。
1. 电气维修数控机床中常见的电气问题包括电机故障、电路故障等。
电机故障可通过检查电机的绝缘电阻、转子线圈是否短路等进行诊断。
而电路故障则需通过检测电路中的保险丝、开关、继电器、电容等元件,找出其中故障元件并进行更换。
2. 机械维修数控机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机械部分如导轨、螺杆等也会存在磨损、松动等问题。
此时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机械维修。
机械维修的具体步骤包括:拆卸故障部位、检查问题原因、更换或修复损坏部分、重新安装。
3. 编程维修通常情况下,数控机床使用人员会根据需要自行编写机床的加工程序,但编写程序时也会存在错误导致数控机床不能正常工作。
此时需要进行编程维修,主要包括检查程序语法、修改程序错误等操作。
二、数控机床维修实例下面介绍一则数控机床的维修实例,以便更好理解上述维修技术。
实例背景该台数控机床已运行数年,最近出现报警停机的问题,并出现零件加工不合格等问题。
解决过程1.首先进行电气检查,检查电路和电机连接状态,未发现异常。
2.在机械检查中发现,导轨磨损程度较高,需要对导轨进行更换。
3.更换后的导轨需要重新进行编程设定,此时发现编程语法有误,进行修改后重新设定。
4.重新设定后进行了多次的试车和调试,最终发现并解决了后续加工不合格等问题。
结论通过以上维修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数控机床维修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将电气、机械和编程等多种技术手段融合运用,全面诊断故障并解决问题。
数控机床参考点的设置与维修技巧参考点是指当执行手动参考点回归或加工程序的G28指令时机械所定位的那一点,又名原点或零点。
每台机床有一个参考点,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多个参考点,用于自动刀具交换(ATC)、自动拖盘交换(APC)等。
通过G28指令执参考点是指当执行手动参考点回归或加工程序的G28指令时机械所定位的那一点,又名原点或零点。
每台机床有一个参考点,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多个参考点,用于自动刀具交换(ATC)、自动拖盘交换(APC)等。
通过G28指令执行快速复归的点称为第一参考点(原点),通过G30指令复归的点称为第二、第三或第四参考点,也称为返回浮动参考点。
由编码器发出的栅点信号或零标志信号所确定的点称为电气原点。
机械原点是基本机械坐标系的基准点,机械零件一旦装配好,机械参考点也就建立了。
为了使电气原点和机械原点重合,将使用一个参数进行设置,这个重合的点就是机床原点。
机床配备的位置检测系统一般有相对位置检测系统和绝对位置检测系统。
相对位置检测系统由于在关机后位置数据丢失,所以在机床每次开机后都要求先回零点才可投入加工运行,一般使用挡块式零点回归。
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即使在电源切断时也能检测机械的移动量,所以机床每次开机后不需要进行原点回归。
由于在关机后位置数据不会丢失,并且绝对位置检测功能执行各种数据的核对,如检测器的回馈量相互核对、机械固有点上的绝对位置核对,因此具有很高的可信性。
当更换绝对位置检测器或绝对位置丢失时,应设定参考点,绝对位置检测系统一般使用无挡块式零点回归。
一:使用相对位置检测系统的参考点回归方式:1、发那克系统:1)、工作原理:当手动或自动回机床参考点时,首先,回归轴以正方向快速移动,当挡块碰上参考点接近开关时,开始减速运行。
当挡块离开参考点接近开关时,继续以FL速度移动。
当走到相对编码器的零位时,回归电机停止,并将此零点作为机床的参考点。
2)、相关参数:参数内容系统0i/16i/18i/21i0所有轴返回参考点的方式: 0. 挡块、 1. 无挡块1002.10076各轴返回参考点的方式: 0. 挡块、 1. 无挡块1005.10391各轴的参考计数器容量18210570~0575 75707571每轴的栅格偏移量18500508~0511 0640 0642 7508 7509是否使用绝对脉冲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器: 0. 不是、1. 是 1815.50021 7021 绝对脉冲编码器原点位置的设定:0. 没有建立、 1. 建立1815.40022 7022位置检测使用类型:0.内装式脉冲编码器、1. 分离式编码器、直线尺1815.10037 7037快速进给加减速时间常数16200522快速进给速度14200518~0521FL速度14250534手动快速进给速度14240559~0562伺服回路增益182505173)、设定方法:a、设定参数:所有轴返回参考点的方式=0;各轴返回参考点的方式=0;各轴的参考计数器容量,根据电机每转的回馈脉冲数作为参考计数器容量设定;是否使用绝对脉冲编码器作为位置检测器=0 ;绝对脉冲编码器原点位置的设定=0;位置检测使用类型=0;快速进给加减速时间常数、快速进给速度、FL速度、手动快速进给速度、伺服回路增益依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及维修实例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及维修实例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是一种需要经验和技能的特殊维修工作,对
于数控机床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数控机床的常
见维修技术以及维修实例。
1.故障检测
故障检测是数控机床维修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可以帮助技术人
员更好地理解数控机床的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
例如,如果数控机床出现了轴向移动问题,首先应确定故障原因,检查导轨、轴承和电机。
有时,可能需要重新校准轴线和轴向,以确保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2.维修和更换部件
数控机床的机械部件和电子部件都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换。
例如,机床的液压系统可能出现泄漏,需要更换密封件和管道。
同时,数
控系统的各种电子元件也需要进行检查和更换,例如显示器、计算
机和控制器。
3.维护保养
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工作是确保机床正常运行的关键。
这包括
清洁、润滑和紧固各种部件。
清洁机床的过滤器和冷却系统等部件,并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液压油,以防机床损坏。
维护保养还包括定期检查和校准机床的各种参数和设置,以确
保机床的精度和性能。
维修实例:
例如,某机床在加工中心铣削的过程中没有仔细检查工件的坐标,并且没有保持适当的刀具配置,导致工件精度下降。
针对这个问题,技术人员应将刀具重新装置并更换较好的切削刃,然后进行重复的数字控制程序,并使用新的工件坐标位置。
此外,还应该检查机床加工中心铣削的各个参数,确保它们是正确的,从而保证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以上是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及维修实例的介绍,希望这篇文章能
够为您提供帮助。
CNC数控机床检修实例1 CNC数控机床不能起动1.1故障现象一台沈阳第三车床厂sl一296A型数控车床,工作台加工过程中出现CRT无显示(俗称黑屏),当重新按车床NC起动按钮,数控机床也不能恢复正常,各项加工功能均无。
据操作者讲,几天前偶而出现同样故障,但能重新启动且工作如常。
1.2故障检测与分析处理根据图1电气原理,首先检测数控系统的FANUC-0T—MATE—E2电源单元,控制单元的MTEE2ADC一与CRT/MDI部件,采用先易后难方法:a.先查看-SB1,-SB2启动与停止按钮无损坏,触点良好。
b.再查看J37,J27,J38,等多头线电缆与叉头无松动等异常现象。
c.当检测到CRT/MDI单元时发现+24 V供电没有到位。
而电源单元的LED 绿灯已亮,证明AC输入正常,并实测出该输出电压匀在正常范围之内.这说明电源单元本身良好。
d.经检测后分析:可能电源与CNC系统启动电路有故障,按此思路,仔细检查NC电路,怀疑是0N、0FF、COM三条信号线在机床中经多节插头插座串联导致的故障,为快速证明判断证确与否,采用“信号短路法”,将电路图中CP3处的ON、0FF、COM信号在插座XP/S54(1)、XP/S54(2)、XP/S54(3)的三个插孔内,进行短路处理后,合上机床总电源,这时NC立即启动。
CRT/MDI面板显示正常,经试车机床的各项加工功能运转正常;也无其他异常报警。
随后进一步处理;实测经校线(俗称叫线),发现故障点是在XP/S62(2)的插头处,电信号线脱焊所造成CNC程序启动后数控系统不能复位,经焊接处理后故障彻底排除;故障检修完毕。
2主轴电机过热故障2.1故障现象一台s1-296A数控车床在加工运转时发生“啃刀”现象并造成刀具损坏。
2.2故障检测与分析处理a.用手动JVC慢跑模式将车床X,Z轴调至原点,重新启动加工程序,进行试车,当工作台快速进给到加工位置时主轴仍不转,至此确诊为交流变频主轴电机调速系统存在故障。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处理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机、电、仪一体化的高效复杂的自动化机床,机床在运行过程中,零部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故障,因此,熟悉机械故障的特征,掌握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对确定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原则与基本要求1.1排障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调查故障现象,首先对操作者的调查,详细询问出现故障的全过程,有些什么现象产生,采取过什么措施等。
然后要对现场做细致的勘测;2)查找故障的起因时,思路要开阔,无论是集成电器,还是和机械、液压,只要有可能引起该故障的原因,都要尽可能全面地列出来。
然后进行综合判断和优化选择,确定最有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3)先机械后电气,先静态后动态原则。
在故障检修之前,首先应注意排除机械性的故障。
再在运行状态下,进行动态的观察、检验和测试,查找故障。
而对通电后会发生破坏性故障的,必须先排除危险后,方可通电。
1.2故障诊断要求。
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进行数控故障诊断作业的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要求工作人员结合实际经验,善于分析思考,通过对故障机床的实际操作分析故障原因,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完备的维修工具及诊断仪表必不可少,常用工具如螺丝刀、钳子、扳手、电烙铁等,常用检测仪表如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除此以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技术资料,如数控机床电器原理图纸、结构布局图纸、数控系统参数说明书、维修说明书、安装、操作、使用说明书等。
二、故障处理的思路不同数控系统设计思想千差万异,但无论那种系统,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构成都是十分相似的。
因此在机床出现故障时,要求维修人员必须有清晰的故障处理的思路:调查故障现场,确认故障现象、故障性质,应充分掌握故障信息,做到“多动脑,慎动手”避免故障的扩大化。
根据所掌握故障信息明确故障的复杂程度,并列出故障部位的全部疑点。
第七章数控机床维修实例分析由于现代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高,数控系统本身的故障越来越低,数控设备的外部故障可以分为软件故障和外部硬件损坏引起的硬故障。
软件故障是指由于操作、调整处理不当引起的,这类故障多发生在设备使用前期或设备使用人员调整时期。
数控机床的修理,重要的是发现问题。
特别是数控机床的外部故障。
有时诊断过程比较复杂,但一旦发现问题所在,解决起来比较简单。
对外部故障诊断应遵从以下两条原则。
首先要熟练掌握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动作顺序。
其次,要会利用PLC梯形图及NC系统的状态显示功能监测PLC的运行状态,一般只要遵从以上原则,小心谨慎,一般的数控故障都会及时排除。
外部硬件操作引起的故障是数控修理中的常见故障。
一般都是由于检测开关、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电气执行元件、机械装置出现问题引起的。
这类故障有些可以通过报警信息查找故障原因。
对一般的数控系统来讲都有故障诊断功能或信息报警。
维修人员可利用这些信息手段缩小诊断范围。
而有些故障虽有报警信息显示,但并不能反映故障的真实原因。
这时需根据报警信息和故障现象来分析解决。
7.1 电源类故障电源是电路板的能源供应部分,电源不正常,电路板的工作必然异常。
而且,电源部分故障率较高,修理时应足够重视,在外观法检查后,可先对电源部分进行检查。
电路板的工作电源,有的是由外部电源系统供给;有的由板上本身的稳压电路产生,电源检查包括输出电压稳定性检查和输出纹波检查。
输出纹波过大,会引起系统不稳定,用示波器交流输入档可检查纹波幅值,纹波大一般是由集成稳压器损坏或滤波电容不良引起。
运算放大器、比较器,有些用单电源供电,有些用双电源供电,用双电源的运放,要求正负供电对称,其差值一般不能大于0.2V(具有调零功能的运放除外)。
7.1.1FANUC OC/0D 系统电源1、单元输入电路工作原理图8-1 电源单元的输入电路2、电源单元输出工作原理3、电源单元常见故障及诊断(1)电源单元无法接通的故障诊断故障现象是机床工作指示灯亮而系统显示装置不亮。
数控机床故障维修案例
以下是一起数控机床故障维修案例:
故障现象:一台数控铣床在工作中出现了X轴无法移动的问题。
故障分析:首先检查了X轴的电机和电缆,均未发现问题。
接着检查了X轴导轨,发现导轨上有一些铁屑和油污,可能导致导轨无法正常移动。
经过清洗和润滑后,导轨恢复正常。
维修过程:首先关闭电源,确保机床处于安全状态。
接着拆下X轴导轨,清洗导轨表面的铁屑和油污。
然后在导轨表面涂上润滑油,确保导轨能够正常运动。
最后重新安装导轨,开启电源进行测试,发现X轴恢复正常。
维修总结:数控机床是一种高精度的机械设备,故障原因可能会比较复杂。
在维修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每个部件,找出故障原因。
此外,维修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数控机床维修举例
数控机床采用数字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多轴联动,实现三维形体的加工,加工出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对数控技术有了相当的了解,对于一些常见的故障也能进行排除,从而提高了机床的使用率,但是对一些不常见的故障还是感到比较棘手。
下面介绍笔者近年来在从事数控机床维修中遇到的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大家知道,旋转编码器或光栅尺在数控机床上一般作为位置反馈元件使用,机床每次开机后都要寻找参考点,以确定机床的坐标点,即我们常说的“回零”。
旋转编码器出现故障后,一般不能进行“回零”操作,会因找不到正确的参考点而报警。
下面是遇到的几个特殊故障。
故障现象一一台湾产数控车床,采用FANUC-0系统,加工时刀具一接触工件即产生400#报警(即伺服报警)。
诊断与排除检查加工程序无误,检查各轴机械传动部分没有阻碍,运动灵活。
诊断参数显示X轴过载,因此检查电动机各部分,但都正常,供电电压、抱闸线圈电压也正常。
各部分电缆、接头也都正常。
更换伺服单元、轴卡和电源单元还是无法排除故障。
后来与厂家联系
更换电动机内编码器,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二一台采用西门子SINUMERIKSYSTEM 840C的车削单元,开机后X轴回不到参考点,X轴在“回零”过程中能减速但不停,每次动作最大行程不超过40mm,直至压上硬限位,面板坐标值突变,显示值很大,同时显示“X AXIS SW LIMITSWITCH MINUS”报警。
诊断与排除检查机床内参数设置无误,电缆连线等外设没有发现故障,手动方式下机床能动作,并且能显示坐标值。
机床能定位,说明光栅尺应该没坏,检查光栅尺为德国“HEIDENHAIN”产品,后经了解知道HEIDENHAIN光栅尺采用的回零方式和其他公司产品不同,为了避免在大范围内寻找参考点,将参考标记按距离编码,在光栅刻线旁增加了一个刻道,可通过两个相邻的参考标记找到基准位置,即可以在任意40mm内(或80mm内,根据光栅尺型号而有所不同)找到“零点”。
将机床的护罩拆下来后,发现因使用时间过长,油雾进入光栅尺内,零点标志被遮挡,没有零点脉冲输出,致使机床找不到零点。
因为该器件为免维护型,与厂家联系进行了更换,故障消除。
故障现象三一台机床不能回到正确的参考点。
诊断与排除此机床采用FANUC-0M系统,机床上没有减速撞块只有一个硬限位碰停装置,对于机床“回零”的工作原理大家都清楚,一般是轴向设定方向运动,当压下零点开关后减速,脱离零点开关后数控系统按收到的第一个零点脉冲,被定为机床参考点(具体的回零方式大致有三种)。
与厂家联系后按以下方式解决了故障。
开机后用手动方式将轴移到硬极限位置,消除“极限报警”后再将轴摇到离极限开关5mm
处,更改参数20、21后关机,再开机后,故障消除。
对于机床突然断电、有干扰或是误操作引起的机床故障,我们也不必按顺序进行繁琐的操作,有时只要掌握基本规律,就可以用很容易的
方式加以解决。
一般数控机床的换刀机构,都由4部分组成:刀盘推出,刀盘转动,刀盘推入,刀盘夹紧。
当换刀机构发生乱刀或刀具未能定位夹紧时,可以用手动方式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恢复,但相当麻烦。
事实上有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规律。
故障现象四刀盘转动后到位但未夹紧
诊断与排除根据机床电气原理图,查找对应的电磁阀接线,机床I/O显示表明机床的刀盘已处于到位,但未能夹紧的状态,打开电气柜找到刀盘推入的电磁阀接线,从继电器上可以看出目前处于未上电状态。
找一临时线给该电磁阀迅速接一下电,解决故障。
所以对待数控机床出现的故障,我们既要考虑其通用性,又要考虑其特殊性。
故障出现后两者都要考虑周全,才能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