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部新公布的标准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441.50 KB
- 文档页数:9
2023年6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新规范及标准1、《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1292—202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铸造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提出了铸造工业的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可选择本标准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也可采用其他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治理技术。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
2、《农药制造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1293—202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农药制造工业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提出了农药制造工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防治可行技术。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
3、《六氟化铀运输容器》(GB/T42343—2023)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防治放射性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环境,规范用于运输的六氟化铀容器的安全管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运输0.1kg或以上六氟化铀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阀门保护装置、阀门和堵头的制造和使用以及容器的装运要求。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07195:2023(UF6)《核能-六氟化铀(UF6)的运输包装》。
本标准结构与IS07195:2023保持一致,本标准规定的用于运输的六氟化铀容器安全要求、性能要求与IS07195:2023保持一致,境外按照IS07195设计和制造的用于运输的六氟化铀容器可视同满足本标准安全技术要求。
2023年国家环保等级标准
国家环保等级标准是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用于评估产品或系统的环境质量的一种指标。
该标准规定了产品或系统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环境保护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具体指标和检测方法。
根据该标准,所有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或系统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 污染物排放量:产品或系统中污染物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2. 能源消耗:产品或系统的能耗必须合理,不得浪费资源或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 回收利用:对于可回收利用的产品或系统,其回收利用率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不得随意丢弃或者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
4. 环境友好性:产品或系统必须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不得含有有害物质或者辐射等潜在风险。
5. 标识和说明:产品或系统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和说明,包括产品的成分、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和使用方法。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产品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要求,以确保产品或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国家环保等级标准是评估产品或系统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促进企业和行业环保发展的重要依据。
环境监测标准清单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2.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3.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GB/T 15265-19944.《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法HJ/T 45-19996.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HJ479-20097.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HJ/T43-19999.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HJ 692-201410.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76-20071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GB/T 9801-19881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HJ/T44-199913.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HJ480-200914.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GB/T 15435-199515.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HJ504-200916.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HJ482-20091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HJ/T 57-200018.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HJ 629-201119.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HJ533-200920.工业废气耗氧值和氧化氮的测定GB 4921-198521.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HJ/T 29-199922.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HJ/T 63.1-200123.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HJ/T 64.1-2001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24.大气固定污染源镉的测定HJ/T 64.2-200125.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HJ/T 65-200126.环境空气铅的测定GB/T 15264-199427.环境空气铅的测定(暂行)HJ539-200928.空气质量苯胺类的测定GB/T 15502-19952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HJ/T33-199930.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GB/T 15501-199531.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GB/T 15516-199532.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HJ604 -201133.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GB/T 14676-19933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HJ584-201035.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GB/T 14680-19933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附录C37.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67-20043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HJ/T38-199939.环境空气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HJ645-20134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4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160.53-200442.固定污染源排放低浓度颗粒物(烟尘)质量浓度的测定ISO 12141-2002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HJ/T 32-1999水和废水(含生活饮用水)44.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6-20064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46.水质总砷的测定GB/T 7485-198747.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HJ 694-201448.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GB/T 7475-198749.水质铁、锰的测定GB/T 11911-198950.大气降水中钠钾的测定GB/T 13580.12-199251.水质钾和钠的测定GB 11904-198952.水质水温的测定GB/T 13195-199153.水质pH值的测定GB/T 6920-198654.水质溶解氧的测定HJ 506-200955.水质溶解氧的测定GB 7489-198756.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GB/T 11914-19895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HJ/T 399—200758.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 11892-198959.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HJ 505-200960.水质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HJ/T 86-200261.水质氨氮的测定HJ 535-200962.水质总磷的测定GB/T 11893-198963.水质总氮的测定HJ636-201264.水质氟化物的测定GB/T 7484-198765.水质六价铬的测定GB/T 7467-198766.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6-198767.水质铬的测定HJ 757-201568.水质氰化物的测定HJ 484-2009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水质挥发酚的测定69.HJ 503-200970.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GB/T 7494-1987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71.GB/T 16489-199672.水质硫化物的测定HJ/T 60-2000水质硫酸盐的测定(试行)73.HJ/T 342-2007大气降水中硫酸盐测定第二篇74.GB/T 13580.6—199275.水质氯化物的测定GB/T 11896-1989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76.GB/T 7480-198777.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GB/T 7493-198778.水质色度的测定铂(GB/T 11903-1989)79.水质浊度的测定GB/T 13200-199180.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GB7477-87大气降水中钙、镁的测定81.GB/T 13580.13-199282.水质总钴的测定HJ 550—200983.水质钡的测定HJ 603-201184.水质镍的测定GB/T 11912-198985.水质苯系物的测定GB/T 11890-198986.水质氯苯的测定HJ/T 74-200187.水质悬浮物的测定GB/T 11901-198988.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GB/T 13580.3-199289.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HJ694-2014水质银的测定90.GB/T 11907-8991.水质二硫化碳的测定GB/T 15504-1995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92.水质全盐量的测定HJ/T 51-19999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94.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T50179-1993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96.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GB/T5750.7-2006 197.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HJ586-20109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HJ637-201299.水质甲醛的测定HJ601-2011100.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GB/T11889-89101.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HJ620-2011102.水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HJ592-2010103.水质钒的测定HJ 673-2013104.水质钒的测定GB/T 15503-1995105.水质硼的测定HJ/T 49-1999106.水质铊的测定HJ 748-2015107.水质铍的测定HJ/T 58-2000108.水质铍的测定HJ/T 59-2000固体废物109.固体废物镍的测定GB/T 15555.9-1995110.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GB/T 15555.6-1995111.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GB/T 15555.5-1995112.固体废物铜、锌、铅、镉的测定GB/T 15555.2-1995113.固体废物六价铬的测定GB/T 15555.4-1995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14.固体废物总汞的测定GB/T 15555.1-199511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附录E 固体废物砷、锑、铋、硒的测定)GB 5085.3-2007116.固体废物氟化物的测定GB/T 15555.11-1995117.前处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HJ/T299-2007 118.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HJ/T300-2007119.分析: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HJ484-2009120.固体废物腐蚀性的测定GB/T15555.12-1995121.固体废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HJ 702-2014 122.固体废物铍镍铜和钼的测定HJ 752-2015 123.固体废物镍和铜的测定HJ 751-2015土壤124.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GB/T 17141-1997125.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GB/T 17140-1997126.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GB/T 17141-199712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GB/T17140-199712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第2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GB/T 22105.2-2008129.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GB/T 17135-1997130.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GB/T 17138-1997131.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HJ 491—2009132.土壤质量镍的测定GB/T 17139-1997133.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HJ 680-2013134.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第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GB/T 22105.1-2008135.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HJ 613-2011序号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备注136.土壤中pH值的测定NY/T 1377-2007137.土壤水溶性和酸溶性硫酸盐的测定HJ635-2012138.土壤中锰的测定《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2年139.土壤有机碳的测定HJ615-2011140.水、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GB/T14552-2003环境噪声141.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14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14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14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145.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 146.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2部分:环境噪声级测定GB/T3222.2-2009147.《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 A GB3096-2008148.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现场简易法GB/T17248.3—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