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7
泰宁至建宁(闽赣界)高速公路A8合同段K78+080~K80+310全长2. 23公里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建泰高速公路A8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1年9月2日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1广建隧道设计情况1.1工程概况广建隧道进口为泰宁至建宁(闽赣界)A8标段工程,位于建宁县黄埠乡桂阳村。
广建隧道全长4118. 5米,为分离式隧道,我标段施工进口2230米。
右幅隧道起点桩号YK78+080,终点桩号YK80+310,长度2230米,左幅隧道起点ZK78+098,终点桩号ZK80+325,单幅全长2227米。
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右洞为-1.95/1650M、-1. 6/580M,左洞为-1. 95/1632M、-1. 6/595M,隧道口与隧道洞内与江西交接处高差为40m,隧道综合坡度1.8%,隧道最大埋深约627. 99米。
洞口段位于曲线范围内,曲线半径R=1210M左右,洞口处都设置拦水沟将路面水拦截,排入排水沟内排除。
隧道洞口还设置两道横向涵洞及一道纵向涵洞,横向涵洞汇集两侧洞外挖方边沟水及高边坡急流槽水,再流向纵向涵洞排出,隧道外水己能通过涵洞排出,不会再影响隧道内施工(后附洞口排水系统图)。
1. 2水文地质情况木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洞口位置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较发育;洞身段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隧址区的构造裂隙密集带处,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
1. 3不良地质隧址区主要的裂隙构造带见下表,其它未见有断裂构造、褶皱等地质构造,地壳整体相对稳定。
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施工至该里程桩号时特别需防预。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水利枢纽工程隧洞施工2. 工程地点:某省某市某县3. 工程规模:隧洞全长3000米,直径4.5米,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
4. 施工内容:隧洞开挖、支护、衬砌、排水、通风、测量等。
5. 施工单位: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组织机构:(1)项目经理部(2)施工队(3)技术组(4)安全质量组(5)物资设备组(6)财务组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施工资源配置:(1)劳动力: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配置各类劳动力。
(2)材料:提前做好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材料供应。
(3)设备:根据施工需求,配置相应的机械设备。
三、施工方案1. 隧洞开挖:(1)采用全断面开挖,分台阶开挖,台阶高度不大于2.5米。
(2)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爆破作业,确保安全。
(3)开挖后,及时进行临时支护,防止坍塌。
2. 支护:(1)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厚度不小于15厘米。
(2)二次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不小于30厘米。
(3)支护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可靠。
3. 衬砌:(1)衬砌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两层施工。
(2)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衬砌结构强度。
(3)衬砌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4. 排水:(1)隧洞内设置排水沟,采用混凝土浇筑,确保排水畅通。
(2)排水沟与隧洞外排水系统相连,防止水患。
5. 通风:(1)隧洞内设置通风设备,保证施工环境空气质量。
(2)通风设备运行正常,确保施工安全。
6. 测量:(1)施工过程中,进行全站仪测量,确保施工精度。
(2)测量数据及时上报,为施工提供依据。
四、安全质量保证措施1. 安全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4)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1 编制目的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同时反坡施工排水不通畅也会影响洞内文明施工,增加施工费用。
为此,特制订此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施工、降低施工费用的目的。
2 编制依据(1)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4)牡绥铁路工程三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 工程概况工程简介本标段主要工程为两座长大隧道:红池隧道(有砟隧道5621米)和转心湖隧道(无砟隧道6676米),铁路等级: I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200Km/h以上。
隧道坡度设计为:红池隧道为一字坡,进口段为10‰上坡,出口段为‰上坡,进出口高差为;转心湖隧道为人字坡,进口段为‰上坡,中间设置竖曲线,出口段为‰下坡,进出口高差为,转心湖隧道斜井综合坡度为%。
我标段涉及到隧道反坡排水的作业工点为红池隧道出口工区(1940m)和转心湖隧道斜井工区(斜井885m,斜井正洞1711m)。
水文地质隧道区早期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接触带岩体完整性差,受水流的剥蚀、搬运作用形成沟谷、河流,组成了现在地表水系。
受地质构造活动影响,隧道区内沟壑纵横,水系呈树枝状。
主要河流有山洞河、柳毛河,均为“U”型河谷,山洞河向西汇入铁岭河,为季节性河流。
柳毛河支流众多,向东汇入穆棱河。
区内河流受降水量影响极为明显,雨季水流量很大,少雨期间河内水流量小。
沿线泉水出露很少,多为浅层水,水量均很少。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构造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
设计涌水量红池隧道出口工区的往小里程未施工段中设计最大涌水量为3121(m3/d),位于改DK385+750~改DK386+020之间,根据设计堪探推断属于Fh1红池1#断层;转心湖隧道斜井工区目前已经开始正洞施工,往大里程未施工段中设计最大涌水量为2599(m3/d),位于改DK391+900~改DK392+050之间。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高速公路隧道排水工程,隧道全长XX米,隧道内设置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检查井、排水泵房等。
本方案旨在确保隧道内排水设施施工质量,确保隧道内排水畅通,保障隧道内行车安全。
二、施工依据1. 《公路隧道施工规范》(JTG F60-2009)2.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3. 《公路隧道排水设计规范》(JTG D30-2004)4. 隧道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三、施工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2. 质量为本,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3. 环保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4. 高效施工,确保工程进度。
四、施工准备1. 施工人员:组织具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2. 施工材料:准备足够的排水设施材料,如排水沟、检查井、排水泵房等;3. 施工设备:配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4. 施工图纸:熟悉隧道设计图纸,了解排水设施布局及施工要求。
五、施工工艺1. 排水沟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开挖排水沟槽,铺设排水管,回填土方,保证排水沟纵坡符合设计要求;2. 检查井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开挖检查井井槽,设置检查井,回填土方,确保检查井位置准确;3. 排水泵房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开挖泵房基础,设置泵房结构,安装排水泵,保证泵房运行正常;4. 排水设施连接:将排水沟、检查井、排水泵房等排水设施进行连接,确保排水畅通。
六、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3. 工程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工程验收,确保排水设施施工质量。
七、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安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2. 施工现场安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3. 机械安全: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安全;4. 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隧道排水暗沟施工方案1. 引言隧道建设中,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长隧道来说。
排水暗沟是一种常用的排水方式,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隧道排水暗沟的施工方案,包括设计原则、施工步骤和施工要点等内容。
2. 设计原则在进行隧道排水暗沟施工之前,需要进行综合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以下原则:1.排水暗沟的位置应选择在隧道高程较低的位置,以确保排水能力。
2.排水暗沟的宽度和深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以满足隧道内的排水需要。
3.排水暗沟的形状应选择合适的梯形或矩形截面,以提高排水效率。
4.排水暗沟的材料应选择耐酸碱腐蚀、耐磨损的材料,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3. 施工步骤3.1 准备工作在施工排水暗沟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排水暗沟的位置和长度。
2.清理排水暗沟的施工区域,清除杂物和积水。
3.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铁锹、水泥、砂石等。
3.2 挖掘排水暗沟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人工或机械挖掘的方式,将隧道内的土方挖掘出来,形成排水暗沟的沟槽。
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3 调整排水暗沟底部排水暗沟底部需要经过调整,以保证其平整度和坡度。
调整时应注意避免太平底或太陡的情况发生,以确保排水效果。
3.4 固结背填在排水暗沟底部铺设一层固结背填,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排水能力。
固结背填材料可以选择砂石、碎石等。
3.5 壁面处理排水暗沟的壁面需要进行处理,可以选择贴砖、刷水泥等方式,以保持壁面的光滑和防水性能。
3.6 清理和测试排水暗沟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清理和测试工作。
清理工作包括清除施工现场的杂物和垃圾,测试工作包括进行排水试验,检测排水暗沟的排水能力。
4. 施工要点在进行隧道排水暗沟施工时,需注意以下要点:1.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方案的准确性。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防排水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复核人:记录人:年月日武汉左岭至鄂州花湖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7合同段(K43+955~K51+000)巴家湾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交底(左线K46+020~630,右线K46+032~613)总长1191m编制:复核:审核:日期:江西交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防排水施工技术交底一、防排水施工技术(一)、防水层施工在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采用300g/m2无纺土工布+1.2mm厚EVA防水板,全隧道铺设,防水板与土工布采用点接。
防水板用搭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而且要平直无虑焊,通过水压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防水层的施工在初期支护后经量测围岩达基本稳定和在模筑衬砌前进行。
施工点距爆破面应大于150m,距灌注模筑衬砌处应大于20m,其操作要点如下:1、喷射混凝土基面处理喷射混凝土基面不得有钢筋及凸出的管件等尖锐突出物,否则要进行修平,并在修平部位用砂浆抹成圆曲面,以免被防水层被扎破。
隧道断面变化或转变处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圆弧,阴角处圆弧半径不小于10cm,阳角处圆弧半径不小于5cm。
在防水板铺设前,全面普查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超前埋设透水管排水。
2、防水层铺设(1)防水层铺设隧道防水层采用300g/m2无纺土工布+1.2mm厚EVA防水板,全隧道铺设。
将防水卷材从台车顶左右对称沿轮廓线展开,并用齐头短木棒将其沿轮廓线撑开,保持一定松驰度,以方便焊接。
无纺土工布不得与防水板粘结在一起,采用点接式,每平方米一个粘结点,每个粘结点面积不大于25平方厘米。
防水卷材挂设点要严格按施工图纸、墙角、墙身、拱部的要求进行铺挂施工。
(2)防水板接缝焊接防水板接缝焊接是防水施工最重要的工艺之一,焊缝采用自行走式热合机双缝焊接,即将两层防水板的边缘搭接,通过热熔加压而有效粘结。
防水板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防水层的接头处擦拭干净,去除表面油物灰尘,以保证焊接质量。
在结构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防水板接缝留在平面,距转角不小于60cm。
新建贵广铁路GGTJ-7标宝峰山隧道一号斜井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二十三局贵广铁路GGTJ-7标指挥部二○○九年五月宝峰山隧道1#斜井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宝峰山隧道设计咨询版;(2)《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S2008-092);(3)《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4)《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5)《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 214-2005)(6)国家、铁道部和地方现行相关技术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二、隧道设计及水文地质概况由我单位负责施工的新建贵广铁路GGTJ-7标宝峰山隧道,里程D3K478+091~DK491+818,全长13727m,为贵广铁路重点控制工程。
其中1#斜井工区负责施工的斜井里程X1K0+000~X1K1+480,长1480m,正洞里程D3K481+060~DK485+000,长3940m。
斜井长1480m,坡度9%,为反坡排水,正洞D3K481+060~DK482+800,长1740m,坡度4.5‰,为反坡排水。
由于宝峰山隧道为特长隧道,经过7个断层带,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渗水、涌水情况点多面广。
围岩破碎,渗水量大,渗水不间断汇流,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
其中宝峰山隧道1#斜井正洞经过一条大断层(栗木-恭城区域性大断层)和一条背斜(凉亭背斜)。
我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在斜井及正洞内布置了大量的抽排水设备和管道,24小时不间断的抽排,及时排除隧道内积水,确保了隧道的顺利施工。
一、原设计水文地质情况(一)地表水发育特征宝峰山隧道1#斜井段位于广西桂林市以东,阳朔县以北凉亭村附近,洞身测段属剥蚀高,中山地貌,绝对高程200-1300m,相对高差最大达950m,自然坡度一般20~65度,地形起伏较大,坡陡沟深,沟谷多呈“V”字形。
年平均降雨量1677mm,最大2199mm,最小1219mm,4~8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60%,十一月到二月为枯季,降雨量占全年15%。
第1篇1.1 编制依据本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2)行业规范和标准,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隧道施工安全规范》(GB 50307-2014)等;(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文件及相关技术资料;(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
1.2 编制目的本专项施工方案旨在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环境保护,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指南,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1.3 适用范围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隧道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包括隧道开挖、支护、衬砌、防水、通风、排水、照明等环节。
二、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本隧道工程为某高速公路隧道,全长XX公里,采用双洞双向四车道设计,隧道净宽12.5米,净高5.0米。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包括岩溶、断层、软弱围岩等。
2.2 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所在区域地下水丰富,主要为岩溶裂隙水。
地下水埋藏深度浅,对隧道施工及运营影响较大。
2.3 施工平面布置图根据隧道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平面布置图如下:(1)隧道进出口段:设置进出口临时便道、排水沟、照明设施等;(2)隧道主体段:设置施工便道、施工平台、排水沟、通风设备、照明设施等;(3)隧道洞内:设置施工通道、通风道、排水沟、照明设施等。
2.4 施工准备情况(1)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进行安全教育培训;(2)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要,提前采购各类材料,确保材料质量;(3)设备准备: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车等;(4)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隧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1)隧道地质勘察与设计;(2)隧道开挖与支护;(3)隧道衬砌施工;(4)隧道防水施工;(5)隧道通风、排水、照明施工;(6)隧道竣工及验收。
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1、作业制度1.1 施工作业执行文件:施工项目部下发的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隧道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2 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地下工程放排水验收标准等。
1.3 作业队制订的《**作业队施工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制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单、双线隧道防排水施工。
3、工艺流程结构防排水施工流程见图4.4.3。
图4.4.3 结构防排水施工流程图4、施工要求4.1 一般规定(1) 隧道施工时应做好防排水工作,防止涌水淹没洞室,危及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2) 隧道结构防排水应以防水混凝土衬砌自防水为主,并做好施工缝和变形缝防水,同时确保盲沟、排水管(沟)排水畅通,以满足隧道防排水要求。
(3) 隧道结构防排水应设计要求施工,并对洞外地表水做妥善处理,使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排水系统。
(4) 隧道结构防水应重视初期支护的防水,并辅以注浆防水和防水层加强防水,满足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
(5) 隧道防排水施工时,应重视环境保护,不得使用有毒的、污染环境的材料,隧道施工排水应进行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规定时方可排放。
(6) 隧道工程防排水应采用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满足设计要求,经实践检验质量和性能可靠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7) 隧道防水和排水施工中,应按标准确认各项资源和作业环境符合要求,防排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合格的岗前培训和业务学习,且熟悉作业内容和标准。
4.2 施工防排水(1) 隧道通过含水地层时,应在开挖前查明水源大小、方向和补给情况,制定防排水措施。
当补给水量很大,不能完全由隧道排走时,应根据水源方向和位置,在相应的位置开挖泄水洞截流排水。
无排水条件或排水困难,以及不允许排水时,经技术、经济比选,可采用注浆堵水措施。
隧道开挖及排水施工方案
背景和目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隧道开挖和排水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排水需求和施工方法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安排,可以确保隧道开挖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有效地处理排水问题。
方案概述
1. 地质调查:在隧道开挖前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了解隧道所处地层的特点和水文情况。
通过分析地质数据,确定开挖方案和施工方法。
2. 隧道开挖:根据地质调查结果,选择适当的开挖方法,如钻孔法、爆破法或涌浆法。
确保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并根据地质情况及时调整开挖参数。
3. 排水系统设计:根据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设计合适的排水
系统。
包括设置排水井、排水管道和排水泵等设施,以确保隧道周
围地区的排水畅通。
4. 排水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排水施工,安装排水设施并保
持其正常运行。
监测排水效果,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处理排水问题。
5.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采取必要
的防护措施,如设置支护结构、防水梁或喷射混凝土等,以确保隧
道开挖过程的安全性。
6.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合理处理废水和
废弃物。
采取措施防止土壤和水体污染,并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隧道开挖及排水施工方案的概述。
通过地质调查、合理的开挖方法选择和排水系统设计,可以确保隧道开挖过程的顺
利进行,并有效地处理排水问题。
同时,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好相关措施和处理,以保障施工质量和保护周围环境。
隧道防水施工方案第1篇隧道防水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公路、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隧道防水施工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隧道防水施工方案,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防水设计原则1. 防水与排水相结合:充分考虑隧道周边水文地质条件,采用防水与排水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确保隧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水害影响。
2. 多道防线、刚柔并济:设置多道防水防线,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水材料,提高防水层的抗渗性能。
3. 整体性、连续性:防水施工应保证隧道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避免因局部缺陷导致整个防水体系失效。
4. 易于检测、维修:防水层应易于检测和维修,确保隧道在使用过程中防水效果的持久性。
三、防水施工方案1. 防水材料选择(1)防水混凝土:采用高性能防水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抗渗等级不低于P10。
(2)防水卷材:选用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厚度不小于1.2mm,拉伸强度不小于15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300%。
(3)防水涂料:选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涂膜厚度不小于1.5mm,抗渗性不低于P12。
2. 防水施工工艺(1)基面处理:清理隧道基面浮浆、油污、灰尘等杂物,确保基面平整、坚实、干净。
(2)防水卷材施工:采用热熔法或冷粘法施工,确保防水卷材与基面粘结牢固,无空鼓、翘边等现象。
(3)防水涂料施工:采用刷涂或喷涂方式,均匀涂覆防水涂料,确保涂膜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4)防水层保护:在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防止防水层在施工过程中受损。
3. 排水系统施工(1)排水沟:在隧道两侧设置排水沟,采用混凝土浇筑,表面做防渗处理。
(2)排水管:选用PVC排水管,沿隧道纵向布置,确保排水畅通。
(3)检查井:在排水管节点处设置检查井,便于检查和维修。
四、防水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前对防水材料进行严格验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隧道渗水(开挖、初支后)及反坡排水施工措施
一、隧道渗水排水施工措施
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
A 、在涌水、突水段或隧道开挖后围岩表面裂隙现状出水及面状渗水时,应采取“以疏为主”的原则,避免封堵、改变其流通通道,并根据通道与隧道开挖断面的位置关系及股水量,采用不小于其流量的PVC管(外套钢管),沿隧道开挖线外缘分别连通被截断的进、出水口,并做好关口连接点的密封,连接管与隧道初期支护外缘间应有不小于5cm的喷混层。
当水流通道断面过大时,应先钻引水孔泻压。
B 、初喷完成后,若还有渗漏水段,采用"埋管引排"的原则,将股水通过引排管采用PV
C 管或透水盲管。
可适当加设PVC 管或透水盲管排水。
详见图1。
1
二、反坡排水施工措施
采用临时集水坑
隧道排水主要为隧道渗水,同时考虑到施工用水。
隧道内临时积水坑设在洞内右侧,每隔50米设置一处。
临时积水坑的容量按该段15min的汇水量加上施工用水量合计确定,一般集水坑尺寸为:4m(长)×2.5m(宽)×1.0m(深),容量10m3。
再由水泵由临时集水坑通过水管将水抽至洞外。
隧道排水排涝方案1. 简介隧道排水排涝方案是用于隧道工程中遇到的排水和排涝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隧道工程通常会面临地下水位较高、雨水积聚以及其他排水和排涝挑战。
采取合理和科学的排水排涝方案对于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2. 目标隧道排水排涝方案的目标是确保隧道工程的排水和排涝系统能够高效、持续地工作,以预防和解决以下问题:•地下水位过高导致的隧道进水风险;•大雨天气引发的雨水倾泻进入隧道;•隧道内部积水问题;•排水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紧急情况的排水和排涝处理。
3. 排水和排涝方案为了实现隧道的排水和排涝目标,需要综合考虑以下要素:3.1 地下水控制•对于施工期间的地下水控制,可以采用打井和水泵等手段降低地下水位;•针对运营期间的地下水问题,可以安装合适的防水层,采用防水工程技术减小地下水渗入隧道的风险。
3.2 排水系统设计•根据隧道的特性和所处地质条件,设计和安装合适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应包括排水管道、排水泵站等设施,能够有效地将隧道内的积水排出。
3.3 排涝处理•当隧道遭遇大雨或其他降水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涝措施,保证隧道正常排水;•需要具备实时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涝问题。
4. 常见技术和方案4.1 排水系统技术•采用开挖式排水系统,包括挖槽和排水设施的安装;•采用封管式排水系统,通过预埋排水管道将隧道内的积水引导出去;•组合式排水系统,将不同的排水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排水效率。
4.2 排涝技术•采用水封、隔油、隔沙等技术,排除雨水中的杂质;•利用泵站和水泵进行排涝,将积水引出隧道。
4.3 监控和报警系统•安装水位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隧道的水位变化;•建立自动报警系统,提醒工作人员隧道内出现排涝问题。
5. 典型案例以下是一些在隧道工程中成功应用排水排涝方案的典型案例:•隧道A:通过安装地下水控制设备和合理设计的排水系统,成功解决了施工期间的地下水和排水问题;•隧道B:利用封管式排水系统和排涝技术,实现了隧道内持续排水;•隧道C:采用组合式排水方案,解决了隧道临时积水问题,并提高了排水系统的效率。
一、编制说明为了使永寿梁隧道能够有序的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各项工作的按步有序的进行,特编制永寿梁隧道掌子面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新建西平铁路永寿梁隧道及太峪隧道施工设计图纸;2、《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技术条件(暂行)》3、《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6、《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4-2008);8、我单位多年来拥有的经验和各种施工资料及现场施工实际情况。
三、防排水编制原则1.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排水方案,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2.防水排水专项施工方案除应符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外,尚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劳动卫生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四、适用里程本方案适用于DK109+800~DK112+765段的掌子面排水工程。
五、工程概况新建西平铁路XPS-2标段永寿梁隧道工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境内,我项目部承担DK109+800~DK112+765段隧道施工任务。
本段隧道地质结构复杂,围岩变化大,围岩自稳能力差,Ⅳ,Ⅴ级围岩所占比例居多。
由于本段隧道跨越冰凌沟,隧道局部出水量很大,施工难度高。
六、防排水施工1、为保证掌子面正常施工,可视现场情况施做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位于隧道中线,宽50cm,深50cm与中央排水沟相连;临时水沟施做基本顺直,须将碎石淤泥清理干净,不得堆放其他杂物,影响排水效果。
2、如遇仰拱开挖,则距离仰拱小里程端头3m处开挖临时集水井,集水井大小深度视现场水量而定,位置以不影响隧道正常施工为准。
临时排水沟将水引入临时集水井,临时集水井中设置水泵将水及时抽排至中央水沟,不得使积水溢出,影响仰拱清底及混凝土浇筑。
隧道排水施工方案
《隧道排水施工方案》
隧道排水施工方案是指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隧道排水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保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顺利进行,还能够保障施工场地的安全和整体的工程质量。
在制定隧道排水施工方案时,首先需要进行现场的勘察和调查,了解隧道工程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所在。
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出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的排水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排水设备和设施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安排,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实施。
隧道排水施工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工程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排水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以及排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检查,随时发现并解决排水系统中的问题和隐患,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顺利进行和工程安全。
总之,隧道排水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隧道工程的成功完成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方案,并进行严格的实施和管理,才能够保证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编制:审核:批准:xx隧道反坡段排水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xx线站前工程施工图—xx隧道设计图<xx(隧)19-(1)>2、《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3-2005)4、《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5、我公司现有的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素质、抽水设备能力及涌水量等。
(二)编制原则1、在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为了控制隧道涌水、突泥,可采用超前预注浆减小涌水量和水压,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环境条件许可时,对于地层中的孔隙水或节理、裂隙水,可采用地表或洞内降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当降水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或无降排水条件,在隧道施工中遇到高压涌水危及施工安全时,宜先采用排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的压力,然后用注浆法进行封堵。
封堵涌水注浆应先在周围注浆,特别是向水源方向注浆,切断水源,然后顶水注浆,将涌水堵住。
2、隧道涌水的处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采取先堵后排的措施,预计有大量涌水或涌水量虽不大,但开挖后可能引起大规模塌方时,应在开挖前进行帷幕注浆。
3、反坡段施工排水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4、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
5、结合xx、xx斜井、xx隧道的施工特点,本方案重点在反坡段排水上面。
二、工程概况xx隧道地处福建省西北部xx县及江西省黎川县境内,进口位于江西省黎川县西城乡河漳村,NNE向冲沟的S侧斜坡上,自然坡度15°~25°,植被发育,山坡临空面倾向方位40°~50°.出口位于建宁县黄坊乡武调新村的NW向冲沟,NE侧斜坡上,自然坡度20°~30°,植被发育,山坡临空面倾向方位160°.隧道洞身最大埋深355.91m。
隧道渗水排水方案隧道渗水是指隧道周围的地下水通过渗透和压力差等因素,进入隧道内部的现象。
隧道渗水会导致隧道内部积水、地表下沉、地质灾害等问题,严重威胁到隧道的安全运营。
因此,制定有效的隧道渗水排水方案是保证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
隧道渗水排水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质水文条件,包括地下水位、渗透性、地层稳定性等因素;二是隧道结构特点,包括隧道的长度、高度、横截面形状等因素;三是工程经济性,包括工程投资、运行维护成本等因素。
具体的隧道渗水排水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隧道防渗设施的设计:在隧道施工之初,应预留防水层或者采取其他防渗措施,如喷混凝土、封孔剂等,以降低地下水对隧道的渗透。
2.隧道排水系统的设计:隧道排水系统是保证隧道排水畅通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设置排水管网、排水泵站、泵井、检查井等方式,将隧道积水及时排出,防止水涌进入隧道。
3.排水泵站和泵井的设置:根据隧道的长度和高度,设计合理的排水泵站和泵井,将隧道积水抽出,并将其排入合适的排水管道或水体。
4.排水管网的建设:在隧道周围设置排水管网,将地下水收集起来,并通过管道输送到合适的地点,如河流、湖泊等。
5.隧道检查井的设置:在隧道内部设置检查井,方便对隧道内部的积水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
6.排水系统的监测和维护:建立隧道排水系统的监测和维护机制,定期检查排水设备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排水系统故障,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7.地下水位监测和调控:隧道渗水排水方案还应考虑地下水位的监测和调控。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高低,及时调整排水系统的工作状况,保持隧道周围的地下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总的来说,隧道渗水排水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条件、隧道结构特点和工程经济性等因素。
通过设计合理的防渗设施、排水系统和监测机制,可以保证隧道内部的排水畅通,防止水涌进入隧道,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同时,隧道渗水排水方案还应注重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提高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一、工程概况本输水隧道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隧道全长约10公里,最大埋深约100米。
隧道采用双线平行布置,单线隧道直径为4.5米,设计输水能力为每日100万立方米。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主要穿越岩溶地区,岩溶发育强烈,地下水丰富,施工难度较大。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原则(1)安全第一,质量为本,进度保障。
(2)合理布局,高效施工,降低成本。
(3)绿色环保,文明施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施工方法(1)隧道开挖:采用台阶法开挖,分台阶进行开挖,台阶高度控制在2-3米,每台阶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
(2)支护结构: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初期支护,并根据围岩情况适当增加锚索、钢架等加强支护。
(3)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混凝土,厚度不小于30厘米,并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沉降缝等。
(4)防水措施:采用防水板、注浆、排水系统等综合防水措施,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3. 施工流程(1)隧道测量:根据隧道设计图纸进行隧道测量,确定隧道轴线、中线和高程。
(2)隧道开挖:采用台阶法开挖,分台阶进行开挖,每台阶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
(3)初期支护:根据围岩情况,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初期支护。
(4)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5)防水施工:根据防水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板、注浆、排水系统等施工。
(6)隧道检测:对隧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4.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施工安全: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环境保护: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做好噪声、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治理。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1)成立隧道施工项目部,负责隧道施工的全面管理。
(2)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2. 施工管理(1)加强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专项施工方案 防排水工程
建 设 单 位: 监 理 单 位: 施 工 单 位: 项目负责人 : 技术负责人 : 编 制 人 : 编 制 日 期:
受控文件 编号: 目 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 .............................................................................. 3 第二节、工程概况 .............................................................................. 3 第三节、工程地质 .............................................................................. 4 第四节、施工条件 .............................................................................. 6 第五节、材料进场计划 ...................................................................... 7 第六节、工期安排及质量目标 ......................................................... 7 第七节、施工工艺及方法.................................................................. 8 一、防水施工 ............................................................................... 8 二、防水混凝土 ........................................................................... 8 三、施工排水 ............................................................................... 9 四、系统排水盲管的布设 ........................................................... 9 五、排水盲管安设 ..................................................................... 10 六、防水板铺设 ......................................................................... 11 七、施工接缝处理 ..................................................................... 12 第九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13 第十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 14 第十一节、环境保护 ........................................................................ 15 第十二节、文明施工 ........................................................................ 16 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裂隙水较发育及有水文环境严格要求的地段,防排水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二次衬砌除全过程防水外,必须严格防水施工艺管理,才能实现。全过程防水是指开挖前预注浆防水,开挖后的支护施工防水,衬砌阶段的防水设施施工防水。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 076-95)等。 6、《胜利南路南延(含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 7. 当地地形、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等外界因素,结合当地的经济、交通现状、资源、水电等情况;
第二节、工程概况 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山岭隧道形式,机械通风,电光照明;隧道内轮廓为曲线拱部型式,拱部为三心圆拱,其内轮廓宽13.73m,高9.74m,限高5m。左线隧道出口明洞长17m,右线出口明洞长30m,洞门形式均为端墙式。初期支护在拱部和加强地段采用钢格栅、钢筋网、砂浆锚杆和中空锚杆支护,采用湿喷砼。拱部防水采用无钉挂设,爬焊机双缝焊接,并采用充气法进行检查。施工排水顺坡段自然排水,反坡段设集水坑接力排出洞外。第一标段为隧道北段加隧道北侧243m道路(K4+490~K6+143)工程,全长1653m,估算投资额为26000万元;洞口段围岩级别为V级围岩,隧道内轮廓宽13.73m,高9.74m。 隧道出口防排水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6月1日,完工日期为2013年6月15日。
第三节、工程地质 1、工程地质 (1)地层岩性 依据钻探资料,本区地层结构主要为第四系粘性土、片岩,局部见大理岩,花岗岩穿插其中。第四系粘性土层覆盖厚度不均,沟谷内厚度较大;基岩大部分地段裸露,风化严重。第四系中素填土主要分布在隧址区出洞口段的表层,粉质粘土混碎石主要分布于两侧洞口附近的山坡及冲沟附近。区内片岩主要分布于隧道中轴线及两侧,在侵入岩体两侧其产状岩层较陡,地表所见一般为全风化或强风化状态。大理岩仅在隧道出口处揭露疙瘩状大理岩,发布范围较小,其上下均为片岩,岩石硬度较高,钻进过程漏浆,未见溶洞发育。 (2)地质构造 有物探成果,位于K5+660附近有构造破碎带一条。C1、C2区为岩石风化破碎较严重区,根据钻探揭露,其上部风化严重,裂隙发育,钻探岩呈碎块状。 (3)场区构造 区内构造主要为任性挤压变形构造和节理裂隙。构造破碎带仅有一条,且规模较小,地表延伸较短。节理是区内主要构造形式,隧址区多为闭合节理,张开度1~3mm,节理面平直光滑,有时稍有平缓弯曲,无填充物,延伸较长,一般为5~10m,最长达20m;与剪节理或扭节理的典型特征相吻合,按照结构面的相对分类,对于隧道及边坡工程,为中等结构面。 (4)各岩层力学性质 素填土位于表层,主要分布在进出洞口,出洞口厚度较大,其他位置厚度较小。该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局部见植物根系。粉质粘土混碎石层分布在进洞口及出洞口。基岩层场区普遍分布,自上而下,按照岩石风化程度,垂直带为:③全风化带④强风化带⑤中风化带⑥微风化带⑦未风化带。 (5)隧道围岩级别划分 左线 数量(m) 右线 数量(m) Ⅲ级围岩 480 Ⅲ级围岩 485
Ⅳ级围岩 150 Ⅳ级围岩 130
Ⅴ级围岩 283 Ⅴ级围岩 300
Ⅴ级明洞 17 Ⅴ级明洞 30
车行横洞 115.71 车行横洞 115.71 人行横洞 135.03 人行横洞 135.03 紧急停车带 80 紧急停车带 80 附注:人行横洞与右线夹角为90°,车行横洞与右线夹角为60°。 本标段Ⅲ级围岩共1930m,Ⅳ级围岩共280m,Ⅴ级围岩共583m,Ⅴ级明洞共47m。 2、水文地质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在工作区北部及南部沿沟谷分布,岩性以粉质粘土混碎石、素填土为主。厚度0.5~17.3m,第四系分布于地下水位以上,该层渗透性弱,富水性弱。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分布于整个工作区,岩性主要为片岩、花岗岩。由于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地表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随着深度的增加风化裂隙逐渐减弱,水位埋深为+0.3—33.65m。构造裂隙水含水层在工作区北部沿断裂构造分布,岩性主要为皮钠盐、花岗岩,构造裂隙很发育,但多呈闭合状态,为弱透水层,岩石较破碎,为地下水的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大气降水为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区内地下水径流严格受地形、地貌和构造的控制,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向基本一致。区内排泄途径主要有:人工开采、地下径流两种方式。区内大部分为基岩裸露区,大面积赋存基岩裂隙水,松散层分布零星、狭窄且层薄,构造裂隙水仅在隧道北头局部出露,故本区内地下水主要表现为基岩裂隙水的特点。 隧道涌水量预测,隧道冲水因素:根据钻孔资料分析,隧道充水直接因素为基岩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含水层富水性弱,间接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随季节变化较大,丰水季节对隧道施工有一定影响,枯水季节甚小。由于工作区地处丘陵区,隧道标高较高,工作区地下水富水性弱,随着隧道施工,疏干排水,地下水位降低,隧道涌水量会逐渐减少。
第四节、施工条件
在开工前,修建好临时便道,配备好临时供水、供电、通风和通讯设施,对隧道口平面控制三角导线网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测量,以确保开工后顺利施工。 (1)、供电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