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倍的认识
- 格式:pptx
- 大小:14.74 MB
- 文档页数:2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学生自制小圆片。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过关游戏,想玩吗?(想)我们首先进入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多媒体呈现)请认真看一看,分别有几个几?怎样列式?师:求几个几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创设情境——感知“倍”进入第二关:小嘴巴,说一说。
师:今天,老师把小红、小青和小明也请到了课堂,(多媒体演示)他们在干什么呢?请打开课本76页,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师引导学生说出1个4根、2个4根、3个4根,并板书:师:大家的发现真好,其实,表示几个几根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通过预习谁来告诉大家3个4也可以说成什么?(板书:3个4→4的3倍)(2)自主探索——理解“倍”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新朋友。
师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师:谁能结全这幅图,说一说4的3倍表示什么意思?(在板书上划红线)师小结:我们把4根小棒看作一份,有3个4根,就有这样的3份,就是4的3倍。
现在请跟我说:“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师:现在请看小青摆的2个4根,2个4根也可以说成……师:你真棒,那1个4根呢……师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观察与发现,我们知道每摆一个正方形都用4根小棒,就是以4根为一份,有几个4就是有这样的几份,可以说成是4的几倍。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优秀5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逐步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胡萝卜贴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
老师拍了多少下手,你们就拍多少下,从第一组开始,看哪个组拍的又对又齐。
(教师拍两下,每组学生拍两下。
)通过体验一个两下与四个两下的关系,引出倍的概念。
师:像今天这样,我们就说你们拍的数是老师的四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板书课题)(拍手接力连接了新旧知识,且操作简便,耗时少,可以为后续学习留出更多时间。
)二、引导探究,认识新知1.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①师:同学喜不喜欢小白兔呢?今天就有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有谁知道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呀?学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今天就给小白兔准备了好多不同的胡萝卜。
大家一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贴上大胡萝卜贴片,两两贴在一起。
)那带叶子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呢?(贴上小胡萝卜贴片,两两一起贴在黑板上。
)师:像这样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把胡萝卜两两圈起来),就是几个2根?(3个)引导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所以我们就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板书)②师:大家再一起看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白萝卜是几个2根呢?怎样摆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摆小棒,数一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一、倍的概念。
1. 定义。
- 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它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例如,如果有3个苹果,6个梨,我们就说梨的个数是苹果个数的2倍。
因为6÷3 = 2,这里的2就是倍数关系,表示梨的数量包含了2个苹果那么多的数量。
2. 用图形理解倍。
- 可以用小棒或者圆形等图形来帮助理解。
比如画3个圆形代表一份,再画6个圆形,就可以明显看出6个圆形是3个圆形的2倍。
我们可以把3个圆形圈起来作为一组,6个圆形就可以圈出2组,这就表示6是3的2倍。
- 又如,有2朵红花,8朵黄花。
我们把2朵红花看作一份,黄花可以分成4份(8÷2 = 4),那么黄花的朵数就是红花朵数的4倍。
用图形表示就是画2个小正方形代表红花,画8个小正方形代表黄花,把2个小正方形圈为一组,8个小正方形可以圈出4组。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 计算方法。
- 用除法计算。
例如,有10只小鸡,5只小鸭,求小鸡的只数是小鸭只数的几倍,就用小鸡的只数除以小鸭的只数,即10÷5 = 2,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鸭只数的2倍。
2. 实际应用中的步骤。
- 首先要确定谁是比较的标准,也就是谁是“1倍数”。
在上面的例子中,小鸭的只数就是“1倍数”。
然后用另一个数(小鸡的只数)除以“1倍数”(小鸭的只数)得到倍数关系。
- 再学校有36个男生,9个女生,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这里女生人数是“1倍数”,计算36÷9 = 4,得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倍。
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 计算方法。
- 用乘法计算。
例如,已知一个数是5,求它的3倍是多少,就用5×3 = 15。
2. 实际应用中的思路。
- 先确定已知的那个数,在这个例子中就是5,这个数就是“1倍数”。
要求的是这个数的几倍(这里是3倍),所以用这个数乘以倍数。
- 例如,一本故事书7元,一本科技书的价格是故事书的4倍,求科技书的价格。
第5单元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认识(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的基本方法。
难点: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请一些同学上讲台来。
教师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3个3个站在一起)。
教师提问:第一排有几个女生?(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
像今天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讲台上的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兔子特别喜欢吃萝卜,我们看看在图片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
(2根)那带叶子的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呀?(6根)我们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不对?(对)所以我们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10根)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5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呀?(5倍)2.巩固“倍”的概念。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棒,我们一起来动动手。
大家看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第一行摆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在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然后汇报。
由于第一行是5根小棒,第二行是4个5根小棒,所以第二行一共有20根小棒。
大家完成得非常不错,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倍”的概念了吗?3.体验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游戏:数字抱抱团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叫“数字抱抱团”,老师想请6名男同学和6名女同学上讲台来。
老师喊到数字几,你们就几个人抱成一团。
不过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台下的同学也参与到游戏当中来,你们要做什么呢?找出游戏当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能办到吗?生:能。
师:非常好。
游戏开始。
(面向台下学生)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生:4个3。
师:2(6个2),4(3个4),6(2个6)。
非常棒,同学们都说到了“几个几”。
2、出示PPT,看图说几个几。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几组图片(播放幻灯片),谁能快速的说出有几个几?生1:2个2生2:2个4师:非常棒,看来同学们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同学们表现这么棒,连小兔子都被吸引来了。
(课件出示第50页主题图)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小兔子一起来探究关于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齐读课题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50页例1(1)数一数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各有几根?(2)圈一圈,摆一摆,组内互说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学具1)(3)完成例1的填空。
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5篇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师:是的。
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板书)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
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
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或。
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聋校教材第五册第52页例4、例5,“做一做”以及54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主要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把几倍与以前学过的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为有关“倍”的应用题教学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开始学习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难点,另外“倍”的概念又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些困难,因此课堂上加强实践操作有很大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A类: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能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相联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B类:1、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倍”的概念,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相联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C类: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概念。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具准备:1、课件;2、圆形纸片若干;3、挂图;4、蔬菜卡片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1、乘法口诀的背诵。
【进一步巩固、熟练乘法口诀,为以后打好基础。
】2、口算:5×7= 6×5= 14÷7= 42÷6= 28÷4=【进一步熟练乘法口诀的应用】二、导入1、猜年龄:小华:“大家好!我叫小华,请大家猜一猜,我的妈妈年龄是多大?”妈妈:“小华今年7岁,我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
”【对于“5倍”是什么,学生不理解,此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倍的认识》,设疑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2、板书课题三、新授1、例1教学(1)、出示例题(2)、看图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
(3)、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个2根,我们就说: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2、例2教学(1)、出示例2(2)、学生用自己手里的摆一摆,数一数、圈一圈。
三年级《倍的认识》精品教案三篇三年级《倍的认识》精品教案一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55页。
二、单元分析:“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
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
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单元教学安排:1、倍的认识(例题1,练习十一1、2)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3、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第一课时倍的认识教学内容:P50例题1,练习十一1、2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倒背,选背。
因为我们中国独有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中国人在数学计算这一块是非常令外国人羡慕的。
随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新授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画黑板上,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知识点+练习题“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
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
一、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也是求一个加数几倍的积5、注意事项:“倍”不能作单位名称3.8的3倍是();3的7倍是()。
4.()的3倍是27;3的()倍是27。
5.3个6也可以说( )的( )倍,5的7倍就是( )个( )。
6.4的6倍是()个(),算式是()。
7.6的3倍是(),6是()的3倍。
8.有2个苹果,4个桔子,12个草莓。
桔子的个数是苹果的()倍,算式是:草莓的个数是桔子的()倍,算式是:9.一个数是9,另一个数是它的6倍,另一个数是()。
10.一朵花有5片花瓣,3朵花有()片花瓣。
11.做一套校服用3米布,有27米布,能做()套校服。
12.厂房有两排机器,一排8台,另一排9台,一共有()台机器。
三.画一画。
△△△(1)圆是三角的2倍,画出圆的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角是圆的2倍,画出圆的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圆比三角3倍还多2个,画出圆的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选择。
1.8的4倍是( )。
A.12B.4C.2D.322.9是3的( )倍。
A.3B.27C.6D.123.7个5是( )。
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吗?(想)请看,是什么呀(课件出示兔子)(生:兔子)师:对了!它们是可爱的小兔子,你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生:萝卜)师:是的。
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准备了可多的萝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里有几种萝卜?(生:3种,分别是胡萝卜、白萝卜、红萝卜。
板书)师:仔细数数它们分别有几根?生: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有6根,红萝卜有12根。
师:你们都看到了吗?(生:看到了)真好!(指着课件的数)根据萝卜的数量,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胡萝卜比白萝卜少4根。
胡萝卜比红萝卜少10根……师:刚才我们说的多几根少几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差的关系,一共多少根是表示两种数量和的关系。
把两种数量作比较的时候除了刚才说的两种关系外还有一种新的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种新的关系“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或。
你真不错,都会用倍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倍”。
(板书课题:倍的认识)(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师:我们首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白萝卜。
胡萝卜有几根?(生:2根贴)师:白萝卜有几根?(生:6根贴)师: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的,那么6根白萝卜里几个这样的一份吗?(生:3个这样的一份)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边圈生边数:1个、2个、3个)白萝卜有3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3个2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