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
- 格式:ppt
- 大小:6.13 MB
- 文档页数: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范是固体矿产(金属、非金属、煤下同)矿区(或井田、矿段下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工程量、勘探技术要求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固体矿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是制订勘探设计、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报告编写、审查批准的依据。
2 引用标准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3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J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3 总则3.1 勘探工作的基本任务3.1.1 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
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3.1.2 查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质量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3 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3.2 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
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行,对于已进行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用或只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大致查明工作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及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二O一一年四月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审核:总工:队长: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二O一一年四月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 (1)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1)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2)第三节自然地理 (5)第二章井田地质 (10)第一节地层 (10)第二节构造 (12)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查 (17)第一节水文地质补充调查 (17)第二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29)第四章矿井涌水量预算和水害防治 (57)第一节矿井排水系统简述及涌水量预算 (57)第二节矿井水害防治 (59)第三节煤矿目前排水系统评价 (64)第五章结论及建议 (68)第一节成果及结论 (68)第二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71)附图:1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2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1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3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4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6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5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9+10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6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A-A′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7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500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目的和任务为进一步做好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长治市煤炭工业局在二O O九年八月十七日下发了《长治市煤炭工业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长煤局行发[2009]286号文),要求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的同时,切实做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期间的水害防治工作,并对矿井防治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煤矿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管理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采取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情况,特别是采空区、相邻矿井之间及关闭矿井老空(窑)积水等情况,编制并提交《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及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等基础图纸和资料,为今后煤矿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鲁新煤矿首采工作面水体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鲁新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竣工总结地质报告新汶矿业集团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9月编制单位:新汶矿业集团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恒强总工程师:赵兰春报告编写:王心玉高祥川野外地质:王心玉于洪岭制图: 和小惠郁艳萍审核:李经海目录一、概况 (1)二、补充勘探设计主要技术要求 (2)三、工程施工情况 (4)四、地质 (18)五、水文地质 (24)六、结论与建议 (48)附图目录1、补勘水文钻孔工程布置图2、补勘水文钻孔柱状图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图4、煤岩层对比图5、补勘水文地质剖面图附表目录1、钻孔综合确定成果表2、钻孔孔斜测量成果表3、钻孔地温测量成果表4、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附件1、钻孔水质检测报告一、概况鲁新井田处于锡林郭勒盟高原,位于大兴安岭西坡,为大兴安岭山地和内蒙古高原的衔接部位,地面标高海拔+868~+922m。
除丘陵山顶局部出露基岩外,均为第四系表土覆盖。
井田南北长8.6km,东西宽5.4km,面积46.25km2,其中含煤面积34.53km2。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于2008年8月31日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12月份完成首采面安装并试生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Mt/a。
2012年12月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提出了《鲁新煤矿首采工作面水体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鲁新煤矿水文地质补勘设计》(以下简称《补勘设计》),2013年2月集团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补勘设计》进行了审查,作为补勘钻孔工程施工的依据。
鲁新井田首采区内,6、9、11煤层都存在着直接顶板为砂砾岩含水层的区域,在该区域回采时,存在出水、溃砂威胁。
必须采取合理的防治水技术措施,才能实现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综合以往水文地质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井田生产建设阶段的要求及有关规范,煤系砂岩地层含水层和新近系含水层均为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含水层,而现有资料对煤系地层含水层与新近系含水层的认识程度不足,无法制定安全合理的矿井和工作面防治水技术措施,也就无法保证矿井的生产安全,因此,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补勘,且将补勘孔留作长期观测孔,长期监测地下水动态,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水技术措施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为防治水方案、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这是实现首采工作面和后续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前提和基础。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条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为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太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一、开展矿区(井田)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补充勘探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二、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或专门报告。
三、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和防探水。
四、开展矿区(井田)专门防治水水中的水文地质工作。
五、为补充和改善矿区(井)生产、生活供水,进行调查、勘探,提供水源资料。
六、根据需要开展老矿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
第3条加强矿井水文地质的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引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不断加以发展、创新。
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及其工作要求第4条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井巷充水及其相互关系出发,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发杂四个类型(见表1)。
第5条极复杂型矿井,除必须按照水文地质特点和开采需要进行补充调查、勘探和专门试验,建立井上下水动态观测网,坚持长期观测,以及健全观测资料台帐和历时曲线等候外,还应做到:一、高原山地向斜正地形岩溶矿区,要注重岩溶调查、暗河探测和封闭汇水洼地的水均衡工作,研究分析探放、堵截暗河水的方案与措施。
二、厂灰岩露头颁范围广,河溪发育,山塘水库多的矿区,要注重地表水体、岩溶泉同井下出水点关系的调查分析,做好探放溶洞泥砂水工作,防止大突水的威胁。
三、经常直接或间接受煤层顶底部石灰岩溶洞—溶隙高压富含水层突出威胁的矿区(井),要开展区域水文地质综合调查,研究岩溶发育规律,并采用大口径抽水、井下大型放水试验及连通试验,勘查岩溶水集中强径流带或岩溶管道带的颁。
煤矿水文地质补勘相关规定及技术要求第一节一般规定1、矿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一)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二)矿井原勘探工作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的;(三)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的;(四)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原有勘探成果资料难以满足生产建设需要的;(五)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者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的;(六)矿井采掘工程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强富水松散含水层下提高煤层开采上限或者强富水含水层上带压开采,专门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的;(七)矿井井巷工程穿过强含水层或者地质构造异常带,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需要的。
2、水文地质测绘应当采用遥感水文地质测绘方法,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影像、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测绘质量。
3、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及井下水文地质观测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第24条和第27条要求开展。
第二节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4、应当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探,可以采用地震与电法相结合的勘探技术方法查明构造及其富水性。
水文物探主要以电法勘探为主,宜采用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或者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技术方法。
可以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查明火成岩侵入范围和断层、陷落柱等构造。
5、水文地质钻探工程量应当根据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目的、具体任务及综合勘探的要求等确定;应当充分利用已有钻孔(井)及钻探成果,与长期水文动态观(监)测网的建设(完善)统筹考虑,形成控制地下水降落漏斗形态的水文地质剖面线。
6、水文地质钻探必须要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第30条要求的十项主要技术指标开展相关工作。
7、抽水试验成果应当满足矿井涌水量预测、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度、释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8、需要进行注水试验的,应当编制注水试验设计。
设计包括试验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及套管下入层位、深度及止水方法,采用的注水设备、注水试验方法,以及注水试验质量要求等内容。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范围和要求第14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一、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尚未查清。
二、经采掘揭露,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三、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四、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五、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富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六、补充供水需寻找新水源。
第15条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基本要求:一、必须编制补充勘探设计,并按规定报批。
二、设计要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要充分利用矿井条件,作到井上、下结合。
三、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完成后,必须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资料。
四、水文地质钻孔和各种试验的施工技术要求,除按本规程规定有关条文行外,其它应参照煤炭资料地质勘探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二节地面水文地补充勘探第16条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的设计(技术指标书)和施工主要技术要求:一、每个钻孔都要按照勘探设计要求进行单孔设计,包括钻孔结构、止水要求、终孔直径、终孔层位、孔斜、岩芯采取率、封孔质量、易水文观测及地球物理测井等。
二、钻孔施工主要技术要求:1、必须采用清水钻进。
遇特殊情况需改用泥浆时,必须取得地质部同意,但事后要采取补救措施。
2、抽水试验钻孔的终孔直径不小于108毫米;深度大于500米的钻孔,直径按设计要求确定。
3、需安装深井泵的大口径钻孔,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孔段的孔斜,不得超过2度或按设计要求掌握。
4、主要含水层、试验孔段及松散层勘探孔的岩芯采取率,应不低于75%;破碎带的岩芯采取率,一般不低于50%。
5、钻孔分层(段)隔离止水时,必须通过提水、注水和水文测井等不同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正式记录。
不合格时必须重新止水。
6、穿过可采煤层的钻孔,如煤层顶板或底板有富含水层时,对顶板导水裂隙带及其以上5~10米孔段,底板以下整个孔深,以及有可能污染水源的整个钻孔,都必须使用高标号水泥浆封孔,并须取样检查封孔质量是否合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一)要求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对象条件矿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1.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
2.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的。
3.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的。
4.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
5.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者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的。
6.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者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煤层底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的。
7.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的。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要求1.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当满足相应的工作程度,并达到防治水工作的要求。
2.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当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地下水动态观测、采样测试等各种勘查技术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3. 补充勘探设计应当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并充分利用矿井现有条件,做到井上、井下相结合。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完成后,应当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者资料,由矿山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查、验收。
(三)井下水文地质勘探 1.基本原则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采用井下物探、钻探、监测、测试等手段。
(2) 采用井下与地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
(3) 井下勘探施工作业时,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2. 勘探安全作业要求井下水文地质勘探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的各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钻孔施工设计,经矿井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2) 施工并加固钻机啊室,保证正常的工作条件。
(3) 钻机安装牢固。
钻孔首先。
煤矿补充勘探实施方案一、背景。
煤矿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传统的煤矿勘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煤矿补充勘探成为当前煤矿开发的重要环节。
二、补充勘探的必要性。
煤矿补充勘探是指在已有煤矿资源勘探基础上,通过新的勘探技术手段,对煤矿进行再勘探,以发现新的煤炭资源储量。
这对于延长煤矿的生命周期,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补充勘探还可以为煤矿开发提供更加准确的地质信息,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效率。
三、补充勘探实施方案。
1.技术手段。
(1)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地震勘探、电磁勘探等手段,获取地下煤层的物理特征信息,为煤矿勘探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2)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煤矿区域的地表信息,包括地形、植被覆盖等,为勘探提供地质背景信息。
(3)钻探技术,通过钻探获取地下煤层的岩心样品,分析煤层的厚度、品位等地质特征。
2.实施步骤。
(1)确定勘探区域,根据已有的煤矿资源勘探结果,结合地质条件,确定补充勘探的区域范围。
(2)制定勘探方案,根据勘探区域的地质特征,制定具体的勘探方案,确定勘探的技术手段和实施步骤。
(3)实施勘探工作,组织勘探人员和设备,按照勘探方案,进行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应用、钻探等工作。
(4)数据分析与评价,对勘探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煤矿资源的储量和品位,为后续的煤矿开发提供依据。
3.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在勘探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勘探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环境保护,在勘探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3)科学管理,勘探工作要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进行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总结。
煤矿补充勘探是煤矿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勘探技术手段和实施方案,可以为煤矿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和数据支持。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安全、环保和科学管理,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 引言煤矿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煤矿所在地区的开发和生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煤矿进入了深部开采阶段。
深部开采过程中,煤矿水文地质问题日益突出,给矿井生产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是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揭示煤矿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水文特征以及与矿井生产活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意义、方法以及应用进行介绍。
2. 意义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揭示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通过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可以了解煤矿所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煤矿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矿井底水资源。
2.2 分析水文特征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还可以利用水文地质剖面等方法对地下水水位、渗透系数、水文特征等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煤矿生产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地下水的水文特征,可以为煤矿生产提供合理的水文参数,有助于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2.3 提供技术支持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还可以为煤矿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煤矿企业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合理规划水处理设施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煤矿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3. 方法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方法包括:3.1 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位观测是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置地下水位观测点,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进行观测,可以了解煤矿所在地区的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以及水位的季节性变化。
3.2 水文地质剖面水文地质剖面是分析地下水水位、水文特征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煤矿区域设置水文地质剖面,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位分布情况以及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煤矿生产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3.3 水文特征分析通过采集煤矿区域地下水的水样,进行水文特性分析,如pH值、电导率、溶解氧等指标的测试,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情况以及与矿井生产活动的关系。