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仪
- 格式:pdf
- 大小:89.39 KB
- 文档页数:1
专利名称:儿童及科普用月相成因演示仪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徐万茂
申请号:CN98202584.X
申请日:19980323
公开号:CN2322222Y
公开日:
199906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儿童及科普用月相成因演示仪,由转盘、静盘、转轴及与转轴固定在一起的地球模型和人模型,及可套在转轴顶端的压圈沿共同轴线装配而成,转轴按直径大小分为两段,直径大的一段与转盘紧配合套在转盘中心孔上,直径小的一段穿过静盘的中心孔,端部套在压圈上,静盘外接有箭头的矩形片,外圈分布有八幅月相图,内圈分布有八幅月球受光图,转盘上对应位置开有月相窗和月球受光图框。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组装方便,便于在少年儿童中普及推广。
申请人:徐万茂
地址:315175 浙江省宁波鄞县高桥镇长乐新村18幢301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三高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江崇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月相演示仪操作方法
要操作月相演示仪,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准备工作:将月相演示仪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电源适配器。
2. 开机:按下电源按钮或将电源适配器插入插座,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3. 设置日期和时间:按照月相演示仪的说明书,在控制面板上设置正确的日期和时间。
4. 选择月份:可以通过旋转或按压控制面板上的按钮选择所需显示的月份。
5. 切换显示模式:月相演示仪通常具有多种显示模式,如实际月相、模拟月相、追踪月相等。
根据需要,使用控制面板上的切换按钮选择所需的显示模式。
6. 调整亮度:根据环境亮度的需要,通过旋转控制面板上的亮度调节按钮来调整月相演示仪的亮度。
7. 设置进度:有些月相演示仪允许您设置日期和时间以推进月相的变化。
根据需要,按照说明书设置正确的日期和时间以调整月相的进度。
8. 其他功能:根据月相演示仪的型号和特性,可能还具有其他功能,如音乐播
放、闹钟功能等。
请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
9. 关机:使用控制面板上的关机按钮或将电源开关置于关闭位置,以关闭月相演示仪。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方法可能因月相演示仪的型号和品牌而有所差异。
建议您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月相演示仪的说明书,以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月相仪的使用一、教学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日益增长。
月相是天文现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月球的运动规律。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利用月相仪观察月相,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天文现象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概念,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月相仪进行观察和操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月相的概念及变化规律2. 月相仪的使用方法3. 观察月相并进行记录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仪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月相并进行记录。
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相仪、地球仪、多媒体设备2. 学具:记录本、笔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的表面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月球表面的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月相。
2. 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10分钟)讲解月相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以地球为观察者,月球围绕地球的运动为例,讲解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形成过程。
3. 月相仪的使用方法(10分钟)讲解月相仪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操作月相仪。
步骤如下:(1)将月相仪放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好角度。
(2)根据观测时间,调整月相仪上的日期按钮。
(3)观察月相仪上的月相,与实际天空中的月相进行对比。
4. 观察月相并进行记录(10分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利用月相仪观察天空中的月相。
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月相形状、亮度等信息记录在记录本上。
5. 成果分享与交流(5分钟)七、板书设计1. 月相的概念2. 月相的变化规律3. 月相仪的使用方法八、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月相的变化规律。
2. 绘制一个月相变化图,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实用新型月相演示仪作者:张培华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1年第03期项目背景目前大家使用的月相仪不能演示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能演示一天当中月升、月落的时刻,更不能直接演示一天中某一时刻月亮可见不可见的具体情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发明了一种实用新型月相演示仪,它不仅能形象地模拟月相的连续变化过程,而且利用最简单的结构方便地演示不同日期(农历)月球上中天的时间、月升月落的时间以及月球在不同日期和时间的大致位置。
基本结构本月相演示仪主要由演示模型(发明主体)、无线信号传输系统、架台三大部分组成,作为演示教具需要配合视频输出系统(如电视、液晶正投)使用。
演示模型可作为分组学具。
主要由底座、月球公转转盘、同步齿轮、月升月落时刻指针、45度反光镜和月球模型构成。
为了体现月球的受光、背光面,我们使用了黑、白双色小球。
为了让白的一面在公转过程中始终朝向“阳光”,在月相演示仪中,使用了同步齿轮(三个相同的齿轮)进行传动。
第一个齿轮在轴心处,齿轮固定在底板上;第二个齿轮起到传动的作用,可以带动第三个齿轮转动;第三个齿轮需要带动月球模型(黑、白小球)转动,它的轴穿过月球公转转盘,上面连接着月球模型,可以让月球模型和齿轮同步转动。
当月球公转转盘围绕轴心转动时,月球模型和第三个齿轮在转盘的带动下随之转动,并且月球模型的朝向始终不变,这样,从“地球”(轴心处的45度反光镜)进行观察,就可以发现随着转动,月球的受光面相对于地球的角度在发生着连续的变化,就如同真实的月相变化一样。
在底座上绘有农历日期、24小时刻度以及与农历日期相对应的月相图案。
无线信号传输系统由无线摄像头、无线信号接收器构成。
无线摄像头不受电缆线的限制,可以在教室中的任意角落使用,方便灵活;无线信号接收器可以将无线摄像头发射的信号接收并输出到监视器等显示器上。
科学原理。
大班科学小实验《月相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月相的不同阶段;
2、了解月相与月亮的运动关系;
3、制作一个简单的月相仪来模拟月相的变化。
二、教学材料:
1、月相仪模板;
2、打印纸、剪刀、胶水、颜笔;
3、黑色卡纸、白色卡纸、透明胶带。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让学生欣赏月亮的美丽,了解月亮的不同阶段。
2、讲解
让学生了解月相以及月相的变化与月亮的运动关系。
让学生绘制月相的图像,并逐步了解月相的不同阶段。
3、制作月相仪
(1)让学生下载月相仪模板,并打印出来。
每个学生需要两份模板,一份作为底板,另一份用于制作月相。
(2)在白色卡纸上描绘三个大圆,大小分别为6厘米、4厘米、2厘米。
将这三个圆分别剪下来作为我们月相仪上的圆月、半月、残月。
(3)用透明胶带将月亮不同阶段的图形粘贴到月相仪底板的对应位置上。
(4)制作一个指针,在指针上标记出学生所住地区标准时间下的月相变化时间表,并将指针固定在月相仪底板中心。
(5)用黑色卡纸把月相仪装饰一下。
4、验证月相仪的正确性
按照间隔一天的步骤手动调整月相仪上的指针,观察月相的变化是否与真实的月相变化一致。
四、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到月相的变化与月亮的运动关系,还能在制作月相仪的过程中培养手工制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制作月相仪,将其作为展示来加深学生的记忆。
月相变化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文现象之一,是中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地理知识,但大多数学生仅仅知道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对月相的变化规律却知之甚少。
实践观察是获取月相变化规律的重要方式,但受制于天气变化和生活经历,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对月相变化的成因一知半解。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月相变化规律,弥补观察的不足,笔者设计制作了“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
该自制教具在地理课外活动和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应用效果良好,在第七届“华师京城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教具装置见图1。
图1 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一、“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的设计原理1.日、地、月位置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太阳、地球和月球互相吸引、互相绕转,构成了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天体系统,在两级天体系统中,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是导致月球视形状盈亏现象的根本原因。
教具的设计要能够反映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动态变化关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太阳和地球的位置相对固定,让月球不断“运动”。
具体做法是:以地球中心为圆心做一个圆,让月球在圆周上运动,这样就可以显示出月球绕着地球转动,同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月相变化规律演示仪”的设计、制作和应用颜文景(福建省大田第一中学, 福建 三明 366100)关系就会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2.昼夜变化原理受太阳光的照射,地球和月球都会形成昼半球和夜半球,地球上人们观测到的月相,实质上是月球昼半球反射的太阳光达到地球的结果。
如果月球的昼半球背对地球,反射的太阳光无法到达地球,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月球;如果月球的昼半球面对地球,反射的太阳光基本上能够到达地球,地球上的人们就可以看到一轮圆月;如果月球的昼半球斜对着地球,反射的太阳光部分到达地球,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亮可能是弯月、弦月或凸月。
因此,教具的设计要能够反映因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而使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昼半球面积变化状况,其关键之处在于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时,在不同位置都要显示出昼夜半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月相仪的使用月相仪是一种用来观察和学习月球不同阶段的工具。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月相仪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月球的运动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引导学生使用月相仪观察和记录月球的不同相位。
首先,在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回顾月球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实物模型或PPT等形式,向学生简要介绍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它绕地球公转并自转,由于光的照射不同,月球的表面会呈现出不同的亮度和形状。
接下来,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月球的不同相位是如何形成的。
月球的不同相位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造成的。
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是新月;当月球的一半处于光明区域,另一半处于暗区域时,我们看到的是上弦月或下弦月。
在进行实践活动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月相仪。
月相仪通常由一个圆盘、一个可旋转的指针和一个底座组成。
圆盘上标有月球的不同相位,指针可用来指示当前的月相。
底座上有一个可以倾斜的支架,可以使月相仪的面板与地面保持垂直。
在活动开始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月相仪。
首先,确保月相仪的面板与地面保持垂直,防止视觉误差。
接下来,旋转圆盘,使指针指向当前的月相。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月相仪上的指针和圆盘,然后与天空中的月亮进行比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将可以直观地理解月相仪的使用方法,并开始注意月亮的不同相位。
在实践活动的主要环节中,老师可以提供给每个小组一张月亮相位的表格,要求学生们在每天的特定时间观察和记录月球的不同相位。
学生可以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段观察月亮,并用月相仪指示器对应地记录月亮的相位。
他们可以记录相位的名字,亮度以及形状。
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记录,逐渐形成一个关于月球运动规律的认识。
为了加深学生们对月球运动规律的理解,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小组讨论。
月相变化演示仪的用法
月相变化演示仪是一种教学工具,它能直观、快速地展示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情况。
这种仪器不仅能反映月相的形成原因,还能揭示月相变化的规律,如月升和月落的时刻,夜晚可以看见月相的时段,月球的位置,以及月球东西两侧的明暗情况等。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个演示仪,容易地记录下一个月的月相,然后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
使用月相变化演示仪的方法如下:
1. 首先,确保仪器放置在一个明亮的地方,以便于观察。
2. 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
3. 调整仪器的时间设置,使其与当前时间相符。
4. 观察仪器上的月球模型,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小。
5. 根据仪器上的显示,解释月相变化的规律,如上玄月、娥眉月等。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视频教程,如“魔力科学小实验”提供的视频,来更直观地了解月相变化的演示方法。
月相视运动演示仪作者:黄洁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6年第10期研究背景目前高一学生学习月相变化的知识会遇到许多困难。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是该内容本身就抽象不易理解;而另一方面,据我调查是由于现有的教具模型和动画存在着问题。
问题可归纳为两点:第一,一般的教具模型和动画均以太阳为中心,能显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关系,但很难显示三者位置和月相的关系;第二,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生活中人们观察月相的时候,往往面向南方,太阳和月亮东升西落,但一般演示教具或视频都严格按照左西右东的方向原则,因而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所以我希望有一种能实时观察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同时还能观察到月相的变化,并且既能左西右东、也能左东右西两个方向显示的教具模型。
发明原理视运动是反映天体运动的表观现象。
例如,地球的周日运动就是一种视运动,它是反映地球绕轴自转的一种表面现象;太阳每年巡天一周的运动也是一种视运动,它是反映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一种表面现象。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周期为365.2422天,因此,一个太阳视运动月则为:365.2422÷1230.43685天。
而一个朔望月为29.53088天,2者比为30.43685:29.530881:1.03068。
因此,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比月亮快,具体时间差约为:0.03068×24×60=44.177分钟。
因为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和月亮都大得多;相对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太阳的距离更为遥远。
因此,太阳光线可以认为是一束巨大的平行光线,它可以照亮半个月球。
但是由于太阳和月球每天在天穹上的位置不同,因此在地球上观察时,观察者看到的月球表面明暗部分的角度发生差异,这就是月相发生变化的原因。
目前通用的历法中,公历为1个月30日或31日(2月除外),农历为30日或29日,因此我们采用最简的平均数,即:在1个太阳视运动月中,我们可以简单假设,每个月太阳升落为30次,而月亮升落只有29次,月亮每天的起落时间都比前一天晚0.8小时,合48分钟,2者的比和上文的数据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