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考核方案32:10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诊断学技能考核方案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2015年下学期《诊断学》技能考试方案《诊断学》是一门连接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更好地与临床见习接轨,其实践技能考核为单列考试科目。
由于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20个班,影像方向专业4个班,共约700余人,且考核项目多,耗时长,集中考核执行难度大,拟分阶段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考试具体安排如下:1.考核对象、课时安排⑴考核对象及考核内容:1、2014级临床医学1~20班:考核问诊、体格检查及心电图、X 线/CT阅片三大部分。
2、2014级影像方向1~4班:考核问诊、体格检查两大部分。
共24个班,以小班为单位进行考核。
⑵时间分配:问诊: 15分钟/人;体格检查:5分钟/项×4项=20分钟/人心电图及X线/CT阅片:15分钟/人。
2.考核时间暂定于2015年11月中旬—12月初开始,预计2周内完成,具体时间请留意通知。
3.考试内容:⑴症状问诊内容:发热、咳嗽与咳痰、呼吸困难、咯血、头痛、胸痛、腹痛、水肿、恶心与呕吐、呕血与便血、腹泻——考核其中1项,抽签决定。
⑵体格检查内容(每人考核4项):第一部分:血压的测量、腋窝淋巴结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检查、头围测量、眼球运动、眼球震颤检查、瞳孔调节及集合反射、瞳孔对光反射、鼻窦检查、咽部检查、甲状腺触诊、气管检查。
第二部分:胸部体表标志(5个)、胸壁及胸骨压痛、胸廓扩张度、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肺上界叩诊、肺下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肺部听诊、三种正常呼吸音听诊;心脏相对浊音界的叩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第三部分:腹部九区法、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Murphy 征检查、Mcburney点压痛、肝脏触诊、脾脏触诊、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肝区和肾区叩击痛、肠鸣音听诊、振水音、血管杂音检查第四部分:脊柱弯曲度及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肌力评估、肌张力评估、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Romberg征、角膜反射、腹壁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校实验考核实施方案一、考核目的。
校实验考核是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考核对象。
全校所有学生均参与校实验考核,包括理科、工科、文科等各个专业的学生。
三、考核内容。
1. 实验操作能力,考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仪器使用、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2. 数据处理能力,考核学生对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处理能力。
3. 实验报告撰写能力,考核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分析和总结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四、考核方式。
1.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按照指定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操作,考核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评分。
2. 数据处理考核,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考核老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3. 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最终评定学生的考核成绩。
五、考核要求。
1.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需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2. 数据处理考核,学生需准确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实验报告撰写考核,学生需按照实验报告撰写要求,清晰、准确地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合理的分析和总结。
六、考核评分标准。
1. 实验操作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仪器使用技能等情况进行评分。
2. 数据处理考核,根据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进行评分。
3. 实验报告撰写考核,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规范性、逻辑性、描述准确性等情况进行评分。
七、考核结果处理。
1. 考核成绩将计入学生的综合成绩,作为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2. 对于考核成绩较低的学生,学校将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
八、考核改进措施。
学校将根据每年的考核情况和学生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考核方案,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引言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思维和技能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实验报告实训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拟临床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诊断方法。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诊断学实验报告实训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训目的1. 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思维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技能。
3. 规范病历书写格式,提高病历质量。
4. 增强学生对诊断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实训内容1. 望诊实训- 目的:熟悉患者的整体外观、步态、表情等,初步判断病情。
- 方法:观察患者的外貌、步态、神态等,记录相关信息。
- 步骤:a. 观察患者整体外观,包括体型、营养状况等。
b. 观察患者步态,如是否跛行、摇摆等。
c. 观察患者表情,如痛苦、焦虑等。
d. 记录观察结果。
2. 闻诊实训- 目的:通过听诊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呼吸音等。
- 方法:使用听诊器对患者进行听诊。
- 步骤:a. 学习使用听诊器,熟悉听诊技巧。
b. 对患者进行心肺听诊,包括心率、心律、呼吸音等。
c. 记录听诊结果。
3. 问诊实训- 目的: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
- 方法: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
- 步骤:a. 学习问诊技巧,包括询问方式、提问顺序等。
b. 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
c. 对患者进行症状询问,包括症状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
d. 记录问诊结果。
4. 切诊实训- 目的:通过触诊了解患者的脉象、腹部体征等。
- 方法:使用手指对患者进行触诊。
- 步骤:a. 学习触诊技巧,包括手指压力、触诊部位等。
b. 对患者进行脉诊,包括脉率、脉律、脉位等。
c. 对患者进行腹部触诊,包括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等。
d. 记录触诊结果。
5. 辅助检查实训- 目的:了解常见辅助检查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方法:学习各种辅助检查的操作技巧。
- 步骤:a. 学习各种辅助检查的操作技巧,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考试方法与标准一、五年制考核体系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二、八年制考核体系课程考核采用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及平时成绩相结合方法。
其中理论考试理论考试占40%,技能考试占3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由下列几个方面组成:老师评价40%、作业与测验40%(包括病历书写、入科和出科测试)+考勤20%。
三、具体方法1、理论考试:时间120分钟(1)试卷命题:五年制命题有本科生院统一命题考试,8年制命题工作由我院诊断学教研室负责实施。
要求考教分离,并采用试题库、试卷库命题。
每门课程考核至少准备难度相当、覆盖面相同、不得有重复试题的两套试卷,一套用于期末考核,一套备用。
每套试卷均应进行试做,并提供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建立健全命题、审题制度,每套试卷至少由一位教师命题、另一位教师审题,教研室主任审定签字。
(2)命题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重点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题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
试题内容要求覆盖面广、题型优化、题量与难度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良好的区分度,期望值控制适中。
(3)题型:我院诊断学考试题型目前采用1)选择题(A1、A2、A3型选择题及B型选择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综合分析题,其中英文题目占30%。
考试试卷模板见附件1。
(4)教师不得指定考核重点或划定考核范围,更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考核内容。
(5)补考采用备用卷,要求与期末考核相同,不得简化程序,降低标准。
2、技能考试:为站点式,包括物理诊断和实验诊断2部分,物理诊断为各部位的体格检查(心脏、肺部、腹部等),各种穿刺;实验诊断为心电图、血气分析、骨髓片、血片阅片。
每站时间8分钟。
8年制上述技能全部考核,5年制仅考核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见附件2。
3、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老师评价40%、作业与测验40%(包括病历书写、平时测试)+考勤20%。
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成为医疗界“福尔摩斯”的秘籍嘿,你知道吗?在神秘的医疗世界里,就像超级英雄要有酷炫的装备和强大的能力一样,医生们也有他们的“战斗标准”——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标准。
要是不掌握好,小心在拯救生命的战场上“掉链子”哦!这可关乎着能否准确揪出疾病这个“大坏蛋”,让患者重获健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一、“听诊神器的魔法:倾听身体的悄悄话”**在诊断的领域里,听诊器可不是个简单的小玩意儿,它就像医生的“顺风耳”!“听诊神器的魔法:倾听身体的悄悄话”,千万别小瞧了这一操作,它可是能捕捉到身体内部隐藏的秘密信号。
想象一下,心脏的跳动声、肺部的呼吸音,就像是身体在跟医生说悄悄话。
正常的声音就像一首和谐的交响乐,而异常的声音则是里面跑调的音符。
通过听诊器,医生能分辨出是哪个“乐器”出了问题。
比如,心脏杂音可能暗示着心脏瓣膜的故障,就像一扇没关好的门在嘎吱嘎吱响;肺部的哮鸣音,就像一只调皮的小怪兽在气管里捣乱。
举个例子,一位患者总是感觉呼吸不畅,医生用听诊器一听,发现肺部有哮鸣音,进一步检查发现是哮喘发作。
所以呀,熟练掌握听诊技巧,那就是医生的“魔法秘籍”,能让疾病无处遁形!**二、“叩诊的神奇节奏:敲打身体的密码锁”**“叩诊的神奇节奏:敲打身体的密码锁”,这叩诊就像是在敲打着身体的密码锁,试图找出隐藏其中的秘密。
叩诊就像是在和身体玩一场“敲敲门”的游戏。
医生通过不同的叩诊手法和力度,能感知到身体内部器官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比如,实音、浊音、清音,每种声音都代表着不同的情况。
实音就像敲在一堵厚厚的墙上,可能意味着有实质性的肿块;清音则像敲在一个空空的大箱子上,说明这里是含气的空腔。
就像有个病人腹部胀痛,医生通过叩诊发现有鼓音,怀疑是肠梗阻,进一步检查果然证实了猜测。
学会这神奇的叩诊节奏,不就相当于拿到了打开疾病真相之门的钥匙嘛!**三、“视触嗅的组合拳:调动感官的大作战”**“视触嗅的组合拳:调动感官的大作战”,医生的眼睛、手指和鼻子,那可是一套厉害的组合拳!眼睛要像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Laboratory diagnosis)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3110051 课程总学时:20/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2/3 学分:1.5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法医、口腔、麻醉、影像、中医、预防医学、临医专升本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实验诊断学概论 2 2二临床血液学检测1:血液一般检测 5 2 3临床血液学检测2:血细胞形态特二5 2 3征及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三血栓与止血检测 2 2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1:尿5 2 3四液检测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2:脑四2 2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测六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2 2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五、七2 2常用生物化学检测八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5 2 3九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 2 2总计32 20 12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实验诊断学是论述通过实验检测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它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与基础医学间的桥梁学科,也是临床医学与实验医学研究都必须具备的一门独立学科。
通过对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学习和实际训练,使学生理解实验诊断对临床诊治的重要性,学会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及正确评价实验结果。
3、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临床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诊断学》第7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推荐参考书《实验诊断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1版,王鸿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8月出版。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考核+实验成绩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血液一般检查(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 3学时实验血细胞形态检查(白细胞分类计数) 3学时实验尿液常规检查 3学时实验免疫学检测(乙肝两对半检测) 3学时实验二、教学内容纲要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实验诊断学的概念;参考范围与医学决定水平;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
诊断学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为核心,建立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考核评价体制。
制定了《检体诊断训练项目标准及评分细则》和《诊断思维能力训练》作为训练教材,制定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并课前告之学生。
考核方法规定诊断考核技能占课程 60%,技能考核不合格,本课程即不合格。
诊断学考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
在此提供技能考核标准《诊断学》基本技能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1 、血压(间接测量法)( 10 分)(1) 检查血压计( 1 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 点。
(2) 肘部置位正确( 2 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 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 2 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 2 ~ 3cm ,肱动脉表面。
(4) 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 2 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 3 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 20 ~ 30mmHg 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 、眼(眼结膜、眼球运动、对光反射)( 10 分)( 1 )能正确地检查上、下眼结膜,动作规范。
( 2 )(2) 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 2 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 30 ~ 40cm ,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 6 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3) 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 4 分);① 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 1 分)。
② 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1 分)。
(3) 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 2 分)。
《实验诊断学》考核方案
一、课程描述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考查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实验诊断主要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
它更是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临床各门课程的基础和入门,因而也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的学习。
因此,我教研室为了学生更好的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取得优异的考核成绩,特制定了科学、全面、易于操作的考核办法。
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
课程性质:必修考查课
教学时数: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0 学时。
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检验教研室
授课对象:12级本科麻醉学专业1-8班、口腔医学专业1班。
二、考核的目的与要求
考试是为了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参与程度等,分为终结性考试和形成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是对学期末学生学完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考核内容、方式、题型、时间
(一)考核内容:分为平时的形成性考核内容和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核内容。
1、形成性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课出勤考核、实验报告、实验考核、技术操作。
2、理论考核内容即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内容:包括概论、临床血液学检测、排泄物、分泌物、体液检验、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其它检测等方面内容。
(二)考核方式:《实验诊断学》的形成性考核采用实验课出勤抽查及实际操作的形式完成;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的考试形式。
(三)考核题型:
1、形成性考核题型:实验课出勤占5分,实验报告占5分,实验考核占5分、技术操作占5分。
2、终结性考核题型:课程结束考试采用理论考试、百分制的形式,题型为选择题占50分(A1型题占30分,A2型题占5分, A3-A4型题占5分,B型题占10分),概念题占10分(2分×5),填空题占5分(1分×5),简答题占24分(4分×6),论述题或病例分析题占11分(5.5分×2)。
(四)考核时间:《实验诊断学》的实践考核时间为100分钟,课程结束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成绩构成
《实验诊断学》的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形成性考核成绩:20分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成绩考核的20%,即实验课成绩占20分,由实验室负责考核。
2、终结性考核(理论考试)成绩:80分
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的80%,由教研科负责考核。
医学检验教研室
2014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