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15
2、中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原则学习单元1《建筑装饰吊顶工程施工》课程原则一、学习领域定位《建筑装饰吊顶工程施工》是确定怎样按设计图纸规定,将设计选定旳吊顶装饰材料,用适合旳连结材料和连结技术,通过科学有序旳操作过程和操作措施,将装饰材料固定在基层上来完毕装饰造型旳学习领域。
本学习领域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旳分析,以实际旳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工作任务,围绕任务选择合适旳项目载体,完毕吊顶学习领域旳木龙骨吊顶施工、轻钢龙骨吊顶施工、铝合金龙骨吊顶施工、金属格栅龙骨吊顶施工等工作任务。
通过任务训练,使学生具有对应旳动手能力、检测能力和指导能力。
为此后岗位中实际旳指导、管理工作奠定坚实旳基础。
前修课程:建筑构造分析与绘制、建筑装饰图读识与绘制等。
后续课程:家装工程项目管理、公装工程项目管理等、建筑装饰工程预结算编制等。
二、学习目旳本课程旳学习目旳以学生为出发点,围绕能力本位,设定出本课程旳学习目旳。
(一)专业能力1.能根据制图旳原则和识图旳措施,对旳完毕吊顶施工图旳识图任务;2.纯熟使用鉴别措施对吊顶装饰材料旳质量进行鉴别;3.通过科学有序旳操作过程和操作措施,将吊顶材料对旳合理旳固定在基层上;4.纯熟选用吊顶施工机具,并对旳安全使用工具;5.编制吊顶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6.运用对旳合理旳施工技术,完毕吊顶施工现场旳操作和指导任务;7.使用国家质量验收原则,完毕吊顶工程质量验收任务。
(二)措施能力1.具有实际操作旳动作速度、动作旳精确性和灵活性能力;2.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3.具有对旳独立编制计划和精确完毕任务旳能力。
(三)社会能力1.具有计划组织协调能力;2.具有很好旳洽谈、沟通和创新能力;3.具有很好旳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4.团体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学习内容(一)学习领域设计(学习领域划分学习情境旳设计思绪)首先对实际旳建筑装饰施工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资讯、计划、决策、实行、检查、评估,六个工作过程环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析出对应旳工作任务,结合项目载体,以学生为主题,以能力训练为目旳,设计出学习领域旳学习情境。
建筑装饰施工与组织管理课程标准一、前言1、课程定位《建筑装饰施工与组织与管理》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建筑装饰施工工艺的了解,建筑装饰施工中,各个工种的施工组织与协调,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核心课程+项目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一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达。
“了解”用于表达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达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达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总标准表1 课程总标准三、学习情境(章、节)标准学习情境1:绪论学习情境2:抹灰工程学习情境3:吊顶工程学习情境4:轻质隔墙工程学习情境5:饰面板(砖)工程学习情境6:幕墙工程学习情境7:建筑涂料工程学习情境8:裱糊与软包工程学习情境9:施工生产组织方式施工组织设计学习情境10:工程施工管理实务四、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1、教材选用与编写要求教材要求体现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坑成目标以及内容标准。
针对本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教材要体现实用性,学生按照书本指导,就能完成工程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软件应用中熟悉命令、掌握命令。
教材选用:现有教材中,反映软件操作方法、工程应用实例的教材都可以使用,主要体现据图施教的目的。
2、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1)教学建议①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目标要求来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②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装修工程施工》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施工方向) 课程代码:TC8开设时间:第4学期学时数:34学时二、课程性质《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密切联系装饰材料,装饰设计和建筑设备及其他门类课程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础,以及装饰工程预、决算的基本依据。
三、课程培养目标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一般施工方法;初步具备解决一般装饰工程施工中的有关施工技术问题,并能独立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研究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以及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过程、施工的合理组织与管理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
本课程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如下:1.专业能力1-1能够从事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具有施工现场技术指导能力;1-2掌握各主要工种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的基本能力。
1-3能够正确选择常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机具的能力;1-4具有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
2.方法能力2-1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2分析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2-3理论知识运用能力2-4 协调组织能力3.社会能力3-1沟通协调能力3-2团队协作能力3-3责任心与职业道德3-4安全与文明施工意识3-5环境保护意识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续的核心课程主要是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等施工课程。
过以上前续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熟悉了建筑施工环境,弄清了从事分部工程施工的一般性条件、施工程序和各分项工程间需要沟通协调的事项。
为掌握本课程合理的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后继课程是《施工组织设计》。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装修工程施工》学习情景内容和课时分配表序号学习情景工作任务(项目、课题、单元)学时分配1 墙面和柱面装饰工程施工1墙柱面抹灰工程施工;2饰面工程施工;3玻璃幕墙施工工艺;4一般抹灰施工实训12学时2 顶棚装饰工程施工1顶棚装饰工程的施工;2掌握轻质钢龙骨、铝合金龙骨石膏板吊顶施工;3现场观摩教学6学时3 楼地面工程施工1楼地面基层施工;2水泥砂浆地面施工;3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3水磨石地面和板材地面施工工艺;4参观建材市场;5现场教学8学时4 轻质隔墙工程施工1轻钢龙骨隔断装饰的施工工艺;2现场教学4学时5 门窗装饰工程施工1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铝塑门窗的安装施工;2现场教学4学时合计34(实践教学8学时)六、学习资源的选用1.本课程的教材建议选用《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作者:王军、马军辉,北京大学出版社2.主要教学软件主要有建筑装饰施工录像3.主要规范、标准4.主要参考网站中国建筑装饰装修网/中国建筑网;/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59.51.72.183:8081七、教师要求本课程授课教师需要具备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制作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互动软件、仿真软件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具有从装饰工程施工的实际工作经历,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具有解决施工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装饰程施工的组织经验、协调与沟通能力,具备必要的社会资源,联系建筑施工企业安排施工实训的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实训1周,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施工组织与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案例解析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施工员等岗位需求,围绕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关键能力,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训练项目为载体,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养成良好的工程施工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1.熟悉建筑工程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掌握流水施工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2.了解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要素,能准确计算单代号、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并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优化和调整。
3.熟悉建筑工程的建设程序及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规则,能够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36780 〕承担单位〔美术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年10月25日〕审核〔〕审核日期〔2022年10月26日〕批准〔〕批准日期〔2022年10月29日〕(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选修课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室内设计师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中材料与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在课程中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
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室内装饰工程规程和质量验收》《居住空间设计》,后续课程有《代表作选辑》、《毕业设计1》2.学习目标本课程旨在讲授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装饰材料的基本属性与设计原则,掌握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等知识,能够胜任建筑及室内设计方案的实施。
本课程是一门兼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意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设计师该有的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能力和作品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室内效果图制作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初步形成。
1)知识目标a、通过学习应能正确认识、合理选用装饰材料b、掌握装饰材料的特性及产品的检验、运输与保管的有关知识。
c、熟练应用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知识,熟悉装饰工程的施工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定的施工问题。
2)能力目标a、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具备合理设计应用实践的创新能力c、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d、具有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诚实敬业、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e、具有良好的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及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3.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学习目标的课程任务目标及职业能力目标为载体,与企业合作选取四个典型的室内设计任务作为学习情境;根据室内设计师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内容;本课程采取项目教学结合案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辅导及企业辅导为导向组织教学考核。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课程标准1 课程基本信息2 课程定位《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装饰构造及施工和装饰施工质量验收与安全基本知识,为进行装饰工程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3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以材料员、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教学中实行学做交替,开展项目法教学、工作任务驱动教学,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情境设计。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岗位能力作为核心能力,将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统筹考虑前后课程的衔接,围绕材料员、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岗位中的施工材料控制能力、施工方案制定能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施工质量的检验与评定能力、施工资料整理能力来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4 课程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相关专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和装饰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能组织一般的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定的施工问题,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1.知识目标(1)掌握建筑装饰施工的程序;(2)掌握主要工种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能进行施工现场技术指导;(3)掌握质量检查、质量验收标准、安全防范措施的内容和方法;(4)了解常用施工机械性能参数,能在施工中合理地选择机具;(5)掌握装饰施工方案编制的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从事建筑装饰施工企业中施工现场的相关工作,具有施工现场技术指导能力;(2)掌握各主要工种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及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的基本能力。
(3)能够正确选择常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机具的能力;(4)具有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辨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3)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标准建筑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标准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建筑施工组织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施工组织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独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工作。
二、课程内容。
1. 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3. 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4. 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 施工组织中的安全生产管理。
6. 施工组织中的质量管理。
7. 施工组织中的成本管理。
8. 施工组织中的环境保护管理。
9. 施工组织中的协调与沟通能力。
10. 施工组织中的创新与改进能力。
三、教学要求。
1.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建筑工程管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2.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工程施工实践经验。
3.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和改进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以案例教学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建筑施工组织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考试、作业、实验和综合实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评价,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能力。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学时、学分】72+1w 学时7.5 学分1、前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共享的一门优质核心课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筑装饰业已成为需求旺盛、蓬勃发展的行业。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清楚建筑装饰施工项目中的规范、标准,学会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实用操作 技术,并能够应用装饰施工中的新技术。
为后续学习其他课程打好基础。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从“学岗直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出发,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以施工现场为背景,以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直接需要为依据。
按照施工部位,以装饰施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并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以实训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的能力。
同时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全过程。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清楚建筑装饰施工项目中的法规、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熟悉建筑装饰施工中各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掌握各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术,具备建筑装饰施工项目的施工操作能力和施工管理的能力,为发展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达到施工技术指导与施工管理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同时养成不怕苦、不怕累,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和协作的思想品质。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能 力 目 标 职业关键能力学习能力:1.提取信息能力;2.获取新知识能力;3.掌握新技术、新设备能力等 。
工作能力:1.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能力;2.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合作能力。
4. 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思路的能力。
职业专门能力1.具有装饰材料、施工设备与机具选择鉴别能力;2.具备装饰施工中各项目的施工操作和技术指导能力;3.具备装饰施工中各项目的质量检查、验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施工项目的综合管理能力。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代码:081029847总学时数:36学时(理论课学时数:18学时实践课学时数:18学时)学分:2分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1.课程概述1.1课程的性质《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它涉及到流水施工方法、网络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容。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建筑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业管理的容及方法。
使学生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掌握施工业管理的程序、方法,毕业后能直接进行组织管理、业管理工作。
1.2课程定位本课程教学以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为基础,“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力度,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参照二级建造师考试的容,设计和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容。
要抓住以就业、考证为导向,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达到个人修养的合格与工程造价岗位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
1.3课程设计思路2. 课程基本目标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使学生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掌握施工业管理的程序、方法,毕业后能直接进行组织管理、业管理工作。
(1)建筑施工组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A掌握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B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容和编制方法;C具备施工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2)技能目标A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B掌握施工业管理的程序、方法,毕业后能直接进行组织管理、业管理工作。
3)态度目标A 培养基本职业素养和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B 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科学态度;C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分工,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任务;D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任务完成后独立完成技术总结。
(2)工程项目管理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A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B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外背景,了解工程项目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C了解当前几种重要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了解项目投资目标论证和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D掌握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掌握进度计划系统的构成,掌握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进度控制方法;了解总进度目标的论证;E掌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及控制依据、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代码:081029847
总学时数:36学时(理论课学时数:18学时实践课学时数:18学时)学分:2分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1、课程概述
1、1课程的性质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就是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它涉及到流水施工方法、网络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主要研究建筑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内业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使学生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掌握施工内业管理的程序、方法,毕业后能直接进行组织管理、内业管理工作。
1、2课程定位
本课程教学以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为基础,“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为力度,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参照二级建造师考试的内容,设计与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
要抓住以就业、考证为导向,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专业意识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达到个人修养的合格与工程造价岗位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
1、3课程设计思路
2、课程基本目标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使学生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掌握施工内业管理的程序、方法,毕业后能直接进行组织管理、内业管理工作。
(1)建筑施工组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
A掌握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
B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与编制方法;
C具备施工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2)技能目标
A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B掌握施工内业管理的程序、方法,毕业后能直接进行组织管理、内业管理工作。
3)态度目标
A 培养基本职业素养与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
B 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科学态度;
C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分工,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任务;
D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任务完成后独立完成技术总结。
(2)工程项目管理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
A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与任务;
B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了解工程项目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
C了解当前几种重要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了解项目投资目标论证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D掌握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掌握进度计划系统的构成,掌握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进度控制方法;了解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E掌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及控制依据、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2)技能目标
A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B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培养学生有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3)态度目标
A 培养基本职业素养与良好的劳动纪律观念;
B 培养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科学态度;
C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分工,互相帮助、协作完成任务;
F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任务完成后独立完成技术总结。
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3、1 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本课程根据现代建筑的特点,把13个不同模块知识汇集成一本书,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与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
现行的教材由于种种原因,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现象。
粗枝大叶、抄袭、审核不认真,原则性错误,新旧知识同讲。
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要有选择、有弃舍,有添加(符合发展方向的知识)。
突出讲解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3、2课程教学计划
3、1 工程勘测规划测量工作领域教学项目
项目一施工组织与管理概述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掌握基本建设及建筑施工程序;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建筑产品的生产特点及组织施工的原则。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能知道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项目二:流水施工的参数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流水施工的概念、组织条件。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会使用流水施工参数。
项目三:流水施工组织方法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会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流水施工方式。
项目四:双代号网络图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网络图的基本概念与绘制方法、时间参数计算方法。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会绘制网络图,并进行时间参数计算。
项目五:施工网络计划的应用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时间坐标网络计划的绘制及网络计划的排列、合并、详略组合。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会绘制时间坐标网络计划。
项目六: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会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七:施工组织总设计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能瞧懂施工组织总设计。
项目八:施工项目管理组织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建筑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内容。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熟悉建筑工程项目经理部的运作。
项目九:施工项目进度、质量、成本控制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施工项目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内容。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会施工项目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法。
项目十: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管理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管理内容。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了解施工机械设备使用、保养、回收;熟悉施工材料的采购、存储、使用;掌握施工人员管理的基本方法。
项目十一:施工项目现场管理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及文明施工的要求。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具有一定的进行现场施工管理的常识。
项目十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对策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对策相关内容。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会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对策。
项目十三:施工项目信息管理
知识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应掌握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
能力系统考核:学习完本项目后,学生会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
4 实施建议
4、1教学组织建议
(1)本课程教学实施前,授课教师应根据本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单元教学设计”,
并认真做好“第一次课设计”。
(2)“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工作过程的要求设置教学项目,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组织的关键就是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及质量要求;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不断加大实训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主动掌握施工工艺流程与质量标准,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4、2 教学评价建议
(1)本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其中过程评价占40%,期末考试占60%。
(2)评价内容、评价方法:
4、3 教材选用
(1)推荐使用教材:《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田学哲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01
(2)参考教材:
《施工组织与管理》,孟小鸣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张长友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4、4 课程主讲教师与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双师型”素质,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或学位,讲师或以上职称,或者具备建造师注册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历。
4、5 课程教学环境与条件要求
1、一体化多媒体教室,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建筑模型室,有设备、功能齐全的设备供学生实操。
3、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单位供学生社会实践。
4、6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为了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建应有较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基本学习资源
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授课计划、课程设计、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电子讲义、课程实践教学指导书、课堂录像等。
2、网络课程资源,将课程的资源放于网络中,供学生学习用。
3、学生顶岗实习。
编制人:
编制单位:建筑工程系
编制日期:2015年5月30日
审核人:
教学团队负责人:
系主任:陈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