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_北京版选修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7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教学目标】1.理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重要性,感受诗人由衷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2.运用《七律长征》的学习方法,把握诗歌的内容、形象、情感和主题。
【教学重难点】运用《七律长征》的学习方法,把握诗歌的内容、形象、情感和主题。
【教学过程】一、诵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赏析1.交流所收集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历史背景。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抵抗共产党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4月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
(通过学生个别交流,回顾历史背景,这也是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表达的内容。
革命的“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雄壮。
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多么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啊。
应该趁“彼竭我盈”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千万不能贪图虚名,放纵敌人,就像楚霸王项羽那样。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衰成败这条亘古不变的法则。
不断地变异、发展、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并能用比较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的能力。
)3.用圈划品读的方法,选择内容、形象、情感和主题中的任一方面对诗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进行赏析。
①内容:描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历史事件,揭示了它的重要意义。
②形象:风雨:喻变幻不测的战争形势。
苍黄: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虎踞龙盘:喻形势之雄壮。
沧桑: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③情感:诗歌中洋溢着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普天同庆的由衷喜悦之情。
个人收集整理-ZQ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霸王:指西楚霸王项羽.鸿门宴上,他听了项伯地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没有杀刘邦.后来刘邦项羽血战连年,终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双方士兵为和平连呼万岁.项羽守约退兵,刘邦却立即背信弃义地围攻项羽于垓下,他地部下更把楚霸王分尸为五.事迹见《史记·项羽本纪》.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里使用典故,意思是要乘胜追击,“宜将胜勇追穷寇”,不能像项羽一样,贻误战机.\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半句诗来自《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全诗如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全诗地背景是这样,在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退守长江沿岸,但也知道打不过共军了,因此又祭起“和平”地旗帜了,又大念起和平经了.而海内外地敌人或者朋友都说好啊,这不正是和平地好机会吗?如果和平了,不是要少牺牲许多生命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但是毛泽东抵制了各种压力,要求国民党军队全面投降,被国民党拒绝.由此毛泽东朱德有一个《向全国进军地命令》,百万雄师过长江,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整个大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个“不可沽名学霸王”中地霸王,指地是当年地西楚霸王项羽.而沽名地意思,我地理解就是“太过看重个人名声”.而项羽犯地就是“太过看重个人名声”地错误.他太过看重什么名声呢?就是“爱好和平”地名声.也就是说项羽因为太过于看重自己爱好和平这个名声,结果犯了严重地错误,是什么错误呢?是在有实力,有能力歼灭刘邦军地时候,没有歼灭刘邦军,而是“爱好和平”了,放了刘邦军一马.这个错误地后果是什么呢?就是最后被刘邦军歼灭,中了十面埋伏,来了一个乌江自刎.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此,毛泽东地这半句诗,“不可沽名学霸王”,所说地道理就是,千万不要因为过于爱好和平这样一个个人地名声,最后断送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乃至中华民族地前程.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实际上,任何反革命在处于弱势地时候,都是非常非常地爱好和平地,都是要企图利用革命领袖地那种爱好和平地个人名声,对革命领袖大加夸赞,以逃过覆灭地命运地.但这种时候就千万不能够上当,就不需要太过于看重个人地名声,或者说该用兵地时候就必须毫不犹豫地用兵,占了上风就必须得理不饶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 / 1。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注释、翻译及赏析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词句注释】1、钟山:俗名紫金山,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2、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
二、变化翻覆的意思。
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并引申为天翻地覆。
此苍黄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3、虎踞(jù)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4、慨(kǎi)而慷:感慨而激昂。
5、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大量歼灭国民党反动派部队后)过剩的勇气。
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
”这里反其意而为之,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6、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7、霸王: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8、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
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
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9、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译文】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
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赏析毛泽东革命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信管1201 1209030109 陶爽题解:《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七言律诗,创作于1949年,是为了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一、创作背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抵抗共产党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等统一指挥的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大快人心,于是写下了有名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本诗气势恢宏,语言铿锵有力,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南京的解放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覆灭,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毛泽东就在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的两三天内酝酿成这首雄浑的诗作。
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同毛泽东的其他两首诗作《五律·张冠道中》和《五律·喜闻捷报》陆续写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即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
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这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朗诵
作者:毛泽东朗诵:李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译文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
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注释、翻译及赏析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词句注释】1、钟山:俗名紫金山,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2、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
二、变化翻覆的意思。
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并引申为天翻地覆。
此苍黄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3、虎踞(jù)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4、慨(kǎi)而慷:感慨而激昂。
5、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大量歼灭国民党反动派部队后)过剩的勇气。
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
”这里反其意而为之,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6、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7、霸王: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8、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
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
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9、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译文】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
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一)毛泽东在1949年4月下旬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讴歌、记述南京解放的一篇雄浑的史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南京是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老巢。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即将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我们解读、赏析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首先要了解当时围绕南京解放前后发生的一些重大史实。
毛泽东是作为这些重大史实的经历者、推动者、引领者,又是作为这些史实的记录者而写出这首不朽的名篇。
1949年初,中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但仍然面临许多严峻的军事、政治斗争的考验。
正如毛泽东在1949年写的元旦社论《将革命进行到底》等一系列文章和讲话中所指出的“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中外反动派“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他们就一天比一天地重视政治斗争的方法”。
这些种种办法中,其中包括用革命阵营里可以影响我们的人,来影响、阻止我们的革命进程。
蒋介石集团为维护即将垮台的政权,提出了“划江而治”的和谈方案。
而我们革命阵营内部和我们的朋友,也竟有相当多的人,同意“划江而治”。
是否同意“划江而治”其实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
对于这个尖锐的极其重大的问题,当时不是每一个民主党派,每一个人民团体都十分清醒的。
针对这些人在这个问题上模糊动摇的观点,毛泽东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除恶务尽的道理,告诫人们决不要怜惜蛇一样的恶人。
在这里,他引用了古代希腊的一则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
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
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恢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题解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
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异常振奋于是写下了有名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本诗气势恢弘,语言铿锵有力,它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
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
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捣南京城。
2、“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
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好。
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应该趁现在这大好时机
(敌衰我盛)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
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不断地变异、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注释、翻译及赏析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词句注释】1、钟山:俗名紫金山,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2、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
二、变化翻覆的意思。
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并引申为天翻地覆。
此苍黄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3、虎踞(jù)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4、慨(kǎi)而慷:感慨而激昂。
5、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大量歼灭国民党反动派部队后)过剩的勇气。
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
”这里反其意而为之,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6、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7、霸王: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8、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
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
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9、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译文】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突破长江天险,直攻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
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毛泽东诗词七律解放南聿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近现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译文及注释译文革命的狂风暴雨震荡着蒋家王朝,百万将士渡过长江天险,直捣黄龙。
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胜过往昔,这天翻地覆的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
不可学那割据长江南岸,建立割据势力的霸王项羽。
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
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更新和变化,这是必然的规律。
注释钟山:《江南通志》:“钟山在江宁府东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蒋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
周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丈。
诸葛亮对吴大帝云:钟山龙蟠,指此。
”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
二、变化翻覆的意思。
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并引申为天翻地覆。
这里苍黄就是仓皇,即突然的意思。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慨而慷:感慨而激昂。
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过剩的勇气。
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
这里指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
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沧桑:《神仙传》记载: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
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