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癌根治的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15.35 MB
- 文档页数:25
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护理配合体会,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1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肺癌行胸腔镜手术病人75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肺叶切除术56例,无肺段切除。
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18例,隆突半切除成形术1例,术后病人无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手术配合,护理肺癌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重要手段。
胸腔镜下病变肺叶切除及胸腔淋巴结清扫术,以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及疗效也得到患者的认可,逐渐发展为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1]。
而手术护士的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现将我院近年来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术前探视和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11月共收治肺癌行胸腔镜手术病人75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3例;年龄37-70岁,平均53岁;发病最短1个月.最长1年。
1.2手术方法: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单肺通气,建立2个操作孔,分别在孔内放置切口保护套撑开。
所有操作均在胸腔镜下完成,双关节专用腔镜器械进行镜下钝性分离、直角钳游离,电凝钩、长圈钳,分离、切开等操作,超声刀进行淋巴结清。
处理顺序无固定模式。
长电勾分离肺叶,肺叶切除一般先经肺门前方或下肺韧带游离、切断肺静脉,使用内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叶支气管,再切割处理肺动脉,最后处理不全叶裂肺叶切除后进行系统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动脉部分分支处理亦可使用4-0普理灵缝线结扎、Hamolock夹闭近、远端后切断,止血。
大量温灭菌注射用水清洗胸腔,检查无漏气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其中,肺叶切除术56例,无肺段切除。
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体会【摘要】目的:总结188例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88例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性手术所进行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提示对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正确的健康教育、有效的呼吸道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排痰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等护理措施,能够早期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电视辅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67-01电视胸腔镜(vats)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它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特点[1]。
我院从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开展了全vats肺癌根治术188例,手术过程顺利,效果满意。
在护理过程中针对病情特点,加强呼吸道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88例患者中,男126例、女62例,年龄39~80岁、平均60岁。
术前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为肺癌,均在完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
患者手术顺利成功,无术后严重并发症。
2 护理2.1术前准备2.1.1手术室准备:术前层流臭氧消毒手术室1h;术前0. 5 h 用1:100施康消毒液擦拭无影灯及手术机械移动车,手术室进行湿式打扫,室温调至22~25℃、相对湿度50% ~60%。
2.1.2患者准备:患者除行常规术前准备外,手术室护士于术前看望患者,认真了解其病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
2.2 术前护理2.2.1心理护理:因患者未受过相关知识的教育,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紧张不安、恐惧与渴望得到有效治疗的心理状态并存。
护理人员与患者多接触,给予诚恳、热情、耐心细致的关怀,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疏导。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伤害,并且具有较快的康复时间。
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心肺功能、肺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确保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胸腔镜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术前准备。
在术前教育中,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目的、术后护理、可能的并发症、饮食要求等。
了解患者的各种需要和顾虑,提供情感支持。
在手术室护理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准备,保证术前消毒、手术器械准备完善。
术前给予患者镇静剂和麻醉,监测患者的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手术期间,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传达患者的情况,合理调整手术器械和灯光,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术后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合适的止痛治疗。
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氧饱和度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肺不张等。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痰液培养、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
护士还需要在患者术后配合康复训练,鼓励患者早期床边活动,逐渐增加活动强度。
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翻身、咳嗽等,促进肺功能恢复。
定期进行术后康复评估,指导患者进行居家康复锻炼,帮助他们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
护士还需要做好术后的心理支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信心。
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虑,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康复阶段。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等方面,通过有效的护理和配合,可以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士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善于沟通和观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30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为收治时间,根据手术配合措施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是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手术配合干预,并对比2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经精细化手术配合干预的住院时间是(10.78±2.97)d,护理满意度评分是(90.15±6.79)分,均比较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并发症发生率是6.67%,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实施精细化的护理措施,可促进预后,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医院中进行推广并执行。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配合;并发症;住院天数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技术也广泛应用。
如今腹腔镜技术已成为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
其具有术后疼痛低,住院时间短及恢复迅速等优势,且在术后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但关于肺癌手术的配合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1]。
本文旨在探索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如下文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3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配合措施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是15例,具体的基线资料呈现如下。
观察组10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0.48±5.46)岁。
其中包括7例鳞癌患者,4例腺癌患者,3例大细胞癌患者及1例小细胞癌患者。
对照组22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0.75±5.52)岁。
其中包括8例鳞癌患者,4例腺癌患者,2例大细胞癌患者及1例小细胞癌患者。
2组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2组肺癌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指导并协助患者呈现健侧卧位,将软枕垫于患者的腋下。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护理配合与体会发布时间:2021-03-26T01:45:28.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3期作者:李敏聪蔡海云卜娜分[导读]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1—12月所收治行肺叶切除术16例。
对手术配合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现介绍如下。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 510370)【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及方法,总结护理配合的工作经验。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12月收治的16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对术中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病患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h±0.5)h,手术之中的出血的量约90ml,手术顺利,患者均痊愈后出院。
结论:胸腔镜下切掉肺叶的患者,需要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用物准备齐全、术中体位摆放安全舒适以及手术室护士拥有娴熟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配合技术等,为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手术中的损失,帮助病患建立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胸腔镜;体会;护理配合;肺叶切除【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3-0194-02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治疗肺癌手术的方法有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术和微创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随着胸腔镜手术的开展和应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近10年来有很大的进展。
由于胸腔镜手术具有创口小、手术出血少、术后疼痛减少、康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1]。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1—12月所收治行肺叶切除术16例。
对手术配合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选择我院2019年11—12月所收治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一共16例,其中男性7例,平均年龄52岁;女性9例,平均年龄49岁。
16例患者确诊患有肺癌,所有患者未见其他并发症,未有重要器官病变损害。
手术时间(3±0.5)h,手术出血量约90ml,手术治疗取得满意。
[收稿日期]22 [作者简介]范天琼(52),女,湖北荆门人,主管护师,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胸腔镜辅助下行肺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 范天琼,尚 燕,刘丹丹 (荆州市胸科医院手术室,湖北荆州434100)[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手术室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409(2008)042R073202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外科大多选择直视下行肺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尤其对年龄偏大的患者更为不利。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辅助下经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成为较新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和对美容影响小的优点[1]。
我院胸外科自2007年10月以来,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共21例,手术效果显著。
现将手术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
年龄39岁~72岁。
手术时间60~120min ,出血50~200ml 。
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1218d 。
2 护 理211 术前准备21111 访视患者 患者对微创手术缺乏了解,难免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
手术前1d 由巡回护士到病房阅读病历,了解各项检查结果。
询问手术前各项准备情况,向患者介绍腔镜手术的优点,了解病情及心理状况,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开导和宣教,并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焦虑及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1112 常规器械与物品的无菌准备 胸腔镜手术时的常用器械:内腔镜、肺叶抓钳、组织分离钳、1015mm 及7mm 软性穿刺套管、防滑剪、胸膜活检钳、冲洗手柄、电凝勾、五叶铲、钛夹钳及相关手术的相关特殊器械和常规开胸手术器械。
除不锈钢手术器械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外,很多胸腔镜器械不耐高温,可采用环氧乙烷气体或2%戊二醛溶液浸泡10h 灭菌,使用前将浸泡过的器械用灭菌盐水或蒸馏水冲洗干净。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种重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更需要有专业的护理配合。
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
一、手术前的护理配合1. 术前准备在患者确定需要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护理人员首先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保手术前患者的身体状况符合手术的要求。
要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手术的注意事项、术前检查和禁忌等,让患者和家属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 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往往会有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还要加强术前宣教工作,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整个流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增强治疗信心。
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还要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工作,包括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清洁患者的手术部位、安置导尿管等。
还要协助医生进行术前麻醉药物的给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手术中的护理配合1. 协助手术在手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全程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首先要保持手术室的清洁、整齐,确保手术器械的齐全、无菌。
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医生处理。
2. 确保手术安全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做好手术部位的防护措施,包括正确的操作、合理的体位、安全的电刀使用等,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还要做好手术过程中的药物和物品的准备、输送等工作。
3. 安全转运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安全转运,包括转移到恢复室或重症监护室等,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肺部不受挤压,呼吸道通畅,避免出现并发症。
三、手术后的护理配合1. 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出血、感染、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治疗肺癌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治疗肺癌疗效。
方法:选取80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患者分组后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快速康复专科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优于对照组,疼痛感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风险,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并发症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对患者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1-2]。
目前临床中常使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但该治疗方法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患者术后应激,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将其融入到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
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将选取的80例患者分为40例一组。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43岁,均龄(54.32±7.71)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2岁,均龄(54.39±7.68)岁。
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P>0.05),具有可行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实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前指导患者咳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3]。
术后12h指导患者进食液体食物,保持胸腔引流畅通,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
观察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1)术前护理:向患者加强健康宣教,解释治疗技术、快速康复干预方案等,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提高配合能力。
告知患者术前6h禁食,术前2h饮水,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保证手术顺利开展[4-5]。
(2)术中护理:加强对手术室温、湿度的控制,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体温保持良好状态。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种高难度的手术,需要严密的术前准备和护理配合。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加速恢复期。
下面我们就从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手术后恢复、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介绍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
一、术前准备1. 观察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部位、基础疾病等信息,为术后的护理做好充分准备。
2. 心理护理。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心理挑战,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心理安抚和心理疏导,让患者充满信心迎接手术。
3. 体征测量。
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排除术前潜在疾病并记录在档案中。
4.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凝血指标、血型等检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二、手术过程1. 细致的手术准备。
对手术室内设备进行调整和检验,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等,保证手术的质量和安全。
2. 精密的手术配合。
全面配合外科医生开展手术,做好协助的准备,主要包括督促呼吸、给人工呼吸、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控制、贴合肝膈角、持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等。
三、手术后恢复1. 监测生命体征。
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实时记录,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2. 精心的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的管理十分重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和平整,及时处理红肿、渗出等情况。
3. 合理的饮食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注意饮食,特别是在术后要根据医嘱进行逐步加餐,补充所需营养素,加速康复。
4. 运动康复。
手术后恢复期需要进行一定的运动康复,逐渐增加身体活动量。
四、并发症预防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术后恢复情况,预防一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例如,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肺不张等。
综上所述,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项高难度的手术,需要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做好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