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归纳+课时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549.50 KB
- 文档页数:11
《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二框征税和纳税河北辛集中学刘彦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2)、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意义。
(3)、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4)、会计算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2、能力目标:掌握各种具体税种,能辨别具体济济活动中需纳哪些税,增加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的理解,认识到依法纳税的必要性;通过对具体税种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了解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1)税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2)增值税、个人所得税5、【课标要求】: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课型课时】:新授课1-2课时7、【教学过程】:复习:我国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多媒体展示:自学任务一、知识梳理自学检测检测1---税收的含义根据P69税收的含义,完成连线检测2--税收的基本特征犀利哥纳税的故事日益走红的犀利哥收入越来越好。
这一天,税务人员发现犀利哥还没有办理税务登记,在催促无果的情况下,税务人员潇洒哥登门征税……第一幕:犀利哥讨价还价犀利哥:我不是不想缴税,确实是生意不好啊,要不现在让我少缴点,以后等我赚了再多缴点?潇洒哥:这可不行!征什么税,征多少,这是国家税法早就规定好的,我们可不敢随便改啊!问题1:这段对话体现了税收的哪个特征,教材依据是什么?固定性: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第二幕:犀利哥狡辩犀利哥:谁说不能改?台风“菲特”过境,国家还对好多行业减免税收来着呢!潇洒哥:那是国家根据相关政策给予的税收优惠。
你现在的情况不同啊!问题2:国家对灾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违反了税收的固定性(固定性是否意味着一成不变)?固定性:不能随意改变≠一成不变(根据具体情况,国家进行适当调整。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学习目标】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2.理解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3.了解财政支出的种类和含义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6.了解税收的含义7.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8.了解个人所得税9.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自学导图】第一框国家财政【预习填空】一、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就是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⑴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年度_________________。
⑵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⑴国家财政是促进___________、改善____________的物质保证。
⑵国家财政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⑶国家财政具有促进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____________的最重要的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基础性的)和__________。
3、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⑴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__________,或支出大于收入___________,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⑵财政盈余:是指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⑶财政赤字:是指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自主探究】探究一:谁来拯救?——中国守法奶农受三鹿影响,国内中国奶制品厂商纷纷停产整顿,善良的奶农看着牛奶卖不出去,只好倒掉,掩面哭泣中央财政紧急拨付了奶农临时救助补贴资金3亿元,重点支持内蒙古、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6个奶业主产省(区)特别困难的倒奶奶农。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采取切块一次性下达,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必修1 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考纲条目考点1 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b)考纲解读国家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财政。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_______和_______,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家财政是促进_______、改善人民生活的________。
第二,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________的作用。
第三,国家财政具有促进________平稳运行的作用。
题型示例【例1】(2012·浙江学业考)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达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中央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大幅度增加,表明我国财政更加重视( ) A.平衡收支 B.调控总量 C.改善民生 D.防范风险【命题立意】领会/能够依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社会现象作出判断【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财政的作用的知识点。
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增加,体现了我们国家财政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所以正确答案是C。
【答案】 C【例2】(2014·浙江学业考)2013年我国继续推进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1%和17.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
这些举措能( )①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③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④统筹城乡协调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命题立意】领会/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试题分析】2013年我国推行的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措施,是对群众生活的保障,选项③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所以,本题选B。
【答案】 B考点2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及其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b)考纲解读(1)①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________。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知识结构一、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二、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②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财政及其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含义、获取渠道、▲影响因素)2.财政支出(含义、具体用途)3.财政收支关系一、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二、依法纳税的必要性①从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来看,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
②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③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三、积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①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②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③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一、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及优点。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
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来源: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②利润收入:③债务收入。
④其他收入:收费、罚款等。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如何增加财政收入?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影响。
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财政支出(1)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2)种类: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3、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①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略有赤字);②财政盈余:收入>支出;③财政赤字:收入<支出。
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财政赤字:①适当的赤字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②过大的赤字可能引发通胀。
8.2 征税与纳税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①有国就有税--税收为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②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3、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1)增值税:①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②意义: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知识点归纳(一)国家财政1、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注意:财政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促进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说明我们国家财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也体现了财政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要保持基本平衡。
①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财政收入与支出(1)收入收入的构成:税收、利润、债务、其他收入(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2)分配政策。
(4)财政支出的构成: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二)征税和纳税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3、税收的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4、税收的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各项职能实现的重要保证。
5、依法纳税:违反税法的现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3.8.1 国家财政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任何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要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都要有自己的财政。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②财政的特点是强制性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④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关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2.对国家预算的认识,下列错误的是( )A.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B.它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批后方能生效C.预算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人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D.国家预算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3.财政部、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于2011年11月7日下发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指出,各地确定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为: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提高农村扶贫对象就业和生产能力。
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背景介绍财政与税收是国家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国家财政平衡、促进经济发展、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财政与税收的概念、功能、分类以及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财政的概念与功能财政是指国家为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收入、支出及其组织、管理和调节等方式运用、分配和配置国家财富的活动。
财政的主要功能包括:1.收入功能:财政通过征收税收、收取非税收入等方式获得国家财政收入,为国家提供资金。
2.支出功能:财政通过预算编制和执行,将资金用于国家公共事务、社会事业等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
3.调节功能:财政通过税收、财政支出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维持经济稳定。
税收的概念与分类税收是国家依法征收的公民和法人财产的一种强制性付款,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税收的性质和征收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以下几类:1.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个人或企业根据自身所得水平直接缴纳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2.间接税:间接税是指由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过程中通过增值税、消费税等方式由购买者付款,而最终转嫁给消费者的税收。
3.营业税:营业税是由企业依据其所从事的特定经营活动的税收,如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
4.财产税:财产税是对个人和企业的财产实施征税的税种,如房产税、车船税等。
税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1.经济资源配置:通过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对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的高效运行。
2.收入分配调节:税收收入可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支出,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3.促进经济发展:税收收入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等领域,推动经济发展。
4.调节市场经济:税收可以通过影响产品价格、企业成本等方式,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财政与税收的问题与挑战在实际运行中,财政与税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1.税收征管难题:随着经济形势和税收制度的变化,税收征管面临新的挑战,如对互联网经济、跨境交易等新业态的税收管理。
【精品】2019年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考点一:国家财政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财政分配属于国家为主体的再分配★)2关于“财政”的一般知识总结A财政的目的: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
B财政的特点:主体是国家,凭借的是公共权力参与分配。
C财政的本质: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D财政的内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E财政的运作:(财政实现的两个基本途径):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3★★★★★★财政的地位和作用★★★★★★财政的地位: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财政的作用(☆)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改善民生、社会保障类材料)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工程建设、区域建设、行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类材料)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增发或者减发国债、财政政策使用等材料)【注意的问题】A财政的作用是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方面来体现的,不仅仅只靠“财政支出”。
B如何调整使用财政政策?(逆风向调节)(1)经济增长滞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增发国债,减少税收等方式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最终拉动经济增长。
(2)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社会总需求过旺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口诀:经济冷,多花钱;经济热,少花钱。
考点二: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1★★财政收入形成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支出形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2财政收入(1)类型:①税收收入(最普遍形式和最重要来源)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③债务收入(国家发行债券,向外国或者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形成债务收入,但是统计部门统计财政收入数量时通常不包括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俗称“费用收入”)(主要包括收费、罚款和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和基础性因素)—它与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I部分【自主预习学案】三.【知识整合】————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第II部分【课堂探究学案】四.【探究交流与突破】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活动:思考与理解(一)误区:1.财政(税收)收入越多越好2.增加财政收入就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二)比较4.区分:债务收入与债务出五.【热点探究】材料一:“十一五”时期,全国公共财政总收入30.3万亿元,年均增长21.3%;全国公共财政总支出31.9万亿元,年均增长21.4%。
全国公共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方面的支出达到4.45万亿元、1.49万亿元、3.33万亿元和5600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1.6倍、2.6倍、1.3倍和1.4倍。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近3万亿元。
2011年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情况:汇总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安排,全国财政收入89720亿元,增长8%,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91220亿元;全国财政支出100220亿元,增长11.9%。
全国财政收支差额9000亿元,占GDP 的比重由2010年的2.5%下降到2%左右。
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8月25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至7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66739.92亿元,完成预算的74.4%,同比增长30.5%。
1至7月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是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及企业效益提高的综合反映。
全国公共财政支出51385.06亿元,完成预算的51.3%,同比增长29.7%。
谢旭人在报告下一步财政工作安排时指出,随着9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3500元/月,以及继续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今年后几个月财政收入增幅会有所回落,财政收入增幅将呈前高后低走势。
《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知识点归纳(一)国家财政1、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注意:财政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促进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说明我们国家财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也体现了财政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要保持基本平衡。
①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财政收入与支出(1)收入收入的构成:税收、利润、债务、其他收入(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2)分配政策。
(4)财政支出的构成: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二)征税和纳税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3、税收的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4、税收的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各项职能实现的重要保证。
5、依法纳税:违反税法的现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3.8.1 国家财政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任何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要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都要有自己的财政。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②财政的特点是强制性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④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关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2.对国家预算的认识,下列错误的是( )A.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B.它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批后方能生效C.预算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人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D.国家预算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3.财政部、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于2011年11月7日下发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指出,各地确定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为: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提高农村扶贫对象就业和生产能力。
这体现了财政( )①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同步富裕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④是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4.2012年3月,赤峰市宣布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所有高中全面实现免费教育,春季先开学的高中收取的学费将予以退还。
在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同时,2012年,赤峰市还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这表明当地政府( )A.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B.履行经济职能,推动教育事业发展C.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D.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要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5.2011年9月29日晚,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随后顺利入轨,标志着中国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天宫一号”的研制与发射需要的大量资金都是国家财政投入的,这说明( )①财政能够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②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实施宏观调控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成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兴建水利工程的投资主要来源于( )A.企业的投资B.财政的支出C.居民的投资D.国外的支持7.国家兴建水利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投资主要体现了财政________的作用( )A.促进经济发展B.促进经济平稳运行C.改善人民生活D.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8.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
一般来讲,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减少税收②提高存贷款利率③减少政府开支④增加货币供应量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9.为最大限度地消除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我国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刺激国内需求。
下列具有刺激内需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农民购买家电、农机具的财政补贴力度②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④降低存贷款利率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10.在财政收入的形式中需要偿还的是( )A.税收收入B.工商行政管理费C.对违法行为的罚款D.债务收入11.下图反映的是居民在办理医疗保险登记手续的情况。
国家财政在医疗保险方面资金的支出属于( )A.债务支出B.卫生事业支出C.行政管理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12.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蔡昉指出,预计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开始下降,届时中国潜在经济发展力将下降。
对此,清华大学教授魏杰认为,“十二五”时期,应该加大减税力度。
降低财政收入速度之所以从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着手,是因为(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二、非选择题13.2012年2月,财政部长谢旭人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强预研、预判、预测,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准确把握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运用财政方面的知识,论证“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观点的合理性。
14.(16分)近几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年份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财政收入1.9万亿2.2万亿2.6万亿3.2万亿3.9万亿5.1万亿6.1万亿6.8万亿8.3万亿10.4万亿GDP(万亿)10.5 11.7 13.65 18.23 20.9 24.66 30.07 33.54 39.80 47.2注: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力地支持了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结合上表回答:(1)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的关系是怎样的?(2)财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应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请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3.8.1 国家财政课时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含义。
从财政的含义可以看出财政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①③正确,④错误;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说明财政的特点是强制性,②正确。
答案:B2、解析:预算是国家财政计划,根据它去安排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过程,但不能说“国家预算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答案:D3、解析:“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符合题意;“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体现了③;①中“同步富裕”说法错误;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④说法错误。
答案:D4、解析: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A不符合题意;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B错误;D错在“一切”;C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5、解析: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研制和发射“天宫一号”,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这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①②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C6、解析:兴建水利工程属于基本建设投资,其资金来源是财政支出,因此B项正确。
答案:B7、解析:兴建水利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程通过市场调节是不能完成的,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调节资源配置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D项正确。
答案:D8、解析:本题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解,需要理解经济发展缓慢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应增加实际流通的货币量,故选①④。
答案:D9、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的两个要求:一是措施能够拉动消费需求,二是措施属于财政政策。
①③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故答案选A。
②④虽可以拉动需求,但不是财政政策。
答案:A10、解析:“费”是以提供服务为条件的,税和罚款都是无偿的。
答案:D11、解析: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其中经济建设支出居首位,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国家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本题中国家财政在医疗保险方面资金的支出属于社会保障支出,D正确。
答案:D12、解析:由题干中关键词“中国潜在经济发展力将下降”,为此,魏杰教授才提议“降低财政收入速度”,这是说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选C项;其余选项均不合题意。
答案:C二、非选择题13、答案:国家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基于上述理由,可以说“着力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观点是科学的、合理的。
14、答案:(1)①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是相辅相成的。
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总量;③财政收入的增加会有力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2)①财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应大力增加财政收入,但却不是越多越好。
②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8.2 征税和纳税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对“有国就有税”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税收的起源与国家的产生密不可分,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运行的税收②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行使其职能的物质保证③无论古今中外、大小强弱,国家的存在都离不开税收④税收对国家的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是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关于税收的特征,列宁曾指出:“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