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皇帝的新装[整理版]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6
第26课《皇帝的新装》全套教案+课件+图片+试题(绝对精品)教学指要本单元的课文,差不多上想像极为丰富的作品。
作者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画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选编课文的体裁多样:«皇帝的新装»«盲小孩和他的影子»是童话;«女娲造人»是神话;«天上的街市»«静夜»是诗歌;«寓言四那么»里有中外寓言各两那么。
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颂扬呼吁人间真情。
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学习那个单元,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享誉世界的童话佳作,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作品充分表达了作者天才的想像力。
教学时可利用猜读,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同时要引导学生揣摩、领会关键语句,品味语言妙处。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较能代表郭沫假设早期诗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诗作。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画了精妙的天街景象,表达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教学中应充分朗读,同时加强诵读提示,引导学生熟读、美读。
为使学生了解联想和想像,可结合诗中具体形象适当介绍相关常识。
«静夜»在写法和风格上与«天上的街市»十分相似,诗中同样运用丰富的想像,着力描画宁静的夜景。
为更好地明白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鼓舞学生对«星空»中的其他诗篇作一些拓展阅读。
«女娲造人»是一篇创世神话。
以下是《皇帝的新装》的文言文版:
昔有皇帝,好新衣,日更数袭。
既不治其国,亦不恤其民,惟衣是务。
一日,有二织工至,自言能织异衣,愚者不可见。
皇帝闻之,大喜,即命开工。
二人乃架织机,装作织布之状,其实空无一物。
而索金帛甚多,以充其囊。
皇帝屡遣大臣往视,皆言美极,非人间所有。
皇帝愈喜,欲亲观之。
乃择吉日,率群臣至织所。
二人指空机以示皇帝,皇帝不见其衣,而恐人知其愚,乃亦赞曰:“美哉!美哉!”遂赐二人金帛无数,命即制衣以进。
二人乃以空囊呈上,皇帝亦裸体以试新衣。
群臣皆称万岁,声震屋瓦。
皇帝洋洋得意,乃举行大典,游行于市。
百姓见之,皆掩口而笑,以为天下之大愚莫过于此矣。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皇帝的新装第26课皇帝的新装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对文学的“真实性”有感性认识。
2.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3.训练复述、分角色朗读与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于“真实”的理解及对于童话寓意的理解〖教学设想〗《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它的故事情节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大多停留在一个故事的层面上,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是本课的重点,如果能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那是很了不起的。
为了达到这一点,当然要从情节入手,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并适当的点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联想我们所处的社会现实,理解夸张的表现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本剧的方法,水到渠成的完成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校正: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骇人听闻(hài)钦差大臣(qīn)更衣(gēng)称职(chēn)圈定(quān)随声附和(hè)二、快速跳读全文,大致梳理情节脉落。
点拨关于情节的阅读知识。
[见板书设计]三、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部分,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再讨论,最后总结。
1、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可能吗?这个夸张有什么效果?明确:写出这位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每个钟头都要换一套衣服”,整天都“在更衣室里”。
表明了他的心思兴趣都在穿漂亮衣服上,为穿漂亮衣服,不惜花费,奢靡无度,穿漂亮衣服成了他特有的癖好;他整天时光都消磨在穿漂亮衣服上,昏庸懒惰,荒废朝政。
第26课《皇帝的新装》全套教案+课件+图片+试题(绝对精品)关于入情阅读法
阅读文艺性作品,先通过情感体验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然后再依照中心思想明白得文章的分段和要紧的表现方法。
入情阅读法着意于培养阅读时的情感,即对文章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因素的感受。
它的一个特点是一边阅读一边调动感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喜作者之所喜,怒作者之所怒,把作者之情化为读者之情。
在阅读过程中进展形象思维和制造性想像,激发起审美感和道德感,使感情得到陶冶。
它的另一特点是激发感情抓住中心,从整体到部分,第一把握全文中心,作者爱憎,然后再深入明白得各部分。
朗读是入情阅读法的重要手段。
第26课皇帝的新装教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皇帝、大臣、骗子的特点。
(3)学习课文中的讽刺手法,体会文章的幽默与深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运用讨论、分享等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2)学会分辨是非,勇于面对现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课文中的讽刺手法。
2.教学难点:(1)理解皇帝、大臣、骗子的心态。
(2)把握课文中的幽默与深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2)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童话故事,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2.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故事情节。
(2)阅读过程中,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分析人物形象(1)请同学们谈谈对皇帝、大臣、骗子的印象。
(2)分组讨论,分析皇帝、大臣、骗子的特点。
4.学习讽刺手法(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讽刺语句。
(2)分组讨论,分析这些讽刺语句的作用。
5.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皇帝的新装》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3.在学习讽刺手法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了课堂氛围。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匆忙结束。
(2)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互动。
(3)课后作业的反馈不及时,需要加强作业批改与辅导。
五、教学拓展1.请同学们课下收集其他童话故事,与同学们分享。
第26课《皇帝的新装》全套教案+课件+图片+试题(绝对精品)5分钟课堂过关训练
天真是可贵的。
所谓无私者无畏,因此敢讲出真话。
小孩们天确实语言好比是一弘清泉,一缕阳光,它能冲散成人世界的由虚假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沉闷空气,又像是一柄利剑,能够刺破充满于成人世界中的虚伪与怯懦,读完本篇文章,你便会对此深信不疑。
●聪慧屋
1.给以下多音字注音。
〔1〕更衣更多
〔2〕称职自称
〔3〕系上关系
〔4〕钦差差不
〔5〕随声附和生丝和金子
2.依照拼音写汉字。
pìnjuécìjīxiánxūn
御士赏滑头章
3.文学常识。
〔1〕«皇帝的新装»的体裁是,作者是人,闻名的家,你读过他的作品还有、、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和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成长日记
参考答案
26 皇帝的新装
1.〔1〕ɡēnɡɡènɡ〔2〕chènchēnɡ〔3〕jìxì〔4〕chāichā〔5〕hèhé
2.聘爵赐稽衔勋
3.〔1〕童话安徒生丹麦儿童文学«拇指小姐»«海的女儿»«丑小鸭»
〔2〕想像幻想夸张。
第26课《皇帝的新装》全套教案+课件+图片+试题(绝对精品)15分钟课堂过关训练班级:姓名:1.以下加点字读音没变化的一项为哪一项〔〕A.称.职称.霸一方B.和.气随声附和.C.更.衣三更.半夜D.格外..分.毫不差2.下边句中没有错不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穿了如此的衣服,就能够辨不出哪些是聪慧人,哪些是傻子。
B.我倒专门想明白衣料究竞织得如何样了。
C.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然而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D.〝哎芽,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讲,一边从他的眼镜里认真地观看。
3.作出正确的判定: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是其差不多义的一项为哪一项〔〕A.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B.〝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内心想。
C.但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D.全城的人都听讲这织品有一种多么奇异..的力量,因此大伙儿……4.哪一组均为褒义词〔〕A.华丽精巧炫耀漂亮B.聪慧煽动揭发诚实C.爱护伟大英明可怕D.中意自豪崇高优秀5.以下句子只有一个意思的是〔〕A.我看见他们专门快乐。
B.他正在火车内写标语。
C.学校中青年教师比老年教师多。
D.喜爱乘马车游玩。
6.分析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认为这衣服理想是因什么缘故?〕〔2〕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可怕的,仍旧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一句刻画了皇帝如何样的性格?〕〔3〕〝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两个〝难道〞写..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出了他如何样的心理?〕〔4〕〝这布是华丽的!精巧的!无双的!〞每人都...有讲不出的欢...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乐。
〔句中强调〝每人〞有什么用意?〕7.做个小大夫,诊断并治疗。
下面几句话中的加点词语,有三处不够恰当,请找出加以改正。
〔1〕中国政府一向主张和平解决国际间...①的争端。
〔2〕目前,正是中国电影在国际上...②崭露头角的时候,应该抓住那个机会,使中国电影走向国际..③。
教师寄语: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如1 26.《皇帝的新装》讲学稿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执笔: 丛月波 审核:内容: 《皇帝的新装》 课型: 阅读教学课 时间:2010年12月13日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
学前准备1、教师:设计导学案、准备课件2、学生:查找资料、按照导学案预习课文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简介。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
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而成,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关于童话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穿新衣服吗?我想人人都喜欢天天穿新衣。
有一个皇帝,他也非常喜欢新衣服,甚至一个钟点换一套新衣服。
但是在游行大典这样隆重的场合,皇帝却赤裸着身体,未着任何衣物,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皇帝的新装》,揭开这个迷题。
教师寄语: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第26课《皇帝的新装》教案教学目的:1、积累重要的字词。
2、了解作者和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
3、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4、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感知课文情节,品析人物的形象;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教学手段:多媒体一、导入新课说起童话,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因为诗意的童话故事装点着我们幸福的童年记忆。
好,让我们一起看屏幕上的这几个图片,请指出它们的出处……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作者相同——安徒生,体裁相同——童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童话作品《皇帝的新装》。
二.简介本文的体裁与作者1.作者简介(过渡:大家了解安徒生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体裁介绍(过渡:童话故事我们接触了不少,那什么是童话呢?它有什么特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思想,使它们人格化。
三.检查预习1.正音炫(xuàn)耀陛(bì)下称(chen )职赏赐(ci)滑稽(jī)头衔(xián) 御(yù)聘(pìn) 骇(hài)人听闻钦(qīn)差(chai)大臣随声附和(fu he)2.请用文中恰当的词语代替句中加点部分:①这也真够荒唐....的,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皇帝的新装》朗读+知识点+教案+课件第一章: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简介1.1 朗读《皇帝的新装》全文1.2 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和寓意1.3 分析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形象1.4 探讨童话故事对现实社会的启示第二章: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分析2.1 皇帝的形象分析2.2 骗子的形象分析2.3 官员的形象分析2.4 小孩的形象分析第三章:童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3.1 皇帝的新装的象征意义3.2 骗子的象征意义3.3 官员们的象征意义3.4 观众的象征意义第四章:童话故事中的幽默与讽刺4.1 幽默与讽刺的手法分析4.2 幽默与讽刺的效果和作用4.3 举例分析其他童话故事中的幽默与讽刺第五章:《皇帝的新装》与现实社会的联系5.1 童话故事中的现实问题5.2 童话故事对现实社会的启示5.3 讨论如何将童话故事中的启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第六章: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文学价值6.1 分析《皇帝的新装》的文学特点6.2 探讨安徒生的写作风格6.3 了解《皇帝的新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6.4 欣赏其他安徒生童话故事第七章: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改编与影响7.1 了解《皇帝的新装》的不同改编版本7.2 分析改编作品的特点和差异7.3 探讨《皇帝的新装》在电影、动画等领域的表现7.4 了解《皇帝的新装》对后世童话故事的影响第八章: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插图欣赏8.1 欣赏经典插图作品8.2 分析插图对故事的表现和补充8.3 尝试自己绘制《皇帝的新装》插图8.4 交流分享彼此的插图创作第九章:课堂活动与互动9.1 设计课堂朗读活动9.2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9.3 开展故事讨论会9.4 布置相关写作和绘画作业第十章: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10.1 确定课件的主题和内容10.2 制作课件的图表和插图10.3 设计互动环节和问题讨论10.4 整合课件并进行试讲第十一章:比较研究11.1 比较《皇帝的新装》与其他童话故事的主题和风格11.2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童话故事相似性与差异性11.3 探讨《皇帝的新装》在不同文化中的接受程度和影响11.4 举办跨文化讨论会,分享不同文化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体验第十二章:道德教育与价值观的传递12.1 分析《皇帝的新装》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12.2 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12.3 探讨故事对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规范的影响12.4 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故事中的道德观念第十三章:评价与反馈13.1 设计课堂评价方法,如学生表现评估、作业评分等13.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效果13.3 分析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13.4 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分享学习进展和改进计划第十四章:扩展阅读与研究14.1 推荐与《皇帝的新装》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安徒生其他童话故事、相关学术文章等14.3 组织研究成果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14.4 提供学术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15.2 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5.3 展望未来的学习和教学计划15.4 鼓励学生持续热爱文学,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皇帝的新装》教案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角色、象征意义和幽默讽刺手法。
第26课《皇帝的新装》全套教案+课件+图片+试题(绝对精品)同步练习一●活动与探究1.这两那么谈得失相依的寓言对现实人一辈子专门有启发。
就以下情形设置进行写作实践活动。
本来是一般学生的小李,突然被任命为班长,请发挥合理的想像,以第一人称,写一写小李的心理活动。
2.周国平的散文寓哲理于叙事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请同学们课外阅读«人一辈子寓言»中的其他篇章,如«流浪者和他的影子»«诗人的花园»等。
写出阅读心得。
3.附:周国平«人一辈子寓言»中的片断«幸福的西绪弗斯»«流浪者和他的影子»«诗人的花园»。
幸福的西绪弗斯西绪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白费的苦役。
听讲他悲观沮丧到了极点。
但是,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发觉他吹着口哨,迈着轻巧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表情。
我生平最怕见到太不幸的人,譬如讲,身患绝症的人,或刚死了亲人的人,因为对他们的不幸,我既不能有所表示,怕犯忌,又不能无所表示,怕显得我没心没肺。
因此,看见西绪弗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奇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身世的我仍感到局促不安。
没想到西绪弗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我望着他慢慢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情况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情况,在那儿便有了西绪弗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流浪者和他的影子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但是,有一天,一个流浪者关于自己的命运实在不堪忍耐,便来到一座神庙,要求神承诺他和不人交换命运。
神讲:〝假如你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中意的人,你就和他交换吧。
〞按照神的指示,流浪者动身去查找了。
他遍访都市和乡村,难道找不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中意的人。
《皇帝的新装》课文说明(精选13篇)《皇帝的新装》课文说明篇1本文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课文具体描述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一、故事的主要情节骗子行骗,赋予所谓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新衣服”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种奇怪的特性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
童话就围绕它巧妙地展开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这是整个故事的引子。
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
这是故事的开端。
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
大臣和随员虽然都没有看到所谓的新装,但为了不让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愚蠢,却不住口地夸赞所谓的布料美极了,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本质。
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
文章细腻地描绘了从皇帝到大臣参加游行大典前后的丑恶的表演,最终使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当场出丑。
这是全文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
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
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二、夸张和想象的运用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历史上那种只顾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是屡见不鲜的,童话家安徒生根据这样的现实加以想象和夸张,塑造了这样一个典型形象。
本文从人物性格的刻画到整个情节的安排,从开头到结尾,全面而成功地运用了夸张和想象。
比如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几乎每时每刻都消磨在更衣室里,为了穿得漂亮不惜花掉所有的钱;他甚至从不关心他的军队,只关心自己的新衣服。
26、《皇帝的新装》课文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棗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
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好让他们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
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
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皇帝的新装》阅读题(一)-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枣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1、本段的大意是什么?2、本段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皇帝爱新装?3、作者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从本段中可以看出皇帝是个怎样的人?5、用“‖”为本段划分层次并写出段意。
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仿照“既……也……也……除非……”句式,写一段话。
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②训练复述、分角色朗读与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人物的心理和语言体会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珍惜现在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1.关于“真实”的理解及对于童话寓意的理解2.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方法手段】1.讨论法2.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6分钟)1.一位学生3分钟自由演讲2.由大家说童话导入二.新课展开、重难点突破(用35分钟)1.预习检查①简介作者安徒生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a简介童话特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b正字音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 钦差qīn更衣gēng 随声附和hè自称chēng 相称chēn②分角色朗读(或听朗读录音)根据“思考和练习三”的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a分析段落,概述段意。
情节皇帝引子爱新装开端做新装发展看新装高潮穿新装结局展新装b口头复述故事。
要求:(1)叙述有条理,情节完整;(2)不遗漏人物重要的对话和心理独白;(3)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2.重点梳理①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