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七改善贫血、补充营养与促进生长发育功能性食品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569.51 KB
- 文档页数:12
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现状:贫血作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性营养卫生问题之一,已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在世界各地,贫血广泛分布,属于一种常见病,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
由于某些营养素缺乏而引起的营养性贫血又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如铁缺乏症或缺铁性贫血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之一。
世界人口的10%~20%存在缺铁现象,约30%~40%的儿童、育龄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症。
我国的营养性贫血人群分布现状更不容乐观,据最近的调查统计,婴幼儿和中小学生缺铁性贫血者高达64.4%,妇女达47%。
一些落后地区孕妇不同阶段的贫血率均在70%以上,晚期甚至高于90%。
近十年来,我国现代城镇居民贫血发生率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过度追求减肥瘦身和排毒而导致的饮食不均衡、营养素摄入不足、代谢机能紊乱或减弱增加了新的贫血人群。
这也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都市文明病。
营养性贫血引发的一系列健康损害不容忽视,特别是明显的贫血能引起儿童智力发育和行为障碍。
即使是未达到贫血程度的轻度到中度铁缺乏亦可对机体的组织功能产生损害,尤其是对婴儿及儿童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运动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但是,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特别是通过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及时补充可能缺乏的营养素等,则可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贫血是世界性公共营养卫生问题,而利用补血功能食品是预防和改善营养性贫血的有效途径。
猪血的开发利用猪血的营养价值:猪血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7%~21%,高于人乳和全蛋。
其氨基酸组成平衡,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专家组推荐模式,为一种优质蛋白质,营养学家称其为液体肉。
猪血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几乎全部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和钠、钾、铁、钙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铁、锌、钙等金属离子大都是与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相结合,以有机复合体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保健食品》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保健食品2.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3.课程编码:4.学时:36学时5.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二)课程性质《保健食品》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以知识拓展为主的专业拓展课程。
功能性食品又称为保健食品,它除具有常规食品的营养功效外,还具有促进机体健康和降低疾病风险的功效。
将功能性食品的相关内容融入到食品营养评价与安全检测核心能力中,主要拓展学生食品营养及功效方面的相关知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设置的依据通过对食品营养与检测行业的广泛调研,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性质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设置本课程及本课程相关内容。
2.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第四,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第五,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六,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3.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课程目标按照食品营养与检测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针对该专业的就业需求,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编写的。
4.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课程目标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理论辅助实践。
课时安排上要求重实践、轻理论,把过程学习贯穿到整个目标的实现中,整体理念是重过程考核、轻最终考核。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及开发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②掌握各种保健食品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具有对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分析能力和对保健食品的鉴别能力;②具有保健食品的评价及管理能力;(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保健食品基础知识。
②掌握保健食品的主要功效成分及其开发原理和方法。
③熟悉保健食品的评价及管理方法。
2.能力目标①具备功能性食品的认知能力。
②形成根据需要选择功能性食品的能力。
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功能性食品调查报告(优秀4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农村学龄前儿童贫血干预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补充营养:对于轻度贫血的儿童,可以通过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的
食物来改善。
例如,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绿叶蔬菜等。
对于中度贫血的儿童,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素。
2.改善饮食结构:农村儿童的饮食结构单一,容易缺乏营养素。
应该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
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蛋白质等,以确保孩子获得足够的营养。
3.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家长宣传贫血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家长
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向儿童宣传健康饮食和卫生习惯,鼓励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定期监测: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和血常规检查,及时发现贫血问题并采取
干预措施。
对于中度贫血的儿童,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病情进展。
5.治疗原发病: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寄生虫病的儿童,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贫血
症状。
同时,对于严重贫血的儿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输血等治疗。
总之,农村学龄前儿童贫血干预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补充营养、改善饮食结构、加强健康教育、定期监测和治疗原发病等。
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
改善生长发育的功能性食品第一节概述体力与智力的高低是制约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一个民族的整体体力与智力水平是影响该民族兴亡盛衰的核心因素。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导致儿童出现营养失衡现象。
据统计,在我国儿童中,患单纯性肥胖的约占10%,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城市的肥胖儿童不久即可达到儿童总数的30%左右,而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儿童营养不足、营养素缺乏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这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因此,研究开发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智力的儿童功能食品,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一、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表21-1 给出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4月修订的有关儿童期对营养素的需求量标准。
表21-1 婴、幼及儿童期各种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s)年龄/岁能量Energy①蛋白质Protein矿物元素量Elements 维生素量Vitamins男M女F男M女F男M女F钙/mg铁/mg锌/mg碘/μg硒/μgA/μgRED/μg B1/mg B2/mg C/mg烟酸/mgE/mgα-TE RNI/MJ RNI/kcal RNI/g AI RNI RNI AI0~0.40MJ/kg 95kcal/kg②(AI)1.5~3g/(kg.d)300 0.3 1.5 50 15(AI)10 0.2(AI) 0.4(AI) 40 2(AI) 30.5~400 10 8.0 50 20(AI) 400(AI) 10 0.3(AI) 0.5(AI) 50 3(AI) 3 1~ 4.60 4.40 1100 1050 35 35 600 12 9.0 50 20 400(AI) 10 0.6 0.6 60 6 4 2~ 5.02 4.81 1200 1150 40 403~ 5.64 5.43 1350 1300 45 454~ 6.06 5.83 1450 1400 50 50 800 12 12.0 90 25 500 10 0.7 0.7 70 7 5 5~ 6.70 6.27 1600 1500 55 556~7.10 6.67 1700 1600 55 557~7.53 7.10 1800 1700 60 60 800 12 13.5 90 35 600 10 0.9 1.0 80 9 7 8~7.94 7.53 1900 1800 65 659~8.36 7.94 2000 1900 65 6510~8.80 8.36 2100 2000 70 6511~10.04 9.20 2400 2200 75 75 1000 16/18③18/15③120 45 700 5 1.2 1.2 90 12 10①各年龄组的能量的RNI和EAR相同;②非母乳喂养应增加20%;③男/女。
功能性食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2. 学生能掌握我国常见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及其功效。
3. 学生能了解功能性食品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及适用人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功能性食品,并进行合理搭配。
2. 学生能设计一份符合个人需求的健康饮食方案,包括功能性食品的摄入。
3. 学生能运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收集和整理功能性食品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功能性食品在健康饮食中的重要性,树立科学饮食的观念。
2. 学生能养成关注食品安全、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生活实践类课程,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生活实践类课程感兴趣,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健康饮食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功能性食品概念及分类- 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及作用机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常见功能性食品原料及其功效- 分析我国常见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如:大豆异黄酮、膳食纤维、益生菌等。
- 介绍各类功能性食品原料的生理功能及适用人群。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3. 功能性食品在健康饮食中的应用- 讲解功能性食品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如: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血脂、提高免疫力等。
- 探讨功能性食品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如:儿童、老年人、运动员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4. 功能性食品的合理搭配与摄入-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合理搭配功能性食品。
- 分析功能性食品摄入过量或不足可能产生的影响。
功能性食品研究与开发方向探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功能性食品作为一种通过添加特定的营养物质或生物活性成分来改善人体功能和预防或减少疾病发生的食品,备受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传统的功能性食品到现代科技的创新研发,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探索功能性食品的新方向。
一、营养素强化营养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功能性食品可以通过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例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预防氧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损伤,因此将其加入到食品中,可以提高人体的抗氧化水平。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钙、铁、锌等矿物质,强化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
二、生物活性成分开发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并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中,研究人员们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并加入到食品中,以达到特定的功能效果。
例如,茶多酚、花青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的作用,可以通过提取并加入到茶饮料、果汁等食品中,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
三、益生菌研究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功能。
近年来,益生菌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研究不同种类的益生菌,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可以开发出能够改善肠道健康的功能性食品,如益生菌饮料、益生菌乳制品等。
四、功能性草本植物开发传统草本植物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传统治疗中,而现在,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这些草本植物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研究草本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可以开发出以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的功能性食品。
例如,中药材中的黄芪、当归等草本植物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可以加入到食品中以促进人体健康。
五、营养分配研究不同人群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且往往存在不同的营养缺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