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媒体概论第四章3张文俊
- 格式:pptx
- 大小:5.60 MB
- 文档页数:45
数字媒体概论第一章导论一、有关名词界定1.媒体、媒介、媒质2.在人类社会中, 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表现形式称为媒体。
媒体原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储存信息的实体, 一般也称之为媒质,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或称之为媒介), 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
3.多媒体·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发展的四大方向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开放系统、缩小化和网络计算机技术。
4.简单地说, 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组合, 如文本、数据、声音、图像、动画等的混合。
“多媒体”来源于“多媒体计算机”, 因此所谓多媒体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体(媒质)上的信息用计算机进行采集、存储、编辑、显示、传播等综合处理的技术, 所以也称为多媒体技术;通过这种多媒体传播的信息称为多媒体信息;能够产生、存储、传播多媒体信息的系统称为多媒体系统。
·第四媒体, 网络媒体·在大众传播领域, 报刊是最早的“第一媒体”。
·广播和电视称为后来相继出现的为大众提供信息的“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
5.万维网称为继传统的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同时也是多媒体。
6.数字媒体7.数字媒体, 简单地说就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通过计算机产生、获取、记录、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
这个概念的核心包括两方面: 一是数字化的手段, 显然这与计算机有关;二是媒体, 也就是说与信息传播或传达有关。
·手机媒体, 第五媒体·手机的发明是为了解决移动中的语音通讯问题。
·第三代手机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而是传输速率的提升。
·手机又被称为“网络的延伸”。
手机被视为最有希望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它已经从最初的人际语音通信工具向综合型媒体发展。
二、数字信息的分类(人类最容易获取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得到的视频和音频信息)1.文本信息·文本信息又包括文字信息和数字信息, 它是最基本的传播媒体, 也是在数字媒体信息系统中出现最频繁的媒体。
新媒体概论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第三册,第四章“分数”。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进行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分水果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水果的分配情况。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分数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应用。
板书要清晰,简洁,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小明有3个糖果,小红有5个糖果,他们一起有多少个糖果?2. 答案:(1)1/2 + 1/3 = 5/6,2/5 1/5 = 1/5,3/4 + 1/4 = 1。
(2)每个人分得1/2个苹果。
(3)小明和小红一起有8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但在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教师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
同时,教师可以拓展延伸,介绍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数学教材《数学》第三册,第四章“分数”。
数字媒体概论Introduction to Digital Media【课程编号】【课程种类】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72 【周学时数】 4【学分数】 4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适用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一、授课目的1.认识数字媒体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系统掌握数字媒体相关的基本看法。
3.扎实掌握数字媒体相关的原理和技术。
4.认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美学及表征。
5.认识数字媒体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
二、授课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媒体概论学时: 2授课内容:1.媒体的定义2.媒体的分类3.媒体的特点授课要求:掌握媒体的相关知识重点、难点:媒体的分类和特点(二)第二章流传学基础学时:2授课内容:1.流传的定义和种类2.人类流传学发展史3.流传学相关理论授课要求:掌握流传学相关知识重点、难点:流传学相关理论2(三)第三章数字媒体归纳学时:授课内容:1.数字媒体的定义和特点2.数字媒体的流传模式和流传特点3.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授课要求:掌握数字媒体基本知识重点、难点: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系与差异学时:2 (四)第四章数字音频办理技术(一)授课内容:1.声音定义2.声音的物理特点3.声音的心理特点授课要求:掌握声音的基本知识重点、难点:声音的物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学时:2 (五)第四章数字音频办理技术(二)授课内容:1.音频的数字化2.常用的音频文件格式授课要求:掌握音频数字化的过程重点、难点:音频数字化的过程和常用的音频文件格式学时:2 (六)第四章数字音频办理技术(三)授课内容:1.数字音频的获取2.音频采集设备3.常用的数字音频办理软件授课要求:掌握音频采集设备和数字音频办理软件重点、难点:音频采集设备和数字音频办理软件学时:2 (七)第四章数字音频办理技术(四)授课内容:1.MIDI 音乐的基本看法和合成技术2.MIDI 音乐的创作系统和制作工具授课要求:掌握 MIDI 音乐的合成技术、创作系统和制作工具重点、难点:MIDI 音乐的合成技术、创作系统和制作工具学时:2 (八)第五章数字图像办理技术(一)授课内容:1.色彩的基本看法2.色彩空间模型授课要求:掌握色彩学基本知识重点、难点:色彩空间模型学时:2 (九)第五章数字图像办理技术(二)授课内容:1.图像的数字化过程2.数字图像的基本属性和种类3.常用数字图像文件格式授课要求:掌握图像数字化过程和常用的数字图像文件格式重点、难点:图像数字化过程和常用的数字图像文件格式(十)第五章数字图像办理技术(三)学时: 2授课内容:1.数字图像的获取和采集设备2.常用数字图像办理软件授课要求:掌握数字图像的获取和采集设备及常用的数字图像办理软件重点、难点:数字图像的获取和采集设备及常用的数字图像办理软件(十一)第六章数字视频办理技术(一)学时: 2授课内容:1.电视的基本看法和电视制式2.电视信号授课要求:掌握电视的基本看法和电视制式重点、难点:电视的基本看法(十二)第六章数字视频办理技术(二)学时: 2授课内容:1.视频的数字化过程2.数字视频及其传输制式3.常用数字视频文件格式授课要求:掌握视频数字化过程和常用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重点、难点:视频数字化过程学时:2(十三)第六章数字视频办理技术(三)授课内容:1.数字视频的获取和采集设备2.线性编写与非线性编写3.常用的数字视频办理软件授课要求:掌握数字视频的获取和采集设备以及常用的数字视频办理软件重点、难点:数字视频的获取和采集设备以及常用的数字视频办理软件(十四)第七章数字动画技术(一)学时: 2授课内容:1.动画发展简史2.动画种类3.常有数字动画文件格式授课要求:掌握动画的种类和发展历史重点、难点:动画的种类和常有数字动画文件格式学时:2(十五)第七章数字动画技术(二)授课内容:1.二维数字动画制作流程2.常用二维数字动画制作软件授课要求:掌握二维数字动画制作流程重点、难点:二维数字动画制作流程学时:2(十六)第七章数字动画技术(三)授课内容:1.三维数字动画制作流程2.常用三维数字动画制作软件授课要求:掌握三维数字动画制作流程重点、难点:三维数字动画制作流程学时:2 (十七)第七章数字动画技术(四)授课内容:1.动画大师及作品介绍2.动画作品赏析授课要求:掌握动画大师及其作品重点、难点:动画作品赏析学时:2 (十八)第八章数字压缩技术(一)授课内容:1.数字压缩的基本看法2.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授课要求:掌握数字压缩技术基本知识重点、难点:数字压缩技术基本知识学时:2 (十九)第八章数字压缩技术(二)授课内容:1.常用数字压缩编码种类2.数字压缩分类授课要求:掌握常用数字压缩编码种类重点、难点:数字压缩编码种类(二十)第九章网络多媒体技术(一)学时:2 授课内容:1.网络的定义和功能2.网络的划分和传输授课要求:掌握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划分及传输重点、难点:网络的功能和划分(二十一)第九章网络多媒体技术(二)学时:2 授课内容:1.Internet 和万维网2.HTTP授课要求:掌握超媒体基本知识重点、难点:超媒体基本知识(二十二)第九章网络多媒体技术(三)学时: 2 授课内容:1.网络流媒体的基本看法2.流媒体的传输原理和协议3.流媒体的应用授课要求:掌握网络流媒体的基本知识重点、难点:流媒体的传输原理和协议学时:2 (二十三)第九章网络多媒体技术(四)授课内容:1.网络多媒体的应用授课要求:掌握网络多媒体的应用重点、难点:网络多媒体的应用(二十四)第九章网络多媒体技术(五)学时: 2 授课内容:1.3G搬动通信2.4G搬动通信授课要求:掌握无线网络多媒体重点、难点:无线网络多媒体(二十五)第十章数字游戏技术(一)学时: 2授课内容:1.数字游戏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授课要求:掌握数字游戏的特点和分类重点、难点:数字游戏的特点和分类(二十六)第十章数字游戏技术(二)学时: 2授课内容:1.游戏开发设计流程授课要求:掌握数字游戏开发设计流程重点、难点:数字游戏的开发设计流程(二十七)第十章数字游戏技术(三)学时: 2授课内容:1.数字游戏开发工具简介2.数字游戏开发语言简介3.数字游戏开发引擎简介授课要求:掌握数字游戏开发工具、语言和开发引擎重点、难点:数字游戏开发工具、语言和开发引擎学时:2(二十八)第十章数字游戏技术(四)授课内容:1.外国游戏发展历史和现状2.国内游戏发展历史和现状授课要求:掌握国内外游戏发展历史和现状重点、难点:国内外游戏发展历史和现状学时:2 (二十九)第十一章虚假现实技术(一)授课内容:1.虚假现实的基本看法和特点2.虚假现实系统的构成及分类授课要求:掌握虚假现实的基本知识重点、难点:虚假现实系统的构成及分类学时:2(三十)第十一章虚假现实技术(二)授课内容:1.虚假现实技术的硬件2.虚假现实技术的软件3.虚假现实的核心技术和建模语言授课要求:掌握虚假现实的硬件、软件、核心技术和建模语言重点、难点:虚假现实的硬件、软件、核心技术和建模语言(三十一)第十二章近现代数字艺术的发展学时:2 授课内容:1.20 世纪数字艺术发展归纳2.21 世纪数字艺术发展归纳授课要求:认识近现代数字艺术的发展重点、难点:近现代数字艺术的发展(三十二)第十三章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及表征(一)学时: 2 授课内容:1.传统电影的美学特点2.数字影像的美学特点授课要求:认识传统电影和数字影像的美学特点重点、难点:传统电影和数字影像的美学特点(三十三)第十三章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及表征(二)学时: 2 授课内容:1.数字影视作品赏析授课要求:掌握数字影视作品赏析重点、难点:数字影视作品赏析(三十四)第十四章数字媒体产业综述(一)学时: 2授课内容:1.数字内容产业2.数字娱乐产业授课要求:掌握数字内容产业和娱乐产业基本知识重点、难点:数字内容产业和数字娱乐产业(三十五)第十四章数字媒体产业综述(二)学时: 2新版数字媒体概论中文大纲授课内容:1.网络多媒体产业2.搬动多媒体产业3.数字初版产业授课要求:掌握网络多媒体产业、搬动多媒体产业和数字初版产业基本知识重点、难点:网络多媒体产业、搬动多媒体产业和数字初版产业基本知识(三十六)第十五章数字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学时: 2 授课内容:1.数字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2.数字媒体创意人才的培养3.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战略授课要求:掌握数字媒体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战略重点、难点:数字媒体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战略三、教材与学习资源《数字媒体导论》闫兴亚清华大学初版社2012年11月初版四、核查方式闭卷考试,最后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1. 语言传播: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通过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2. 文字传播: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记录下来,传播更加广泛和持久。
3.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复制和传播信息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4. 电子传播:电子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二、新传播革命的本质新传播革命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
其本质是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互动性和全球化。
三、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2. 网络化:互联网连接了全球的计算机和设备,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共享和交流。
3. 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
4. 多媒体:互联网可以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丰富了信息的表达方式。
5. 全球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和交流。
四、新传播革命的挑战1. 信息过载: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用户难以筛选和处理。
2. 网络安全: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3. 数字鸿沟: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差距加大。
4. 媒体素养:互联网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才能正确使用和评价网络信息。
五、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1. 技术创新: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 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一、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1. 互联网的起源: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的一个网络。
2. 互联网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普及,互联网逐渐从军事领域走向民用,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网络。
二、新媒体的基本特征1. 数字化:新媒体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本页仅作I]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 year.March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第一章、新媒体概说一、新媒体生态环境传统媒体一对多新媒体多对多二、什么是新媒体1、新媒体的定义: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科技而产生的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
2、新媒体的形态(1)新兴媒体,是新媒体的典型形态,以桌面互联网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智能媒体、互动电视媒体为代表。
(2)新型媒体,包插户外彩屏、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
3、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点:超媒体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个性化、虚拟化。
三、互联网思维1、用户思维是核心(1)简约思维(敢于放弃,善于选择)(2)跨界思维(多角度多视角看问题)(3)社会化思维(一个人可以影响更多人)(4)大数据思维(核心是预测)(5)迭代思维(快速反应思维)2、如何增加用户参与度(1)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来增加用户参与度,而以社群形式存在的互动,线下转化率是惊人的。
(2)通过原创内容与公众产生共鸣。
第二章、新媒体形态发展概观门户网站1、定义:被人们理解为互联网的始发地,是一个为了满足网民对于信息与服务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信息共享的网络枢纽。
2、分类:按照提供的内容来看,可分为综合门户和垂直门户;按照构建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企业门户、商业信息门户与政府门户等。
3、特征(1)稳定而庞大的用户群(2)网民的依赖性与高粘性(3)巨大的吸纳能力。
4、发展:启动阶段(1995年-1999年),被夸大的预期峰值(2000 年),幻灭的谷底(2001年),启蒙斜坡(2002年),生产力的稳定阶段(2004年)二、社交媒体发展概说1、移动终端的发展。
(1)手机一由通讯工具向大众媒体的演化。
(通讯工具f大众媒体,现被称为“第五媒体”也称“全媒体”)(2)平板电脑的诞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