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复习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20
江苏专转本-医学综合-生理学必背考点第一章绪论考点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考点2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物质的浓度)保持动态的相对稳定的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状态。
考点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作用广泛而持久。
考点4人体功能的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中的负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正反馈(如排尿反射、分娩反射)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条件反射活动就是一种前馈控制活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考点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形式细胞内、外的各种物质通过细胞膜转运的基本方式有4种: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
考点2兴奋和刺激刺激引起兴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的刺激强度、一定的特续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考点3细胞发生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一般分为4个时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考点4生物电的表现形式生物电主要有两种形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它的特点:(1)“全或无”现象。
(2)脉冲式传导。
(3)不衰减性传导考点5阈电位阈电位是指诱发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考点6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的3个基本步骤:(1)肌细胞膜的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2)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道。
(3)肌浆网(纵管系统)对Ca离子的储存、释放和再聚积。
考点7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肌肉的收缩能力。
第三章血液考点1体液的概念及分布人体内的液体总称为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考点2血液的组成和主要功能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
血液的基本功能有:运输功能、保持内环境稳态、防御和免疫功能。
考点3血浆的理化性质血浆的绝大部分是水,溶解着多种气体;电解底、冰分子的有机物和大分子血浆蛋白血浆蛋白总含量约为65~85g/L,主要有三大类: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考试通常涵盖了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下面将对生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复习备考。
1. 细胞生理学。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过程,包括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细胞内代谢过程等内容。
2. 神经生理学。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负责接收、传导和处理信息。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等内容。
3. 肌肉生理学。
肌肉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对于维持姿势和完成运动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肌肉的结构与功能、肌肉收缩的机制、肌肉的调节方式以及肌肉疲劳的生理基础等内容。
4. 循环生理学。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输送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以及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等内容。
5. 呼吸生理学。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负责供给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的调节机制、气体的运输与交换以及呼吸与循环的协调等内容。
6. 消化生理学。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营养吸收系统,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消化液的分泌及其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输以及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等内容。
7. 内分泌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负责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内分泌腺体的结构与功能、主要激素的分泌及其作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以及常见内分泌疾病的生理基础等内容。
以上就是生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重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理学复习教案总结一、教案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分析并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各种生理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理学基本概念: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生理功能和生理现象。
2. 细胞生理学: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细胞的代谢和信号传导。
3. 神经生理学:神经细胞的基本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和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4.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细胞和内分泌腺的功能、激素的作用和内分泌调节机制。
5. 血液循环生理学: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调节和血液的生理特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验观察法:进行生理学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5. 自我评估法:布置作业和测试,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的作业和测验成绩,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4. 临床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生理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生理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进行生理学实验。
4. 临床案例:收集和整理临床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5.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解析关键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引入临床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专升本病理生理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生理学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其中包含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分化、增殖、运动等,这些功能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2. 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的代谢过程,其中包括糖原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等重要过程。
3.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传递给细胞内部,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细胞信号传导对于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等过程至关重要。
4.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细胞增殖对于维持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5.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过程,对于清除老化、损伤和异常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的异常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二、组织生理学1. 神经组织的生理特点神经组织是生物体内传递信息和调控功能的重要组织,其生理特点包括神经元的兴奋性、传导性、突触传递等。
2. 肌肉组织的生理特点肌肉组织是人体运动的主要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其生理特点包括肌纤维的收缩、松弛和能量代谢等。
3. 内分泌组织的生理特点内分泌组织通过合成和释放激素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甲状腺、胰岛素等重要的内分泌腺体。
4. 其他组织的生理特点还包括血液、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组织器官的生理特点,这些组织器官共同维持了人体的内稳态和功能。
三、器官系统生理学1.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两部分,包括气体交换、呼吸运动、呼吸调节、肺通气等重要生理过程。
2. 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个部分,包括心脏的兴奋-传导-收缩过程、血管张力的调节、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生理特点。
3. 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等消化器官,包括消化液的分泌、食物的消化吸收、肠道菌群调节等生理过程。
专升本生理学大纲一、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的概念、特点及物质举例。
2、易化扩散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包括经载体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的概念、特点及钠钾泵的生理意义。
4、出胞和入胞的概念及实例。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的概念、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2、动作电位的概念、特点、产生机制及分期。
3、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及局部电流学说。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特点。
2、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及关键步骤。
3、骨骼肌收缩的机制及肌肉收缩的形式。
二、血液(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血液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生理功能。
2、血液的比重、黏度、渗透压的概念及分类。
3、红细胞沉降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4、血细胞比容的概念。
(二)血细胞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功能及生成调节。
2、白细胞的分类、生理功能及白细胞的渗出和趋化作用。
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三)生理性止血1、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2、血液凝固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凝血因子的特点。
3、体内的抗凝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四)血型与输血1、 ABO 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及输血原则。
2、 Rh 血型系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三、血液循环(一)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的概念及分期。
2、心脏泵血的过程及机制,包括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和心室舒张期。
3、心输出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心功能的评价指标。
(二)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1、心肌细胞的分类及特点。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形成机制。
3、自律细胞的电生理特点及窦房结起搏细胞的起搏原理。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1、心肌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
2、心肌的自律性及影响因素。
3、心肌的传导性及影响因素。
4、心肌收缩的特点。
(四)动脉血压1、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2、动脉脉搏的概念及特点。
(五)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1、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生理学总结(专升本)第一章绪论17世纪初,英国医生哈维阐明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规律。
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2、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刺激的三个基本条件: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阈值(阈强度) :刚刚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
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的兴奋性较高。
3、生殖4、适应性第二节人体与环境一、内环境及其稳态(一)内环境:(细胞外液)机体内部细胞直接生存的周围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内的液体。
细胞外液:细胞外的液体。
体液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血浆4%、组织液16%)(二)稳态:正常功能条件下,机体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三节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主)、体液调节(主)、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
有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后天培养的)、非条件反射(天生固有的)。
神经调节的特点:反应快、精细而准确、作用时间短。
(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
体液调节的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
神经-体液调节:复合的调节方式。
(三)自身调节自身调节:心肌、肾血流量的调节。
自身调节的特点:幅度小,灵敏度低,范围局限。
三种调节都属于控制系统二、人体功能调节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受控部分(效应器、靶细胞)。
(一)自动控制系统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
相反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运作过程的一门学科,对于理解人体的基本功能和机制十分重要。
在学习生理学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重点内容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对生理学考试重点的总结和回顾,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细胞的生理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整个生理学有着重要意义。
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代谢等都是学习生理学的基本内容。
例如,细胞膜的物质运输机制,包括扩散、主动运输和细胞吞噬等过程,都是重点考察的内容。
二、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包括感觉、运动、内分泌等。
对于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是学习神经系统生理学的基础。
例如,神经冲动的传导机制是重点内容之一,包括动作电位的形成和传播等过程。
此外,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功能区划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学心血管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血液循环的原理和机制十分重要。
例如,心血管系统中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压的调节机制,以及血管阻力的调控等都是需要着重复习的内容。
四、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呼吸系统负责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的交换,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呼吸过程和氧气运输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了解肺的结构和呼吸肌的作用,以及肺泡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机制等是学习呼吸系统生理学的重点。
五、消化系统的生理学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人体的营养摄取和能量供应至关重要。
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消化器官的工作过程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胃的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以及肠道吸收机制等都是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
六、泌尿系统的生理学泌尿系统主要负责体液平衡的调节和废物排泄,学习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血液滤过和尿液形成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生成的主要过程,以及尿液的组成和调节等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专升本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功能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专升本的学生来说,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细胞生理学-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主要通过ATP(三磷酸腺苷)实现。
-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修复的基础。
组织生理学- 组织是由相似的细胞及其分泌的基质组成的。
-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每种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器官生理学- 器官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的,具有特定的功能。
- 例如,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泵血。
系统生理学- 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共同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 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神经生理学-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 神经冲动的传导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肌肉生理学- 肌肉收缩是肌肉生理学的核心。
- 肌肉收缩的机制涉及到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
循环生理学- 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 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血管的调节作用是循环生理学的关键。
呼吸生理学- 呼吸系统的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消化生理学-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
- 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是消化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分泌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身体的功能。
- 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机制是内分泌生理学的研究重点。
免疫生理学- 免疫系统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分支。
生殖生理学- 生殖系统负责生殖细胞的产生和生殖过程的进行。
- 性激素在生殖生理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代谢生理学- 代谢是细胞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的过程。
-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调节生理学- 调节生理学研究身体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生理专升本必考知识点归纳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专升本考试来说,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细胞生理-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磷脂双层和蛋白质。
- 细胞内的主要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过程。
神经生理-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机制。
- 突触传递的原理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肌肉生理- 肌肉收缩的机制和过程。
- 不同类型的肌肉(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特点。
循环生理-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泵血机制。
- 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 血压的调节和心脏的自主神经控制。
呼吸生理-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 气体交换的机制。
消化生理-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
- 消化酶的作用和消化液的分泌。
排泄生理-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泄机制。
内分泌生理- 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 主要激素的分类、作用和调节机制。
免疫生理-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过程。
体温调节- 体温的生理意义和调节机制。
水和电解质平衡- 水和电解质在体内的平衡机制。
生殖生理- 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受精过程。
总结生理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涵盖了从细胞到整体的多个层面。
专升本考试中,考生需要对以上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考生可以更好地准备考试,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希望以上归纳的知识点能够帮助考生在生理学专升本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川专升本生理知识点归纳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功能和活动的科学,对于四川专升本的考试来说,生理学知识点的归纳是考生们备考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生理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生理学基础概念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生理学的基础概念包括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等。
细胞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生理学主要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重点包括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内信号传导、细胞周期和细胞死亡等。
组织生理组织是由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的集合体。
组织生理学研究不同类型的组织如何协同工作以支持生物体的整体功能。
主要组织类型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器官系统生理器官系统是由多个组织和器官组成的,共同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
例如,循环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氧气,呼吸系统负责气体交换,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则负责调节和控制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神经生理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神经传导机制、感觉和运动神经的工作原理等。
神经生理学是理解大脑如何控制身体其他部分的关键。
内分泌生理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内分泌生理学涉及激素的合成、释放、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影响细胞和器官的功能。
心血管生理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包括血液的循环、血压的调节、心脏的泵血机制等。
呼吸生理呼吸生理学探讨肺部如何进行气体交换,包括呼吸运动、肺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消化生理消化生理学研究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的消化作用,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
泌尿生理泌尿生理学关注肾脏如何过滤血液、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尿液的形成和排放。
生殖生理生殖生理学研究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性激素的作用、生殖细胞的生成、受精过程以及妊娠和分娩。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就是生理学?生理学就是生物科学中得一个分支,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得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得任务就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得发生机制、条件、机体得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得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得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得概念(1)内环境得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得环境,主要由组织液与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得状态,称为稳态,它就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得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就是在稳态不断破坏与不断恢复得过程中维持与进行得。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得调节。
特点就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得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得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就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与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与体液调节得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得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就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就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得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得概念.负反馈凡就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得作用性质相反得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得作用。
正反馈凡就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得作用性质相同得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得作用。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一、细胞膜得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与人胞、出胞。
从能量得角度来瞧,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就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得,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就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得耗能得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与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得方式及其各自得特点归纳如下:二、细胞得生物电现象1. 兴奋性得概念1) 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得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专升本生理复习资料专升本生理复习资料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活动的一门科学,也是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
对于想要专升本的考生来说,生理学是必须掌握的一门科目。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生理学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生理复习资料。
一、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生理学的基础是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组织则是由一定类型的细胞组成的。
在复习细胞和组织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保护膜,负责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代谢、生长和繁殖等功能。
其中,代谢是细胞最基本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合成、分解和转化等过程。
3. 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组织是由一定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不同类型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如上皮组织可以起到保护和分泌的作用,肌肉组织可以产生力量和运动等。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系统。
在复习神经系统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神经冲动,实现神经信号的传递。
2. 神经系统的分布与组织: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人体的控制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给全身各个部位。
3. 神经传递的机制:神经传递是指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
神经传递的机制包括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传递的化学信号。
三、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循环系统是人体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系统。
在复习循环系统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第一章绪论【考点解析】一、兴奋性兴奋性是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是在新陈代谢基础上产生的,属于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刺激与反应能够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刺激要引起机体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为刺激强度、刺激的时间、刺激的强度-时间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二)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阈值是指刚好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强度。
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阈值的大小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
(三)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当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它的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长期、低常期。
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了组织两次兴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即决定了组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反应的最多次数。
二、人体与环境生理学中将机体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和血浆,它们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和发挥生理功能的场所。
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所谓保持相对稳定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一旦这种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内环境的稳态不能维持,理化性质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细胞和整个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发生严重障碍,甚至死亡。
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负反馈。
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稳定。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生理病理专升本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生理病理学是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是病理学与生理学的结合,研究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其与机体生理功能的关系。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及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代谢、生长增殖、分化功能和凋亡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3. 细胞的增殖细胞增殖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生理过程,它对于机体的发育、生长、修复和再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 细胞的凋亡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形式,它在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都起到了调控细胞数量和清除异常细胞的作用。
三、组织学1. 组织的基本结构组织是由细胞和胶原纤维等胶质物质组成的,它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2. 组织的功能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结缔组织具有支持和连接功能等。
3. 组织的发育组织的发育包括胚胎期和成体期两个阶段,它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控。
四、免疫学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免疫两大系统,它通过识别和清除抗原物质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2. 免疫反应的类型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它对于机体的防御和清除异常细胞、病原微生物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免疫学的重要器官免疫学器官包括骨髓、脾脏、淋巴结、胸腺等,它对免疫细胞的生成、分化和活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炎症学1. 炎症的定义炎症是机体对损伤、创伤和感染等有害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它是病理生理学的重要对象之一。
2. 炎症的发生机制炎症的发生包括血管变化、细胞变化和炎症介质分泌等过程,它具有局部和全身两种反应。
3. 炎症的临床表现炎症的临床表现包括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它是炎症过程的重要特征。
六、恶性肿瘤1. 恶性肿瘤的定义恶性肿瘤是由体细胞发生癌变而形成的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肿瘤,它对机体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生理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科学,研究机体的生命过程和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对于专升本考试来说,生理学是必考科目之一。
下面是我对生理学的重点总结:一、基础概念1.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决定了生命活动的进行。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通透性,也是细胞传递信号的重要途径。
细胞内的酶是催化生命反应的关键因素,还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神经系统是控制和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
神经单元是神经基本单位,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冲动是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在神经单元内外形成电位差。
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沿神经细胞间传递的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组胺和肾上腺素等。
内分泌系统是由分泌内分泌素的内分泌腺和其靶器官组成的调节系统。
内分泌素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靶器官,调节生命活动。
常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和胰岛等。
内分泌素包括激素和生长因子等。
二、器官生理学2.1 消化系统生理学消化系统是人体的营养吸收、代谢和废物排泄的重要器官。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种方式。
机械消化是指消化器官的机械压碎和混合,化学消化是指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呼吸系统是人体换气和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
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吸气时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呼气时肺容积缩小,气压增加。
循环系统是体内输送氧、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重要系统。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组成部分。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决定了血液的输送和循环。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同时还有各种血液细胞、蛋白质和荷尔蒙等物质。
泌尿系统是人体排泄废物及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肾是泌尿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可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剩的水分,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和血压。
第一章绪论【考点解析】一、兴奋性兴奋性是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是在新陈代谢基础上产生的,属于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刺激与反应能够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刺激要引起机体反应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为刺激强度、刺激的时间、刺激的强度-时间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二)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阈值是指刚好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强度。
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阈值的大小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
(三)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当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它的兴奋性会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长期、低常期。
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了组织两次兴奋间的最短时间间隔,即决定了组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反应的最多次数。
二、人体与环境生理学中将机体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和血浆,它们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和发挥生理功能的场所。
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所谓保持相对稳定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一旦这种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内环境的稳态不能维持,理化性质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细胞和整个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发生严重障碍,甚至死亡。
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负反馈。
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稳定。
三、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河北专升本生理知识点归纳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河北专升本的学生来说,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对生理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细胞生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理学的基础。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主要通过线粒体完成,细胞核则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表达。
二、神经系统生理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突触传递信号。
反射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快速反应,而条件反射则是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反应。
三、循环系统生理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维持循环的关键,血压的调节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心率、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
四、呼吸系统生理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和肺泡组成,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肺通气是呼吸运动的结果,涉及到胸廓的扩张和收缩。
气体交换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交换。
五、消化系统生理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负责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在消化过程中各司其职,消化酶在食物分解中发挥关键作用。
六、泌尿系统生理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负责体内废物的排泄和体液平衡的维持。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通过过滤血液形成尿液。
七、内分泌系统生理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生长发育、代谢和应激反应等有重要影响。
八、生殖系统生理生殖系统负责繁衍后代,包括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
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有所不同,但都涉及到生殖细胞的生成、成熟和受精过程。
结束语生理学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学科,对于河北专升本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基本的生理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也是进一步学习医学和生物学知识的基础。
生理专升本必考知识点归纳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专升本考试来说,掌握一些核心的生理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生理专升本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细胞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细胞的代谢过程,包括糖、脂、蛋白质的代谢。
2. 神经生理: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以及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
3. 心血管生理: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的调节机制,血压的形成和调节,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4. 呼吸生理: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肺的通气、换气过程,以及呼吸节律的调控。
5. 消化生理: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以及消化液的分泌和作用。
6. 内分泌生理: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包括各种激素的分泌、作用机制和调节。
7. 泌尿生理:泌尿系统的功能,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肾脏在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
8. 生殖生理: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性激素的作用,生殖细胞的生成,以及受精过程。
9. 体温调节:体温的维持机制,包括体温调节的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10. 肌肉生理:肌肉的收缩机制,包括肌肉的类型、收缩原理和运动控制。
11. 免疫生理: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免疫细胞的分类、免疫应答的过程和免疫调节。
12. 感觉生理:感觉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生理基础。
13. 运动生理: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骨骼肌、骨骼和关节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控制的机制。
14. 水盐平衡与酸碱平衡:体液的组成,水盐平衡的维持机制,以及酸碱平衡的调节。
15. 应激反应:应激的概念,应激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应激反应的调节。
生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以上只是一些基础且重要的部分。
在准备专升本考试时,建议学生结合教材和课程大纲,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并通过做习题和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人胞、出胞。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耗能的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和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归纳如下:表2-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特点第二章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的概念1) 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2) 可兴奋细胞: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接受刺激后,就能迅速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反应,因此被称作可兴奋细胞或可兴奋组织。
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接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就成为动作电位的同义语。
只有那些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才能称为可兴奋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的是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
2、引起兴奋的条件l 刺激的概念:刺激是指能引起细胞、组织和生物体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l 阈强度、阈刺激的概念当一个刺激的其他参数不变时,能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衡量兴奋性高低,通常以阈值为指标。
阈值的大小与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组织或细胞产生兴奋所需的阈值越高,其兴奋性越低;反之,其兴奋性越高。
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高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组织细胞的兴奋,但不是对组织不产生任何影响。
l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必须达到的条件刺激除能被机体或组织细胞感受外,还必须是阈刺激。
如果刺激强度小于阈强度,则这个刺激不论持续多长时间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如果刺激的持续时间小于时间阈值,则不论使用多么大的强度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
3、组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如何?l 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总结表2-2 组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l 绝对不应期的存在的意义:绝对不应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前次兴奋所产生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持续时间,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了两次兴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兴奋的次数,亦即它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次数总不会超过绝对不应期所占时间的倒数。
4、试述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1) 静息电位的概念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又称跨膜静息电位。
2)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细胞膜两侧带电离子的分布和运动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基础。
静息电位也不例外。
A. 产生的条件:①细胞内的K+的浓度高于细胞外近30倍。
②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其他离子通透性很小。
B. 产生的过程: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膜内C1-因不能透过细胞膜被阻止在膜内。
致使膜外正电荷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负,这样膜内外便形成一个电位差。
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拮抗力量达到平衡时,使膜内外的电位差保持一个稳定状态,即静息电位。
这就是说,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和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是使细胞能保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K+的平衡电位。
4)动作电位的概念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可逆的倒转,并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
5)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组成动作电位包括上升支(去极相,膜内电位由—90mV上升到+30mV)和下降支(复极相,恢复到接近刺激前的静息电位水平)。
上升支超过0mV的净变正部分,称为超射。
上升支持续时间很短,约0.5ms。
·产生的条件:(1)细胞内外存在着Na+的浓度差,Na+在细胞外的浓度是细胞内的13倍之多。
(2)当细胞受到一定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产生的过程细胞外的Na+顺浓度梯度流人细胞内→当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阈电位时→Na+通道全部开放→Na+顺浓度梯度瞬间大量内流,细胞内正电荷增加→膜内负电位从减小到消失进而出现膜内正电位→膜内正电位增大到足以对抗由浓度差所致的Na+内流→跨膜离子移动和膜两侧电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形成锋电位的上升支,该过程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平衡电位,故称Na+平衡电位。
在去极化的过程中,Na+通道失活而关闭,K+通道被激活而开放,Na+内流停止,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借助于浓度差和电位差快速外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下降(负值迅速上升),直至恢复到静息值,由+30mV降至—90mV,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复极相)。
该过程是K+外流形成的。
当膜复极化结束后,膜上的Na+—K+泵开始主动将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把流失到膜外的K+泵回膜内,Na+—K+的转运是耦联进行的,以恢复兴奋前的离子分布的浓度。
6) 动作电位的特点①“全或无”现象:该现象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作电位幅度。
细胞接受有效刺激后,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值就达最大,增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值不再增大。
二是不衰减传导。
动作电位在细胞膜的某一处产生后,可沿着细胞膜进行传导,无论传导距离多远,其幅度和形状均不改变。
②脉冲式传导: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因此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是具有一定的间隔,形成脉冲式。
三、引起兴奋的关键——阈电位1、阈电位的定义阈电位在外加有效刺激作用下,膜内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能引起大量Na+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这一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2、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阈电位是导致Na+通道开放的关键因素,此时Na十内流与Na十通道开放之间形成一种正反馈过程,其结果是膜内去极化迅速发展,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四.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的区别1、局部反应及其产生机制阈下刺激不引起细胞或组织产生动作电位,但它可以引起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局部反应产生的原理,亦是由于Na+内流所致,只是在阈下刺激时,Na+通道开放数目少,Na+内流少,因而不能引起真正的兴奋或动作电位。
2、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的区别:表2-3 局部电位、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区别六.试述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特点。
u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神经末梢兴奋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Ca2+顺浓度差流人膜内内流的Ca2+促使含有ACh的囊泡破裂,ACh被释放ACh在接头间隙扩散ACh与终板膜的N受体结合终板膜对Na+通透性增高,Na+内流终板电位(局部电位) 终板电位总和并达到阈电位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2)突触延搁;(3)易受外界因素影胸。
注意: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的所有特征。
终板电位不能引起肌肉收缔。
每一次神经冲动引起的ACh释放足以使终板电位总和到阈电位水平,因此这种兴奋传递是1对1的。
七、肌细胞的肌肉收缩过程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池终池Ca2+释放肌浆Ca2+浓度增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变构原肌凝蛋白变构肌球蛋白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头A TP酶激活分解ATP 横桥扭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肌小节缩短。
注意:Ca2+是兴奋收缩过程的偶联因子第三章血液一、简述血液的基本功能。
1) 运输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物、有害物质等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 维持内环境稳态:各种物质的运输可以使新陈代谢正常顺利进行;血液本身可以缓冲某些理化因素的变化;通过血液运输为机体调节系统提供必须的反馈信息。
3) 参与体液调节:通过运输体液调节物质到达作用部位而完成。
如:激素的全身性体灌调节作用。
4) 防御保护功能:各类白细胞的作用,血浆球蛋白的作用,生理止血、凝血过程的发生,扩凝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存在等均可以体现出血液的防御保护功能。
二、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如何?组成:包括晶体溶质颗粒(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溶质颗粒(血浆蛋白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血浆晶体渗透压能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膜的完整;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维持血容量。
三、血液凝固的概念概念:血液自血管流出后,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过程,该过程有12个凝血因子参与,大致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如下图所示:因子X的激活(Xa)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1)内源性激活途径是由血浆中的因子Ⅻ的激活开始的。
因子Ⅻ与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纤维接触激活成Ⅻa。
此后,Ⅻa 相继激活因子Ⅺ和Ⅸ,Ⅸa与因子Ⅷ、血小板因子3和Ca2+组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即可激活因子X。
(2)外源性激活途径始动因子为组织因子Ⅲ。
指损伤的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参与激活因子Ⅹ生成Ⅹa的凝血途径。
该途径生化反应步骤简单,故所需时间短于内源性凝血。
因子X的激活与凝血酶原的激活都是在血小板因子3提供的磷脂表面进行的,因此称为磷脂表面阶段。
在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中,Ca2+都是不可缺少的。
四.血浆中的抗凝物质及其作用机理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