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地下连续墙各种接头形式的性能!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地下连续墙接口形式的探讨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基础工程、水利工程、地铁、桥梁等建设项目中。
其主要功能包括保护周边建筑物、防止土方塌陷、支撑周边土体、隔离水流及防渗等。
其中,地下连续墙的接口形式是其关键设计要素之一。
地下连续墙的接口形式决定了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耐久性和施工难度。
因此,地下连续墙的接口形式需要经过严密的设计,以确保其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目前,地下连续墙的接口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板槽式接口:板槽式接口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口形式。
其原理是在地下连续墙板和板之间形成衔接,以增强地下连续墙的连续性和固定性。
该接口形式具有施工简便、接口牢固、防水效果好等优点。
2、槽口式接口:槽口式接口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地下连续墙接口形式。
其原理是在地下连续墙板和板之间形成铰链式连接,以适应土体的变形。
该接口形式具有连接灵活、防水性能好、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等优点。
3、柔性连接式接口:柔性连接式接口是一种新型的地下连续墙接口形式,其原理是在地下连续墙板和板之间设置柔性材料,以增强土体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
该接口形式具有防水性能好、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提高抗震能力等优点。
4、卡口式接口:卡口式接口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下连续墙接口形式,其原理是在地下连续墙板和板之间中设置凸环或凹槽等结构形式,以增强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该接口形式具有施工方便、连接牢固、耐久性强等优点。
总之,不同的地下连续墙接口形式各有优缺点,具体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因此,在进行地下连续墙设计时,需要根据工程环境、工程性质、地下水情况等多个因素进行考虑,以确保最终的选型方案是最为合适和可靠的。
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因施工不当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地下连续墙接口形式是地下连续墙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地下连续墙接口形式将不断涌现,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undergrounddiaphragmwall)为截水防渗、挡土、承重而在地面以下构筑的连续墙壁。
通常简称地下墙。
根据施工工艺不同,地下墙分为桩排式、槽段式和预制拼装式三种(图1)。
按制作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粘土、劲性骨架水泥加固土等地下墙。
槽段式钢筋混凝土地下墙应用最普遍。
图1 地下连续墙a-桩排式;b-槽段式;c-预制拼装式1-挡土桩;2-截水桩;3-标准槽段;4-圆弧接头;5-标准预制块;6-自凝泥浆;7-承插接头地下墙施工以槽段式钢筋混凝土地下墙为例,其施工工序主要为:开挖基槽前制备泥浆,平整场地,挖导沟,作导墙;铺设轨道,组装挖槽设备;导沟注入泥浆;按设计的墙宽度和深度分段挖槽。
吊入接头管,放入钢筋笼,浇灌混凝土;拔出接头管,形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
逐段连续施工就形成连续墙。
施工主要工艺为导墙制作、泥浆护壁、成槽施工、水下浇灌混凝土、墙段接头处理等。
导墙有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导墙、砖石砌筑的导墙、钢制构件现场拼装的导墙、钢木组合的导墙等(图2)。
导墙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地下墙的设计平面尺寸和形状,防止槽壁顶部坍塌,容蓄部分泥浆和保持施工时液面稳定,承受挖槽机械荷重,作为安装钢筋笼的基准等。
导墙深度一般为1~2m。
导墙底不能设在松软土层上或地下水位波动的部位。
泥浆护壁通过泥浆对槽壁施加压力来控制挖成的深槽形状,浇灌混凝土时将泥浆排挤出来。
泥浆的作用是在槽壁上形成不透水的泥皮,以使泥浆的静水压力有效地作用在槽壁上,防止地下水渗入和槽壁剥落,保持壁面稳定;泥浆还有悬浮土渣和将其带出地面的作用。
地下墙施工用泥浆分为:自成泥浆,制备泥浆和自凝泥浆三类。
自成泥浆是在粘土层中使用不小于180r/min的钻机成槽,注入清水后形成。
制备泥浆是使用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惰性物质制成,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各种成槽(成孔)设备。
在砂砾层中成槽,可掺入木屑、蛭石等,防止漏浆。
泥浆循环使用时应用振动筛、旋流器等净化装置进行处理。
地连墙接头形式及控制要点分析地连墙是地下室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主要用于防水和支撑地下水土压力。
而地连墙的接头形式和控制要点是影响其安全性和耐用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分析地连墙的接头形式及其控制要点。
一、地连墙的接头形式1. 悬臂式接头悬臂式接头是地连墙中最简单的一种连接方式,它是通过在墙体两侧各留出一定的长度,使墙体中段有一段悬垂的结构。
它的优点是施工简单、容易控制质量,但是由于悬臂部分容易出现裂缝和变形,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墙体强度的匹配。
2. 沿墙式接头沿墙式接头是指地连墙在水平方向上的相邻板块相互衔接,通常采用槽式锁口或扣板式结构。
优点是连接稳定、密封性好,但施工难度大,需要考虑板材和槽的精度、平整度等因素。
3. 框架式接头框架式接头是在地连墙外侧加设框架支撑,使墙体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
这种接头形式适用于大面积的墙体结构,它的优点是结构稳定、防水效果好,但是施工难度大,需要较高的设计和施工精度。
二、地连墙的控制要点1. 地质勘察在设计地连墙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土壤性质、地下管道等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确定地下水土条件,并为地连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2. 墙体厚度和强度地连墙的墙体厚度和强度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确定墙体厚度和强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土压力、周围环境限制、使用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地连墙的安全和耐久。
3. 材料选用地连墙的材料选用也是决定其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较常见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复合墙体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防水性、抗震性等因素,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4. 施工质量控制地连墙施工的质量控制也是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执行,监督和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尤其是接头部分的处理。
只有在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地连墙的安全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地下连续墙接缝新工艺铰接接头介绍目录1 铰接式接头施工工艺介绍 (1)2 铰接式接头的优点和缺点 (3)2.1 铰接式接头的优点 (3)2.2 铰接式接头的缺点 (4)3 铰接式接头的延展 (4)1 铰接式接头施工工艺介绍本工艺是在施工上一幅地墙时,预先在钢筋笼上安装铰接式钢板接头,并在导向轨道里填充泡沫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侵入轨道内,从而在后续施工中使用特制的带铰链式的刷壁器刷除接头处的加泥。
以下是详细说明(以单导轨梯形接头为例说明):接头箱图 1 先行幅施工示意图(1)铰接式接头安装在先行幅钢筋笼端头。
若地墙深度较深时,在接头翼缘安装止浆铁皮,降低混凝土绕流的风险,防止接头导轨被破坏;(2)导向轨道充填泡沫;(3)梯形接头箱与接头紧密贴合,保证接头不致变形而影响后续施工;图 2 刷壁器刷壁示意图(4)第一次刷壁使用铰链式连接的刷壁器。
由于铰链的长度较长,刷壁器下放的阻力减小;刷壁的同时,链球可以破除导轨内的填充泡沫;(5)第二次以后的每次刷壁使用弹簧连接的刷壁器进行刷壁。
优点是:弹簧的伸缩性特性可以很好地保证刷壁器与接头的密贴程度,保证钢刷施加在接头上的摩擦力,更好地刷除接头上的加泥;图 3 施工完成后接头示意图(6)刷壁结束后,下放钢筋笼,并在导轨处插入止水钢板并固定,然后再次清底,浇注混凝土。
接头箱另:在不安装止水钢板的情况下,施工增加捣固工序,如下图所示:捣固器图 4 捣固器示意图混凝土浇筑时,随着混凝土面的上升,捣固器随之向上提拔,由于捣固器的下部在混凝土面以下,从而捣固器的下部会形成一个负压区,混凝土可以很好地填充导轨,保证导轨内混凝土与接头的粘结力,降低渗漏水的风险。
2 铰接式接头的优点和缺点铰接式接头是在V型钢板接头的基础上,增加导轨,并配备专用的刷壁器,2.1 铰接式接头的优点(1)近似Ω状的铰接管,可作为后期沉放物体的导向通道,既可用于刷壁器清洗时的导向,保证了刷泥效果(增加导轨和铰链,控制刷壁器与接头的距离,可以保证刷壁器很好地与接头密贴);(2)导轨的增加,延长了渗水路径,能够更好地防治渗漏水;(3)导轨的增加,增加了后浇混凝土与铰接式接头的粘结力,防止混凝土与接头的之间的脱离,减小渗漏水的通道,很好地防止渗漏水的发生;2.2 铰接式接头的缺点(1)相对以往的刚性接头(工字钢接头、十字钢板接头和V形钢板接头),接头加工工艺和安装工艺要复杂,并且施工精度要求更高;(2)钢筋笼下放过程中的变形会引起接头的变形,从而造成导轨变成蛇形状,影响后续刷壁的施工;3 铰接式接头的延展铰接式接头由铰接管、位于铰接管两侧的翼板以及位于翼板边缘的折边部分构成,所述铰接管呈近似Ω状,局部开口,其开口处的两端分别连接翼板,所述翼板外缘连接折边部分。
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适用条件你知道地下连续墙吗?嗯,就是那些高大威猛,像大象腿一样,深入地下的墙体。
说到地下连续墙,咱们都知道,它在地铁、地下停车场、高层建筑这些工程中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是,说到接头,可能大家都觉得这不过是两个墙体之间拼接的地方,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吧?可是要知道,这个接头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搞定了,它可是施工中的“难点”和“关键点”,一个接头接不好,整个墙体可能都得“喝西北风”。
那么问题来了,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到底有哪些适用条件呢?今天就给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呢,接头的位置可得选得“聪明”。
接头要设置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凑合,而是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定。
比如说,墙体如果太长,咱就得考虑接头的位置了。
接头位置如果选得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墙体的稳定性,或者造成施工难度加大。
所以,接头一般都设在负土压力小、易于施工的地方。
而且你想啊,接头不是简单的两个墙体拼起来那么简单,墙体内部的土质、地下水的状况都得考虑进去,不然一旦地下水压力太大,接头可能就“难产”了,整个墙体可能都成了“空中楼阁”。
接头的设计可是个大问题!千万不要以为接头就是两个墙体之间“无缝对接”的事儿。
接头要能承受外部的各种压力,尤其是土壤压力和水压力。
所以,这接头设计可得“稳稳的”,不能掉链子。
就像你打游戏时,装备得足够强才能打得过boss一样,接头的设计必须得“硬核”才行。
如果接头不结实,墙体两侧的土壤一用力,接头就可能会“松动”,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简直是自掘坟墓。
接头的施工质量也得过得去啊!施工的时候,混凝土的浇筑、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安装,每一步都不能掉以轻心。
你想啊,如果混凝土浇得不均匀,钢筋绑得不牢固,接头部位就有可能出现裂缝,这样就完蛋了。
所以说,接头的施工可得精益求精,任何一处瑕疵都不能放过。
大家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上,真的是一点也不为过。
你想象一下,如果接头位置做得不合格,未来墙体可能就成了一个“软肋”,岂不是得不偿失?还得说说接头施工的“时机”。
图片:地下连续墙最大深度26米,宽度800mm,难度较大,希望对没有施工过连续墙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导墙放线:顺便向大家介绍一下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diaphragm wall panel trench,slurry trench,slurry wall,conti nuous diaphragm wall,cut-off wall等)开挖技术起源于欧洲[1]。
它是根据打井和石油钻井使用泥浆和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1950年在意大利米兰首先采用了护壁泥浆地下连续墙施工[2],20世纪50~60年代该项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及前苏联得到推广,成为地下工程和深基础施工中有效的技术。
由于目前挖槽机械发展很快,与之相适应的挖槽工法层出不穷;有不少新的工法已经不再使用膨润土泥浆;墙体材料已经由过去以混凝土为主而向多样化发展;不再单纯用于防渗或挡土支护,越来越多地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所以很难给地下连续墙一个确切的定义[1]。
一般地下连续墙可以定义为[1]: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地下连续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中以日本在此技术上最为发达,已经累计建成了1500万m2以上,目前地下连续墙的最大开挖深度为140 m,最薄的地下连续墙厚度为20cm。
1958年,我国水电部门首先在青岛丹子口水库用此技术修建了水坝防渗墙,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先后应用了此项技术,估计已建成地下连续墙120万~140万m2。
地下连续墙已经并且正在代替很多传统的施工方法,而被用于基础工程的很多方面。
在它的初期阶段,基本上都是用作防渗墙或临时挡土墙。
通过开发使用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作结构物的一部分或用作主体结构,最近十年更被用于大型的深基坑工程中。
通常地下连续墙主要被用于[1]:1.水利水电、露天矿山和尾矿坝(池)和环保工程的防渗墙 2.建筑物地下室(基坑)3.地下构筑物(如地下铁道、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场和地下街道、商店以及地下变电站等)。
图文详解,地下连续墙各种接头形式的性能!
受力和防渗要求,还要施工简单。
按使用接头工具的不同可分为接头管(锁口管)、接头箱、隔板、工字钢、十字钢板以及改进接头-凹凸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楔形接头桩等几种常用型式。
1、接头管连接
这是国内外迄今使用最多的一种非刚性接头形式。
其优点是用钢量少、造价低,但一次性投入较多,对起吊设备及时间控制要求较高,且存在整体刚度和渗漏问题。
三山街站使用的就是这种接头形式。
2、接头箱连接
这种方法是在接头管旁再附一个敞口接头箱,可使两相邻槽段的水平钢筋搭接,变成刚性接头。
3、隔板
隔板是用钢板作为单元槽段浇筑混凝土的堵头,这种接头既可以使钢筋在接头保持连续,也可以不连续(非刚性接头),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而定。
4、工字钢接头
工字钢既是承受垂直方向的力矩与水平剪力的主要构件,也是两槽段之间的结合构件,可当作由工字钢支承的简支梁来设计。
这种接头在非常靠近大型建筑物而槽段长度较短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5、十字钢板接头
十字钢板可连接左右墙体而成为刚性接头。
6、凹凸型预制钢筋混凝土楔形桩接头
凹凸型楔形接头的优点是:
①渗流途径长,折点多、抗渗性能好;
②凹凸型楔形接头使平面外抗剪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③施工难度小,操作方便,易保证质量。
为保证接头清洗效果,设计制作了楔形接头刷。
刷接头时间不少于30min 一次,上下往复洗刷不少于20次。
对以上六种常用连续墙接头的各种性能分析比较如下:
1)传递力:
刚性接头好,非刚性接头不能传递弯矩,仅能传递轴力和剪力;
2)接头造价(用钢量):
接头管(箱)低(但一次性投入大),工字钢、隔板、十字钢板和预制接头桩高;
3)施工工艺:
凹凸型预制接头桩最易,异形工字钢和接头管(箱)较易,隔板和十字钢板接头最复杂;
4)安装接头工艺:
凹凸型预制接头桩、隔板和异形工字钢接头最易,接头箱和十字钢板最复杂;
5)接头制作工艺:
凹凸型预制接头桩和接头管最易,隔板最复杂;
6)止水效果:
如果认真施工,均可满足防渗要求,接头管和工字钢接头的自防水效果比其它几种接头稍差。
常用连续墙接头节点详图:
接头管接头
接头箱接头
钢板组合接头
隔板式接头
锁口管起拔
拔升千斤顶
预制块接头
CWS地下连续墙接头板
接缝止水带的形式
CWS接缝部位的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