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总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268.77 KB
- 文档页数:13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1.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间比法2.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方设计3.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乘性,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30%或大于70%的,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6.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8.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表。
9.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选择:LSD法。
10.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空白试验11.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但可假设==(两样本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测验12.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13.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14.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15.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1。
16.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17.确定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18.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LSD0.01时,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19.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20.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q测验。
0≠β《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复习题目1一、判断题: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多数的系统误差是特定原因引起的,所以较难控制。
( ) 2 否定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3 A 群体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 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4 “唯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知84.321,05.0=χ)。
( ) 6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若回归系数,则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可以用于由自变数X可靠地预测依变数Y 。
( )7 由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二、填空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
(每个空1分,共16分 )1 对不满足方差分析基本假定的资料可以作适当尺度的转换后再分析,常用方法有、 、 、 等。
2 拉丁方设计在 设置区组,所以精确度高,但要求 等于 ,所以应用受到限制。
3 完全随机设计由于没有采用局部控制,所以为保证较低的试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试验的环境因素相当均匀 。
4 在对单个方差的假设测验中: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212ναχχ-<或2,22ναχχ>;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12ναχχ-<;而对于C H ≤20σ:,其否定区间为2,2ναχχ>。
5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 、 。
6 一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为80%,若每穴播两粒种子,则每穴至少出一棵苗的概率为 。
7 当多个处理与共用对照进行显著性比较时,常用 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三、选择题:将正确选择项的代码填入题目中的括弧中。
(每小题2分,共10分 ) 1 田间试验的顺序排列设计包括 ( )。
一、单项选择题1.某病害的田间发病率为10%,若随机取样5株,则其中有3株发病的可能性为D。
A.0.81% B.81% C.3 5C×0.93×0.12 D.35C×0.13×0.92 2.两个平均数的假设测验用C 测验。
A.u B.t C.u或t D.F3.下列哪个概率值不可能是显著性水平。
A A.95% B.5% C.10% D.2.5%4.当一个因素的简单效应随着另一因素水平的增加而减小时有 B 。
A.正互作B.负互作C.零互作D.互作效应5.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之和C。
A.最小B.最大C.等于零D.接近零6.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是A 。
A.试验效应B.主效C.简单效应D.因素内不同水平间互作7.正态分布不具有下列哪种特征 D 。
A.左右对称B.单峰分布C.中间高,两头低D.概率处处相等8.单个样本方差与某一指定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验一般用 D 测验。
A.2χB.F C.u D.2χ或u9.在一个平均数和方差均为100的正态总体中以样本容量10进行抽样,其样本平均数服从D分布。
A.N(100,1) B.N(10,10) C.N(0,10) D.N(100,10)10.对一批大麦种子做发芽试验,抽样1000粒,得发芽种子870粒,若规定发芽率达90%为合格,这批种子是否合格。
C A.不显著B.显著C.极显著D.不好确定11.一个单因素试验不可用 D 试验设计方法。
A.完全随机B.随机区组C.拉丁方D.裂区12.算术平均数的主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的总和 C 。
A.最小B.最大C.等于0 D.接近013.统计假设测验是根据“小概率事件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原理。
C。
A.接受无效假设的过程B.否定无效假设的过程C.接受或否定无效假设的过程D.接受和否定备择假设的过程14.两尾测验指A A.具有二个否定区的假设测验B.具有二个接受区的假设测验C.具有一个否定区、一个接受区的假设测验D.以上答案均不对15.当多个处理与共用对照进行显著性比较时,常用 D 。
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第一章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1.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选题、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与设计。
2.唯一差异性原则:除需要比较的因素以外,其余的因素必须保持在同一水平。
3.试验方案:指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所拟进行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treatment)的总称。
4.处理因素必须是:①可控的;②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具有不同等级或水平。
5.水平(level):因素内的不同状态或者数量等级称为水平。
6.处理(treatment) :试验中的具体比较项目叫做处理。
在单因素试中,每一个水平就是一个处理;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一个水平组合是一个处理。
7.试验因素、水平、处理是三个密切联系的概念:①凡一个因素就有若干个水平,因素与水平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水平组合是针对多因素试验而言的;一个水平组合是每个因素各出一个水平构成,为一个处理。
③一个多因素试验的所有不同的水平组合数是各因素水平数之积。
8.试验指标:衡量试验处理效果的标准,简称指标。
包括试验单元、抽样单元、测量单元。
9.试验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 :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
简单效应(simple effect):在同一因素内两种水平间试验指标的相差。
主要效应(main effect);简称主效:一个因素内各简单效应的平均数称平均效应;交互作用效应(interaction effect),简称互作:两个因素简单效应间的平均差异。
9.一级互作(first order interaction) :两个因素间的互作,A×B、B×C ……。
易于理解,实际意义明确;二级互作(second order interaction) :三个因素间的互作。
10.应有对照水平或处理,简称对照(check,CK)。
11.观察值(observation):将每次所取样品测定的结果称为一个观察值,记为y i。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1. 2. 3. 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 间比法 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 方设计 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 乘性, 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 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 对数转换。
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 30%或大于 70%的,则在进 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 (角度转换)。
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 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 原理。
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 表。
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 选择:LSD 法。
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 空白试验 = = (两样本 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 测验 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 大于 1 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 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正态分布曲线与 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 1。
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 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确定 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4.5. 6. 7. 8. 9. 10.11. 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 30,但可假设 12. 13. 14. 15. 16. 17.18.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 LSD0.01 时, 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 要比较不同单位, 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 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 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 q 测验。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1.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间比法2.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方设计3.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乘性,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30%或大于70%的,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
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6.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8.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表。
9.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选择:LSD法。
10.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空白试验11.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但可假设==(两样本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测验12.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13.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14.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15.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1。
16.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17.确定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18.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LSD0.01时,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19.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20.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q测验。
自考《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各章考题自考《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各章考题目錄试验基础复习资料(第一、二章) (1)资料整理及特征数(第三、四章) (7)统计基础(第五章) (10)统计推断(第六章) (12)卡平方测验(第七章) (17)方差分析(第八、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 (20)相关回归(第九、十、十一章) (30)其它(第十六、十七、十八章) (36)试验基础复习资料(第一、二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田间试验设计中运用随机原则的作用是【】A.无偏估计试验误差B.降低试验误差C.消灭试验误差D.减少土壤差异2.想了解试验地土壤肥力的差异,通常采用【】A.合理轮作 B.空白试验 C.多施有机肥 D.匀地种植3.田间试验设计中运用随机排列原则的作用是【】A.无偏误差估计 B.降低试验误差 C.消灭试验误差 D.减少土壤差异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4.田间试验设计的原则有【】A.土壤肥力均匀B.重复C.随机排列D.局部控制E.合理规划试验区5.农业和生物试验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A.顺序抽样B.随机抽样C.典型抽样D.个体抽样E.成片抽样6.田间试验的代表性是指符合将来准备推广这项试验结果地区的【 BE 】A.栽培条件 B.农业条件C.地理条件 D.机械条件E.自然条件7.田间试验设置保护区的作用有【 BD 】A.防风B.防止人畜践踏和损害 C.防沙D.防止边际效应 E.防鸟害8.试验设计中控制土壤差异的主要技术有【】A.小区形状 B.小区面积 C.随机排列D.设置保护区 E.设置对照区9.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主要包括【 ABCDE 】A.小区形状 B.小区面积 C.重复次数 D.设置对照区 E.设置保护区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10.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11.设置保护区(行),除保护试验材料不受人、畜践踏和损害外,还可防止边际效应。
12.设置对照区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便于在田间观察,比较各个处理或品种的优劣时,作为比较的标准。
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习题集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是(C)A.选题、试验、写论文 B.试验验证、形成假说、抽样调查C.形成假说、实验验证、形成结论 D.抽样调查、实验验证、形成结论2.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了(C)。
A.选题、试验、写论文B.实试验验证、形成假说、抽样调查C.选题、查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与设计D.抽样调查、试验验证、形成结论3.因素的水平是指(D)A.因素量的级别 B.因素质的不同状态 C.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D.A+B 4.农业试验中十分重视试验结果的(B)。
A.代表性 B.代表性与重演性 C.正确性 D.重演性5.试验方案按其参试因子的多少可以区分为(B )。
A.单因素实验 B.A+C+D C.多因素试验 D.综合性试验6.试验处理是指(B)。
A.不同的水平B.A+C C.不同水平的组合D.均不是7.用于衡量试验效果的指示性状称为(A)。
A.试验指标B.试验效应C.试验因素D.试验环境8.在多因素试验中可能存在(C)。
A.简单效应B.主要效应C.A+B+D D.互作效应9.在根外喷施磷肥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对照应该是(D)A.不施用磷肥B.不施用清水C.什么都不施用D.喷施等量清水10.误差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可分为(A)。
A.随机误差、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人为误差C.系统误差D.偶然误差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试验因素的多少可将试验划分为(ABC)。
A.单因素试验B.多因素试验C.综合因素试验D.大区试验E.小区试验2.与单因素试验相比,多因素试验具有的优势是(ABE)。
A.可估计主效 B.可估计互作 C.试验精确性差D.误差自由度增加 E.可估计简单效应3.确定土壤差异比较好的方法是(AC)。
A.进行目测 B.测定土壤水分 C.进行空白试验D.化验土壤 E.均一性播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 系统误差可以完全消除 B.随机误差可以完全消除C.随机误差可以降低 D.随机误差可以估计 E.系统误差不可以消除5.制定试验方案的要点包括(ABCDE)。
田间统计复习提纲一、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简述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新的知识、理论、方法、探求发明创造新的技术和产品。
2、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根据本人的观察(了解)或前人的观察(通过文献)对所研究的命题形成一种认识或假说;(2)根据假说所涉及的内容安排相斥性的试验或抽样调查;(3)根据试验或调查所获的资料进行推理,肯定或否定或修改假说,从而形成结论,(或开始新一轮的试验以验证修改完善后的假说,如此循环发展,使所获得的认识或理论逐步发展、深化。
)。
3、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 选题(2). 查文献(3). 提出假说(4). 试验的规划与设计(5). 试验操作、测定4、试验误差:验过程中由非处理因素,使试验得到的观察值与试验理论真值之间的差异。
5、准确度:试验结果的观察值与其理论(真值)的接近程度。
6、精确度:试验结果的重复观察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7、试验因素:被变动并设有待比较的一组处理的因子称为试验因素,简称因素或因子8、水平:试验因素的量的不同级别或质的不同状态称为水平9、互作用效应:两个因素简单效应间的平均差异称为交互作用效应,简称互作10试验科学研究的两大类学习方法及特点(1)调查研究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事先设计(2).试验研究在人为控制条件下,事先设计的二、田间试验的特点和对田间试验的要求。
1、田间试验的特点(1) 田间试验的研究对象和材料是生物体本身(2) 田间试验是在开放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2、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1) 试验目的要明确(2) 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3) 试验结果要可靠(4) 试验结果要能够重演试分析田间试验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进行控制?如何降低田间试验的随机误差?3、田间试验的误差来源(1)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2)试验时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差异(3)进行试验时外界条件的差异4、控制田间试验误差的途径(1)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 (2) 改进操作和管理技术,使之标准化(3) 控制引起差异的外界主要因素①选择肥力均匀的试验地;②试验中采用适当的小区技术;③应用良好的试验设计和相应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