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 路由协议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84.31 KB
- 文档页数:12
ENSP 路由协议实验协议名称:ENSP 路由协议实验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定关于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路由协议实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通过此实验,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和掌握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理解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ENSP路由协议的配置和调试方法;- 掌握路由协议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技巧;- 培养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3. 实验环境- ENSP软件:确保已安装并配置好最新版本的ENSP软件。
- 路由器设备:至少两台支持ENSP的路由器设备。
4. 实验步骤4.1 环境准备a. 确保ENSP软件已成功安装,并能够正常运行。
b. 配置并连接至少两台支持ENSP的路由器设备。
4.2 路由协议配置a.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
b.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等。
c. 配置路由器之间的链路,并设置链路的相关参数。
d. 配置路由协议的相关参数,如路由器ID、Hello间隔等。
e. 启动路由协议,并观察路由表的生成和更新情况。
4.3 实验验证a. 配置网络中的主机设备,并分配IP地址。
b.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c. 观察路由器之间的路由表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释。
d. 通过模拟故障或调整参数,验证路由协议的容错性和性能。
5. 实验报告完成实验后,学习者需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点:- 实验目的和背景介绍;- 实验环境的配置和准备过程;- 路由协议的配置和调试过程;-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对实验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网络中断。
- 注意实验设备的安全性,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 遵守网络安全规范,不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和攻击行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华为网络设备,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技能,熟悉华为设备的配置界面和命令,并能够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 配置IP地址2. 宣告OSPF3. 引入默认路由4. 路由汇总5. 配置完全Stub区域6. 修改接口Cost实现合理分流,确保来回路径一致7. 修改网络类型,加快收敛8. 配置出口NAT,实现外网连通性9. 增强安全性二、实验环境1. 华为交换机:S5700-28P2. 华为路由器:AR22003. 实验软件:华为eNSP(企业网络仿真器)三、实验步骤1. 配置IP地址- 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并为其分配Access接口。
- 为路由器接口配置IP地址。
2. 宣告OSPF- 在路由器上启用OSPF协议。
- 配置OSPF进程ID。
- 宣告OSPF网络。
3. 引入默认路由- 在路由器上配置默认路由,指向下一跳路由器。
4. 路由汇总- 配置路由汇总,减少路由表项。
5. 配置完全Stub区域- 在OSPF区域中配置完全Stub区域,禁止区域内的路由器学习其他区域的路由信息。
6. 修改接口Cost实现合理分流- 根据网络流量需求,修改接口Cost值,实现合理分流。
7. 修改网络类型,加快收敛- 根据网络需求,修改OSPF网络类型,加快收敛速度。
8. 配置出口NAT,实现外网连通性- 配置NAT地址转换,实现内网设备访问外网。
9. 增强安全性-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对网络设备的访问。
- 配置IPsec VPN,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配置了IP地址、OSPF、默认路由、路由汇总、完全Stub区域等。
2. 修改接口Cost值,实现了合理分流。
3. 修改网络类型,加快了收敛速度。
4. 配置出口NAT,实现了外网连通性。
5. 增强了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1. 华为设备的配置界面和命令。
2. 网络配置的基本技能。
3. OSPF多区域配置的规划和实施。
基于eNSP 的组播配置实验摘要:本文首先对路由协议与组播协议和进行简述,其次通过eNSP 模拟器完成网络的基础配置和多播配置,最后通过实验测试来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应用过程中的易发生的错误进行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路由协议;组播协议;eNSP 模拟器中图分类号:TP391.61988 年Steve Deering 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IP 组播的概念,但是互联网的复杂性给IP 组播的发展带了巨大的困难,因为在互联网中的路由器并不都能很好地支持IP 组播协议。
尽管如此,IP 组播协议还是向前发展,并在广播、视频会议与实况转播等各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使传播变得更高效、快捷。
1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包括静态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的特点是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及时应对网络的变化,需人工手动配置路由表,即直连路由;动态路由的特点是复杂、开销大,但能很好地适应网络的变化。
动态路由又分为距离- 向量路由算法和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典型代表就是RIP,RIP 以固定的时隙和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发送的信息是网络距离和下一条路由器,且范围限制在15 跳以内。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典型代表是OSPF,OSPF 采用分层结构,上层的是骨干区域,标识符为0.0.0.0;下层称为下层区域,其标识符可以是1.1.1.1 或2.2.2.2 等;骨干区域通过边界路由器连接下层区域。
OSPF 分层结构使交换信息的种类增加,协议更加复杂,但每一个区域内交换的信息大大减少,使OSPF 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的自治系统。
OSPF 仅当网络拓扑发生改变时,才向相邻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信息,相邻路由器得到信息后修改路由表,并将此信息从各端口发送给与它相邻的路由器(除来的端口外),最终使整个自治系统内所有路由器保持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即全自治系统维持同一个网络拓扑图。
2 组播协议2.1 组播的地址组播相对于单播和广播而言,具有效率高,CPU 负载轻,冗余流量少的特点。
ENSP网络实验操作练习题2015.8byHancool目录1.1交换机基本配置错误!未指定书签。
1.4.11.4.22.52.6DHCPSnooping与地址绑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1.1交换机基本配置(1)拓扑结构(2)配置要求SW1:1、本地用户:user,密码qazxsw12,权限等级1,可进行ssh远程访问和本地控制台登录,密码加密显示。
2、设置super密码:qazxsw12,密码加密显示3、设置远程访问使用SSH方式,关闭telnet;远程访问使用用户名和密码验证;4、本地控制台只使用密码验证,登录密码为poiuyt12,默认权限为1级。
5、修改交换机名称为sw1,配置管理IP地址,设置缺省网关为6、配置SNMP信息,采用v3认证加密方式,snmp组为snmp_group,只读权限,snmp用户/密码为snmp_user/snmppassword,采用md5方式。
7、配置发送trap到网管主机,securityname为交换机名称。
SW2:1、本地用户:user,密码qazxsw12,权限等级1,可进行telnet、ssh远程访问和本地控制台登录,密码加密显示。
2、设置super密码:qazxsw12,密码加密显示3、设置远程访问使用SSH和telnet方式;远程访问使用用户名和密码验证;4、本地控制台使用用户密码方式登录;5、修改交换机名称为sw2,配置管理IP地址,设置缺省网关为6、配置SNMP信息,采用v2方式,只读权限,snmp用户为snmp_user。
711.2.1(1(212(1(21234(1(21231.3.1配置基本RSTP(1)拓扑结构(2)配置要求:1、在所有交换机上启用RSTP,并设置SW1为主根桥,SW2为备根桥2、观察被STP阻塞的交换机上的端口3、任意关闭四个交换机互联的端口中的一个端口模拟链路断电,观察STP发生的变化1.3.2配置RSTP更多功能(优先级、根桥保护、边缘端口等)(2123、在SW1上启用根设备保护4、对于SW5,设置端口的STP路径开销值,使eth0/0/2为根端口。
ensp模拟器之ospf实验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常用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用于在互联网络中实现路由器之间的通信。
它基于Dijkstra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并使用LSA(链路状态广播)协议来在网络中传播状态信息。
在该模拟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个OSPF模拟器来演示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一个OSPF模拟器,该模拟器提供了一个虚拟网络环境,可以模拟多个路由器之间的通信。
我们可以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或GNS3等模拟器。
接下来,我们将创建一个包含多个路由器的拓扑图。
在该拓扑图中,每个路由器将代表一个网络节点,并且它们之间通过链路进行连接。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由器型号和链路速率来模拟真实世界的网络环境。
然后,我们需要对每个路由器进行配置。
配置包括设置路由器的IP 地址、启用OSPF协议、设置区域和配置链路权重等。
每个路由器将作为OSPF的邻居,它们将通过OSPF协议交换状态信息,并计算最短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OSPF的一些特性,如区域划分、路径筛选和路由重分发等。
完成配置后,我们可以启动路由器,并观察OSPF协议的工作。
通过在路由器上执行相应的OSPF命令,我们可以查看当前的路由表、OSPF邻居列表和链路状态数据库等信息。
同时,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操作,如手动设置链路权重、增加或删除网络、设置路由聚合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模拟一些故障情况,如链路断开、路由器故障等。
这将导致OSPF重新计算最短路径,并选择备用路径进行通信。
通过这些操作,我们可以观察到OSPF的动态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我们可以比较不同配置下的路由表和路径选择,评估OSPF协议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探讨OSPF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如大规模网络中的区域设计、网络收敛和负载均衡等。
总结起来,通过该OSPF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Ensp软件实验之ppp实验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是一种在以太网上建立点对点连接的协议。
它允许用户通过以太网接入ADSL等宽带网络,成为一种常见的上网方式。
PPPoE协议允许用户使用宽带拨号方式进行上网,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介绍PPPoE协议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PPPoE服务器和客户端,实现在以太网上建立点对点连接的功能。
通过实践,了解PPPoE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掌握其配置和使用方法。
实验准备:1.一台支持PPPoE的路由器(作为服务器)和一台支持PPPoE的电脑(作为客户端)。
2.PPPoE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
实验步骤:1.在路由器上配置PPPoE服务器的参数,包括服务器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地址等。
2.安装并配置PPPoE服务器软件,在软件中设置用户账号和密码,配置服务器运行参数。
3.在客户端电脑上安装PPPoE客户端软件。
4.在客户端电脑上,配置PPPoE客户端的参数,包括服务器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等。
5.通过网线将路由器和客户端电脑连接起来。
6.启动PPPoE服务器,并在客户端电脑上启动PPPoE客户端。
7.在客户端电脑上,通过PPPoE客户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尝试建立连接。
8.如果连接成功,即可在客户端电脑上通过PPP协议上网。
如果连接失败,检查配置和网络设置,并重新尝试建立连接。
实验注意事项:1.在设置PPPoE服务器和客户端参数时,保证两者的配置一致性,包括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等。
2.检查网络连接和线缆是否正常,确保路由器和客户端电脑之间的连接畅通。
3.在配置和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护账号和密码的安全性,避免被他人恶意使用。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成功搭建了PPPoE服务器和客户端,在以太网上建立了点对点连接。
在客户端电脑上,通过PPPoE客户端成功连接到服务器,并成功上网。
ENSP 路由协议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的RIPv2 ,OSPF 协议的原理与区别。
2 、熟悉静态路由,RIPv2 ,OSPF 协议的基本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1 、使用静态路由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2 、使用RIPv2 协议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3 、使用OSPF 协议(单区域)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4 、使用OSPF 协议(多区域)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实验原理】请参考教材以及网络资源对以下知识点加深记忆:静态路由、RIP 、OSPF 、BGP 基本原理RIPv1 的局限性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所产生的问题: 1 )RIP 的15 跳限制,超过15 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
2 )RIP 不能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导致IP 地址分配的低效率。
3 )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
4 )收敛速度慢,在大型网络中收敛时间需要几分钟。
5 )RIP 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路基于跳数。
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
6 )RIP 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
一些增强的功能被引入RIP 的新版本RIPv2 中,RIPv2 支持VLSM ,认证以及组播更新。
但RIPv2 的跳数限制以及慢收敛使它仍然不适用于大型网络。
相比RIP 而言,OSPF 更适合用于大型网络: 1 )没有跳数的限制。
2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
3 )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
4 )收敛速度快。
5 )具有认证功能。
6 )真正的LOOP- FREE (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
实验一使用静态路由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1 、实验拓扑及描述· 1.网络中包含三台路由器及两台PC ;· 2.端口连线及设备的IP 编址如图所示;2 、实验需求1.完成三台路由器的配置;2.完成两台PC 的配置;3.完成配置后,两台PC 要能够互相ping 通。
ENSP 路由协议实验协议名称:ENSP 路由协议实验协议1. 引言本协议旨在规定ENSP(Enhanced Network Service Protocol)路由协议的实验细节和要求,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协议适用于所有参与该实验的相关方。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评估ENSP路由协议在网络中的性能和可靠性,并探索其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潜力。
具体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分析ENSP路由协议的路由选择算法和拓扑发现机制;- 评估ENSP路由协议在大规模网络中的性能表现;- 比较ENSP路由协议与其他常用路由协议的性能差异。
3. 实验环境本实验将在以下环境中进行:- 网络拓扑:使用模拟网络拓扑或真实网络拓扑进行实验;- 设备配置:使用支持ENSP路由协议的网络设备进行实验;- 测试工具:使用网络模拟器或真实网络设备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 实验步骤4.1 设计网络拓扑根据实验需求,设计适当的网络拓扑以模拟实际网络环境,并确保拓扑中包含足够数量的网络设备和链路。
4.2 配置网络设备在每个网络设备上配置ENSP路由协议,并确保所有设备的配置信息一致。
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ID、邻居关系、链路权值等。
4.3 启动实验按照预定计划启动实验,并监控实验过程中的网络性能指标,如延迟、丢包率、带宽利用率等。
4.4 收集实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收集和记录与ENSP路由协议相关的实验数据,包括路由表、链路状态、路由更新等信息。
4.5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评估ENSP路由协议在实验环境中的表现,并与其他常用路由协议进行对比。
5.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ENSP路由协议的性能评估结果;- ENSP路由协议与其他常用路由协议的性能比较结果;-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对ENSP路由协议的优化建议。
Ensp做PPPoE实验PPPoE服务器上的配置sysname PPPoE-Server#ip pool pool1//创建地址池⽤来为客户端分配地址network 192.168.10.10 mask 255.255.255.0gateway-list 192.168.10.1#aaa //在AAA下配置认证⽅案和创建⽤于认证的账号 authentication-scheme system_a domain systemauthentication-scheme system_alocal-user user1@system password cipher huawei local-user user1@system service-type ppp #interface Virtual-Template1//配置认证虚模板ppp authentication-mode chap domain system remote address pool pool1ip address 192.168.10.10 255.255.255.0#interface g0/0/0 //接⼝上开启PPPOE服务器的功能 pppoe-server bind Virtual-Template 1#interface LoopBack100 //模拟公⽹的地址ip address 100.100.100.100 255.255.255.0PPPoE客户端的配置#sysname PPPoE-Client#dialer-rule //配置拨号规则,IP流量触发PPP拨号dialer-rule 1 ip permit#interface Dialer0 //配置拨号接⼝0link-protocol ppp //协议是PPPppp chap user user1@system //配置被认证⽅的chap账号ppp chap password simple huawei //配置chap密码mtu 1492 //修改MTU为1500-8=1492 ,1500是以太⽹最⼤传输单元,8是PPP头部长度ip address ppp-negotiate //配置IP地址采⽤PPP协商⽅式获取,即通过服务器的地址池分配dialer user user1@system //配置拨号⽤户,这个是⾮按需拨号时要配置dialer bundle 1//配置拨号捆绑的编号1,1要和下⾯接⼝的的配置对应#interface g0/0/0pppoe-client dial-bundle-number 1#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Dialer0 //配置⽤于上⽹的默认路由,注意出⼝是拨号接⼝Dialer0,不⽤也没法指定下⼀跳IP return如果路由器下⾯还有PC要上⽹,还要配置NATacl 3000rule permit ipinter dialer 0nat outbound 3000在客户端测试PPPoE的配置[PPPoE-Client]dis ip inter briInterface IP Address/Mask Physical ProtocolDialer0 192.168.10.254/32 up up(s)GigabitEthernet0/0/0 unassigned up down GigabitEthernet0/0/1 unassigned down downNULL0 unassigned up up(s)[PPPoE-Client]ping 100.100.100.100PING 100.100.100.100: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Reply from 100.100.100.100: bytes=56 Sequence=1 ttl=255 time=100 ms Reply from 100.100.100.100: bytes=56 Sequence=2 ttl=255 time=10 msReply from 100.100.100.100: bytes=56 Sequence=3 ttl=255 time=10 msReply from 100.100.100.100: bytes=56 Sequence=4 ttl=255 time=10 msReply from 100.100.100.100: bytes=56 Sequence=5 ttl=255 time=10 ms--- 100.100.100.100 ping statistics ---5 packet(s) transmitted5 packet(s) received0.00% packet lossround-trip min/avg/max = 10/28/100 ms[PPPoE-Client]dis pppoe-client session summaryPPPoE Client Session:ID Bundle Dialer Intf Client-MAC Server-MAC State1 1 0 GE0/0/0 00e0fc03c38b 00e0fc033c76 UP在服务器上测试PPPoE的配置dis ip routing-tableRoute Flags: R - relay, D - download to fib------------------------------------------------------------------------------Routing Tables: PublicDestinations : 11 Routes : 11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Interface100.100.100.0/24 Direct 0 0 D 100.100.100.100 LoopBack100 100.100.100.100/32 Direct 0 0 D 127.0.0.1 LoopBack100 100.100.100.255/32 Direct 0 0 D 127.0.0.1 LoopBack100 127.0.0.0/8 Direct 0 0 D 127.0.0.1 InLoopBack0127.0.0.1/32 Direct 0 0 D 127.0.0.1 InLoopBack0127.255.255.255/32 Direct 0 0 D 127.0.0.1 InLoopBack0 192.168.10.0/24 Direct 0 0 D 192.168.10.10 Virtual-Template1 192.168.10.10/32 Direct 0 0 D 127.0.0.1 Virtual-Template1 192.168.10.254/32 Direct 0 0 D 192.168.10.254 Virtual-Template1 192.168.10.255/32 Direct 0 0 D 127.0.0.1 Virtual-Template1 255.255.255.255/32 Direct 0 0 D 127.0.0.1 InLoopBack0dis pppoe-server session allSID Intf State OIntf RemMAC LocMAC1 Virtual-Template1:0 UP GE0/0/0 00e0.fc03.c38b 00e0.fc03.3c76dis access-user------------------------------------------------------------------------------UserID Username IP address MAC------------------------------------------------------------------------------145 user1@system - 00e0-fc03-c38b------------------------------------------------------------------------------Total 1,1 printed。
eNSP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eNSP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华为eNSP模拟软件,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理解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静态路由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和应用。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1.华为eNSP模拟软件2.Windows 10操作系统3.华为路由器模拟器三、实验原理静态路由是一种手动配置的路由协议,它不会自动更新路由表,而是由网络管理员根据网络拓扑和连接状况进行手动配置。
静态路由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需要手动更新路由表,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四、实验步骤1.打开华为eNSP模拟软件,创建实验网络拓扑结构。
2.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
在命令行中输入“ip route”命令,然后输入目标网络、网关和度量值。
例如: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192.168.1.1。
3.在实验网络中添加和配置PC机,并设置IP地址。
4.启动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5.在PC机上测试网络连通性。
通过ping命令测试与目标网络的连通性。
例如:ping 192.168.1.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配置了静态路由,并在PC机之间实现了网络连通性。
通过观察路由表,我们可以看到路由器成功地将数据包转发到了目标网络。
静态路由的配置过程相对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和拓扑结构稳定的网络环境。
然而,如果网络拓扑发生变化,需要手动更新路由表,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六、实验总结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理解了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静态路由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配置网关地址和目标网络地址,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地被转发到目标网络。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网络安全问题,如设置合理的访问控制列表(ACL)和防火墙规则等。
针对本次实验,我们建议在未来的实验中可以尝试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配置更多的路由协议,以便更好地掌握网络路由的原理和技巧。
eNSP动态路由配置实验姓名:X学号:X班级:X课程名称:动态路由配置实验提交日期:年月日注:仅供参考一、实验名称:动态路由配置二、实验目的:实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掌握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三、实验软件:eNSP四、实验任务:1.了解RIP协议的配置及其特性2.掌握路由聚合的方法3明析RIP v2的验证方式五、实验步骤1.构建实验拓扑图,配置主机参数,并启动设备Pc1-IP:2 Gateway:30Pc2-IP:22 Gateway:30Gateway:30Gateway:24Gateway:30Gateway:242.配置接口IP地址R1<Huawei>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 Huawei-Ethernet0/0/0q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qR2<Huawei>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q3.添加待聚合路由信息仅R1<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0Huawei-LoopBack0q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1Huawei-LoopBack1q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2Huawei-LoopBack2q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3Huawei-LoopBack3q协议配置RIPv1、RIPv2RIPv1: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不支持路由聚合,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不支持验证RIPv2: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以广播或组播⑴RIPv1版:注:启用协议后,若不改变协议类型则默认为1R1:<Huawei>system-viewHuaweiripHuawei-rip-1Huawei-rip-1version 1Huawei-rip-1qR2:<Huawei>system-viewHuaweiripHuawei-rip-1version 1Huawei-rip-1q⑵RIPv2版:注:直接修改即可,无需“undo”命令Huawei-rip-1version 2⑶检查配置是否正确Huaweidisplay ip routing-tableR1:R2:⑷对比RIPv1、RIPv2协议下R1、R2的路由表注:RIP协议类型需R1、R2同时修改后,方可查看路由表①②RIPv1-R2:RIPv1不支持VLSM,不支持路由聚合③ RIPv2-R1:④ RIPv2-R2:RIPv2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5.路由聚合⑴自动路由聚合R1:关闭水平分割<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undo rip split-horizonHuawei-Ethernet0/0/1qR2:查看此时路由表⑵手动路由聚合R1:取消自动聚合<Huawei>system-viewHuawei-rip-1undo summaryHuawei-rip-1q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qR2:查看路由表6. RIP v2的验证方式⑴明文认证R1:<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MD5 authenticationsimple Simple text authentication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1234Huawei-Ethernet0/0/1qR2:<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1234Huawei-Ethernet0/0/1q⑵MD5密文认证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n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ual 1234Huawei-Ethernet0/0/1q报告人:报告时间:。
ensp实验:配置RIP两个路由器使⽤rip协议;通过回环⼝ping测试;1.配置路由器配置路由器AR1:syssys R1int g0/0/0ip add 12.0.0.124给AR1配置回环⼝,⽤来模拟直连做测试:int lo 1ip add 1.1.1.132查看回环⼝是否配置成功:dis ip rou查看R1的接⼝信息:dis ip int b路由器AR1的两个接⼝配置成功:然后⽤同样的⽅式配置路由器AR2;路由器:syssys R2int g0/0/0ip add 12.0.0.224回环⼝:int lo 2ip add 2.2.2.232回环⼝以直连的⽅式出现在路由表中回环⼝和接⼝g0/0/0都配置成功2.地址2.2.2.2和1.1.1.1互相访问也就是1.1.1.1和2.2.2.2要能互相ping通;2.2.2.2和1.1.1.1不在同⼀个⽹段,想从2.2.2.2访问1.1.1.1需要路由器R2转发;⽽路由器R2的路由表中没有1.1.1.1的路由;解决⽅案:1】在R2中配置静态路由2】配置缺省路由,下⼀跳指定R1的接⼝地址;3】使⽤动态路由;这⾥选第3中⽅案,使⽤动态路由协议RIP3.配置RIP给路由器AR1配置RIPsysrip 1ver 2net 12.0.0.0net 1.0.0.0给路由器AR2配置RIPsysrip 1ver 2net 12.0.0.0net 2.0.0.0查看AR2的动态路由表:dis ip routing-table pro rip可以看到路由器R2通过RIP协议学到了路由器R1的RIP动态路由表;导致的结果是路由器R2中有了1.1.1.1的路由,导致2.2.2.2能访问1.1.1.1,导致2.2.2.2可以ping通1.1.1.1 ping测试:ping1.1.1.1。
eNSP静态路由配置实验姓名:X学号:X班级:X课程名称:静态路由配置实验提交日期: 年月日注:仅供参考一、实验名称:静态路由配置二、实验目的:实了解静态路由的原理,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三、实验软件:eNSP四、实验任务:1。
配置基本静态路由2.配置默认静态路由3.实现静态路由的负载分担4。
实现静态路由的路由备份五、实验步骤1.基本静态路由配置⑴构建实验拓扑图,配置主机参数,并启动设备Pc1-IP:10。
1.1.2 Gateway:30Pc2-IP:20.1.1.2 Gateway:30R1-GE0/0/0—IP:10.1。
1.1 Gateway:24R1-GE0/0/1—IP:1。
1。
1。
1 Gateway:24 R2—GE0/0/1—IP:1.1.1。
2 Gateway:24 R2—GE0/0/0-IP:20。
1。
1。
1 Gateway:30⑵静态路由配置R1:<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0.1。
1.1 30[Huawei-GigabitEthernet0/0/0]quit[Huawei]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Huawei—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1.1.1 24[Huawei—GigabitEthernet0/0/1]quit[Huawei]ip route-static 20。
1。
1。
0 30 1.1.1.2(注:添加静态路由信息)R2:〈Huawei>system—view[Huawei]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Huawei—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1.1。
ENSP 路由协议实验协议名称:ENSP路由协议一、引言ENSP路由协议是用于网络通信中的路由选择的一种协议,旨在提供高效、稳定和可靠的路由选择机制。
本协议旨在规范ENSP路由协议的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ENSP路由协议在网络环境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具体目标如下:1. 测试ENSP路由协议在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的路由选择效果;2. 评估ENSP路由协议在网络负载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3. 分析ENSP路由协议对网络拓扑变化的适应能力;4. 探究ENSP路由协议的容错能力和恢复速度。
三、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使用至少两台支持ENSP路由协议的网络设备进行实验;2. 软件环境:安装ENSP路由协议软件,并配置相应的网络拓扑结构。
四、实验步骤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实验需求,设计不同规模和结构的网络拓扑,包括节点数量、连通性和链路带宽等参数;2. 配置ENSP路由协议:在每个网络设备上,根据实验需求配置ENSP路由协议,包括路由表、邻居关系和链路状态等信息;3. 测试路由选择效果:通过模拟数据流量,在网络中产生不同的路由选择情况,并记录路由选择结果和相应的性能指标;4. 调整网络负载:通过增加或减少数据流量,模拟网络负载的变化,观察ENSP路由协议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5. 模拟网络拓扑变化:模拟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如节点故障、链路断开等,观察ENSP路由协议的适应能力和恢复速度;6.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性能指标,对ENSP路由协议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实验数据分析1. 数据收集:记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路由选择结果、性能指标和网络拓扑变化等;2.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ENSP路由协议的性能和可靠性;3. 结果展示:将实验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清晰地呈现ENSP路由协议的性能表现和优缺点。
ENSP 路由协议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的RIPv2 ,OSPF 协议的原理与区别。
2 、熟悉静态路由,RIPv2 ,OSPF 协议的基本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1 、使用静态路由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2 、使用RIPv2 协议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3 、使用OSPF 协议(单区域)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4 、使用OSPF 协议(多区域)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实验原理】请参考教材以及网络资源对以下知识点加深记忆:静态路由、RIP 、OSPF 、BGP 基本原理RIPv1 的局限性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所产生的问题: 1 )RIP 的15 跳限制,超过15 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
2 )RIP 不能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导致IP 地址分配的低效率。
3 )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
4 )收敛速度慢,在大型网络中收敛时间需要几分钟。
5 )RIP 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路基于跳数。
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
6 )RIP 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
一些增强的功能被引入RIP 的新版本RIPv2 中,RIPv2 支持VLSM ,认证以及组播更新。
但RIPv2 的跳数限制以及慢收敛使它仍然不适用于大型网络。
相比RIP 而言,OSPF 更适合用于大型网络: 1 )没有跳数的限制。
2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
3 )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
4 )收敛速度快。
5 )具有认证功能。
6 )真正的LOOP- FREE (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
实验一使用静态路由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1 、实验拓扑及描述· 1.网络中包含三台路由器及两台PC ;· 2.端口连线及设备的IP 编址如图所示;2 、实验需求1.完成三台路由器的配置;2.完成两台PC 的配置;3.完成配置后,两台PC 要能够互相ping 通。
3 、实验步骤及配置R1 的配置如下:#完成接口IP地址的配置[R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1-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2.1 24[R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1-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1.254 24#完成静态路由的配置,完成这条配置后,R1的路由表里就创建了一条静态路由,目的地是192.168.2.0/24网络,下一跳为192.168.12.2[R1]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12.2R2 的配置如下:#完成接口IP地址的配置[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2-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2.2 24[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2-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3.2 24#完成静态路由的配置,R2必须有到达192.168.1.0及2.0的路由,否则数据包到了R2这就会丢包[R2]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12.1[R2]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4 192.168.23.3R3 的配置如下:#完成接口IP地址的配置[R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3-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23.3 24[R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3-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254 24#完成静态路由的配置[R3]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192.168.23.2完成上述配置后,我们来查看及验证,首先查看R1 的IP 路由表:[R1] display ip routing-table实验二使用RIPv2 协议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1 、实验拓扑及描述1.网络中包含三台路由器及两台PC ;2.设备的接口编号及IP 编址如图所示。
2 、实验需求1.完成三台路由器的基础配置,并在路由器上运行RIPv2 ,使得全网路由互通;2.完成两台PC 的配置;3.完成配置后,两台PC 要能够互相ping 通。
3 、实验步骤及配置R1 的配置如下:#完成接口IP的配置[R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1-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2.1 24[R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1-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1.254 24#在R1的GE0/0/0及GE0/0/1口上激活RIPv2[R1] rip 1[R1-rip-1] version 2 #指定RIP的版本为版本2[R1-rip-1] network 192.168.12.0 #在GE0/0/0口上激活RIP [R1-rip-1] network 192.168.1.0 #在GE0/0/1口上激活RIPR2 的配置如下:#完成接口IP的配置[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2-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2.2 24[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2-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3.2 24#在R2的GE0/0/0及GE0/0/1口上激活RIPv2[R2] rip 1[R2-rip-1] version 2[R2-rip-1] network 192.168.12.0[R2-rip-1] network 192.168.23.0R3 的配置如下:#完成接口IP的配置[R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3-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23.3 24[R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3-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254 24#在R3的GE0/0/0及GE0/0/1口上激活RIPv2[R3] rip 1[R3-rip-1] version 2[R3-rip-1] network 192.168.2.0[R3-rip-1] network 192.168.23.0完成上述配置后,我们来查看及验证:[R1] display ip routing-table[R2]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rip实验三使用OSPF 协议(单区域)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互通1 、实验拓扑及描述1.网络拓扑中包含三台路由器及两台PC ;2.为了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到实现现象,每台路由器使用x.x.x.x 的地址作为OSPF 的RouterID ,其中x 为设备编号,例如R1 的RouterID 为1.1.1.1 ,以此类推;3.设备的接口编号及IP 编址如图所示。
2 、实验需求1.完成三台路由器的基础配置,并在路由器上运行OSPF ,使得全网路由互通;2.完成两台PC 的配置;3.完成配置后,两台PC 要能够互相ping 通。
3 、实验步骤及配置R1 的配置如下:#完成接口IP的配置[R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1-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2.1 24[R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1-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1.254 24#创建OSPF进程1,并且设置router-ID为1.1.1.1;在R1的GE0/0/0及GE0/0/1口上激活OSPF:[R1] ospf 1 router-id 1.1.1.1[R1-ospf-1] area 0[R1-ospf-1-area-0.0.0.0] network 192.168.12.0 0.0.0.255[R1-ospf-1-area-0.0.0.0] network 192.168.1.0 0.0.0.255R2 的配置如下:#完成接口IP的配置[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2-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12.2 24[R2]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2-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3.2 24#创建OSPF进程1,并且设置router-ID为2.2.2.2;在R1的GE0/0/0及GE0/0/1口上激活OSPF:[R2] ospf 1 router-id 2.2.2.2[R2-ospf-1] area 0[R2-ospf-1-area-0.0.0.0] network 192.168.12.0 0.0.0.255[R2-ospf-1-area-0.0.0.0] network 192.168.23.0 0.0.0.255R3 的配置如下:#完成接口IP的配置[R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R3-GigabitEthernet0/0/0] ip address 192.168.23.3 24[R3]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R3-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2.254 24#创建OSPF进程1,并且设置router-ID为3.3.3.3;在R3的GE0/0/0及GE0/0/1口上激活OSPF[R3] ospf 1 router-id 3.3.3.3[R3-ospf-1] area 0[R3-ospf-1-area-0.0.0.0] network 192.168.2.0 0.0.0.255[R3-ospf-1-area-0.0.0.0] network 192.168.23.0 0.0.0.255完成配置后我们来查看及验证,首先看OSPF 的邻居关系,这是OSPF 路由收敛的基础,如果邻居关系的状态不正确,那么路由肯定无法正常获悉:[R1] display ospf peer[R1] display ip routing-table实验四使用OSPF 协议(多区域)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互通1 、实验拓扑及描述1.网络中包含三台路由器及两台PC ;2.为了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到实现现象,每台路由器使用x.x.x.x 的地址作为OSPF 的RouterID ,其中x 为设备编号,例如R1 的RouterID 为1.1.1.1 ;OSPF 区域的规划如图所示;3.设备的接口编号及IP 编址如图所示;2 、实验需求1.完成三台路由器的基础配置,并在路由器上运行OSPF ,使得全网路由互通;2.完成两台PC 的配置;3.完成配置后,两台PC 要能够互相ping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