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的构成及改进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医院血透用水处理系统的原理及维修保养摘要:在医疗领域,透析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常规治疗技术。
临床工程师应掌握血液透析用水处理器的结构和原理、维护和修理等所有相关方面,以有效确保透析患者的用水安全。
必须根据医院的实际需要对透析用水系统进行分析,并根据厂家的指导进行良好的维护和保养,这对全面提高医院血透室的运转能力和工作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并确保临床透析治疗的安全。
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情况。
关键词:血透用水处理;原理;维修保养前言近年来,透析已成为大多数医院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帮助肾衰竭晚期患者取代了肾功能。
在使用过程中,病人的血液必须在透析过程中循环,而每次治疗就会有120升的水和病人的血液内的水进行交换,因此,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安全尤为重要。
第一是确保水质纯净,第二是防止各种意外断水情况。
作为临床使用的第一步,临床工程师的维护保养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医院临床工程师在提供血透用水处理机维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做好血透用水处理,就必须充分了解整个水处理的运作情况以及水和电路的特点。
1血透用水处理机的原理和结构功能水处理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反渗透膜,采用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是扭转自然渗透过程的一种手段。
反渗透采用半渗透薄膜进行。
当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被半透膜隔开时,高浓度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低浓度溶液的一侧,这种现象叫做渗透。
在高浓度溶液的一侧施加外部压力时,渗透速度会降低,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达到渗透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所需的外部压力称为渗透压力。
当高浓度溶液一侧的压力持续增大,即所施加的压力大于渗透压力时,溶剂会反转其初始渗透方向,并通过半渗透膜进入稀释溶液一侧,这种现象被称为反渗透。
水处理利用反渗透原理,水分子不断地透过反渗透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中心管,然后在水中的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然后在浓水出水端流出,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目的。
透析进水也可以称为硬水,即城市的饮用水。
Academic Forum466《华东科技》血透室水处理系统原理和故障处理策略探究李 贤(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广济医院,安徽 淮南 232001)摘要:对于水处理系统来说,在血透室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可看作整体透析过程中的核心部分。
要想获得符合标准且高品质的透析用水,应对水处理设备进行有效净化。
水处理设备的正常使用可有效确保患者透析的安全以及透析机能的正常工作。
因此要提高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正常使用,并对故障率进行有效降低,从而使产品水的质量达到国家行业标准相关要求。
本文研究了血透室水处理系统原理和故障处理策略探究。
关键词:血透室;水处理系统;故障处理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肾功能替代治疗方式便是血液透析,现如今已经在各所医院的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1]。
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应在患者管道中构建体外循环,同时水处理系统的安全与否将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目前患者与医务人员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便是如何确保水质的安全性以及避免意外停水事故的发生[2]。
医院在应用血透用水处理系统的过程中,应对医院的实际需求进行结合,对其系统应用原理进行明确,做好相应的保养工作以及维修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能力,确保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序性。
1 血液透析水质要求与水处理系统功能结构 1.1 血液透析水质要求 在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水源也可被叫作硬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饮用水,同时部分医院也使用井水来作为水源。
该水源在进行一定处理后可变为软水,临床血液透析中所使用的水也可被称为反渗水以及纯水。
其水质要求内容主要依据美国AAMI/ASAIO 透析用水要求以及《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用书要求[3-4]。
水中病毒以及细菌的去除率应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以上,并且水中内毒素去除率同样应高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血透室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血透室是专门为患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血透室需要进行整改措施,以提高设施设备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整改措施1. 设备更新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血透室需要更新设备,包括透析机、透析器、水处理设备等。
更新设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并提高治疗成功率。
2. 空气净化血透室需要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无菌。
空气净化设备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3. 消毒措施血透室需要制定严格的消毒措施,包括对透析机、透析器、床铺等设施的定期消毒。
消毒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交叉感染,保护患者的健康。
4. 人员培训血透室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掌握透析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透析机的使用、透析过程中的监测和护理等。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5. 环境改善血透室的环境需要改善,包括室内的通风、照明和噪音控制等。
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6. 患者教育血透室需要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包括透析治疗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等。
患者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7. 质量监控血透室需要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对设备、环境和服务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通过质量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确保血透室的质量和安全。
三、效果评估对于血透室整改措施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 治疗效果:观察患者的血液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如血红蛋白水平、尿素氮水平等。
2.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血透室整改措施的评价和意见。
3. 感染率:观察患者在血透室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感染的情况,如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等。
4. 设备故障率:观察血透室设备的故障率,评估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结论通过血透室的整改措施,可以提高设施设备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摘要:血液透析多被应用于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治疗中,而且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而且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中,其用水处理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的水处理对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并保障患者的安全性密切相关,该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如软水器、加压泵、反渗透系统等,每一系统均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此来保障用水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基于此本文中便以型号为WJ-RO II-1500A的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为例深入分析了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质控措施1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构成及质量控制措施1.1.原水加压泵血液透析中的水处理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保障血液透析的疗效有积极帮助,在这其中需要依靠该系统内多个部分的共同作用,原水加压泵便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该部分的运行与反渗透系统的运转密切相关,可以有效保障水处理系统过程中能够保持最小要求的水压和流量,从而使得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1]。
目前,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严格关注原水加压泵的流量和压力,并详细记录,一旦发生压力或流量异常,应及时上报。
1.1.砂滤器在当前血液透析的治疗中,能够将患者血液内的一些杂质去除,而在此之前,水处理系统内的砂滤器必须要有良好的滤过作用,在原水经过砂滤器后能够将其中的胶体、悬浮物去除。
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大量的原水会经过砂率器,但是原水内的水质中会有不足,但是在原水砂滤器过滤时,最终的水质会与被过滤介质的大小、形状、电荷等因素有关。
想要保障砂滤器可以对原水起到良好的滤过作用,应当考虑到原水内各种杂质的形状、大小等情况,一般情况下需对填充介质进行“上大下小”的设置,即在砂滤器罐体上部的杂质较大,下部较小,而且如此设置可以非常高效的去除原水内>25um的颗粒物[2]。
其次,因砂滤器内填充介质的设置优势,使得其本身的滤过效果非常好,而且具有长期性的应用优势,因此一般无需过于注重维护,不过可以根据血液透析时的用水量大小调整自动反冲洗时间。
血透中心的废水处理工艺
血透中心的废水处理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将废水通过细颗粒物过滤器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物。
这可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堵塞和损坏设备的风险。
2. 中和调节:血透中心的废水中通常含有较高的酸碱度。
中和调节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化学品如氢氧化钠或硫酸等来调节废水的 pH 值,使其接近于中性。
3. 沉淀:在废水中添加适量的沉淀剂,如聚合氯化铝等。
沉淀剂会与废水中的悬浮物结合,形成较大的颗粒物,从而使其沉淀到底部。
4. 活性炭吸附:使用活性炭来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净化废水。
5. 膜处理:通过使用微滤膜、超滤膜或反渗透膜等膜分离技术,使废水中的溶解性物质、溶解盐和微生物等被截留下来,从而净化废水。
6. 消毒:使用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以去除其中的微生物和病原体,确保废水的安全排放。
7. 二次沉淀:对经过前面处理过的废水进行二次沉淀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残留悬浮物和细小颗粒物。
8. 管道输送:将经过处理的废水通过管道输送至下水道或进一步处理设施,以最终实现废水的排放和循环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血透中心的废水特殊性较大,其药物残留、病原体及病毒等污染物含量较高,因此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设备来确保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安全排放。
透析用水处理的基本原理与维护一、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的目的及设备发展出于对人体安全的考虑,饮用水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提供给人们,饮用水在进入血液之前要经过肠道的屏蔽,但对与透析患者,水与血液仅被一层半透膜隔离,半透膜对通过它的物质没有选择。
与正常人每周饮用约14L水相比,透析患者每周使用300~400L水。
因此,作为透析用水的纯度要求非常高,如果水中含有害物质,很容易通过透析膜进入患者的血液中,即使是较低浓度的有害物质,长期积蓄也会导致慢性中毒。
为了保证透析患者的安全,水处理设备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不间断改进与提升过程。
国内的透析水处理技术从上世纪50~60年代的软化水、蒸馏水透析,发展到电渗析技术、阴阳离子交换装置,以及当前大多在使用的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RO)水处理系统,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为提高水的进一步纯化以保证生物学指标和减少内毒素的污染,需要水处理系统更加精细的改进。
二、反渗透(RO)水处理系统(一)反渗透工作原理:图表5-1-11、渗透:是指稀溶液中的溶剂自发的透过半透膜(如腹膜、反渗透膜)进入浓溶液流动的现象。
如图表5-1-1 初始状态2、渗透压:随着稀溶液中溶剂不断流入浓溶液,浓溶液测的页面不断升高,达到稳定后,渗透出于平衡状态,此时半透膜两侧的压差既为渗透压。
如图表5-1-1平衡状态3、反渗透:在浓溶液测加压力克服渗透压,使溶剂渗透的流动方向逆转,使得浓溶液的浓度更大,这一过程即渗透的相反过程。
如图表5-1-1。
血液透析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核心元件是反渗透膜如图表5-1-2图表5-1-2RO膜的离子去除特性:离子透过膜的规律,一般来说,1价离子透过率大于2价、2价大于3价。
K+>Na+ >Ca2+>Fe3+血液透析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部分、RO主机(图示为双极反渗透)和输送管道组成。
如图表5-1-3图表5-1-3(二)、预处理的组成及日常维护预处理包括前级加压泵、介质过滤、锰砂过滤(按需)、炭滤、软化、保安过滤器及连接管路。
血液透析系统的组成1、血液透析机: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治疗仪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由透析液供给监控装置及体外循环监控装置组成。
它包括血泵,是驱动血液体外循环的动力;透析液配置系统;联机配置合适电解质浓度的透析液;容量控制系统,保证进出透析器的液体量达到预定的平衡目标;及各种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压力监控、空气监控及漏血监控等。
2、水处理系统:由于一次透析中患者血液要隔着透析膜接触大量透析液(120L),而城市自来水含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同时还含一些消毒剂、内毒素及细菌,与血液接触将导致这些物质进入体内。
因此自来水需依次经过滤、除铁、软化、活性炭、反渗透处理,只有反渗水方可作为浓缩透析液的稀释用水。
而对自来水进行一系列处理的装置即为水处理系统。
3、透析器:也称“人工肾”,由一根根化学材料制成的空心纤维组成,而每根空心纤维上分布着无数小孔。
透析时血液经空心纤维内而透析液经空心纤维外反向流过,血液/透析液中的一些小分子的溶质及水分即通过空心纤维上的小孔进行交换,交换的最终结果是血液中的尿毒症毒素及一些电解质、多余的水分进入透析液中被清除,透析液中一些碳酸氢根及电解质进入血液中。
从而达到清除毒素、水分、维持酸碱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的目的。
整个空心纤维的总面积即交换面积决定了小分子物质的通过能力,而膜孔径的大小决定了中大分子的通过能力。
4、透析液:透析液由含电解质及碱基的透析浓缩液与反渗水按比例稀释后得到,最终形成与血液电解质浓度接近的溶液,以维持正常电解质水平,同时通过较高的碱基浓度提供碱基给机体,以纠正患者存在的酸中毒。
常用的透析液碱基主要为碳酸氢盐,还含少量醋酸。
1、血液透析机: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治疗仪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由透析液供给监控装置及体外循环监控装置组成。
它包括血泵,是驱动血液体外循环的动力;透析液配置系统;联机配置合适电解质浓度的透析液;容量控制系统,保证进出透析器的液体量达到预定的平衡目标;及各种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压力监控、空气监控及漏血监控等。
血透室整改措施引言概述:血透室是医院中重要的治疗场所,为了确保血透室的安全性和卫生环境,需要进行整改措施。
本文将分四个部分介绍血透室整改措施,包括设备更新、感染控制、医护人员培训和室内环境改善。
一、设备更新:1.1 更新血透机器:血透机器是血透室的核心设备,应定期更新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更新时,应考虑设备的性能、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血透机器。
1.2 更新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器是血透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定期更换以保证其过滤效果和安全性。
更新时,应选择合适的透析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
1.3 更新水处理设备:血透室中的水处理设备对水质的净化至关重要。
定期更新水处理设备,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避免水质问题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二、感染控制:2.1 定期消毒:血透室应定期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室内表面、设备和用品等。
消毒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2.2 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血透室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3 感染监测: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机制,定期对血透室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问题。
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三、医护人员培训:3.1 培训血透技术:血透室的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血透技术培训,掌握血透治疗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培训内容包括血透机器的使用、透析器的更换、抗凝剂的使用等。
3.2 培训感染控制知识:医护人员应接受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的手卫生和消毒操作方法,提高感染控制意识。
3.3 培训沟通技巧:医护人员在血透室工作时,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变化。
培训应注重沟通技巧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室内环境改善:4.1 空气净化:血透室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的构成及改进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的原始设计的配置和结构存在不科学因素,所以针对医学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进行系统的改进。
血液透析水处理的设计需进行细致分析,然后改进原水压力报警系统和存储水箱上下水位报警系统。
当再次出现原水断水、水箱缺水及满水情况时系统会及时报警,这样不会影响到临床使用,达到我们改进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的目的,保证临床应用血液透析过程中用水供给正常和稳定。
标签: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报警系统
临床上对于中期、末期肾病患者及其血液中毒的患者常规使用的治疗手段就是血液透析,也是目前对于肾衰竭的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于血液透析的装备和透析过程中水的水质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因为透析膜对透析液中的有毒物质不能进行选择,如果透析液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微生物、有机物、难溶盐、胶体、金属氧化物和各种杂质颗粒等造成膜的污染,一定会通过透析膜扩散到患者体内,这样会直接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和慢性的并发症。
各个国家都制定了透析用水的化学标准和微生物标准,我国参照了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AAMI)制定的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化学和微生物标准。
1 水处理系统的构成
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原水进水部分、砂滤器、软水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系统及反渗水输送系统6部分。
原水进水部分:主要包括进水阀、进水压力表、进水泵和出水压力表等,反渗透系统对原水压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原水的压力不足,不能满足压力的要求,会使反渗透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一般要求供水压力≥0.3MPa。
砂滤器:主要由罐、自动控制器、旁路阀、压力表组成的,它处于水处理系统中的最前端,作用主要是过滤原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和悬浮颗粒。
软水器:主要由罐、自动控制器、盐箱、旁路阀、取样阀和压力表组成的,它的工作原理是用钠离子置换原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软化水质。
由于水质过硬会减少反渗膜的寿命,也会导致病人发生“硬水综合征”,因此我们需要依据水质的软硬度来设定软水器的再生周期,在这过程中保证盐箱里有足够的盐,才能有足够的钠离子来置换水肿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活性炭过滤器:主要由罐、自动控制器、旁路阀、取样阀和压力表组成的,它能去除大分子的有机物、铁氧化物和余氯,其中余氯会影响膜的结构,会导致反渗透膜失去作用,反渗透过程中不能去除这些物质,也不能在电导度的指标上显示出余氯的是含量多少,这样余氯对病人的病情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首先注意的就是一定要经常化验,确保氯的含量不超标。
反渗透系统:主要由高压泵、反渗膜、控制系统和电导度表等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反渗膜,能够去除水中杂质,得到近乎纯水能达到标准的一个透析用水。
反渗水水的质量是由反渗水的电导度值能直接反映出来。
反渗水输送系统:通常分为直供式和非直供式。
其中非直供式是有水箱和送水泵,但是它的弊端就是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即便在停水的时候能保证一段时间的反渗透,但仍不建议使用。
一级反渗透采用的是非直供式反渗水运输,二级反渗透采用的是直供式反渗透运输。
2 水处理系统的改进方法与应用
水处理系统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对于临床透析用水水质和持续供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水处理系统如果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透析的正常运作,影响患者的病情。
2.1 原水压力不足如何改进
故障现象主要是透析室的透析机都自动警报“供水不足”。
其导致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医院应急施工,导致切断了透析室水的持续供应,但没有及时告诉透析室导致了原水的压力不足,致使一级反渗透系统根本无法正常工作,由于水箱中有存储的一级反渗水、二级反渗透还能维持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所有血液透析机都会报警“供水不足”无法工作。
處理方法是马上找出断水的原由,最短时间内恢复供水,如果不能及时供水,应用备用水。
能持续供水之后,将砂滤罐、软水罐、活性炭过滤罐充满水之后,启动一级反渗透系统,待水箱中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启动二级反渗透系统,保证血透正常进行。
技术改进:本次故障其实属于小问题,之所以导致较大的影响,主要问题在于当原水供应不足时透析室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通知维修人员,致使二级反渗透系统使用水箱水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及时处理原水供给故障。
为避免再次发生,安装一个压力报警器,设置为原水压力<0.2MPa时,报警器警报,工作人员应及时报修。
经过改进,故障都在安全时间内解决,不影响临床透析。
2.2 水箱下液位控制开关失灵
故障现象是透析室所有血透机都报警“供水不足”。
导致一级反渗水水箱中会有一个液位控制开关和浮子,当液面到了浮子的下端,由于重力作用启动开关启动一级反渗透系统,向水箱注入一级反渗水之后,液面上升,让箱内液体高于浮子的最上端,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二力相抵,开关自动断开,自动关闭一级反渗透系统,注水终止。
这是因为开关接触问题,导致一级反渗透系统无法启动,使水箱内的水无法注入,导致二级反渗透系统无法正常运作,致使透析机都报“供水不足”。
故障处理:水箱上控制开关打开之后,仔细检查开关是否接触不良,
如果开关表面氧化了,需要用砂皮纸擦拭,如果开关有大面积氧化,必须及时更换一个开关。
技术改进:其实处理液位控制开关故障并不难,如果等到警报响了才处理故障就加大了难度,所以为了不影响临床透析应用,工作人员应当第一时间通知,确保能及时处理故障。
我们可以对水箱进行改进,在水箱外侧安装一根与水箱顶部和底部相通的透明塑料软管,这样可以在外面能看到水箱内的水位,然后在浮子最下端向下5cm处安装报警器,液面达到这个位置或低于时,警报会响起,提高了处理事故的效率。
2.3 水箱上液面控制开关失灵
故障现象是水处理室整个房间全部被反渗水淹了。
故障原因是因为开关不能脱开,导致一级反渗透系统不能关闭,使水箱液面高出高液位线,一级反渗透系统还在给水箱补水,一级反渗水流出,使整个水处理房间被淹。
故障处理:首先打开水箱上方的控制开关,仔细看看开关的接触情况,有时因为反复的开或关,有时出现“卡壳”,不能断开,手动拉浮子再松开,就能关掉一级反渗透系统,就能再次正常工作。
如果还是不能正常工作,需要换一个开关。
技术改进:在水箱外安装一根与水箱上下部相通透明塑料软管,能看见水箱内的液位高度,然后在浮子最上端向上5cm处安装一只报警器,当水位到液位或高于此位置时,警报就会响起,这样能第一时间处理确保正常工作。
3 结束语
水处理系统每一个部分的结构设计对于透析用水的水质质量与持续供给都非常重要的。
工作人员在维修时要特别关注水路流程和其工作原理的掌握和分析。
在我们对故障进行维修和技术改进的时候,首要前提就是一定要明确工作流程和其运作原理,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维修。
水处理设备一定要有专业的人操作和管理,操作者一定要熟悉整个运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这样才可以实施对的系统改进,这样才能保证透析设备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鑫卫.浅谈如何提高医疗器械的维修效率[J].医疗装备,2011(06).
[2]冯静.血透室水处理系统的维护[J].医疗装备,2011(06).
[3]徐占龙.透析水处理系统的选择与要求[J].医疗装备,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