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基础知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8
(一)煤及其产品序号术语名称英文名称定义符号允许使用的同义词停止使用的同义词2.1.1 煤coal 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煤炭2.1.2 煤的品种Categories of coal 以不同方式加工成不同规格的煤炭产品2.1.3 标准煤Coal equivalent 凡能产生29.27MJ的热量(低位)的任何数量的燃料折合为1kg标准煤2.1.4 毛煤Run-of-mine coal 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2.1.5 原煤Raw coal 从毛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2.1.6 商品煤Commercial coal;salable coal 作为商品出售的煤销煤2.1.7 精煤clenedcoal 煤经精选(干选或湿选)后生产出来的、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洗精煤2.1.8 中煤Middings 煤经精选后的道德、灰分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的产品2.1.9 洗选煤Washed coal 经过洗选后的煤’2.1.10 筛选煤Screened coal;sieved coal 经过筛选加工的煤2.1.11 粒级煤Sized coal 煤通过筛选或精选生产的,粒度下限大于6mm并规定有限下率的产品2.1.12 粒度Size 颗粒的大小2.1.13 限上率Oversize fraction 筛下产品中大于规定粒度上限部分的质量百分数2.1.14 限下率Undersize fraction 筛上产品中小于规定中的粒度下限部分的质量百分数含末率2.1.15 特大块Uitra large coal(>100mm) 大于100mm的粒级煤2.1.16 大块煤Large coal(>50mm) 大于50mm的粒级煤2.1.17 中块煤Medium-sizldcoal(25~50mm) 5~50mm 的粒级煤2.1.18 小块煤Small coal(13~25mm) 13~25mm的粒级煤2.1.19 混中块Mixed medium-sized coal (13~80mm) 13~80mm的粒级煤2.1.20 混块Mixedlumpcoal(13~300mm) 13~300mm之间的粒级煤2.1.21 粒煤Pea coal(6~13mm) 6~13mm的粒级煤2.1.22 混煤Mixed coal(>0~50mm) 0~50mm之间的煤2.1.23 末煤Slack;slack coal(>0~25mm) 0~25mm之间的煤2.1.24 粉煤Fine coal(>0~6mm) 0~6mm之间的煤2.1.25 煤粉Coal fines(>0~0.5mm) 小于0.5mm的煤2.1.26 煤泥slime 煤经洗选或水采后粒度在0.5mm以下的产品2.1.27 矸石Shale 采.掘过程中从顶、底板或煤层混入煤中的岩石矸子2.1.28 夹矸Dirt band 夹层在煤层中的矿物质层2.1.29 洗矸washeryrejects 从洗煤中排出的矸石2.1.30 含矸率Shale cont ent 煤中大于50mm矸石的质量百分数(二)煤的采样和制样序号术语名称英文名称定义符号允许使用的同义词停止使用的同义词2.2.1 煤样Coals sample;sample 为确定某些特性而从煤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2.2.2 采样Samping 采取煤样的过程2.2.3 子样Increment 采样器具操作一次或截取一次煤流分断面所采取的一份样2.2.4 总样Gros sample 从一个采样单元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煤样2.2.5 随机采样random sampling 在采取子样式,对采样的部位或时间均不施加任何人为的意志,能使任何部位的煤都有机会采出2.2.6 系统采样Systematic sampling 按相同的时间、空间或质量的间隔采取子样,但第一个子样在第一个间隔内随机采取,其余的子样按选定的间隔采取2.2.7 批Batch;lot 在相同的条件下,在一段时间内生产的一个量2.2.8 采样单元Sampling unit 从一批煤中采取一个总样的煤量。
煤炭基础知识一、煤炭的生成煤炭的生成。
煤炭是古代的有机物(主要是植物)的遗体,经过生物及化学的变质作用而形成的。
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泥煤炭化阶段,即由植物转变成泥炭阶段。
当植物枯死之后,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开始是水存在的氧气不足,后来在水面下隔绝空气,并在细菌的作用下,直到植物的各部分不断分解,相互作用,最后植物的遗体变成了褐色或黑褐色的淤泥物质,这就是泥炭。
这个过程,叫做泥炭化过程。
这个阶段需要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需要进行千百万年。
第二阶段,由泥炭转变成褐煤,褐煤转变成烟煤,烟煤再转变成无烟煤阶段。
当泥炭层形成后。
有水经常冲刷大陆的低洼地方,带来了大量的砂、石,在泥潭层逐渐形成岩层(称为顶板)。
被埋在顶板下的泥炭层在顶板下的泥潭层在顶板岩石层的压力作用下,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一系列变化,同时它的化学组成也发生了缓慢的变化,逐步变成比重较大,较致密的黑褐色的褐煤。
当顶板逐渐加厚,顶板的静压力逐渐增高,煤层中温度也逐渐升高后,煤质便发生变化,逐渐由成岩作用变成了以温度影响为主的变质作用。
这样褐煤逐渐变成了烟煤、无烟煤。
如果有更高的温度,最终可能变成石墨。
成煤必须具备四个先决条件:(1)植物条件。
(2)气候条件。
(3)地理条件。
(4)地壳运动条件。
二、煤炭的分类及各类煤的主要特征和用途(1) 煤炭按煤的用途分为:动力煤、炼焦煤、喷吹煤及无烟煤凡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力用煤,简称动力煤;作为生产原料,用来生产焦炭,进而用于钢铁行业的煤炭种,称为炼焦煤;钢铁行业高炉喷吹用的喷吹煤;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
我国约1/3 的煤用于发电,目前平均消耗为标准煤(7000 大卡)370g/kw.h 。
(2) 煤炭按粒度分类:经简单筛选后剩下的大块有烟煤, 筛选常用通过网目大小来规定最小尺寸的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