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驼峰作业员作业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4
铁路驼峰作业员岗位作业指导书目 次第一章 作业介绍 (2)第一节 任职资格 (2)第二节 岗位职责 (3)第三节 岗位关联图 (4)第四节 岗位安全风险点 (4)第五节 岗位安全红线 (5)第二章 作业流程示意图 (6)第三章 作业程序 (7)第四章 岗位作业标准 (9)第一节 岗位标准 (9)第二节 礼仪要求 (9)第三节 着装要求 (9)第四节 接班要求 (9)第五节 班中作业要求 (9)第六节 交班要求 (10)第五章 岗位主要使用设备 (11)第六章 应急处置 (12)第一节 应急预案 (12)第二节 应急处置 (12)第一章作业介绍第一节 任职资格一、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二、文化水平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及以上文化程度。
三、专业要求具有运输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中专、中技、职高)毕业或经1年及以上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四、职业资格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五、工作经历从事连结员、制动员2年及以上。
六、身体要求1.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听力正常。
2.无高血压、心脏病,双眼裸视5.0及以上。
七、基本技能要求1.严格执行《技规》、《行规》、《铁路调车作业标准》、《站细》、《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等有关规定。
2.严格执行作业准备,进行设备检查。
3.能按要求对交接事项进行签认。
4.能根据作业计划,标出作业重点。
5.能根据溜放车组、空重、停留车位置,难易行车辆,难易行线路,气候条件等情况,操纵减速器,控制溜放车组速度,调整溜放车组间隔。
6.能根据测长、测速、测重等设备提供的数据和峰下制动长的作业汇报,按有关规定定速。
7.能确认道岔手柄和封锁线路按钮显示,能确认光带显示,并根据驼峰值班员(调车长)指示加、解锁。
第二节 岗位职责1在驼峰值班员的指挥下,认真接受驼峰值班员布置、传达的调车作业计划安全重点事项和工作安排。
2严格按岗位标准作业,按时到岗,做好交接班,作业前平调试验工作,及时、安全地完成本班任务。
铁路驼峰调车长、驼峰作业员有关作业规定驼峰调车长、驼峰作业员在调车作业中要严格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调车作业标准》等规章标准的有关规定,不得违章作业,确保驼峰调车作业安全。
一、调车作业计划调车作业计划是保证实现阶段计划的调车作业具体行动计划,是对每一项调车作业的具体行动安排,是调车有关人员行动的依据。
1.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与布置调车领导人应正确及时地编制、布置调车作业计划。
布置调车作业计划应使用调车作业通知单。
调车作业通知单按铁路局规定格式、符号及要求填写。
一批计划不超过三钩时,可用口头方式布置(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除外),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2.调车作业计划的交接调车领导人与调车指挥人要亲自交接计划,并布置作业要求和注意事项。
如因技术设备或作业条件限制,不能亲自交接的交接计划办法,按《站细》规定办理。
使用调车无线电话的车站调车作业计划布置方法按铁路局规定办理。
3.调车作业计划的传达(1)调车指挥人应亲自向司机交递调车作业计划,传达作业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其弛人员,应亲自或指派连结员进行传达。
(2)调车指挥人向调车组人员传达计划时要明确分工,布置重点注意事项,并及时听取复诵。
(3)调车人员接受调车作业计划后,按计划分工,立即上岗,做好准备及检查。
不需要立即上岗的具体要求由《站细》规定。
(4)调车指挥人确认有关人员均已了解调车作业计划后方可开始作业。
使用微机传送计划时,调车指挥人也可在打印机终端直接接受计划。
4.调车作业计划的变更(1)变更调车作业计划(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不超过三钩时),可以口头方式传达(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除外),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超过三钩时,应重新下达书面计划。
仅变更作业方法或辆数时,不受口头传达三钩的限制,但调车指挥人必须向有关人员传达清楚,有关人员必须复诵。
(2)变更股道时,必须停车传达。
驼峰解散车辆,变更钩数、辆数、股道时可不通知司机,但变更为下峰作业或向禁溜线送车前,必须通知司机。
TBZK-Ⅱ型驼峰控制系统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目的指导驼峰作业人员对室内TBZK-Ⅱ型驼峰控制系统设备进行集中检修作业适用范围TBZK-Ⅱ型驼峰控制系统集中检修作业维修周期按《普速铁路信号维修管理实施细则》周期作业条件1.作业按规定级别进行提报、安排、审核。
2.作业计划内容具体,影响范围清楚。
不得超过天窗作业范围。
3.检修工作量与人员安排、天窗计划时间匹配。
4.监测分析、防护员安排到位,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5.作业风险控制措施和该作业内容一致,特殊电路风险研判得当、具体。
6.作业手续齐全,派工单领取签认。
7.作业仪表、工具、材料准备到位。
安全风险1.室内驻站联络员应佩戴臂章,三证齐全,携带《电务安全防护记录本》,早进晚离、提前上岗,并与作业人员提前进行通话试验。
2.准确掌握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状况,按规定及时向作业人员进行防护预告。
3.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4.室内防护员不得擅离岗位,确因工作需要离开时,应告知作业人员,禁止在此期间进行作业。
5.电缆引入口防鼠、防火设施必须检查良好。
6.作业中,身体严禁同时接触设备带电部分和金属接地装置,使用的工具应做好绝缘防护。
7.仪表使用前必须正确选择档位、量程;不清楚电压范围时,仪表量程放在最大。
防控措施1.加强四预告制度,接到室内下道通知,必须立即下道避车,并检查机具、材料不侵限。
2.加强3-5分钟联系制度,确保联系畅通,防护中断,必须立即下道避车。
3.邻线有车,本线须停止作业,及时下道立岗排队接车,拉好防护安全警示带。
4.线路上行走或作业,应加强前后瞭望,禁止接打手机,禁止在两线中间躲避列车。
5.作业完毕,检查挂锁加装良好,做到“三不动,三不离”。
作业工具数字万用表、地线电阻测试仪、活口扳手、尖嘴钳、斜口钳、克丝钳、毛刷、万可螺丝刀、吸盘、4mm-8mm套筒流程作业项目作业内容、标准及图示检修准备监测分析工作前,调阅微机监测控制系统数据,分析控制系统运用状态。
电务设备驼峰类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驼峰类设备技术要求一、技术要求1 车辆传感器主要技术要求1.1检查基础不破损、不倾斜,箱盒体不腐蚀、无裂纹、油饰良好、铭牌标识齐全、清晰。
1.2箱盒盖关闭严密,盘根防尘防水良好,加锁装置良好。
1.3检查配线无破皮,端子紧固,绑扎良好,线头无伤痕,配线整齐,垫片螺母齐全。
1.4电缆引入封胶不龟裂,无废孔。
1.5箱盒内部清洁,油漆良好。
1.6表面无铁屑、杂物;引入线安装、防护良好。
1.7端子编号、电缆去向铭牌正确清晰,配线图纸正确清晰。
1.8车辆传感器技术标准(T-LJ型):1.9线圈直流电阻:1000Ω±10%。
1.10线圈对地绝缘电阻≥20MΩ。
1.11传感器空载电压8V±0.5V。
1.12传感器安装传感器高度:44±2mm;中心度:35mm。
1.13计轴误差率±0.01%。
1.14车辆传感器技术标准(CYL型-无源)1.15线圈直流电阻:1000Ω±10%。
1.16线圈对地绝缘电阻≥20MΩ。
1.17传感器电压VPP≥2V。
1.18计轴误差率±0.01%。
1.19车辆传感器适应车速范围:无源、有源型 3~30km/h。
1.20车辆传感器安装要求1.20.1 传感器安装传感器高度:有源为44±2mm;距离中心度:35mm;无源37±2mm;距离中心度:15±3mm。
2 车辆减速器主要技术要求2.1 轨枕板完整、无严重破损,减速器整机及部件安装方正,无变形、无裂纹,各部螺栓、弹簧垫圈齐全紧固,机体清扫良好。
2.2控制阀箱、管路各部密封作用良好,不漏气、漏油,箱内阀体安装牢固,各部油饰良好。
2.3气缸、油缸使用的高压胶管不得有漏气、漏油、变形及其它异状,外表面无严重龟裂老化,不得与其它零件相碰。
2.4各轴挡圈、销、轴安装良好,调整垫板不脱出、锁压角铁固定良好。
2.5各轴套绝缘良好,减速器轨道电路区段绝缘电阻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应≥50Ω。
电务设备驼峰类作业指导书第一章驼峰类设备技术要求一、技术要求1 车辆传感器主要技术要求1.1检查基础不破损、不倾斜,箱盒体不腐蚀、无裂纹、油饰良好、铭牌标识齐全、清晰。
1.2箱盒盖关闭严密,盘根防尘防水良好,加锁装置良好。
1.3检查配线无破皮,端子紧固,绑扎良好,线头无伤痕,配线整齐,垫片螺母齐全。
1.4电缆引入封胶不龟裂,无废孔。
1.5箱盒内部清洁,油漆良好。
1.6表面无铁屑、杂物;引入线安装、防护良好。
1.7端子编号、电缆去向铭牌正确清晰,配线图纸正确清晰。
1.8车辆传感器技术标准(T-LJ型):1.9线圈直流电阻:1000Ω±10%。
1.10线圈对地绝缘电阻≥20MΩ。
1.11传感器空载电压8V±0.5V。
1.12传感器安装传感器高度:44±2mm;中心度:35mm。
1.13计轴误差率±0.01%。
1.14车辆传感器技术标准(CYL型-无源)1.15线圈直流电阻:1000Ω±10%。
1.16线圈对地绝缘电阻≥20MΩ。
1.17传感器电压VPP≥2V。
1.18计轴误差率±0.01%。
1.19车辆传感器适应车速范围:无源、有源型 3~30km/h。
1.20车辆传感器安装要求1.20.1 传感器安装传感器高度:有源为44±2mm;距离中心度:35mm;无源37±2mm;距离中心度:15±3mm。
2 车辆减速器主要技术要求2.1 轨枕板完整、无严重破损,减速器整机及部件安装方正,无变形、无裂纹,各部螺栓、弹簧垫圈齐全紧固,机体清扫良好。
2.2控制阀箱、管路各部密封作用良好,不漏气、漏油,箱内阀体安装牢固,各部油饰良好。
2.3气缸、油缸使用的高压胶管不得有漏气、漏油、变形及其它异状,外表面无严重龟裂老化,不得与其它零件相碰。
2.4各轴挡圈、销、轴安装良好,调整垫板不脱出、锁压角铁固定良好。
2.5各轴套绝缘良好,减速器轨道电路区段绝缘电阻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应≥50Ω。
铁路驼峰作业员作业指导书
目次
目次 (2)
第一章岗位描述 (3)
第一节任职资格 (3)
第二节岗位职责 (4)
第三节岗位关联图 (5)
第五节岗位安全红线 (6)
第二章岗位主要使用设备 (7)
第三章岗位作业要求 (8)
第一节作业要求 (8)
第二节礼仪要求 (8)
第三节着装要求 (8)
第四节接班要求 (9)
第五节班中作业 (9)
第六节交班要求 (9)
第四章岗位作业流程 (10)
第一节作业流程图 (10)
第二节作业程序 (11)
第五章应急处置 (13)
第一节应急预案 (13)
第二节应急处置 (13)
第六章关于本岗位作业指导书的说明 (14)
第一章岗位描述
第一节任职资格
一、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二、文化水平
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及以上文化程度。
三、专业要求
具有运输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中专、中技、职高)毕业或经1年及以上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四、职业资格
具有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五、工作经历
从事调车长1年及以上。
六、身体素质
1.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听力正常。
2.无高血压、心脏病,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5.0。
七、基本技能要求
1.严格执行《技规》、《行规》、《站细》、《铁路运输调度规则》、《铁路调车作业标准》、《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铁路货车统计规则》等有关规定及有关文电、指示。
2.严格交接班制度,按规定进行工作交接。
3.根据溜放车组、空重、停留车位置,难易行车辆,难易行线路,气候条件等情况,操纵减速器,控制溜放车组速度,调整溜放车组间隔。
4.根据测长、测速、测重等设备提供的数据和峰下调车组的作业汇报,按有关规定定速。
5.确认道岔手柄和封锁线路按钮显示,确认光带显示,根据驼峰调车区长指示加、解锁。
第二节岗位职责
一、在驼峰调车区长的领导下,负责驼峰自动控制系统、应急手动盘的操作,办理溜放、调车、转场进路,办理有关设备的单操和应急处理。
设备故障必须登记并通知信号工区处理。
二、加强技术业务学习,掌握驼峰自动系统的性能、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方法。
三、应按规定对设备进行试验。
每批计划作业前应检查应急手动盘、减速器检修按钮是否处于自动位,并应与调车组核对计划,告诉调车长溜放线路可用长度,当钩车长度超过停留车距减速器长度时,通知调车长用人力制动机制动。
四、在作业中,必须钩钩注销计划,监视减速器的动作情况,并根据气候、车组情况,修改自动定速参数,或进行半自动定速。
第三节岗位关联图
第四节岗位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第五节岗位安全红线
1.当班打牌、饮酒、脱岗、睡觉,违反规定使用手机。
2.作业中坐卧钢轨、轨枕头及道床边坡,违章钻、扒车。
3.作业中不按规定进行防护(监护)或采取防护措施。
4.不服从站车管理,冲击站车或严重扰乱站车秩序。
5.恶意调整、遮挡监控摄像头。
第二章岗位主要使用设备
第三章岗位作业要求
第一节作业要求
调车作业
1.GB/T 7178.1-2006《铁路调车作业基本规定》
2.GB/T 7178.2-2006《铁路调车准备作业标准》
3.GB/T 7178.5-2006《铁路调车平面牵出线作业标准》
4.GB/T 7178.6-2006《铁路调车编组列车作业标准》
5.GB/T 7178.7-2006《铁路调车列车摘挂作业标准》
6.GB/T 7178.8-2006《铁路调车取送车辆作业标准》
7.GB/T 7178.9-2006《铁路调车停留车作业标准》
8.GB/T 7178.10-2006《铁路调车自动化驼峰作业标准》
9.TB1699-85《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第二节礼仪要求
遇上级领导、上级来人检查工作时,在不影响正常作业的前提下,须起立敬礼,并说“我是驼峰作业员×××,欢迎检查指导。
”等文明用语。
第三节着装要求
1.按规定统一着最新式制服,穿戴整齐。
2.制服应得体挺括,扣子齐全无松动,不应有污渍、皱折、破损,领子、袖口、裤脚要保持清洁,不应挽袖子或裤腿。
第四节接班要求
1.班前充分休息,严禁饮酒。
2.按时到站,参加接班点名,掌握重点注意事项、有关文电及上级领导指示,进行安全预想。
3.参加车站班计划会,掌握重点注意事项、有关文电及上级领导指示。
4.与上一班人员对号交接,交接内容包括:驼峰信号设备使用状况、行车备品、线路停留车位置、调车工具备品和有关注意事项等。
5.按规定进行接班后的信号设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电务处理。
第五节班中作业要求
1.与调车区长交接、核对计划,掌握计划重点和注意事项。
2.根据调车计划,正确、及时开放调车信号,并严格执行勾划制度。
3.落实调车联控,做好驼峰作业过程中的信号设备监控,发现设备异状、立即呼叫停车。
4.作业中变更计划及变更线路时,须事先取得车站调度员同意。
5.严禁向堵门线路进行溜放作业,严禁向同意越区作业的线路进行溜放作业。
6.严格把好禁峰、禁溜车取送关。
第六节交班要求
1.按照岗位进行对号交接,交班内容为:信号设备使用状况、编组场重点车辆停留车位置、线路情况、行车备品等。
2.岗位卫生良好,窗明几净,四壁无尘。
3.认真总结分析,听取领导指示,填记工作台帐。
第四章岗位作业流程
第一节作业流程图
第二节作业程序
第五章应急处置
第一节应急预案
1.《车务段行车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2.《车务段机车车辆发生溜逸应急预案》
3.《车务段人身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4.《车务段职工中暑应急处置预案》
第二节应急处置
1.计算机自动溜放系统发生故障
立即呼叫调车组和机车乘务员停止溜放作业,并对设备进行检查。
如无法恢复运行,应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检查维修,并登记《行车设备故障登记簿》。
紧急情况下,可启动应急控制台,利用人工操纵方式对溜放车组进行制动。
2.驼峰设备发生故障或钩车发生途停时的应急处置
驼峰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关闭驼峰信号机,迅速通知调车组人员停止作业。
同时,通知电务人员到岗,并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登记,待查明故障原因并消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使用减速器手动控制时,应遵循逐级加力的规定,即:使用1级后方可使用2级,使用2级后后方可使用3级,以此类推。
严禁直接使用3级或4级制动。
第六章关于本岗位作业指导书的说明
1.本《指导书》中的作业内容及办法,仅适用于车务段管内区段站,不具有普遍性;对于本岗位不涉及的作业,《指导书》中并未提及。
2.本《指导书》对车务段车站管内区段站驼峰作业员的主要生产活动进行了描述,仅具有指导作用,未尽事宜请参考相关规章、文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