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地基处理试题C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4
综合测试试题一一、名词解释:(20分)1.地基处理2.复合地基3.碎石桩4.桩土应力比5.面积置换率6.掺入比7.加筋土挡墙8.土工聚合物9.托换技术10.土钉1.地基处理:在天然地基较弱的情况下,不能够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等要求,则预先要经过人工处理以后再建造基础的地基加固方法。
2.复合地基:由两种刚度(或模量)不同的材料(桩体和桩间土)所组成,在相对刚性基础下,两者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包括剪切变形)的地基。
3.碎石桩:是一种粗颗粒土桩,具体是指用振动﹑冲击或振动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挤压土孔中,形成大直径的由碎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
4.桩土应力比:在外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中桩体的竖向平均应力与桩间土的竖向平均应力的比值。
它是复合地基中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它关系到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计算。
5.面积置换率:在外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中桩身截面面积与影响面积的比值。
6.掺入比:是指掺加水泥浆的重量与被加固软土的重量的百分比。
7.加筋土挡墙:由填土中布置的一定量的带状拉筋以及直立的强面板三部分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复合结构。
8.土工聚合物:是岩土工程领域的新型建筑材料,是由聚合物形成的纤维制品的总称,而这些材料都是由聚酰胺纤维(尼龙)﹑聚酯纤维(涤纶)﹑聚丙烯腈(腈纶)和聚丙烯纤维(丙纶)等高分子聚合物加工而合成的。
9.托换技术:指解决对原有建筑物的地基需要处理和基础需要加固或改建等问题;解决在原有建筑物基础下需要修建地下工程以及邻近建造新工程而影响原有建筑物的安全等问题的技术总称。
10.土钉:是将拉筋插入土体内部,拉筋尺寸小,全长度与土粘结,并在破面上喷射混凝土,从而形成土体加固区,其加固类似于重力式挡墙,用以提高整个边坡的稳定性,适用于开挖支护和天然边坡的加固治理,是一种实用的原位岩土加筋技术。
二、叙述题: (80分)1.试述换土垫层的作用、适用的土质条件和质量检验方法。
(15分)1.答:⑴换土垫层的作用:①提高地基承载力,并通过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减少垫层下天然土层所承受的压力,从而使地基强度满足要求;②垫层置换了软弱土层,从而可减少地基的变形量;③加速软土层的排水固结;④调整不均匀地基的刚度;⑤对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或季节性冻土等特殊土,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或部分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胀缩性或冻胀性。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夯实地基法中,A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2. D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3. C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灰土挤密桩法D、砂石桩4. A 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A、水泥粉煤灰碎石桩B、砂石桩C、振冲桩D、灰土挤密桩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压桩机就位B、吊桩插桩C、桩身对中调直D、测量定位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B、“轻锤高击”C、“轻锤低击”D、“重锤高击”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 B 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A、0.15MPa B、0.12MPa C 、0.2MPa D 、0.3MPa8.在地基处理中, A 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B、深层搅拌法C、振冲法D、深层密实法9.换土垫层法中,D 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A、砂垫层B、砂石垫层C、灰土垫层D、卵石垫层10.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 A 。
A、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C、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11.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 B )。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工程模拟考试题一填空题:1 预制桩强度达到 70 设计强度时,方可起吊堆放,预制桩强度达到 100 设计强度时方可运输。
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与桩尖位于坚硬土层时,打桩的控制标准以贯入度为主,以设计标高作为参考。
3 在确定预制打桩顺序时,应考虑打桩时土体的挤密作用及邻近建筑物结构地基的影响。
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打桩顺序一般为逐排打设、自中间向两侧对称打设、中间向四周打。
4 沉管灌注桩施工时为了避免出现颈缩现象,一般可采用复打法、反插法法施工。
5 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位、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保持孔内水压力、防止塌孔及成孔时引导钻头钻进方向。
二单选题:1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承受的桩是( B )。
A.端承摩擦桩B. 摩擦桩C. 摩擦端承桩D. 端承桩2 在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是( C )。
A.采取预钻孔沉桩B.设置防震沟C.采取有远到近的沉桩顺序D.控制沉桩速率3 预制桩的垂直偏差应控制的范围是( A )。
A.1﹪之内B.3﹪之内C.2﹪之内D.1.5﹪之内4 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对周围环境干扰小,适合城市中施工的是(D )。
A.锤击沉桩B.振动沉桩C.射水沉桩 .静力压桩5 若流动性淤泥土层中的桩发现有颈缩现象时,一般可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D )。
A.反插法B.复打法C.单打法D.A和B都可6 钻孔灌注桩属于( C)。
A、挤土桩B、部分挤土桩C、非挤土桩D、预制桩7 为了能使桩较快地打入土中,打桩时宜采用( B )A.轻锤高击B.重锤低击C. 轻锤低击D. .重锤高击8 预制桩在运输和打桩时,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C )。
A.50﹪B.75﹪C.100﹪D.25﹪9 采用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时,桩尖应处于的土层是( D )。
A.坚硬的粘土B.碎石土C.风化岩D.软土层10 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中埋设护筒时,护筒中心与桩柱中心的偏差不得超过( B)。
《地基基础》期末考试试卷C姓名班号专业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 最早研究石灰桩的国家()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日本2、天然状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后虽然经回填夯实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
A、最初可松性系数B、最终可松性系数C、可松性D、渗透性3 柱锤冲扩桩法的锤底制成()A 凸形B 凹形C 平面形4、在土石方工程中,根据土方()可将土石分为八类A.粒径大小 B.承载能力C.开挖的难易程度D.孔隙率5、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之比的百分率。
A土中水的质量与所取天然土样的质量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C`土的孔隙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D土中水的体积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6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处理()地基的一种新方法A 软弱B 次坚硬C 坚硬 D松散7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做固化剂A 泥浆B 砂浆C 水泥浆D 混凝土8 靠自身重量来抵抗侧压力保持基坑稳定的是()A 悬臂式围护结构B 内撑式围护结构C 土钉墙围护结构D 水泥土墙围护结构9强夯法不适用于下列那种地基土()A 松散砂土B 杂填土C 饱和的软黏土D 湿陷性黄土10 下列那种方法不属于化学加固法()A 砂桩挤密法B 粉喷桩法C 深层水泥搅拌桩法D 高压喷射注浆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20 分)1 砂石桩适用处理地基()A 挤米松散砂土B 素填土C 杂填土D 饱和黏性土2 内撑体系可采用( )A 水平支撑B 斜支撑C 竖支撑D 横支撑3 层流渗透定律适用于()A 中砂B 细砂C 粗砂D 卵石4 地基土的工程性质有()A 土的渗透性B 土的流变性C 土的变形特性D 土的强度特性5基础材料的选择决定着基础的()A 强度B 刚度C 耐久性D 经济效果6 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A 土的含水量B 压实遍数C 每层铺土厚度D 土的空隙特征7 土的渗透性主要取决于()A 地下水渗透路程的长度 B土体的空隙特征C 水利坡度D 土压力8 打桩的顺序应按下列规定执行()A 对于密集桩群,为减小对周围的环境的挤土效应,从四周向中间施打B 当一侧有比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C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D 根据桩的规格,先大后小,先长后短9 浅基础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A 单独基础B 条形基础C 箱型基础 D片筏基础10 边坡可以做成( )A 直线B 曲线C 折线D 阶梯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 分,共 10 分)1 γ0γ则压实合格()≥d2 对于沙砾料则采用静压和揉搓作用压实机械为好()3土的压实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与压实功能有关()4 对于黏性土填料,如果含水量偏低,则应采取洒水浸泡再压实()5 含水量过高过低都达不到最优压实效果()6 灰土夯实后,在短时间内水稳性及硬化均较好,因此夯压密实后不需密封()7 强夯法的缺点是施工时噪声和振动较大()8 夯实水泥土桩中,相同水泥掺量条件下,桩体密实度是决定桩体强度的主要因素()9 夯实水泥土桩中,整片处理施工顺序是从内向外施工()10 CFG桩中施打顺序与土性和桩距有关()四、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水在土中的渗流运动有和两种形式。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夯实地基法中,A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2. D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3. C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灰土挤密桩法D、砂石桩4. A 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A、水泥粉煤灰碎石桩B、砂石桩C、振冲桩D、灰土挤密桩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压桩机就位B、吊桩插桩C、桩身对中调直D、测量定位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B、“轻锤高击”C、“轻锤低击”D、“重锤高击”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 D 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A、0.15MPa B、0.12MPa C 、0.2MPa D 、0.3MPa8.在地基处理中, A 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预压法—井堆载预压法B、深层搅拌法C、振冲法D、深层密实法9.换土垫层法中,D 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A、砂垫层B、砂石垫层C、灰土垫层D、卵石垫层10.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 A 。
A、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C、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11.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 B )。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工程模拟考试题一填空题:1 预制桩强度达到 70 设计强度时,方可起吊堆放,预制桩强度达到 100 设计强度时方可运输。
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与桩尖位于坚硬土层时,打桩的控制标准以贯入度为主,以设计标高作为参考。
3 在确定预制打桩顺序时,应考虑打桩时土体的挤密作用及邻近建筑物结构地基的影响。
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打桩顺序一般为逐排打设、自中间向两侧对称打设、中间向四周打。
4 沉管灌注桩施工时为了避免出现颈缩现象,一般可采用复打法、反插法法施工。
5 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位、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保持孔内水压力、防止塌孔及成孔时引导钻头钻进方向。
二单选题:1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承受的桩是( B )。
A.端承摩擦桩B. 摩擦桩C. 摩擦端承桩D. 端承桩2 在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是( C )。
A.采取预钻孔沉桩B.设置防震沟C.采取有远到近的沉桩顺序D.控制沉桩速率3 预制桩的垂直偏差应控制的范围是( A )。
A.1﹪之内B.3﹪之内C.2﹪之内D.1.5﹪之内4 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对周围环境干扰小,适合城市中施工的是(D )。
A.锤击沉桩B.振动沉桩C.射水沉桩 .静力压桩5 若流动性淤泥土层中的桩发现有颈缩现象时,一般可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D )。
A.反插法B.复打法C.单打法D.A和B都可6 钻孔灌注桩属于( C)。
A、挤土桩B、部分挤土桩C、非挤土桩D、预制桩7 为了能使桩较快地打入土中,打桩时宜采用( B )A.轻锤高击B.重锤低击C. 轻锤低击D. .重锤高击8 预制桩在运输和打桩时,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 C )。
A.50﹪B.75﹪C.100﹪D.25﹪9 采用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时,桩尖应处于的土层是( D )。
A.坚硬的粘土B.碎石土C.风化岩D.软土层10 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中埋设护筒时,护筒中心与桩柱中心的偏差不得超过( B)。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在夯实地基法中,_A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 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A 、强夯法B 、重锤夯实法C 、挤密桩法D 、砂石桩法2. _D_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 的深层加固A 、强夯法B 、重锤夯实法C 、挤密桩法D 、砂石桩法3. _C_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 的素填土、杂 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A 、强夯法B 、重锤夯实法C 、灰土挤密桩法D 、砂石桩4._A_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A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B 、砂石桩C 、振冲桩D 、灰土挤密桩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 "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 、压桩机就位B 、吊桩插桩C 、桩身对中调直D 、测量定位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_A_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 、“重锤低击”B 、“轻锤高击”C 、“轻锤低击”D 、“重锤高击”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_B_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A 、0.15MPaB 、0.12MPa C 、0.2MPa D 、0.3MPa&在地基处理中,_A_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 、预压法一砂井堆载预压法B 、深层搅拌法C 、振冲法D 、深层密实法9•换土垫层法中, 4 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 地基的加固A 、砂垫层B 、砂石垫层C 、灰土垫层D 、卵石垫层10. 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C 、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D 、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11. 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 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 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A .钻孔灌注桩 BC.沉管灌注桩A.25%B.50%C.75%D.100%13•在桩制作时,主筋混凝土保护厚度符合要求的是DA 、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B 、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 B )。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桩基础是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B. 水泥搅拌桩可以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加固方法C. 砂桩可以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D. 地下连续墙可以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止水方法2.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对于浅层地基,应采用刚性基础B. 对于深埋地基,应采用柔性基础C. 对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应采用人工地基进行处理D.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应进行地基勘探和试验3. 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哪种方法通常用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A. 桩基础B. 水泥搅拌桩C. 砂桩D. 地下连续墙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地基处理的目的?A.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B. 减少地基的沉降C. 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D. 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5.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地基变形的控制,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采用刚性基础可以减少地基变形B. 采用柔性基础可以减少地基变形C. 采用桩基础可以减少地基变形D. 采用地下连续墙可以减少地基变形6.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A. 桩基础B. 水泥搅拌桩C. 砂桩D. 地下连续墙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地基处理的方法?A. 桩基础B. 土地改良C. 地下水控制D. 地基加固8.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地基承载力的检测,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采用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B. 采用静力触探检测地基承载力C. 采用钻芯取样检测地基承载力D. 采用回弹仪检测地基承载力9.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地基沉降的控制,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采用刚性基础可以减少地基沉降B. 采用柔性基础可以减少地基沉降C. 采用桩基础可以减少地基沉降D. 采用地下连续墙可以减少地基沉降10.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费用通常在总预算中的占比是多少?A. 5%以下B. 5% - 10%C. 10% - 15%D. 15%以上11. 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1.换填法施工中,为获得最佳夯压效果,垫层材料含水量作为施工控制含水量采用垫层材料的最优含水量作为施工控制含水量。
2.强夯法强夯法利用强打的夯击能给地基-冲击力,并在地基中产生冲击波,在冲击作用下,夯锤对上部土体进行冲切,土体结构破坏,形成夯坑并对周围土进行动力挤密,从而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3.碎石桩加固机理对松散砂土加固机理:挤密作用,排水减压作用,砂基预震效应对黏性土加固作用:换土置换4.砂石桩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面积置换率单桩桩身横断面面积为,该桩承担复合地基面积为A。
5.采用梅纳(Menard)公式采用修正后的梅纳公式来估算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HH=H-有效加固深度M-夯锤重h-落距-修正系数一般取0.34~0.8 6.粘性土地基中砂石桩间距的确定。
等边三角形布置正方形布置7.CFG桩法中褥垫层的厚度桩顶和基础之间褥垫层厚度宜取150mm~300mm当桩径大或桩距大时褥垫层宜取高值。
8.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量试验点数量不应小于3点,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9.在真空预压法设计的真空压力真空预压的膜下真空度应稳定地保持在650mmHg以上,且应均匀分布。
10.确定柔性桩桩体的承载力(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计算承载力(2)根据桩周摩阻力和桩端端阻力计算承载力,取两者较小值为桩的承载力。
11.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破坏类型桩体存在四种破坏模式:刺入破坏,鼓胀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滑动破坏。
12.排水固结法的组成系统排水固结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组成排水系统包括:竖向排水体,水平排水体加压系统包括:堆载法,真空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联合法13.砂垫层的厚度确定方法垫层厚度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式垫层底附加压力值加自重压力值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桩土应力比,井径比复合地基桩体竖向应力和桩间土的竖向应力之比称为桩土应力比。
地基处理(C卷)答案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班级:05土一、05土二;课程代码:04020940 (开卷)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换填垫层法答:换土垫层法是将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弱土层挖去,回填强度较高的砂、碎石或灰土等(1分),并夯击、碾压至密实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2分)2、复合地基答: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1分),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
整个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都与二者有关,二者共同承受基底荷载。
(2分)3、加筋法答:加筋法是在土中加入条带、纤维或网格等抗拉材料(1分),依靠它改善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2分)4、劈裂灌浆法答:劈裂灌浆是指在压力作用下,浆液克服地层的初始应力和抗拉强度,引起岩石和土体结构的破坏和扰动(1分),使其沿垂直于小主应力的平面上发生劈裂,使地层中原有的裂隙或孔隙张开,形成新的裂隙或孔隙,浆液的可灌性和扩散距离增大,而所用的灌浆压力相对较高。
(2分)5、挤密土桩和灰土桩答:土、灰土或石灰、粉煤灰混合物(简称二灰)挤密桩是利用沉管、冲击、爆破等方法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成孔,然后在孔中分层填土、灰土或二灰土,夯实而成的桩(2分),它与周边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承受上部荷载。
(1分)6、锚杆静压桩纠偏法答:利用锚杆固定压桩架及构筑物所能发挥的自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通过电动液压千斤顶将预制短桩段从基础中预留或开凿的压桩孔内逐段压入土层(1分),当压入的桩达到预定的深度和拟定的承载力时,用微膨胀早强混凝土将桩与建筑物基础连在一起,使上部结构的部分荷载通过桩传给地基较深较好的持力层,以减轻其负载,从而达到控制建筑物过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目的。
(2分)二、填空题(12个空,每空1分,共12分)1、特殊土地基带有地区性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红粘土和冻土等地基。
2、饱和土的强夯加固机理可分为加载阶段、卸载阶段和动力固结三个阶段。
3、任何加筋土结构都需要三种基本材料:土和填料、筋材和墙面及护面(有必要时)。
4、对于灌浆理论,按灌浆原理可分为渗透灌浆、压密灌浆、劈裂灌浆和电动化学灌浆。
三、简答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强夯法施工技术参数有哪些?并说明强夯法施工主要步骤和施工要点?答:强夯法施工技术参数有:(1)有效加固深度和单位夯击能;(2)夯击点的布置及间距;(3)单点夯击击数与夯击遍数;(4)夯击间隔时间;(5)垫层设计。
(3分)强夯法施工主要步骤:⑴平整场地,放线、埋设水准点和各夯点标桩;⑵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⑶起重机就位,并使夯锤对准夯点;⑷测量夯前锤顶高程;⑸起吊夯锤到预定高度,脱钩;⑹重复⑸,按设计规定完成夯击次数;⑺重复⑶~⑹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⑻推平夯坑,并测量场地标高;⑼按设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测量夯后场地标高。
(4分)强夯法施工要点:⑴为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应采取防振措施;⑵按规定起锤高度、锤击数的控制指标施工,或按试夯后的沉降量控制;⑶注意含水量对强夯效果的影响;⑷注意夯锤上部排气孔的畅通;⑸注意施工安全,防止石块伤人;⑹雨季施工注意排水。
(3分)有哪些?答:固结机理:饱和软粘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强度逐渐增长。
(2分)abc为压缩曲线、cef为卸荷曲线、fgc’为再压缩曲线。
(2分)分)固结时间与排水距离(深度或间距)的平方成正比,缩短排水距离可大大缩短固结时间。
(2分)在地基中设置砂垫层及砂井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快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2分)3、深层搅拌法的主要特点?其施工工艺流程有哪些?答:主要特点:⑴基本不存在挤土效应,对周围地基扰动小;⑵可根据不同土质和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固化剂及配方,应用较为灵活;⑶施工无振动,无噪音,污染小,可在市区和建筑物密集地带施工;⑷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软弱下卧层不致产生较大附加沉降;⑸结构型式灵活多样,可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块状,柱状、壁状、格栅状。
(3分)国内,桩径0.5—0.6m,SJB-1型双轴深层搅拌机加固桩的外形呈“∞”形,桩径0.7—0.8m,加固深度一般为15m以内;而SJB-2型双轴深层搅拌机加固深度可达18m左右。
国外,除用于陆地软土地基外,还用于海底软土加固,最大桩径1.5m以上,加固深度60m;有三轴搅拌头机械。
(2分)施工工艺流程:①定位:起重机(或搭架)悬吊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
②预搅下沉:待搅拌机冷却水循环后,启动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
③制备水泥浆: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搅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中。
④提升喷浆搅拌:搅拌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液泵入压浆管路中,边提搅拌头边回转搅拌制桩。
⑤重复上、下搅拌: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
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可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沉入土中,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提升出地面。
⑥清洗:向集料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注浆管路直至基本干净。
⑦移位:重复上述1-6步骤,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3分)由于搅拌桩顶部与上部结构及基础或承台接触部分受力较大。
因此通常还可对桩顶1.00-1.5m范围内再增加一次搅浆,以提高其强度。
(2分) 4、试述高压喷射注浆法的主要特点和应用范围?并说明影响固结体尺寸大小的主要因素?答:主要特点:⑴基本不存在挤土效应,对周围地基的扰动小;⑵可根据不同土质和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固化剂及配方,应用较为灵活;⑶施工无振动,无噪音,污染小,可在市区和建筑物密集地带施工;⑷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软弱下卧层不致产生较大附加沉降;⑸结构型式灵活多样,可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块状,柱状、壁状、格栅状。
(4分)应用范围:⑴已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的地基处理,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或整治建筑物的沉降和不均允沉降;⑵深基坑侧壁挡土或当水以保护邻近建筑物及保护地下工程建设;⑶基坑底部加固、防止管涌与隆起;⑷坝体的加固及防水帷幕;⑸边坡加固及隧道顶部加固。
(3分)影响固结体尺寸大小主要因素有:①土的类别及其密实程度;②喷射方式;③喷射技术参数;④地层静水压力。
(3分)四、计算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某CFG 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 ,正方形布桩形式,桩径0.4m ,桩间距为1.6m 。
已知桩体单桩承载力为1000KN ,桩间土发按系数取0.80。
求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解:(1)据布桩形式和桩间距可求出一根桩所负担的处理面积,则影响直径d e : (1分)m m S d e 808.16.113.113.1=⨯== (2分)(2)由此可求出置换率m :%9.4808.14.02222===e d d m (3分) (3)桩间土发挥系数β=0.80,故CFG 桩复合地基承载力f spk 为:KPa KPa KN f m d R mf m mf f sk d sk pk spk 68.473110)049.01(80.04.041000049.0)1(4)1(22=⨯-⨯+⨯⨯=-+⨯=-+=πβπβ (4分)2、某粘性土地基采用桩径为1.0m 的振冲碎石桩按正方形布桩加固,已知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 ,桩土应力比为n=4。
问要满足建筑物基底压力为260KPa 的要求,桩间距应为多少?解:对于粘性土地基若无现场载荷试验可用下式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估算。
(1分) sk spk f n m f )]1(1[-+= 可求出复合地基的置换率m 为: (2分) ()%9.381)1(=--=n f f m sk spk(2分)m d s m m d d e e53.105.160.105.157.2389.00.12222====== (4分) 实际选,s=1.5m 。
(1分)3、 某工程建在饱和软粘土地基上,其土层厚12m 。
采用砂井堆载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砂井底部为不透水层,砂井长H=12m ,间距l=1.5m ,梅花形布置,砂井直径 d w = 30cm 。
软粘土地基的固结系数C v =8.6×10-4cm 2/s ,C H =1.0×10-3cm 2/s 。
求一次加荷3个月时砂井地基的平均固结度为多少? 解:竖向平均固结度32421064.4)10012(8640090106.8--⨯=⨯⨯⨯⨯==H t C T v v (1分) %8.19989.081]1064.44ex p[81]4ex p[81232222=⨯-=⨯⨯--=--=-πππππV z T U (2分)水平向平均固结度:(1分)(1分)(1分)(1分)(1分) 地基的平均固结度:(2分)1.05 1.05150157.5e d l cm ==⨯=157.5 5.2530e wd n d ===2222222231 5.253 5.2511()1(5.25)0.97914 5.2514 5.25n n F n n n n n -⨯-=-=-=--⨯3221.010*******0.313157.52H h eC t T d -⨯⨯⨯===881exp -1exp 0.31310.077592.3%F 0.979r H U T ⎛⎫⎛⎫=-=--⨯=-=⎪ ⎪⎝⎭⎝⎭1(1)(1)1(10.923)(10.2)93.8%rz r Z U U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