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叶枕叶的神经心理功能--神经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28.56 MB
- 文档页数:77
心理学神经系统结构框架引言:心理学神经系统结构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的核心内容。
它涵盖了大脑的不同区域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我们理解人类心理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神经系统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探讨它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作用。
一、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心理学神经系统结构的最外层,也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基础。
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不同的脑区在认知功能上有所不同,例如额叶负责决策和规划,颞叶与记忆和语言相关。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突触进行信息传递,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二、边缘系统边缘系统由大脑皮层与下丘脑之间的结构组成,包括边缘系统前部和边缘系统后部。
边缘系统前部主要负责情感的调节和情绪的产生,如杏仁核和前扣带回。
边缘系统后部则与自主神经系统相关,如下丘脑和丘脑下部。
边缘系统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视觉系统视觉系统负责接收和处理外界的视觉信息。
它包括视网膜、视觉皮层和视觉通路等组成部分。
视觉信息经过视觉通路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皮层区域,经过处理后形成我们对外界视觉的感知和认知。
视觉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视觉感知、注意力和记忆等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
四、听觉系统听觉系统负责接收和处理外界的声音信息。
它包括耳蜗、听觉神经和听觉皮层等组成部分。
声音通过耳蜗传入听觉神经,然后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皮层区域进行处理。
听觉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听觉感知、语言理解和音乐欣赏等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
五、运动系统运动系统负责控制和调节人体的运动行为。
它包括运动皮层、小脑和脊髓等组成部分。
运动信号由运动皮层发出,经过小脑和脊髓等结构的协调和调节,最终使肌肉产生相应的运动。
运动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运动控制、动作规划和协调等行为过程的神经机制。
六、记忆系统记忆系统负责存储和提取人类的记忆信息。
它包括海马体、额叶皮层和杏仁核等组成部分。
神经心理学中的脑结构和功能神经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大脑神经活动与心理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对于理解人类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在神经心理学中,脑结构和功能是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探讨神经心理学中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研究领域。
一、脑结构脑结构是指大脑的组织和形态特征。
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每个半球再细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此外,大脑还包括皮质和脑内核。
皮质是大脑的外层,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决策、记忆和语言。
脑内核是位于大脑深部的结构,与情绪、动作和奖赏系统相关。
研究神经心理学中的脑结构有多种方法,包括脑部成像技术、病例研究和实验研究。
脑部成像技术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到不同脑区在特定任务或心理过程中的活动变化。
二、脑功能脑功能是指大脑执行的各种认知和感知任务。
神经心理学研究了大脑在思维、注意力、记忆、语言、情绪等方面的功能。
脑功能的研究通常通过实验方法,如注意力任务和记忆测试,来评估和测量。
神经心理学家发现,不同脑区对于特定的功能具有专门性。
例如,颞叶的海马体与记忆功能密切相关,额叶的额叶皮质负责决策和情绪调控。
这些研究结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三、神经心理学研究领域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神经科学、发育神经科学和临床神经心理学。
1.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大脑如何处理和组织各种感知信息,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
认知神经科学试图了解人类思维和意识的神经基础。
2. 发育神经科学:研究大脑在婴儿和儿童时期的发育过程。
这个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以及儿童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
3. 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大脑损伤和疾病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临床神经心理学家通过评估和干预来帮助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个体康复。
四、脑结构和功能相关研究神经心理学中有许多研究关注于脑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这些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不同脑结构如何影响特定的功能,并增进我们对大脑工作原理的理解。
认知的脑区及其神经机制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器官,它控制着我们的思维、记忆、运动和情绪等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在这个大脑中,有一些特定的区域被认为是控制不同认知功能的“主导区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已知的认知脑区及其神经机制。
一、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是人脑中最前面的大脑皮层之一。
它被认为控制着我们的思维、计划、决策和自我控制等高级认知功能。
前额叶前部是控制社交行为、情绪调节和行为抑制的区域,而前额叶后部则是控制思维计划和认知控制的核心。
许多研究表明,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与注意力、工作记忆、学习和创造力等认知活动密切相关。
同时,前额叶皮层的损伤也会导致各种认知障碍,如注意力不足、决策困难和社交行为异常等。
二、颞叶皮层颞叶皮层是人脑的侧面部分,其包括听觉、语言、记忆等认知功能。
颞叶中央区域称为Wernicke 区,负责语言理解和理解句子语义的统合;颞叶下部则是声音的感觉和解析处理区域。
颞叶内侧区域则是嗅觉、记忆形成和回溯时间等功能的主要场所。
颞叶皮层的损伤可能会导致人们难以辨别语言中的声音和血汲联系,而前额叶皮层的损伤会使人难以控制自身的行为,例如无法准确的感知和使用语言。
三、顶叶皮层顶叶皮层位于大脑的头顶部区域,此处负责视觉处理和视觉想象。
后部的视觉皮层,包括运动皮层,控制个体对于外部世界环境运动的感知、理解和运用。
顶叶皮层还负责控制眼球运动和对时间的感知。
因此,顶叶皮层稳定性常常与时间的感知有关,从文化角度来看,不同人的“时间观念”也多种多样。
四、枕叶皮层枕叶皮层位于大脑的背后区域,其主要功能与视觉感知有关。
枕叶皮层中央的视觉皮层敏感于视觉刺激和运动信息,同时其它区域还与听觉、注意力和情绪等认知功能相关。
枕叶皮层的各个区域都与人们的空间感知以及视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觉的合成相关。
五、扣带皮层扣带皮层是人脑中最大的大脑皮层,它覆盖了大脑的侧面,包括包裹了大脑折迭的升级和下降沟回。
大脑各部位对应的功能
大脑是人体最为复杂和神秘的器官之一,它掌控着我们的思考、情感、记忆、行动等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每个半球又分为四个叶,由数百亿的神经元构成。
这些神经元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共同协作完成各种功能。
不同的大脑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下面是大脑各部位对应的主要功能:
1.额叶:控制思考、决策、计划和执行能力,还负责人格、社交行为和情感控制。
2.颞叶:负责语言理解、记忆存储和听觉处理等功能。
3.顶叶:控制视觉、空间定位和注意力。
4.枕叶:负责感觉处理和运动控制。
5.中央回:控制意识、思维和语言等高级功能。
6.扣带回:控制情感、记忆和行为控制等功能。
7.海马体:负责短期和长期记忆的存储和检索。
8.杏仁核:控制情感反应和情绪识别等功能。
9.苍白球:控制脊髓传入的感觉信息。
10.脑干:控制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消化等。
以上是大脑各部位对应的主要功能,不同的大脑部位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了解大脑各部位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己的思考、情感和行为。
- 1 -。
人类脑部神经元的分布区域和功能脑部是人类最为神秘的器官之一,它承载了人类思维、情感、意识等诸多重要功能。
而脑部内最基本的单位就是神经元,那么人类脑部中的神经元分布在哪些区域,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呢?一、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人类最为高级的神经元聚集区,是人类智力最为发达的部分。
它分为左右两半球,每一半球都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叶片。
不同叶片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其中:1.额叶:是大脑最前部的叶片,在人类智力和社交表现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右侧额叶控制空间感知和音乐能力,而左侧额叶则控制语言和逻辑思考。
2.顶叶:在图像处理、听觉处理和交感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颞叶:在阅读、学习、社交和情感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4.枕叶:在基本的感官处理、运动控制和平衡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二、小脑小脑是脑干后面的一块结构,它在运动控制、平衡感和姿态维持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脑望远镜般的结构意味着它可以控制骨骼肌和肌腱的简单运动,以及维护人体动静平衡。
三、脑干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控制心跳、呼吸、消化和其他自主系统的大型区域。
它由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组成。
中脑控制双眼视线的方向、瞳孔大小和躯干运动;脑桥控制听觉信息、味觉和下唇感觉;延髓掌控咀嚼、吞咽、嗓音、咳嗽和打嗝等一系列重要生命机能。
总的来说,人类脑部神经元密集分布在大脑皮层、小脑和脑干,并分别担当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这些神经元共同协作,才使得我们的思维、感知、运动等各种活动得以顺利完成。
同时,受到基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不同的神经元的数量和分布区域可能会存在个体差异,这也可能是人类个性和行为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神经心理学知识点神经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究了神经系统和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键的神经心理学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功能的基础。
一、神经元与神经网络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与其他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人类学习、记忆、情感和决策等心理过程的基础,对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区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掌控着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大脑可以分为左右半球,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等功能区。
不同的功能区域负责处理不同的心理过程,例如,额叶负责决策和规划,颞叶负责语言和记忆。
三、神经传递与神经递质神经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当电信号到达神经元的轴突末端时,会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息,进而影响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谷氨酸和丙酮胺等,它们在情绪、学习和记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感知与知觉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而知觉则是基于这些信息对世界的主观体验。
人类有多种感知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神经心理学研究了感知的神经基础和认知过程,以及如何解释感知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五、认知与注意力认知是指人类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运用的信息处理过程。
注意力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集中精力在特定信息上的能力。
神经心理学研究了认知和注意力的神经机制,例如工作记忆、注意网络和执行功能等,为我们了解人类思维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线索。
六、学习与记忆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将所学内容储存和回忆的能力。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例如海马体和杏仁核在记忆形成和情绪记忆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对于改善学习和记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七、情绪与情感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它们是对不同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大脑的分区及功能人类的大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别的器官,负责控制和协调所有身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大脑可以被分为许多不同的区域和功能,每个区域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大脑的主要分区及其功能。
1. 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大脑的外层灰质组织,分为左右两半球。
大脑皮质是人类智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感觉信息和运动控制的主要处理区域。
大脑皮质被分为四个主要叶状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每个叶状区都与不同的功能相关。
- 额叶(Frontal Lobe):负责意识、决策、推理和创造能力。
它还是人格、社会行为、规划和执行功能的中心。
- 顶叶(Parietal Lobe):负责处理触觉信息和空间感知。
它还参与身体位置感知和注意力的调节。
- 颞叶(Temporal Lobe):主要负责听觉处理和记忆存储。
它还与情感和语言相关。
- 枕叶(Occipital Lobe):主要负责视觉信息的处理。
2.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位于大脑的内部,与记忆、情绪和动机相关。
主要由以下结构组成:- 杏仁核(Amygdala):与情绪的形成和记忆相关,尤其是恐惧的记忆。
- 丘脑(Thalamus):负责将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皮质,还参与情绪、注意力和意识的调节。
- 皮层海马体(Hippocampus):负责记忆的形成和存储。
3. 大脑基底节(Basal Ganglia):位于大脑的深部,参与运动控制和习惯行为的调节。
主要由以下结构组成:- 纹状体(Caudate Nucleus):负责运动的控制和协调。
- 尾状核(Putamen):与纹状体一起参与运动控制。
- 阿托品酸胆碱能神经元(Nigrostriatal Dopaminergic System):负责调节动作的发起和抑制。
4. 小脑(Cerebellum):位于大脑的后部,主要负责协调和调节运动。
小脑还参与平衡、姿势控制、注意力和学习。
各脑区划分及功能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它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组成。
大脑又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每个半球又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每个叶又有特定的功能区域。
以下是大脑部分脑区的主要划分和功能。
1.前额叶:位于前脑的最前部,控制人的个性、决策、判断力、计划能力和社交能力。
它包括额下回(负责运动控制和行为控制)、额中回(参与智力活动和情感调节)和额上回(与规划和执行任务有关)。
2.顶叶:位于大脑的顶部,负责感觉信息的处理和空间认知。
它包括中央旁回(接收和处理触觉、痛觉和运动信息)、上颞回(参与语言理解和视觉信息处理)、颞下回(参与声音的识别和记忆)。
3.颞叶:位于太阳穴区,主要参与语言、情感和记忆的处理。
它包括上颞回(负责声音、语言和语义理解)、中颞回(参与嗅觉和记忆)、颞中回(与情感调节有关)和颞下回(负责音乐、声音和声音记忆)。
4.枕叶:位于大脑后部,主要处理视觉信息。
它包括视觉皮层(接收和解析视觉信息)和视觉联合区(将不同部位接收到的视觉信息整合起来)。
此外,大脑还包括一些与脑干和小脑紧密相连的脑区,它们的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5.脑干:位于大脑和脊髓之间,负责调节呼吸、心跳和消化等基础功能。
它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每个部分都有具体的功能区域,参与不同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
6.小脑:位于大脑的后部,负责协调运动、平衡和姿态控制。
小脑包括小脑半球和小脑蚓,前者负责接收感觉信息并参与运动控制,后者主要参与运动计划和协调。
另外,还有一些脑区和功能与感知、情绪和记忆等密切相关。
7.布洛卡区:位于左额叶和颞叶交界处,负责语言的产生和理解。
布洛卡区的损伤会导致失语症,使患者无法说出或理解语言。
8.奥卡区:位于左颞叶后部,主要与视觉认知有关。
奥卡区的损伤可能导致失认症,使患者无法识别和辨认日常物体或人脸。
9.海马回:位于颞叶内侧,主要参与记忆的形成和保存。
海马回的损伤会导致记忆障碍,如失忆症或阿尔茨海默病。
深入了解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与功能1. 引言1.1 概述在人类科学的发展史上,探索和了解人类大脑一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挑战。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脑负责统筹协调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并且涉及到我们思考、感觉、记忆和决策等复杂的认知过程。
因此,深入了解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与功能对于认识和改善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2 人类大脑的重要性人类大脑是演化过程中最显著而复杂的器官之一。
它由数十亿个神经元组成,形成了密集且复杂的连接网络。
这些神经元和连接网络共同构建了我们作为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并使得我们能够与外界进行交互和适应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研究和理解人类大脑对于解决许多社会问题至关重要。
例如,通过理解大脑对情绪和记忆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通过研究大脑相关机制,可以为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与功能。
首先,我们将介绍大脑的整体结构及其组成单位——神经元。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机制和突触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会探讨认知功能,包括大脑皮层分区及其功能以及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网络。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研究大脑对情绪和记忆的影响,并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最后,在文章中我们还会探讨大脑研究在医学上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与大脑模拟发展趋势,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并指出挑战。
通过本文的详细解读,希望读者们对人类大脑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探索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背后复杂机制所涉及到的重要性及挑战,同时也期待该领域在应用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
2. 大脑结构与神经元2.1 大脑结构概述:人类大脑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由复杂的结构和组织构成,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和部分。
大脑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大脑半球(左右两侧)和大脑干。
大脑半球作为大部分智力活动和决策制定的场所,负责感知、思考、记忆、学习和运动控制等功能。
⼤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都把刺激信息由神经传⼈⼤脑,经过⽪层的加⼯、整理,做出决策,然后发出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
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状况⼜会通过信息环路报告给⼤脑,以便进⼀步调节。
⼤脑两半球各⾃管理着⾝体相对的那⼀半,即左半球主管⾝体的右半边,右半球主管⾝体的左半边。
⽪层上的4个叶在机能上也有分⼯。
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额叶在⼈的⼼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控制着⼈的有⽬的、有意识的⾏为。
有研究表明,额叶受伤的病⼈⽆法解答算术应⽤题,智⼒下降,还出现性格上的障碍。
原本很温和的病⼈变得暴躁、粗野、不能⾃制。
⽪层各部位既分⼯⼜合作,在机能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新近关于⼈脑研究的成果表明,⼤脑⽪层的绝⼤部分不承担具体的感觉和运动的功能,因⽽可以集中⽤于⾼级的⼼理过程,如思维(见图1-3)。
⼈的⼤脑机能具有不对称性,即⼼理机能在左右两个半球上表现出不同的优势。
通常左半球的机能是阅读和计算,保障连贯的分析性的逻辑思维。
右半球运⽤形象信息,保证空间定向、⾳乐知觉,擅长对情绪、态度的理解。
当然⼤脑两半球的机能不对称性也是相对的,是⼀个⼈在交往过程中逐渐稳定下来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脑是⼼理的器官,是⼼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活动产⽣并制约着⼈的⼼理活动。
神经科学——理解人类大脑的运作原理人类的大脑是最神奇和最神秘的器官之一,它控制我们身体的运动,思维、情感、记忆等方面,帮助我们适应环境和生存。
因此,解读人类大脑的神秘和奥秘已经成为神经科学发展的重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我们对人类大脑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介绍神经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目前对人类大脑运作原理的认识。
一、神经科学的基本知识神经科学主要研究神经系统,除了人类大脑,还包括神经元、神经回路和神经递质等一系列相关的领域。
其中,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信息传递和处理。
它有一个细胞体,若干根突起和一个轴突。
根突起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刺激进行处理;轴突则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将信息传递到其他神经元和组织中。
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的化学信使,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息。
目前已经发现数百种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GABA、谷氨酸等等。
每种神经递质都有其功用和特点,不同神经递质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和调节。
神经回路是多个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的复杂网络,它们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完成信息处理、存储、传递等功能。
神经回路可以是直接连接两个神经元,也可以是过程中多个神经元的参与。
在神经回路中,突触的传递和神经元的活动状态是关键。
二、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神经科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为了深入研究神经系统,神经科学家们使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1. 生理学测量法:神经科学家通过记录个体的生理反应和身体的电化学信号来了解神经系统的活动情况。
常用的生理学测量方法包括脑电图(EE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等。
2. 影像学技术:通过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功能性MRI(fMRI)、磁力图(MEG)等,神经科学家可以测量脑部活动的时空特征以及大脑部位之间的相互影响,推断神经回路的组成和功能。
3. 细胞生物学技术:神经科学家使用细胞学技术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等研究神经元的内部构造和分子机制,从而了解神经元活动的基本原理。
2022心理学考研进入到冲刺阶段,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仍应紧扣考纲,重视笔记与精要知识点。
做到查缺补漏,将自己已经记住的重点强化,未记住的重点重新记忆!下面是整理的心理学导论重点复习笔记吧。
请参考: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解析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心理是人脑的技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人心理内容的源泉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神经元一词,并创立神经元学说基本作用:接收和传递信息,以及整合信息构成:由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生物钟典型神经元五部分:胞体、树突、轴突、髓鞘和突触小体分类:根据其机能特性(功能)分为三大类:感觉神经元(传入/内导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外导神经元)树突: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信息并传至胞体胞体:中央有细胞核是能量中心髓鞘:包裹在神经纤维外围,由胶质细胞组成轴突:又叫神经纤维,把冲动由胞体传至远处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彼此接触的部位构成: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轴突、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的储存场所)突触间隙:大小影响了化学传导速度突触后:胞体、树突神经递质:产生兴奋/抑制作用,兴奋和抑制是神经系统两个基本状态冲动传导到轴突末端,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后膜,激发后膜上的受体,打开/关闭某离子通道,改变膜的通透性,引起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神经冲动:神经元通过接收和传递神经冲动进行交往,实际为电位变化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分为两种:电传导和化学传导电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内的传导(同一神经元)——较快,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间的传导即突出间传导(不同神经元)——较慢,以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为媒介电传导过程:内负外正-接受刺激-通透性变化+离子进入膜内-产生电位差极化状态-去极化状态-反极化状态-复极化状态周围神经系统:概念:周围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构成:躯体神经系统受意识的调节和控制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腺体,几乎向所有腺体发送神经冲动交感神经系统是主导兴奋,当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时产生以适应环境变化副交感神经系统主导安静,也叫自主神经系统,保持身体安静时的生理平衡,如:协助消化进行,保存身体能量中枢神经系统:自上而下:中脑-脑桥-延脑-脊髓功能: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行为,控制人的全部行为构成:脊髓:活动受脑控制,重要通路上接脑,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位于两侧可以完成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轴反射、跟腱反射负责本能活动(如一部分反射活动)脑干:重要通路,12对脑神经与高级神经相连神经纤维大量汇集形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控制觉醒和意识状态的神经系统分流信息,进行弥漫性传导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水平,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延髓: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称延脑,上接脑桥下接脊髓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称生命中枢脑桥:在中脑和延髓之间维持机体平衡的初级中枢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中脑:神经信息的主要通道有视、挺的反射中枢,瞳孔和眼动中枢间脑:位于大脑两个半球之间丘脑:位于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所有感觉信息先到丘脑进行初步分析综合,再由丘脑传到大脑皮层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调节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控制中枢负责内脏器官活动,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正常代谢调节饥饿、渴、性等生理活动情绪反应的重要中枢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作用大脑:又称端脑,由左右对称两个半球组成,分隔左右半球的深沟称为纵裂内部是白质,外部是灰质,灰质就是大脑皮层纵裂底上是胼胝体,连接两个半球大脑半球:两半球对称,但功能不对称左半球抽象思维,右半球为形象思维表面有深浅不同沟和裂,沟裂中间隆起部分为脑回三条大沟:中央沟、外侧和顶枕裂沟将半球分为四叶:1.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枢在中央前回2.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枢在中央后回3.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中枢在枕叶的枕极4.颞叶: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在颞上回和中回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联合活动,共同完成复杂的活动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其分工与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
人脑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人脑神经系统简介人类大脑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主管我们的思考、情绪、认知和人格等核心功能。
大脑是由数十亿个神经元和数万亿个突触构成的,这些神经元和突触组成了神经系统,负责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和心理现象。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是人体控制和调节功能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最终影响到身体的各个系统,例如心血管、呼吸、消化和内分泌等。
周围神经系统则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负责将包括温度、触感、声音和视觉等来自周围的感觉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并将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肌肉、内脏和其他身体器官中。
人脑神经系统的结构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
大脑由分别控制不同生理和心理功能的不同区域组成,这些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叶。
大脑的前叶(额叶)主要负责决策、思考、计划和控制身体运动等高级认知、社交和运动功能。
大脑的顶叶(顶叶)负责处理来自复杂感官信息的、例如声音、直觉或智力的处理。
大脑的颞叶(颞叶)负责听觉、语言和记忆等功能。
大脑的后叶(枕叶)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脊髓跨越整个背部,从颅骨中的扩起并一直延伸到脊柱下部。
脊髓的主要功能是将来自感觉神经的信号转发到大脑,并将控制运动功能的信号从大脑传输到肌肉组织。
周围神经系统由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组成。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将来自身体的各种感觉传输到脊髓和大脑中,从而促使人体产生各种自我感知。
运动神经负责将肌肉中的控制信号从脊髓或大脑中传输到周围肌肉中,从而促使人体产生各种日常运动和操作行为。
人脑神经系统的网络结构人脑神经系统最为神奇和复杂的地方就是其网络结构。
神经元不仅直接连接在一起,还通过数千亿个突触相互连接,互相传递信息。
神经元间的突触可以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它们的共性在于能与其他神经元传递信息,区别在于它们具体如何传递信息。
人脑神经系统的运行机制人脑神经系统在遇到各种刺激时会产生电化学反应,从而传递并处理信息。
第二章脑与心理导入:大家还记不记得“心理”的概念?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些许疑惑:既然是大脑在对外界作出反应,怎么不叫“脑理”呢?既然是大脑在作用,为什么开心的时候我们会“心花怒放”,着急的时候会“心急火燎”,经历惊险恐怖场面会“心惊胆战”,伤心的时候会“痛心疾首”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的知识——关于大脑与心理的关系。
从古至今,不管是谁,都会体会到当我们喜怒哀乐、忧思俱愁的时候,我们的心脏都会有特殊的反应。
所以在科技还不发达古代,人们就简单的认为心脏是我们心理活动的器官。
如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
意思是说,心脏的机能在于思考。
汉字中,凡和心理活动有关的字都带“心” 字旁或竖“心”旁,如思、想、念、怨、情、恨、悦等。
由于心脏在胸腔中,于是古人认为智慧就来自胸中,因此产生了“胸有成竹”、“计上心来”、“心中有数”、“满腹经论”等词语。
再比如“用心想一想”的意思是让你专注地思考;“扪心自问”意思是让你反省自己的所为;“铭记在心”的意思是让你永不忘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液冷却而已。
随着事实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活动不是与心而是与脑联系着的。
如人们观察到,人在睡眠和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而精神状态却大不相同。
一些精神病人心跳正常,但却神智不清。
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脑受了损伤,心理活动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有的耳目完好而变聋变盲,有的记忆丧失,有的言语、思维或随意运动出现了障碍。
因此人们认识到心理现象是脑的产物。
如我国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曾提出“脑为元神之府”。
但是脑是怎样活动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由于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复杂性,很长时间人们并不清楚。
到了十九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医学和生理解剖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关于脑的知识。
我国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于1830年在《医林改错》中提出了“脑髓说”,他从解剖学上弄清了脊髓和脑的中枢神经联系的“经络周身,内外贯通”的道理。
神经心理学的解剖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神经心理学的解剖学知识点》①基本定义:神经心理学的解剖学知识点呢,就是研究大脑和神经系统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它们跟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知识。
简单说,就是搞清楚大脑啥样咋长的,各个部分跟咱心理活动,像思维、情绪、记忆都有啥联系。
②重要程度:在神经心理学里,解剖学知识点那是相当重要,就好比房子的地基。
要是不了解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就没法明白它们怎么影响心理过程的。
像研究为啥脑子受伤的人可能会失忆或者脾气大变,你就得先知道记忆、情绪对应的大脑区域在哪,什么结构管着这些,所以它是理解神经心理学里很多问题的关键基础。
③前置知识:在学这个之前,你得对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有点了解,就是细胞啊,器官这些概念。
毕竟大脑和神经系统也是生物器官嘛。
还得知道一些基础的心理学概念,像感觉、知觉、记忆这些。
不然的话,就算告诉你某个大脑区域管记忆,你都不知道记忆是啥,那就白搭了。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可不少呢。
举个例子,在医学领域,对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超有用。
比如一个人中风之后,话都说不清楚了。
医生要是了解大脑语言功能区的解剖结构,就能通过检查判断是脑子哪个地方受损了,可能还能对恢复情况有个大概预估。
还有在教育方面,如果知道孩子大脑发展的解剖结构阶段,就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发对应的潜能。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神经心理学的解剖学知识点在神经心理学里是最基础的部分,就像大树的树根一样。
整个神经心理学都是以神经解剖结构为基础往上发展,什么认知、行为,都是跟不同的大脑结构相关联的。
②关联知识:关联的知识可多了。
和生理学知识密切相关,因为神经系统本身就是身体的一部分,生理机能影响大脑结构。
还和心理学其他知识像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有关。
比如说认知心理学里讲记忆,得有解剖知识作支撑才能确定记忆相关的脑区结构。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我觉得还挺难的。
大脑结构太复杂了,各种神经核团、神经纤维和皮质功能区,名字又多又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