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平面布置图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
车间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是建筑物布置方案的一种简明图解形式,用以表示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的相对平面位置。
绘制平面布置图常用的方法是平面模型布置法。
根据所布置的对象范围,平面布置图可分为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厂房平面布置图、车间平面布置图、设备平面布置图以及地下网络平面布置图等等。
绘制平面布置图常用的方法是平面模型布置法。
根据所布置的对象范围,平面布置图可分为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厂房平面布置图、车间平面布置图、设备平面布置图以及地下网络平面布置图等等。
定义
平面布置图一般指用平面的方式展现空间的布置和安排,分公共空间平面布置,室内平面布置,绿化平面布置等。
平面布置图在工程上一般是指建筑物布置方案的一种简明图解的形式,用以表示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的相对平面的位置。
应当制订并评审车间平面布置,来确定重要控制项目的可接受性,例如检查点、控制图位置、目视帮助的应用,中间修理工位,以及不合格材料的存储区域,所有的材料流程应当和过程流程和控制计划相互协调。
附录A-5里的车间平面检查表可以供产品质量策划小组使用,帮助验证完成度。
车间平面布置图的开发,应当用作优化材料运输,处理,车间空间的增值使用,并且应当通过过程来促进材料的同步流动。
IATF16949 8.3.5.2制造过程设计输出e)制造过程流程图/制造过程平面布置图,包括产品、过程和工装的联系。
工厂布局图应标识出:检查点、控制图位置、目视、返工返修工位、不合格材料的存储。
如果产线共用,新产品可以使用老产品的平面布置图。
化工生产企业检查表(封面)前言笔者较长时间内从事职业危害评价的具体工作,在工作中深感检查表编制的艰辛:特定行业的检查表往往受制于所处机构规范、法规的储备、技术资料的积累程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也受制于某一类行业规范的繁杂、重复。
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及工作中的常用检查内容编辑而成了该文档。
当前该文档属于化工行业,其它行业将逐步更新完善,以利于职业卫生从业者、企业环安人员工作的开展,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难度,做出令人信服的安全工作。
由于,水平所限,本文及相关姊妹篇章将不断完善更新,并烦请请大家指正。
目录前言 (2)表一化工生产企业总体布局、竖向检查表 (1)表二化工生产企业工艺与设备布局检查表 (3)表三化工生产企业建筑卫生学评价检查表 (5)表四化工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表 (6)附录:化工生产企业常用标准规范 (10)表一化工生产企业总体布局、竖向检查表表一化工生产企业平面布局及竖向布置检查表12表二化工生产企业工艺与设备布局检查表表二化工生产企业工艺与设备布局检查表34表三化工生产企业建筑卫生学评价检查表表三化工生产企业建筑卫生学评价检查表5表四化工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表表四化工生产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表67质现8质现9质现附录:化工生产企业常用标准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适用与维护》GB18664-200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29510-2013《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23466-200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Z/T4754-2011《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化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及配备》AQ/T3048-2013《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HG 20571-2014《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HG/T20698-2009《化工企业照明设计技术规定》HG/T20586-1996《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质配备要求》GB30077-2013《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10质现11。
厂区的平面布置说明设计依据与标准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2 . 《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 3008-2000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084 . 《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 3053-20025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6 .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GB 4387-2008总体布局分析全厂设计为长316m,宽180m的长方形平地,占地面积56880m2。
总图设置有生产区、原料和产品储罐区、装卸台、食堂、车库、控制室、办公楼、后勤中心、消防中心、维修车间、公共工程、质检中心、科研部等其他配备室和处理处。
本项目公用工程供热、供气、供风、供氮和空气调节,全部由石化工业区供应不再新建。
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全厂由罐区、生产区、办公区、后勤区四大部分组成。
该地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每年5-8月,盛行偏南风,10月-笠年3月盛行偏北风。
根据规定,将职工生活区布置在上风侧,将生产车间及罐区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厂区道路设计符合设计规范,交通方便,布置合理。
绿化率在充分利用土地的条件下达到国家标准。
在厂区南侧预留有发展用地,以用于二期发展。
布局构思厂区东正门设置入口,在西侧设置有货流入口和货流出口,厂内办公区设置在正门处,有利于对外联络,易于贵宾参观,兄弟企业观摩,商贸公司入内商谈等,东北方向为后勤区,符合风向要求,设置有职工饭堂、绿化设施等公共福利设施。
各分区说明办公区办公大楼办公大楼一楼设有接待大厅,多媒体会议报告厅,产品介绍展示中心。
二楼、三楼、四楼是各部门,领导办公室和小型会议室,用于人员办公,企业策划,内部协商,外部商谈,领导指挥工厂运营等。
科研大楼该大楼用于进行科研实验,进行产品分析、质检等工作。
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用于职工紧急救助和一些常规的身体检查等工作。
车库车库在办公楼侧边设置,用于停放外来车辆及员工的车辆。
应当制订并评审车间平面布置,来确定重要控制项目的可接受性,例如检查点、控制图位置、目视帮助的应用,中间修理工位,以及不合格材料的存储区域,所有的材料流程应当和过程流程和控制计划相互协调。
附录A-5里的车间平面检查表可以供产品质量策划小组使用,帮助验证完成度。
车间平面布置图的开发,应当用作优化材料运输,处理,车间空间的增值使用,并且应当通过过程来促进材料的同步流动。
IATF16949 8.3.5.2制造过程设计输出e)制造过程流程图/制造过程平面布置图,包括产品、过程和工装的联系。
工厂布局图应标识出:检查点、控制图位置、目视、返工返修工位、不合格材料的存储。
如果产线共用,新产品可以使用老产品的平面布置图。
绘制平面布置图常用的方法是平面模型布置法。
根据所布置的对象范围,平面布置图可分为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厂房平面布置图、车间平面布置图、设备平面布置图以及地下网络平面布置图等等。
定义
平面布置图一般指用平面的方式展现空间的布置和安排,分公共空间平面布置,室内平面布置,绿化平面布置等。
平面布置图在工程上一般是指建筑物布置方案的一种简明图解的形式,用以表示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的相对平面的位置。
平面布置图是建筑物布置方案的一种简明图解形式,用以表示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的相对平面位置。
绘制平面布置图常用的方法是平面模型布置法。
根据所布置的对象范围,平面布置图可分为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厂房平面布置图、车间平面布置图、设备平面布置图以及地下网络平面布置图等等。
顾客或内部零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N/A 评价/要求的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1DFMEA在准备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克莱斯勒、福特、通用汽车公司的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参考手册和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2是否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保修数据进行了评审?3是否考虑了从相似零件DFMEA中吸取的最佳实践和教训?4DFMEA是否识别特殊特性?5途径特性(见术语)是否受到识别?是否和受影响的供应商一起,就供应链里FMEA的一致和控制,对特性进行评审?6是否和受影响的供应商一起,对由顾客或组织制定的特殊特性进行评审,以保证FMEA 的一致性?7对高风险顺序失效模式有影响的设计特性是否得到识别?8是否对高风险的顺序数制定了适当的纠正措施?9是否对高严重度数制定适当的纠正措施?10在完成纠正措施并验证后,是否对风险顺序进行评审?问题修订等级:_________________修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制定人:____________________A-1设计FMEA检查表顾客或内部零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N/A 评价/要求的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1设计是否要求:a 新材料?b 特殊工具?c 新技术或过程?2是否考虑了装配制造变差的分析?3是否考虑了实验设计?4目前对样本是否已有计划?5是否已经完成了DFMEA?6是否已经完成了DFMEA(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7是否考虑了有关服务和维护的问题?8是否考虑了设计验证计划?9如果是的话,它是否是由一个跨职能小组完成?10是否所有规定的试验、方法、设备和接受准则都被清晰定义和了解?11是否选择了特殊特性?A-2设计信息检查表修订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A.一般情况问题12是否完成了材料清单?13特殊特性是否正确地文件化?B.工程图14是否标明了参考尺寸,从而被检查全尺寸时间降低到最小?15为了设计功能量具,是否明确了足够的控制点和基准平衡?16公差是否与可接受的制造标准一致?17现存和可得到的检查技术是否能测量所有的设计要求?18是否用顾客指定的工程变更管理过程来管理工程变更?C.工程性能规格19特殊特性是否被识别?20试验参数是否足够应对要求的使用条件,即:生产确认和最终使用?21以最小和最大规格制造的零件是否按照要求来试验?22所有产品试验是否都在厂内进行?23如果不是,则是否是由授权供应商执行?24规定的过程中性能试验抽样大小和/或频次,是否和制造容量一致?25要求时,是否获得顾客批准?例如:要求的试验和文件记录。
APQP项目全过程文件范例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中文意思是: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QS9000/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产品质量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主要包括五个阶段:计划和项目确定,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现将各阶段部分文件摘录如下。
第一阶段计划和项目确定一、可行性分析01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1. 产品概况及市场前景2. 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3. 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总体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4. 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5.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负责人(二)产品生产安排及依据1. 产品的市场分析2. 生产大纲(1)生产规模:(2)产品系列:(3)设备(4)原材料供应(5)能源供应(6)厂房(三)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人员配置1. 工艺流程2. 产品规格3. 生产设备(1)主要生产设备(2)设备能力测算表(3)人员配置(四)项目进度安排(五)结论二、小组成员01 项目负责人任命书02 APQP小组成员及职责表三、开发计划01 设计开发方案02 设计开发任务书03设计开发计划书四、设计输入01 产品内控标准02 项目建议书03设计开发输入清单04 设计开发信息联络单五、供方材料清单六、初始过程流程图七、APQP项目计划八、第一阶段评审报告第二阶段产品设计和开发一、控制计划(样件)01 控制计划特殊特性(选用)02 产品过程特性矩阵图03 生产工艺流程图04 控制计划-原材料04 控制计划-工序04 控制计划-成品检验05 控制计划检查表二、工程规范01 客户产品要求(略)02 产品规格书(略)三、材料规范四、产品图纸(略)五、特殊特性清单六、DFMEA及检查表01 DFMEA(样品、小批量、批量)02 DFMEA检查表(样品、小批量、批量)七、设备设施01 生产设备设施清单(略)02 检测设备清单(略)八、样件生产01 材料检验记录(略)02 生产记录(样品生产计划/投料单/工序管理表/产品测试记录/成品检验记录,略)九、设计评审报告01 设计开发一阶段评审报告02 设计小样评审报告十、设计开发验证01 样品负荷测试数据(略)02 样品负荷测试报告(略)03 客户检测报告(略)04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十一、小组可行性承诺十二、第二阶段评审报告01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02 第二阶段评审报告第三阶段过程设计和开发一、质量保证体系评审01 产品/过程质量检查表二、过程流程图及检查表01 过程流程图02 过程流程图检查表修订日期:制定人:三、制造过程特性矩阵图四、车间平面图及检查表01 车间平面布置图(略)02 车间平面图检查表顾客或内部零件号修订水平_________________日期:制定人:五、PFMEA及检查表01 PFMEA(样品、小批量、批量)02 PFMEA检查表(样品、小批量、批量)顾客或内部零件号修订水平修订日期:制定人:六、包装方案七、控制计划及检查表01 生产工艺流程图02 控制计划-原材料02 控制计划-工序02 控制计划-成品检验03 控制计划检查表顾客或内部零件号修订水平__________制定人:日期:八、作业指导书01 产品技术标准(略)02 SOP作业指导书(分工序)03 SIP检验指导书(工序/成品/出库,略)九、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十、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十一、第三阶段评审报告第四阶段产品和过程确认一、试生产制造计划编制:批准:二、MSA报告三、初期过程能力分析四、试生产报告01 试产报告02 试产总结报告03 新产品鉴定评审报告五、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01 PPAP提交清单02 零件提交保证书03 材料试验报告(略)04 尺寸测量报告(略)05 性能试验报告(内部/顾客/第三方,略)06 CPK报告(关键工序)07 供方清单(略)六、生产确认试验01 质量一致性检验报告(略)02 第三方机构检测报告(略)七、包装评价01 包装箱坠落实验报告02 包装评价表八、生产控制计划01 控制计划-原材料02 控制计划-工序03 控制计划-成品检验九、产品质量策划总结和认定报告十、第四阶段评审报告十二、量产通知单编制:批准:日期:日期:第五阶段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一、减少变差(CPK报告)二、顾客满意01 质量承诺书(略)02 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略)。
顾客名称检查地点车 型检查时间
是否12345678910111213会签产品名称
车间平面布置图检查表
产 品 号
是否已考虑对每一操作中所有材料、工装和设备清晰地标识区域?平面布置图是否明确了所有要求的过程和检测点?问 题
●足够的尺寸?
对所有设备是否已分配足够的空间?●足够的照明?
过程和检验区域是否具有:●贮备区域?
检验区域是否包含所需的设备和文件? 是否具有足够的:编 制是否提供了最终审核设施?●中间准备区域?
是否保护材料使其免受上层空间或气压搬运系统的污染?是否有足够的控制以防止不合格的进货材料进入贮存和使用点?为减少在操作中(包括外部工艺)误用或混淆类似产品,是否已制
定了控制措施?为防止误装不合格产品,是否合理布置检测点?。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一、车间通道和出口1. 工作区域通道畅通无阻,没有堆放杂物。
2. 紧急出口指示标志清晰可见,无遮挡。
3. 紧急出口门无锁无钥匙,可随时打开。
二、防火设施1. 电线电缆无漏电、漏油、漏水、破损等现象。
2. 灭火器具摆放位置正确,数量足够,有效期未过期。
3. 防火门完好无损,能够正常关闭。
三、机械设备安全1. 机械设备使用前是否经过安全检查,有无异常噪音、异味等。
2. 设备操作区域是否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 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是否戴好安全帽、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4. 机械设备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润滑是否到位。
四、危险品存放和使用1. 危险品是否正确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有无混杂存放。
2. 危险品容器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泄漏现象。
3. 在使用危险品时,是否有足够的通风设备。
4. 危险品使用时是否有专人负责,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五、电气设施安全1. 电气设备是否经过定期检查,有无漏电、短路、过载等现象。
2. 电缆线路是否整齐有序,不会造成绊倒、摔倒等安全隐患。
3. 电气设备是否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非授权人员接触。
六、作业区域安全1. 作业区域是否有明确的分工和岗位职责,人员配备是否合理。
2. 作业区域是否有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操作规程。
3. 作业区域是否有足够的通风设备,避免有毒气体积聚。
七、紧急应急措施1. 是否配备了急救箱、急救车和应急通讯设备。
2. 是否制定了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员工是否接受过应急演练。
3. 紧急出口是否保持畅通,有无堵塞或封堵现象。
以上是车间安全检查表的一些常见内容,按照车间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车间安全检查表(二)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一、生产安全管理1. 是否定期进行生产安全培训和培训记录是否完整?2. 是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到位?3. 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得到员工的有效执行?4. 是否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是否定期演练?5. 是否定期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是否有维修记录?6. 是否进行巡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及时处理?二、消防安全管理1. 是否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2. 是否制定并完善消防管理制度,是否得到员工的有效执行?3. 是否有消防演练计划,是否定期开展?4. 是否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是否存在堆放物品、堵塞通道等现象?5. 是否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是否有维修记录?三、电气安全管理1. 是否定期进行电气安全培训和培训记录是否完整?2. 是否制定并完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得到员工的有效执行?3. 是否进行定期的电气设备维护保养,是否有维修记录?4. 是否进行电气线路的巡查,是否存在电路老化、短路等现象?5. 是否存在电气设备接地不良、过载、短路等安全隐患,是否及时处理?四、职业健康管理1. 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否得到员工的有效执行?2. 是否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培训和体检记录是否完整?3. 是否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员工是否正确佩戴使用?4. 是否存在化学物品泄漏、有害气体超标等职业健康风险,是否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五、安全生产档案管理1. 是否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档案,是否定期备份?2. 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安全生产文书和记录?3. 是否有安全事故记录,安全事故处理是否及时、妥善?4. 是否建立危险源台账,对危险源进行分类管理?5. 是否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隐患进行跟踪整改?以上是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的主要内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依据《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GB50187-1993)、(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603-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10)等的规定,对总体布局进行合理性及合规性检查,具体如下表。
表总体布局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记录检查结论备注1 总体布局1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5.2.1.1条1.2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的分区原则应遵循: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5.2.1.3条1.3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5.2.1.4条1.4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5.2.1.5条结论注1.5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5.2.1.7条1.6 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