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停车需求预测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64
停车需求分析方法研究1 引言停车需求是指出于各种目的驾车者在各种停放设施中停放车辆的要求,分为社会停车需求和基本停车.基本停车需求,由车辆保有量引起的停车需求,即夜间停车需求,主要是为居民或单位车辆夜间停放服务;社会停车需求,由车辆使用引起的停车需求,是日间停车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出行所形成的。
停车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而增加。
“停车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停车资源空间有限停车供给能力相对道路交通需求日益不足。
随意停车、违章停车日益严重,对正常交通流造成极大的干扰。
如果不能合理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深入研究城市停车问题如美国、日本等,对停车问题高度重视对此进行专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以减少交通拥挤。
可是在此过程中停车需求预测又显得很重要!停车难交通拥堵停车需求预测是进行合理的停车规划、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首要步骤。
因此对合理有效并且实用性强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停车需求模型结构不一,文章以模型为基础,考虑与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对停车需求预测过程中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和修正,以使其在实践中能够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2 主要停车预测方法分类2。
1 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根据停车调查数据汇总可得到各交通小区的日停车数,再根据停放车辆车型比例换算为标准车。
利用综合交通规划中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预测所提供的现状和近、远期规划年的就业岗位数,抽取一定的样本来建立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P ij=∑a i L ij (i=1,…,m;j=1,…,n)其中, P ij为预测年第j交通小区的基本日停车需求,标准车次/d;a i为第i类用地的静态交通发生率,标准车次/100工作岗位·d;L ij为预测年第j交通小区第i类用地的就业岗位人数;n为小区数;m为用地分类数。
探究停车需求预测及规划管理作者:朱一波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15期摘要:近些年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迅速,这与国家的良好经济形势是分不开的,城市公共车辆的急剧增加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并且私家车人均拥有量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对城市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在出行过程中方便了,停车却成了难题。
因此,只有政府根据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需求,完善好停车规划,才能使城市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城市交通更加顺畅。
本文主要从财务管理的多个角度分析了城市停车需求与规划的内容。
关键词:停车需求预测规划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只有保证道路交通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才能使经济发展畅通前进。
相对于道路建设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停车困难的问题,因为道路建设与停车位的建设并不同步,停车位的建设相对而言要落后一些,只有停车位的建设跟上道路建设的步伐,才能使经济更好的稳步上升。
对于城市的停车规划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到最合适的方法统计其需求量,最终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当然,在预测停车位的需求时,重点要把握城市所处的区域性和其经济发展程度,还有住宅区、办公区所占城市整体用地面积的比率等问题。
要想从财务管理上更好的完善停车问题的投资建设,就必须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
一、多方向、多角度分析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现实意义和方法(一)解决好泊位需求的重要内容私家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仅要做好交通线路的规划,还不得不快速建设停车位,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合理的停车位数量能有效降低乱停车的现象,还能从另一个方面达到创收的目的。
要做好财务管理在泊车供给方面的措施,首先要考虑的是初期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只有所搜集的信息合理有效,才能保证在日后建设停车位的具体投资方面不出现较大过错和方向性误差。
解决好泊车需求就是解决好经济建设,在方便了群众的同时也方便了政府的管理。
因此,做好财务管理在停车需求方面的内容时,一定要把握好基础性内容和实际现场信息的调查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合理分配、优化配置。
拟建社会公共停车场停车需求及规模预测作者:李炼恒曹广斌来源:《科技探索》2013年第11期摘要:对拟建社会公共停车场规模的进行预测,需首先确定该停车场的停车吸引量。
分析该拟建停车场自身及周边用地类型,可知其停车吸引量分别由该拟建停车场商业区停车生成量、路边停车转移量及地铁停车换乘量组成。
通过计算其个部分组成,即可确定停车场规模。
关键词:停车需求预测吸引量停车场规模引言对于拟建的社会公共停车场的需求预测,不同于城市区域性停车需求预测,直接应用目前已存在的各种成熟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同样,不同于配件停车场的需求预测,可以运用建筑物的停车配建指标来判断其合理性。
对于单个拟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规模确定,首先应确定其停车需求量。
而其停车需求量并不是单一的由其停车生成量决定,还应考虑周边用地类型的影响,从而确定其总的停车吸引量。
以下以某拟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为例,介绍其规模预测方法。
1、停车需求生产率确定2、停车周转率确定3、停车需求量确定依据调查数据计算出各种用地类型的停车生成率,结合规划年各用地类型的规划面积,计算出各种用地类型的停车需求量,再依据式(2)求得规划年第i小区内的停车需求量,最后根据式(3)求出某区域内总的停车需求量。
4、停车场规模确定(1)拟建公共停车场商业区停车生成量。
由以上计算可知,该拟建公共停车场商业区停车生成量为P1=132辆。
(2)现有路边停车转移量。
以拟建停车场为中心,向外辐射200米范围内主要涉及到两条支路上的路边停车量。
根据拟建停车项目的相关政策要求,假设将200米范围内停车转移至拟建停车场,则总的转移量P2=135辆。
(3)地铁停车换乘。
拟建停车场距离某地铁站约为300米,而该地铁站未来年内预测日均客流量约为1.4万人次,根据驾驶员能忍受的停车步行距离[3]比例及地铁衔接换乘方式比例可求得该停车场由地铁停车换乘所产生的停车量。
且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不仅包含每辆车所需停车位面积,还包括配套设施所占建筑面积,地下停车库车位配套设施部分所占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5%~20%。
停车需求分析方法研究1引言停车需求是指出于各种目的驾车者在各种停放设施中停放车辆的要求,分为社会停车需求和基本停车。
基本停车需求,由车辆保有量引起的停车需求,即夜间停车需求,主要是为居民或单位车辆夜间停放服务;社会停车需求,由车辆使用引起的停车需求,是日间停车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出行所形成的。
停车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而增加。
“停车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停车资源空间有限停车供给能力相对道路交通需求日益不足。
随意停车、违章停车日益严重,对正常交通流造成极大的干扰。
如果不能合理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深入研究城市停车问题如美国、日本等,对停车问题高度重视对此进行专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以减少交通拥挤。
可是在此过程中停车需求预测又显得很重要!停车难交通拥堵停车需求预测是进行合理的停车规划、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首要步骤。
因此对合理有效并且实用性强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停车需求模型结构不一,文章以模型为基础,考虑与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对停车需求预测过程中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和修正,以使其在实践中能够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2主要停车预测方法分类2.1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根据停车调查数据汇总可得到各交通小区的日停车数,再根据停放车辆车型比例换算为标准车。
利用综合交通规划中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预测所提供的现状和近、远期规划年的就业岗[ ∑ ( ) ] 位数,抽取一定的样本来建立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P j = ∑a L j (i = 1,…,m;j = 1,…,n)其中, P j 为预测年第j 交通小区的基本日停车需求,标准车次/d ;a 为第i 类用地的静态交通发生 率,标准车次/100工作岗位·d;L j 为预测年第j 交通小区第i 类用地的就业岗位人数;n 为小区数;m 为用地分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