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领跑者平顺项目-光伏支架结构图,节点详图(单立柱)
- 格式:pdf
- 大小:773.14 KB
- 文档页数:1
光伏支架结构方案设计与选型探讨目前,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巨大挑战,发展和利用清洁而安全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重视。
虽然目前已经实现利用的可再生替代能源种类较多,但从可用总量上看,水能、风能、潮汐能都太小,不足以满足人类需求。
太阳能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可永久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不仅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将给能源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根据欧洲联合委员会研究中心(JRC)的预测,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其中太阳能发电占到60%以上,充分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是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部件,在获得太阳能电池板最大发电效率的前提下,保证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是光伏组件厂家需要考虑和研究。
根据不同形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需要,支架系统一般分为单立柱太阳能支架、双立柱太阳能支架、矩阵太阳能支架、屋顶太阳能支架、墙体太阳能支架、追踪系统系列支架等若干规格型号,同时按照不同的安装方式又分为地面安装系统、屋顶安装系统和建筑节能一体化支架安装系统。
1.荷载取值1.1风荷载为使光伏组件能接受最大的光照辐射,它通常被设计为与水平面成一定倾角,不可避免地承受风荷载作用。
同因为光伏组件及其支架系统还具有受风面积大、自重轻等特点,使风荷载成为了光伏系统承受的主要荷载。
无论是顺风时对支架结构强度和变形的要求,还是逆风时对基础抗倾覆的要求,都是光伏支架设计时起控制作用的条件。
因此,合理的风荷载取值是光伏支架设计的重要内容。
由于光伏发电站的设计使用寿命通常为25年,因此可取重现期为25年的风荷载值作为基本风压进行计算。
考虑到国内缺乏指导光伏支架设计的规范,为保证支架结构的安全性,参考国外类似规范以指导设计。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支架基础结构选型对比分析“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以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正逐步成为国内光电新能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广西某150MWp农光互补光伏项目为例,对常用桩基础结构的承载力、地质条件适用性、桩身质量控制、运维需求、施工工序、施工成本等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项目特点,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最优的结构型式。
本方法可为类似的工程项目结构选型提供参考。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积极推动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土地政策性的调控紧缩,近年来以“农光互补”为代表的新型光伏电站逐步成为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主力军。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兼具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的需求,其工程结构与常规光伏电站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其中光伏立柱基础的合理选型是“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成功的标志之一,也是承载力、农业种植条件及施工可行性的焦点内容。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大,地质结构复杂的特点,合理进行桩基础结构选型对于项目实施及成本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为此,本文通过具体项目案例,结合不同桩基础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为“农光互补”桩基础结构选型提供一种思路。
1.工程概况某150MWp农光互补项目位于广西,工程占地面积190.5万m²,光伏支架采用单立柱(桩基础+固定支架)结构形式(见图1),光伏系统最低点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2.5m,设计桩基础数量约8.4万根。
项目建成后,在25年寿命周期内,每年年均发电量约为183608.03MWh,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消耗5.06万t,减排碳排放13.5万t,是中国西南地区较大的光伏电站。
本项目属孤峰平原地貌,自然边坡坡度在5°~30°,场地上部覆盖土层主要为耕土,地表普遍可见石灰岩出露,局部地段出露密集成片分布。
地勘资料显示,本项目各土层分布如下:第一层是耕土,成分主要为黏性土,层厚0.20m~0.50m;第二层为局部红黏土,零星分布于拟建项目地表;大部分为较完整灰岩,样品抗压强度平均值39.1MPa,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
光伏支架基础形式介绍及基础设计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近10年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迅速扩张,规模效应显著;再加上“领跑者”等项目的带动和促进,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迅速。
虽然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仍高于传统火电,但其在经济效益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局面将逐步得到改变。
2019年第1批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2020年将继续促进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发展。
而若要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对光伏电站进行更精细化的设计至关重要。
光伏电站中光伏支架基础的数量庞大,是光伏电站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占光伏电站直接投资的比例约为10%;与此同时,支架基础的形式及其几何参数的选择不仅与支架结构的安全密切相关,也关系到施工的进度和光伏电站的投资效益。
因此,对光伏支架基础的布置方式、基础形式及基础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尤为必要。
关键词:光伏支架;基础形式;基础设计;探讨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火力发电项目占比日益减少,而新能源发电项目日益增多。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主力军,近几年发展迅速。
光伏发电根据铺设地的不同分为地面光伏、屋面光伏、农光互补光伏、渔光互补光伏等,其主要组成部分有太阳能板、纵横向钢支架、基础等。
土建是光伏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光伏支架及基础的设计既经济又安全,节能环保。
1光伏支架基础的布置方式光伏支架的形式不同,支架基础的布置方式亦不同。
(1)当光伏组件以固定倾角安装时,根据组件的距地高度不同,选用的支架形式也不同。
当组件距地高度较低时,支架一般采用双立柱形式,相应地支架基础采用前后双排的布置方式;而在农光互补或渔光互补项目中,由于组件距地高度较高,因此支架一般采用单立柱形式,相应的支架基础则采用单排的布置方式。
(2)固定可调支架一般采用单立柱形式,相应的支架基础亦采用单排的布置方式。
(3)单轴跟踪光伏支架一般采用单立柱形式,支架基础采用单列的布置方式。
(4)双轴跟踪光伏支架一般采用独立的单柱形式,对应的支架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单个布置的方式。
光伏电站支架基础基桩检测试验分析孙星;郭峰;张鹏;于俊峰【摘要】光伏电站支架基础施工是土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支架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光伏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的难易程度,以及光伏电站在25 a寿命期内是否出现支架基础沉降、支架变形、光伏组件隐裂等问题.本文针对某光伏电站支架基础使用的微孔灌注钢管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介绍了试验方法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结合现场试验桩出现的问题,确定了最终的工程桩数据,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力技术》【年(卷),期】2018(036)003【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光伏电站;支架基础;微孔灌注钢管桩;试验桩检测【作者】孙星;郭峰;张鹏;于俊峰【作者单位】内蒙古兴邦联合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020;内蒙古兴邦联合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020;山西丝路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太原030000;内蒙古兴邦联合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5+.20 引言光伏电站支架基础基桩检测可分为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和施工后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检测。
本文以某光伏电站支架基础使用的微孔灌注钢管桩为研究对象,在施工前对试验桩进行了基桩检测。
通过对光伏电站区域内不同地质条件下的3种桩型进行试验数据分析,结合现场试桩出现的问题,确定了最终的工程桩数据,并提出了现场施工的注意事项,为提高基桩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
1 基桩检测依据及方法依据JGJ 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工程因地基条件复杂、基桩工程施工可靠性低,基础使用的桩型是电站所在区域使用的新桩型,在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桩检测并确定其极限承载力。
基桩检测主要是对桩的承载力和桩身结构完整性的检测,检测方法有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方法的适应性、桩基的设计条件、成桩工艺等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光伏系统支架的设计方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名字就不告诉你们了学号:指导教师:实施时间: 2013.11.18—2013.11.22项目课程成绩: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设计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所以,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训练和培养: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2. 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用简洁的文字或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4.综合运用了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数、CAD制图、机械制图、计算机等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5.运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中的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设计日程安排:地点实施时间实习内容安排讲解任务、设计原理及要求主附西多媒体5 2013年11月18日学生选定实验室电池组件对其长度及质量进行测量,讲解参观学习实验室屋顶主A210教室 2013年11月19日及学习地面电站支架,对关键部位的连接进行深入观测。
针对新余地区的光伏并网电站,对给定的电池组件进行荷载计算,包括风压荷主A210教室 2013年11月20日载计算,下载相关支架图片手绘制图纸出具图纸(用CAD制图),打印报告,主A210教室 2013年11月21日请指导教师批阅并给出评语提交设计书、答辩报告书、分组交叉答主A210教室 2013年11月22日辩2三|、课程设计任务:1、光伏发电系统支架设计书2、光伏发电系统支架设计图纸:支架整体及侧面的CAD制图3、课程设计答辩四、课程设计成绩本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为百分制,其中支架设计书/满分40、支架CAD制图的设计图纸满分30、课程设计答辩30分。
地面光伏电站支架基础选型与设计发布时间:2021-11-25T07:37:17.470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18期作者:康春旺[导读] 光伏支架基础是将安装光伏组件的支架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康春旺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摘要:光伏支架基础是将安装光伏组件的支架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与建筑结构的基础相比,光伏电站支架基础所承受的荷载相对较小,设计、施工难度不大,但数量庞大,其安全性、经济性对整个工程的影响很大。
支架基础的选型与设计需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上部支架结构类型、荷载条件、施工工艺,并应结合工期要求和地方经验进行优化和调整。
关键词:光伏电站;支架;基础设计1支架基础的设计要点1)各类型的基础均需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
竖向荷载是作用在基础上的主要荷载,决定了扩展基础的底面积、桩基础的桩径和桩长、锚杆基础的截面积和长度,对工程量影响最大。
2)作用在基础顶面的水平荷载主要是由风荷载产生的。
采用驱动轴的跟踪支架基础,还需承受较大的水平推力。
对桩基础而言,其截面尺寸往往受水平承载力控制,可采用m法验算单桩水平承载力。
在采用单立柱单桩基础时,需将桩基础视为压弯构件,按桩身最大弯矩验算其抗弯承载力。
3)为保护环境,减少土方工程量,光伏场区通常不做场平,因此,地形往往有起伏,对不具备高度可调节功能的上部支架,基础顶标高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此时,为保证支架顺利安装,基础实际露出地面高度会与按理想水平地面计算的高度发生变化,力的作用点也发生了变化。
计算时需考虑上述因素进行包络设计,并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基础顶面允许变化的范围。
2光伏电站支架基础设计2.1山地光伏电站某领跑者光伏电站场址位于太行山中部,地貌上属剥蚀中山-黄土丘陵区。
场地范围内地势起伏,冲沟发育,地面标高一般在1130~1300m。
地基土主要由二迭系上统石千峰组砂岩夹薄层页岩组成,多数场地局部或整体地段覆盖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Q2+3),厚度一般为2.0~3.0m,湿陷特征不显著。
探讨光伏发电支架基础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火力发电项目占比日益减少,而新能源发电项目日益增多。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主力军,近几年发展迅速。
光伏发电根据铺设地的不同分为地面光伏、屋面光伏、农光互补光伏、渔光互补光伏等,其主要组成部分有太阳能板、纵横向钢支架、基础等。
土建是光伏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光伏支架及基础的设计既经济又安全,节能环保。
关键词:光伏发电;支架分析;基础设计引言近10年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迅速扩张,规模效应显著;再加上“领跑者”等项目的带动和促进,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迅速。
虽然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仍高于传统火电,但其在经济效益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局面将逐步得到改变。
1.光伏支架基础选型光伏电站土建设计中,最为主要的一块就是支架基础的选型。
基础设计时,应结合光伏发电的类型不一样,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基础形式,不能生搬硬套。
光伏支架的基础形式有:条形基础方案、混凝土圆支墩方案、混凝土方支墩方案、微孔桩基础方案。
条形基础方案:基底面积大,适合回填土或较弱地基,能较少地基承降。
自重较大,抗倾覆、抗滑移设计、抗拔性能优越。
缺点是混凝土用量大,造价高。
混凝土圆支墩方案:一般取D400左右的直径,底面积小,适合土层性能较好的地面。
立模板方便,可直接用PVC管做模板,方便预制,造价低。
缺点是容易被其他外力扰动。
混凝土方支墩方案:一般取400左右的边长,底面积小,适合土层性能较好的地面。
立模板方便,方便预制,造价低。
缺点是容易被其他外力扰动。
钢管螺旋桩适宜砂土或粘土,打桩方便,施工快。
微孔桩适宜成孔容易的粘土或夹有碎石的土,施工较快。
预制管桩适宜需要高出地面2m以上的农光互补光伏、渔光互补光伏,施工快,无需立模板,支架可用单立柱方案,满足农光及渔光的要求。
如是基岩地基,可以考虑岩石锚杆基础。
2.光伏支架基础形式及基础设计光伏支架基础形式主要包括混凝土独立基础、混凝土条形基础、加拉梁的混凝土条形基础、预应力管桩基础、型钢桩基础、螺旋桩基础、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机械成孔钢管地锚基础,以及锚杆基础等,下文将分别进行介绍与分析。
固定式光伏支架单、双立柱结构方案对比作者:***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19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固定倾角光伏支架进行单立柱、双立柱两种结构方案设计分析,给出了上述两种支架结构方案中主要构件的受力情况对比及两种支架方案的整体工程量对比,为日后类似项目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固定倾角;光伏支架;单立柱结构;双立柱结构中图分类号:TN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9-0054-021 工程概况某光伏发电工程,采用双面双玻电池组件,单块组件容量345W,组件规格1702×981×30mm,组件布置形式为横向4×10布置,光伏组件最低点距地1500mm。
光伏支架采用固定倾角光伏支架,倾角为33°,支架材质采用热浸镀锌钢材。
本工程从地势上看属于山地光伏电场,山体多为基岩裸露,强风化层厚度1.2m左右,下为中风化。
项目所在地50年一遇基本风压0.50kN/m2,50年一遇基本雪压0.30kN/m2。
1.1 单立柱结构方案1.1.1 光伏支架结构部分针对本工程项目特点,在单立柱光伏支架基础中预埋C型钢,支架斜梁、立柱通过螺栓直接与预埋C型钢进行连接。
如图1。
对该支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立柱最大应力为252.5N/mm2,斜梁最大应力为143.8N/mm2,斜撑最大应力为32.6N/mm2,檩条最大应力为237.3N/mm2。
支架结构的竖向最大位移为 17.71mm。
再通过控制长细比、整体、局部稳定等要求筛选后,立柱选用Q345B级C型钢型号130*70*20*3,斜梁选用Q235B级C型钢型号80*40*15*2.5,斜支撑选用Q235B 级圆管φ42*2.5,檩条选用Q235B级C型钢型号90*45*15*1.8。
单组光伏阵列支架重544.24kg。
1.1.2 光伏支架基础部分(如图2)根据现场地质条件,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同时结合光伏支架结构形式以及基础受力情况、试桩结果,该方案下相应桩基础参数如表1。
太阳能光伏支架结构的技术更新演变摘要:在当今能源短缺的现状下,全球都加紧了发展光伏的步伐。
中国已将新能源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产。
随着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显然如何提高光伏发电量、降低成本的新型技术将会是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光伏;降本;新技术1技术背景从事新能源太阳能光伏领域的朋友们们都知道,太阳能光伏是利用太阳能照射在硅材料上产生电流进行发电,至今3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以及成熟的产品,发电效率从个位数到现在的25%,应该说突破性非常大,目前市面主流的光伏板992*2020的电池组件、功率可达750W.单位面积可达375W一平方,目前这一块技术已经是达到了基本顶尖的水平了,另外还有一方面技术在光伏发电上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是支撑支架。
太阳能光伏支撑支架看似简单,但是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支持的作用,他的结构性差异对整个系统的成本以及发电量影响很大,对整个系统的投资收益率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光伏支架最早从带角度固定支架——手动可调支架——斜单轴自动跟踪支架——平单轴自动跟踪—--平单轴联动跟踪支架等各种结构形式的出现给光伏电站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景,最主要也最体现价值的在于每次更新换代,不仅能使单个系统光伏板的发电量达到最大化,而且各成本的投入与收益都是各大投资者最喜爱的。
每种支架的出现,使每个电站从收益率增加8%到15%到20%甚至还有28%的增加,这使得投资的企业才会不断的愿意尝试使用新型的支架。
每种支架也是先设计、后试验,最终案例运用,最后大力推广。
(每种结构在设计后、使用前都必须根据当地风压、雪压以及承受力理论计算是否满足要求,再使用SPA2000D论证出计算书证明后方可使用(软件不限),电站技术使命寿命要求25年。
)2支架结构2.1带角度的固定光伏支撑结构带角度的固定光伏支撑结构常见的分两种:一种为单立柱结构,一种为双立柱结构,两种结构各有各的优势。
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结构设计步骤主讲人:郑雪驹十一科技能源环境事业部副总经理西安|2017.2.19前言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依附于建筑物之上,所以结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屋面的选择,光伏支架结构方案的选择,以及支架基础方案的选择,都必须以安全性为首要考虑条件。
因此,对屋面的踏勘、原屋面承载力的复核和支架结构方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结构设计步骤⏹实地踏勘⏹搜集图纸⏹研究备选的支架方案⏹对原结构承载力进行复核⏹出具屋面载荷报告⏹进行屋面光伏支架的施工图设计一、实地勘察⏹目的:为屋面电站设计及结构复核收集资料⏹内容:简述为“四多”前期的踏勘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踏勘能充分了解到项目的地点、规模、建筑的类型以及各建筑的使用情况。
充分了解建筑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改变了部分构件或结构的受力大小和方式、是否改变了建筑的使用性质通过掌握的各种材料和数据为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复核提供充分的依据。
为电站设计及结构复核收集资料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四多”简单概括为“四多”:多看:在现场多看看建筑的实际使用状况、屋面情况以及周边建筑特点。
多问:需要向业主或者现场人员问询建筑的使用情况,风雪、地震情况如何,建筑物是否改造过等。
多要:尽可能多的收集各专业图纸。
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工艺等,除此以外,还有建筑的改建图纸等。
多拍照:充分利用手机、无人机,对建筑物的整体情况和结构形式以及屋面的情况摄像,确定建筑坡向、方位、经纬度等厂区概况平立面屋面拍照及测量★钢结构屋顶及彩钢瓦断面★混凝土屋面出屋面楼梯等遮挡物屋面管道、女儿墙等拍照及测量拍照及测量★建筑屋顶结构、吊挂情况二、搜集图纸⏹目的:结构复核和电站设计。
结构复核首先是荷载的收集,所以给排水、暖通以及工艺设备的荷载要统计全面不能遗漏,所以不仅建筑和结构专业的图纸要齐全,其他相关的专业图纸也要收集齐全。
光伏电站支架及基础设计摘要:中国要想达到碳达峰碳上和,必须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
随着“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项目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光电支撑地基是最重要的一环,其选型和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造价。
本文总结了当前最常用的支持地基的基本类型,研究了其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案例阐述了一些典型光伏电站支撑基础基本的选择和设计。
关键词:光伏电站;支架;基础设计引言光伏支撑基础是把放置光伏组件的支撑构件所承担的各项功能传送到地板上的结构部件。
与建筑构件的基本比较,光伏电站支撑基本所承担的施工负荷相对较小,虽然设计、施工困难度不大,但由于数量巨大,其安全、经济效益对整体施工质量的影响也较大。
因此支撑基本的选型和设计须充分考虑工程地貌要求、地质特征要求、上部支撑构件形式、施工负荷要求、施工工艺等,并应当根据工程工期特点和当地经验情况加以优选与调配。
1支架基础形式针对不同的地质要求,光伏支架基础可以有很多种类型。
1.1扩展式基础拓展型基石主要有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二种。
拓展型基石通常使用现浇混凝土,但若是在现场建筑施工较麻烦时,或冬季建筑施工时,还可选择采取工厂制造的方法,以减轻现场风湿作业和维护。
由于拓展型基底部体积较大,地基压力小,强度大,稳定性较好,且对地面沉降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用于在受压后,具有较小的弹性模量和较低承载力的软土区域,以及特殊的地质条件,如采面塌陷收缩区、黄土湿陷区、新近回填的欠胶结地[1]。
不过,由于扩展型基需要大量建设土地,工作量大,且费用也较高;对土壤表层植被和地貌的损害,也不利于生态;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施工难度较大。
因此,目前在光伏电站基础设计上的应用越来越少。
1.2桩基础桩基本类型有水泥灌注桩础、水泥预先准备桩基础施工、钢桩承台等,是中国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支撑基本型式。
光伏支架使用桩基础时,通常并不设有支承台,而支撑柱则与基座之间采取插接、焊接、预埋锚栓、法兰盘等多种形式相连,或干脆采取与桩柱的一体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