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1.29 KB
- 文档页数:2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晋城有限公司补充勘探钻孔工程管理办法县(区)公司、各煤矿:现各单位已开始进行补充地质勘探,为保证补充勘探钻孔(井筒检查孔)的施工工程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所有勘探工程必须在签订合同后,方可组织施工。
合同中必须对质量标准、验收要求、付款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对达不到合同要求的工程,约定重新施工的明确规定。
二、每一个钻孔施工之前,都必须按照勘探设计的要求和标准的规定,编制勘探设计及钻孔单孔设计。
勘探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原勘探线结合,补充(验证)原有资料。
勘探设计必须报市公司地测防治水中心审查。
三、设计通过审批后,施工单位应按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单孔设计做出明确要求,并明确施工目的、施工时间、施工负责人、施工设备、参加验收的煤层和项目、要求钻探和测井分别解决什么问题、工程质量标准、成果资料、安全措施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施工组织设计通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后,施工单位方可组织施工。
四、施工技术要求:1、钻机和测井组应按钻孔设计进行施工和作业。
钻孔竣工后,按标准和钻孔设计进行验收。
2、钻孔至煤层取芯前应先通知矿方,矿应通知市公司防治水中心,矿技术人员要到现场监督。
钻探发生打煤质量问题时,应采取验证或补救措施。
补救由项目负责人在现场组织实施。
补救之后可按实际达到的质量状况进行验收。
3、钻孔封闭必须按封孔设计要求和钻探规程的规定进行。
4、孔斜及其它质量问题,不允许在钻孔终孔后补救。
5、原则上所有煤层都要否参加验收评级。
6、煤心长度采取率必须符合《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
7、钻探和测井分别确定的煤层厚度的差值超过质量标准的规定或煤层结构的差异较明显时,必须找出原因。
8、钻探和测井分别确定的煤层深度差,超过规定时必须找出原因,必要时应进行有效的检查验证工作。
9、钻探孔斜达到工程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孔斜度。
10、含水层的近似稳定及稳定水位观测要求,按规程的规定执。
五、管理要求1、钻孔见煤、抽水试验、测井、封孔时矿方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监督执行,并应通知市公司防治水中心。
1 绪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为了查明所属部分煤矿井深部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规律,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级别,为下一步矿井开采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于2011年初向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进行部分矿井深部补充地质勘探立项申请报告,得到了龙煤集团批复,并将该勘探工程列为集团“三大工程”项目。
勘查设计由黑龙江龙煤地质勘探有限公司编制,龙煤矿业集团资源环保部对设计进行了批复。
设计批复后,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委托黑龙江龙煤地质勘探有限公司进行勘查。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杏花煤矿,采矿权证号为C1000002009081120035104。
本次补勘工作在矿井深部布置9个钻孔,设计工程量9800m,实际施工9个钻孔,累计完成钻探工程量9883.02m。
1.1 目的和任务1.1.1目的为了提高杏花煤矿矿井深部的地质构造控制程度、查明采区内煤层赋存状况、煤层瓦斯数据和参数以及储量级别,以满足对矿井改扩建的要求,解决水平、采区接续紧张的问题,为杏花煤矿扩大生产提供可靠资料。
1.1.2任务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及《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杏花煤矿深部勘探实施方案》,确定本次生产补充勘查任务如下:①进一步查明勘查区构造形态,评价勘查区的构造复杂程度;②进一步查明勘查区城子河组可采煤层的层位、层数、厚度、结构和可采范围,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
评价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和可采性;③进一步查明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确定可采煤层煤类及其分布,评价煤的工业利用方向;初步查明主要可采煤层煤质变化程度。
④进一步查明主要可采煤层瓦斯情况。
⑤提高补勘区储量级别,对补勘范围内受影响的块段重新估算储量。
1.2 井田位置、交通1.2.1位置杏花煤矿采矿许可证由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权人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号是C1000002009081120035104,面积34.9958km2,开采标高+240m—-800m之间。
《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为基建煤矿。
2011年3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地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2年7月6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2]756号文件批复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开工建设,至2018年4月底煤矿基建已经基本结束。
为满足矿井建设需要,2018年10月,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山西总队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提纲附录E要求为其编制《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报告编制完成后,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专家组名单附后)于2019年1月4日对报告进行了审查,编制单位按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于2019年1月7日将修改稿送专家组,经有关专家复核后,形成评审意见如下:一、矿井概况(一)位置交通及矿井开发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西南方向直距18km处的塔口村水牛沟附近,行政区划属灵石县坛镇乡管辖。
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1°32′14″~111°36′46″,北纬36°47′00″~36°49′29″。
2016年3月17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6360),批准开采2-11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吨/年,井田面积19.3717km2,有效期2016年3月17日至2025年3月17日。
开采煤层深度由1074.94m-819.94m标高。
井田西北与山西灵石天聚富源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南与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相邻,东南与已关闭坛镇乡安头沟煤矿相邻。
井田东南界外直距5km处有大运公路和南同蒲铁路通过,其间有乡镇公路连通,井田东南距富家滩车站8km,由井田至富家滩车站向北可经介休抵达省城太原,向南可通往临汾、运城,交通较为便利。
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察报告是指通过对地球地壳构造和地质成因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后,得出的关于某一地区地质状况的报告。
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工作文献,地质勘察报告不仅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于工程建设、资源勘探和自然灾害预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地质勘察报告的目的和意义地质勘察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地下情况,为后续的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进行地质勘察,可以得到独特的地质信息,如岩石层的性质、构造特征、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类型等,这对于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基础设计、工程材料的选择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地质勘察报告还可以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选矿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地质概况、地质调查与测试、地下水勘察、工程地质特点、地质灾害评价等。
在地质概况部分,需要对勘察区域的地质发育背景、地质历史、构造特征等进行描述,全面了解勘察区域的地质状况。
地质调查与测试是地质勘察报告的核心部分。
通过对地质特征、岩石层面、断裂带、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调查与测试,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地下水勘察主要是对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变动、地下水类型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地下水条件的可行性评估。
工程地质特点则主要是对勘察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况以及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地质因素进行论述和预测,以便在工程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地质灾害评价是对勘察区域地质灾害潜在性和风险的评价,如滑坡、地面塌陷、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三、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和审查要求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要注重客观真实、科学准确地反映勘察成果。
首先,报告应具备完整的数据和资料,主要依据实地调查、采样、测试、分析等获得。
同时,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勘察人员需要在报告中注明数据来源和测试方法,以便审查机构对其进行核实。
补充勘察的目的本标段详勘报告所提供的地质资料基本上满足了本标段施工的需要,但是存在少数钻孔与相邻钻孔所揭示的地质相差较大的情况。
为准确掌握本标段地质情况,需补充一定数量地质钻探,为后续的施工创造条件;本工程车站及明挖区间详勘钻孔间距为30~40,地层揭露较详细,未发现孤石或溶洞,可不进行补堪;本标段盾构区间地层变化较大,砂土和砂岩地层交替变化快,联络通道处存在少量<3-1>和<3-2>砂层断层,因此此次补探主要是针对区间隧道联络通道。
2.2 补充勘探的要求1.进一步查明本标段内地层分布、分层层序、地质年代、构造特征、地貌特征;2.进一步查明勘察范围内及其附近特殊性土和不良工程地质单、液化元(淤泥、液化砂层、断裂、分化深槽)的特征和分布,评价土的固结状态以及砂层的富水性、液化等级;3.在区间联络通道部位应有沿联络通道轴线方向1个地质纵断面图,在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增加横剖面图。
三、补充勘察的执行标准本次地质补堪执行下列标准,并按各标准的应用范围实施: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3. 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4. 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GBJ 145-90);5.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当岩土工程参数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难以恰当求得时,应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国家标准或广东省标准);6.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J83-91)7. 现行国家或行业其他规范、规程和规定。
补充勘察实施方案5.1补充勘察钻孔位置及深度1.补堪钻孔位置根据补充勘察钻孔布置原则,本工程拟定补充地质钻孔2个,所有勘探孔均规范要求进行取试验样品和原位测试,原位测试的项目根据工程需要的地质参数和土层特性确定(如标准贯入试验)。
一、前言1。
1拟建工程概况我院受********村委会的委托,承担其拟建********工程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境内,沿海大通道的西南侧,其西北侧为古浮村居民区和其他规划建设用地,东北侧为后期规划用地及泉州加顺彩印有限公司用地,东南侧为石狮市源兴金圣服装有限公司用地.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8200m2,总建筑面积56000m2,共包括A5~A10、A12、A14和B1~B4安置楼等12个单体项目,该工程由武夷山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拟设计采用桩基础。
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如下表1—1:建筑物设计参数表表1—11。
2.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
1条与条文说明第3。
1。
1条的相关规定,对本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如下:勘察等级划分表表1-21。
3勘察任务、目的和要求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
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⑴查明场地及附近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现象;⑵查明场地地基土层结构特征、分布规律;⑶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与赋存条件,分析与评价场地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施工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情况;⑷划分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⑸分析并评价场地地基稳定性与适宜性,对拟建物基础方案选择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满足基础设计方案的岩土参数.1。
4 勘察依据本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现行规范进行:⑴业主提供的拟建物总平面图、合同书、勘察任务委托书;⑵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条文;⑷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⑸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⑹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⑺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⑻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⑼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及[2003]10号)。
补充勘探报告编制内容1. 引言在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时,编制一份完整的勘探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提供对勘探区域的详细描述,还可以告知相关方面该地质勘探项目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因此,编制一份全面而准确的勘探报告对于决策者、研究人员和设计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补充勘探报告的编制内容。
2. 项目背景本节应简要介绍勘探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的名称、地理位置和勘探目的等。
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先前的勘探工作成果,以便读者对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勘探方法这一部分应详细描述勘探项目所采用的勘探方法和技术。
具体来说,应包括地质调查、物探测量、岩心钻探、土层分析、水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内容。
此外,还应说明每种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并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4. 勘探结果在本节中,应提供关于地质勘探结果的详细信息。
这包括不同勘探方法下所获得的数据、观测结果、测量数据和实验数据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制作地质剖面图、地质地图和勘探成果报表等方式清晰地展示结果。
5. 结果解读与分析在本节中,应对勘探结果进行仔细的解读和分析。
这意味着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并与之前的历史资料和勘探成果进行比较和对照。
同时,还应根据数据和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释和假设,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
6. 结论在本节中,应根据研究的结果和分析的情况,得出勘探项目的结论。
这一结论应准确、客观地回答勘探目的,并提供对决策者和设计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7. 参考文献在本节中,应列出编制勘探报告过程中参考的文献和资料。
这包括以前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勘探方法手册和地质调查数据等。
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应符合相应的格式要求。
8. 附录在本节中,应提供与勘探项目相关的附加材料。
这可能包括地质剖面图、物探测量曲线图、岩心钻探样品照片和实验数据等。
附录应根据需要进行编号和标注,以便读者查阅。
结语通过编制一份完整且准确的勘探报告,我们可以为研究者、决策者和设计师提供关于地质勘探项目的详细信息和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韶关市曲江至南雄高速公路C02合同段K11+000~K19+500工程地质补充勘察(超前钻探)总说明(全长8.50公里)1. 前言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内,是粤湘赣三省的结合部,起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欧山,连接京珠高速公路,止于南雄市梅岭镇,与拟建的江西省赣州至大余高速公路三益至梅关段相接。
C02合同段的起迄里程桩号为K11+000~K19+500。
1.1 任务依据受业主托付,我院承担了韶关市曲江至南雄公路C02合同段(K11~K19+500)的超前钻探地质勘察任务,路线总长约8.50Km。
本次勘察工作的范畴、内容、方法和工作量布设均按托付书执行,局部个别的超前钻孔有变更时,均征得C02施工项目部、设计单位、业主等方的同意。
1.2 目的任务本次勘察工作的要紧目的是:在施工图设计时期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对不良地质强烈发育的桥梁场地进一步作施工时期的补充地质勘察工作,为桥梁桩基础的施工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依据。
要紧任务是:⑴、查明建筑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评判。
⑵、详细查明对确定工程场地的位置起操纵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专门性岩土的类别、范畴、性质,评判对工程的危害程度。
⑶提供为确定桩基础类型及桩长所要的岩土参数及地基基础资料。
1.3 工作范畴C02合同段本次超前钻探勘察工作要紧包括15座桥梁,其中有5座大桥, 9座中桥,1座互通主线桥,分别是:钟屋中桥、莲花训练场中桥、大陈屋中桥、小陈屋中桥、韶关东互通主线桥、韶关东互通式A匝道中桥、A 匝道大桥、B匝道大桥、C匝大桥、D匝道大桥、D匝道中桥、E匝道大桥、E匝道中桥、新韶规划路中桥、东山规划路中桥。
1.4 方法手段及执行技术标准1.4.1 方法手段依照C02合同段超前钻探下达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采纳了工程地质钻探,结合原位测试,室内岩石、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手段。
工程地质钻探:按照补充地质勘察方案批复表放点孔位、即依据设计提供的钻孔坐标及里程桩号,用全站仪沿线测设操纵点、导线点,采纳极坐标法施测定位,施工完成后进行了复测。
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第三总队二○一三年二月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写人:审核:项目负责:总工程师:队长:证书等级:证书编号:编制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第三总队提交单位:盘县淤泥大河煤矿提交时间:二○一三年二月正文目录第一章前言 ............................................................................................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目的.................................................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任务................................................. 第三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依据................................................. 第二章矿井概况 ........................................................................................ 第一节矿界范围及位置交通................................................................. 第二节自然地理..................................................................................... 第三节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以往水文地质勘探情况............................................................. 第三章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 第一节矿井地质.....................................................................................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 第三节矿井水患评价及防治水主要问题............................................. 第四节矿区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及类型................................................. 第四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 第五章 DUK-2A高密度点法 ....................................................................... 第一节工作方法及特点......................................................................... 第二节工程地球物理条件..................................................................... 第三节异常特征与成果分析................................................................. 第六章矿坑涌水量预测 ............................................................................ 第七章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第八章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建议..........................................................................................附图目录1、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1幅(1:2000);2、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1幅(1:2000);3、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柱状图 1幅(1:500);4、盘县淤泥大河煤矿区域水文地质图 1幅(1:20000);5、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充水性图 1幅(1:2000);附表目录1、盘县淤泥大河煤矿2012年涌水量观测台账记录表;附件目录1、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2、业主委托书;3、业主承诺书;4、编制单位承诺书;5、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目的为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排查整治水害隐患,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督促煤矿企业落实水害防治主体责任,认真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2〕29号)和《贵州省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黔安监煤矿[2012]67号)要求,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结合《贵州省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三位一体”执法办法(试行)》,由于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受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的委托,我公司对其矿区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在DUK-2A高密度点法及简易抽水试验的基础上编制本报告。
补充地质勘探报告
1. 引言
本文档是对目标地区进行补充地质勘探的报告,旨在对前期勘探结果进行进一
步补充和完善。
本报告将对地质勘探的目的、方法、结果及其意义进行描述和分析,为进一步的工程设计和决策提供依据。
2. 目的
地质勘探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目标地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岩性、
地层分布等,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基础和风险评估。
本次补充地质勘探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前期勘探的不足,获取更多准确的地质数据,并进一步理解目标地区的地质特征。
3. 方法
本次补充地质勘探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地质剖面观测、钻孔取样和地质
实验室分析等。
具体方法如下:
3.1 地质剖面观测
通过对目标地区的地质剖面进行观测和记录,获取地层分布、岩性变化、构造
特征等信息。
观测过程中,使用了测量仪器和相机等设备,记录了详细的地质剖面信息。
3.2 钻孔取样
选择代表性地点进行钻孔勘探,获取地下岩石的实际情况。
通过钻孔取样,可
以获取更深层的地质信息。
钻孔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岩心样品的取样,保持样品的完整性。
3.3 地质实验室分析
将钻孔取样的样品送至地质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岩石成分分析、岩性鉴定、
地层厚度测定等。
通过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地层的性质和特征,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4. 结果
根据上述的地质勘探方法,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地质数据。
主要结果如下:
4.1 地质剖面观测结果
通过对地质剖面的观测,我们发现目标地区的地层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沉
积地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厚度相对较小,平均约为20米。
构造特征呈现出
断块状分布,主要为走滑断层和逆冲断层。
4.2 钻孔取样结果
通过钻孔取样,我们获得了目标地区不同深度的岩心样品。
经过地质实验室的
分析,我们发现岩石的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云母,岩性为粉砂岩和砂岩。
地下水位较浅,埋深约为10米。
4.3 地质实验室分析结果
地质实验室对钻孔取样的样品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岩性
鉴定和地层厚度测定等。
分析结果显示,目标地区的地层主要由第三系沉积岩组成,平均厚度约为50米。
地下水水质良好,无污染物的检测结果。
5. 意义
通过本次补充地质勘探,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目标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地层情况。
这对后续工程设计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1.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对地质风险的评估,为工程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2.帮助判断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水质状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3.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6. 结论
通过本次补充地质勘探,我们对目标地区的地质情况有了更全面、准确的了解。
本报告的结果对后续工程设计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地质风险,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